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和性 论人的本性

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人的种种行为的内在动因感到困惑不解吗?那么,在宇宙的另一个星球上观察地球,你会惊异地发现,自称具有高等智慧、高度文明和道德的人类内部,战争、竞争、矛盾、冲突等等行为在不停地进行着,除了其惨烈程度更甚于其他动物世界外,别无二致。这时,你会恍然大悟:人类与其他动物同样具有着原始的本性,上述种种冲突行为都是人类的本性失去人性约束的外在表现。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宗教、道德、伦理等方面进行解释,都只能是浅表的。本文提出:人具有人性和本性两种属性,只有从人所具有的人性和本性两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才能找到任何复杂纷乱社会现象的根源。
  
  首先让我们从最平常的事实进入人的本性世界:
  
  一位母亲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怀疑七岁的儿子偷了她三元钱。儿子不承认,她就把儿子吊在门上,用炉钩和木棍从晚上七点,一直打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只说了一句话:“妈妈,别打了,我难受”,就闭上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一对父母在教三岁的儿子认字时,因儿子无论如何不肯念第二遍,就用木棍打孩子。不念就打,竟然持续殴打两个小时,躺在床上的儿子突然感到呼吸困难,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伴随这个幼小生命到另一个世界的是父母“送”给他的满身伤痕。
  
  ……
  
  家庭中父母伤害子女的事情非常普遍,其中,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精神和身体的伤害最为严重。这些父母都为自己的野蛮行为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教育孩子”。
  
人的本性和性 论人的本性
  都说“虎毒不食子”,鲸鱼会冒着生命危险救助搁浅的子女,狗和猫也会温柔地躺在地上让幼崽吃奶,并且用舌头爱抚它们,和它们嬉戏玩耍,从不生气体罚幼小的子女,几乎所有的高等动物都会尽心尽力养育、呵护它们的后代,不求回报。为什么具有高度发达大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人类,伤害幼小的事件大量存在呢?
  
  伤害子女的行为,是人的“支配欲”、本性使然
  
  人与动物一样,具有由各种原始欲望构成的本性,如食欲、性欲、求生欲、支配欲、攻击欲、显示欲、利己欲等等。这些先天的本性既有维持、保证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存在的积极功能,又有妨碍、限制人类发展的消极的一面。对于人的本性,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所认识。我国古代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告子就曾在与孟子的辩论中提出“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当然,人的本性是多方面的。
  
  本性自身无所谓“善”、“恶”,只是由于人性对其控制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是“人”还是“兽”、是“人道”还是“兽行”。例如人的攻击欲的本性是非常强烈的,众所周知,哺乳动物中的狼最有攻击性,可是它对同类的朋友是最忠实的。但是,人类的攻击性比起凶残的狼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而且其攻击的对象还是人类本身。人类几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同类看成是竞争的对手而互相争斗,演绎着永不休止的人间惨剧。人类造出了原子弹等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干什么用的?不是对付蚊子、苍蝇、老虎、狮子的,而是为了大批地消灭自己的同类的。国与国之间的人是如此,各国内部的敌对势力之间和家庭成员内部依然如此,尤其是封建家长制的家庭,是人的本性能够得到最充分发泄的地方,在这种家庭中,地位高的、势力强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无故地攻击较弱者,当他们无端地指责、攻击弱者后,有的会对自己的野蛮行为感到莫名其妙,感到后悔,但他们认识不到这是他们的本性在起作用,以后会依然如故,使本应是和谐温馨的家庭成为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承认本性的存在,往往“羞于言利”、“羞于言性”等等,人们之所以都把自己的本性掩盖起来,是因为本性与兽性实质上是一回事,自从人们有了人性和羞耻感,才把本性的东西作为羞耻深深掩藏,以表明自己是人,不是兽。例如人们在交换中,总是宣传“为您服务”,“您可以获得多少多少好处”等等,而通过交换,自己可以得到哪些利益却不明说,实际上,双方的逐利本性才是真正的内在驱动力,只是人们不把本性的东西暴露出来罢了。再比如,人类对于婚配总是说是为了“传宗接代”“人类的繁衍”,其实,最直接的内因是“性欲”的本性在起作用,对此,人们是闭口不谈的。
  
  本性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欲望,人的本性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如果失去了本性,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人不可以没有人性,没有人性的动物就是兽;本性不可以失去人性的的约束,本性一旦失去人性控制所为的行为就是兽行。
  
  支配欲(权力欲)是人诸多本性中的一种。是指对人或事物进行控制的欲望,对人的控制就是要求别人对自己的绝对顺从。人类世界一切冲突,归根到底源于人的支配欲本性。
  
  支配欲的强弱程度与其相对占有的各类资源(包括精神、物质性资源)的量成正比。相对来说,资源占有量越多,其支配欲就越强烈,正如我们常说的“财大气粗”、“官大脾气长”;反之,资源占有量越少,支配欲就越弱。刚出生的婴儿自己没有能力取得资源,甚至可以说,他们仅是父母“资源”的一部分,相对于父母来说,其支配欲最小,而父母占有的资源最多,其支配欲最强。父母在扶养子女的同时,已经得到了孩子相应的回报,孩子以其天赋的资源:稚嫩、纯洁、可爱的模样,为父母带来了精神上的快乐。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看一看孩子的脸,艰难的日子不再艰难”。而父母对孩子任意的调理和处置的行为,则又满足了父母的支配欲。但是,任何人都不甘心于永远屈居于被支配地位上。随着孩子长大,逐渐有了独立的思想,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资源,就开始有了一定的支配父母和反对父母支配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心理学称之为“逆反心理”,实际上,这是人的支配、反支配本性的心理表现。这时,父母的支配地位受到挑战,支配欲望的实现开始遇到阻力,父母会感到“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父母支配与孩子反支配的冲突就开始了。人在互动中,在本性的驱使下,通常本能地把交往关系建立在自己的优势地位上,而将对方置于劣势地位,以实现自己的支配欲望。父母以其“父母的权威”资源和占有的维持全家生存的物质资源优势而激起的强烈支配欲,会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实现自己对孩子的支配,摧毁孩子任何反支配的行为。在这种本性的冲动下,父母会不顾一切的做出任何残忍的行为。上述两个例子中,两个幼小生命的消失就是其父母为满足自己的支配欲本性,而造成的惨烈后果。所谓“为了教育孩子”的说法,只是事后对自己野蛮行为的粉饰罢了。实际上,他们在打骂、攻击孩子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完全是让孩子服从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支配欲望而已。
  
  当然,要辩证地认识父母支配与子女反支配的互动效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孩子是反支配欲特别强烈的一种人,在未适当抑制孩子反支配本性的情况下,那么父母对于孩子的前途有利的良性支配性教育行为反而会使孩子越来越不成器,而一些父母对孩子不利的不良支配行为,反倒促使孩子走上了迅速发展的正道,这种与父母原来初衷截然相反的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事例十分普遍。例如,有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女儿出生后,夫妻两人视若掌上明珠。父亲决心让女儿成才。他的教育计划从女儿还在襁褓中就已经开始,倾心尽责,不遗余力。针对每一个科目找最好的辅导老师;看着女儿做作业;采用了他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然而他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几年后,儿子出生了,他决定改弦易辙,让儿子住校,每周6天不回家,即使儿子回到家里,他也不再过问儿子的学习。他对儿子发的唯一指令就是“保护好眼睛”。结果,儿子被免试保送进入中山大学,后又赴美国费城,在德龙大学计算机系完成硕士学业,但儿子的眼睛却越来越近视。这就是人的支配与反支配相互斗争的最终结果。
  
  支配欲失控是人性缺失的表现,而人性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仅具有类似于动物的本性,还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人性。人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性,就是人为了人类整体、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并按照客观规律,自觉对原始本性进行适度抑制,防止其产生消极作用,从而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超越了本性,对本性进行控制的高境界意识。例如食欲是本性,而对食物的合理分配,防止你争我夺则是人性;性欲、怀孕生子是本性,而实行一夫一妻制、呵护、疼爱、养育子女则是人性等等。人性与本性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大堤与洪水、缰绳与野马的关系,没有大堤的约束和引导,洪水就会四处流淌,泛滥成灾;而脱了缰的野马因失去驾驭,四处狂奔,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腐败案中,恶人都是不能控制住自己的逐利、性欲等本性,在相互间所谓“腐蚀”和“被腐蚀”中侵占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这完全是本性失去人性控制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不懂法”、“放松学习”等等所谓的辩解。人的本性一旦失去了人性的约束,也就仅仅具有人的外形和与动物一样的本性,就不是一个真人了,实际上就是一只野兽。所谓“人面兽心”、“披着人皮的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后天的,是通过教育和自我锻炼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形成人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等级的文化会出现交叉存在的现象,所以,每个人的人性化程度也就不同。奴隶制和“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封建专制的“忠”、“孝”文化,就是基于人的支配欲本性的低级、野蛮文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向性,即一方要求另一方绝对服从。例如“孝顺”的意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由于这种文化源于人的支配欲本性,同时,它又对支配欲本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以人类生存资源的稀缺为基础,因此,即使在当代,仍为一些支配欲强烈的人所推崇。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人的支配欲本性就会越发强烈,进而失去人性。大家都知道,人们在社会上与在家庭中的言行表现是有很大不同的,许多人在社会上衣冠楚楚、道貌岸然、温文尔雅,而在家中就像一头野兽。这是因为,在社会环境中,“平等、民主、自由”的人性文化正在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由此而生成的社会规范对人的本性有较强的约束性,人在社会上对自己的本性是有所收敛、抑制的。而在家庭目前的环境里,人性文化还非常薄弱,占统治地位的是根植于人的支配欲本性的“孝道”文化,所以,人在社会上被压抑的支配欲本性在家庭中才得以毫无约束地恣意宣泄。出于欺软怕硬、趋利避害的本能,其针对的目标往往是家庭中的弱小。于是,就有了我国“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和“曹安杀子”的孝道故事,也就有了当代摧残幼小的悲惨事件。显然,在“孝道”严重统治的封建专制家庭中,是绝对没有和谐、平等、温馨、其乐融融的相互的“爱”可言的,有的只是压抑、窒息、沉闷、冷漠,甚至爆发严重家庭悲剧,《家》、《雷雨》等大量著作都深刻提示了这一点。
  
  增强人性,抑制本性是人类走向和谐、发展、文明、幸福的根本
  
  人类的进步是由具有人性的人推动的,人具有了人性,才使自己与野兽区别开来,才创造了其它动物所不可能创造的辉煌的人类文明。如果人类一旦失去了人性,只剩下了与动物一样的本性,那么,整个世界将会重新倒退到野蛮、洪荒时代。其他不说,仅人的支配欲本性的失控,就足以导致人类的消失。本文例子中父母伤害孩子行为的实质是在毁灭人类的未来。人类之所以没有消亡,并且继续发展,在于在人类整体上,人性控制住了本性的疯狂。人类通过制定社会规范(包括法律、道德)对人的本性进行约束,对丧失人性的行为进行惩罚,本文中伤害孩子的父母已经受到法律的严惩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法律和道德都是人制定的,是人性与本性相互斗争的结果,法律和道德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反映人的本性失控的规范,如那些不平等、歧视性规定以及孝道、妇道等恶法劣德。但是,凡是违背了人性的行为也都是违背了客观规律的,即使这些行为还不能受到人类法律的制裁,也一定会受到“自然法”的惩罚,因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正所谓“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不疼爱子女,伤害孩子的父母也不会得到子女的爱,“父不慈,子不孝”历来如此。
  
  人不能没有人性。增强人性,是抑制本性的需要。而要增强人性,除了强化符合人性的社会规范和其他社会设置对人的硬约束外,最根本的还是用人性文化塑造人。当代“平等、民主、自由”文化就是以“爱”为理念的人性文化,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与“忠”、“孝”文化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双向性”即:人人享有同等的人格、尊严,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的需要遵循“对等交换”原则,包括物与物、感情与感情、物与感情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存在着由谁首先付出的顺序问题,一般遵循资源相对缺乏者首先付出原则。例如,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爱别人;购买稀缺物品要先付款等等)。用这种先进文化塑造的人,才是具有人性的人。只有具有了人性,才能自觉克制支配欲本性的强烈冲动,平等待人而不恃强凌弱;尊老爱幼而不是“埋儿奉母”;互相尊重,而不是霸道专横;相互体谅,而不是“一方顺从”。
  
  人性的培养要贯穿人的一生。人性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锻炼才获得的。而今天的父母曾经是昨天的孩子,今天的孩子将成为明天的父母。因此,作父母的,从幼儿起,就要对子女进行人性化教育,教育他们善于适度抑制各种本性的冲动,使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时,作父母的也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人性。科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的衰老,大脑老化,后天获得的信息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而由各种原始欲望组成的本性则始终伴随人的一生,直到生命终止。这时,由于人性的淡化或消失,本性就容易失去控制,年老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支配欲和显示欲、攻击欲冲动。我们常见到的“老还小”、“老不懂事”等越老越固执、自以为是、极端自利、多疑、攻击欲强烈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封建王朝虽然规定了皇位世袭禅让,但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乾隆皇帝在八十五岁高龄时才决定把皇位传给儿子外(自己仍做太上皇),其他历朝历代的皇帝,要么是“驾崩”、要么是被迫的或皇帝做的没滋味,自己才退下来,没有一个是主动禅让于自己儿子的。美国曾经有两位老人用抢劫银行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支配欲、攻击欲特别强烈,被称为“权力狂”,为满足其支配欲,对人类犯下了许多暴虐残忍的罪行,69岁时终于被人类绞死;有的人甚至在临咽气之前,还在口述“遗嘱”,显示了人的支配欲望的强烈性和持久性。因此,有意识的不断加强人性化自我教育,就能够增强人性对本性控制的持久性,防止不良冲动的发生。许多人性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所说的:“清心寡欲,安度晚年”就是说要强化人性对本性的约束,特别是强化人性对支配欲、显示欲、攻击欲和逐利欲的控制,做一个和善慈祥的人,才能安度晚年,是有着非常深刻道理的。
  
  当今世界,资源相对稀缺,人欲横流,使本应发展更快的人类世界降低了前进速度。家庭呼唤人性,社会呼唤人性,全人类都在呼唤人性。只有人人都具有了人性,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人类才能形成“共振”,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人类更快的进步、发展,奔向更高的幸福、文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6449.html

更多阅读

怎么锻炼性能力—分享提高性能力的运动 锻炼性能力的运动

怎么锻炼性能力—分享提高性能力的运动——简介随着年龄的增大,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性 能力下降了,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忧,因为你可通过洗澡的方法来提高性能力和性 表现。洗澡是每个人每天的必干之事,也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男性朋友们如果

国考行测65,申论55.6,总分120.6分, 行测和申论总分

关于职位选择很多人都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确实每年都存在一些100多点,110多点就进面试,大把140+不进面。这是事实,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可言。因为那些低分的大多是地域较偏或岗位较不热门,所以分数低有其合理性

56、想以虚和实论《阿Q正传》全文 鲁迅阿q正传全文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关于<阿Q正传>的懂、通、透问题》,自己认为差不多就结束。想把它放在博客里,电脑出了问题,就是放不进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去“读点鲁迅”看文章,敲回复,敲上去了。于是我想到,把“懂通透”敲上去。成功了,好呀!这里发

花脸鸭眼中的环境美和性选择 centos7 安装环境选择

鲁晨光下面照片显示的是不是像是航空照片, 其中有河水、岛屿、沙滩……?图1 花脸鸭的花脸局部图其实, 这是雄性花脸鸭的局部图。花脸鸭全图如下:图2 花脸鸭[1] (谢谢图片作者lool和网站wwfchina.org)雄性花脸鸭为什么长成这样?是偶然的还

声明:《人的本性和性 论人的本性》为网友飞舞的头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