《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章》赏析1 孟子赏析

舜发于畎亩之中章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是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有的编者题本段为《舜发于畎亩之中》,这里沿用这个题目。也有人题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按先秦文献命名之惯例,篇题还是据篇首之文而定为佳,故取前者。

这段文章讲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重点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从而告诫人们,不能耽于安乐,引人深思。同时也反映了孟子个人的修养,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逆境中磨炼和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列举典型事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是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是《孟子》中著名的篇章之一,其中不少名句常被后人引以为座右铭,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全文可分为四层来理解:第一层孟子使用了六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成功事例,来证明经历挫折和磨难对于一个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二层指出了磨难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人生成长的帮助。这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变得善于思考,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坚韧,达到以前不能达到的境界。孟子所列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其实,为人所熟知的还有姜子牙的故事以及周文王被拘羑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陈蔡而编《春秋》,屈原遭流放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写《国语》,孙膑膑脚而著《兵法》,吕不韦迁蜀而出《吕览》,韩非子被囚而有《说难》、《孤愤》等。(《史记·太史公自序》)之所以能如此,正是因为他们曾身处逆境,在忧患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第三层指出磨难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意义,说明国家和个人偶尔处于困境之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第四层总结以上论述,得出结论:忧患能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能使人灭亡。也就是说因为忧患(能激励人奋斗)使人生存发展,因为安逸享乐能(导致人们堕落)使人萎靡死亡。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并不一定是坏事,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文在写作上有着明显的特色:第一,针对性强,发人深省。第二,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而富有逻辑性。第三,行文简洁,惜墨如金。全文只用了不到二百字就把一个大道理论述得清清楚楚,令人信服。

【原文】

孟子曰: 舜发于畎亩之中(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3),管夷吾举于士(4),孙叔敖举于海(5),百里奚举于市(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7),必先苦其心志(8),劳其筋骨(9),饿其体肤(10),空乏其身(11)。行拂乱其所为(12),所以动心忍性(13),曾益其所不能(14)。人恒过(15),然后能改(16);困于心(17),衡于虑(18),而后作(19);征于色(20),发于声(21),而后喻(22)。入则无法家拂士(2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4),国恒亡(2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6)。

注释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章》赏析(1) 孟子赏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7053.html

更多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高清版 》第1-3集 舌尖上中国第一季全集

   名  称:《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高清版)》分  类:社会集  数:导  演:内容简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依然定位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并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锦_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

【古典诗词欣赏(六十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窦凤才【原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声明:《《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章》赏析1 孟子赏析》为网友落絮无声花坠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