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Apple Watch? | 知乎精选 ticwatch2 知乎

【杨硕的回答(402票)】:

Ben Thompson有个很有意思的总结,Apple Watch: Asking Why and Saying No。如果回头看Apple每次发布新产品的发布会,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

2001年10月23日,Apple发布第一代iPod的时候,乔布斯从开始进入iPod话题,到iPod本身出现在屏幕上花了8分钟,到乔布斯从口袋里拿出iPod花了10分钟。这中间10分钟,都在讲音乐的市场,为什么Apple要进入这个市场,为什么Apple可以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和为什么iPod会与众不同。



【经典荟萃】2001年ipod发布会乔布斯演讲——改变数字音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ExNDI3Mzk2.html

2007年一月发布第一代iPhone的时候,iPhone本身没有出现在大屏幕上,而是出现在这个话题7分钟之后。这段时间,然后乔布斯一直在介绍多点触摸,剩下的手机功能直到12分钟后才讲。这整个间隔时间都花在了介绍智能手机市场,其他智能手机的问题,为什么苹果可以成功,为什么iPhone与众不同。



2007 iPhone发布会全程中文字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zMTI5MTY0.html 2010年一月第一代iPad发布会上,iPad话题开始于5分20秒,但iPad直到8分57秒才出现。乔布斯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解释了在iPhone和Mac之间有另外的产品空间,而且新的产品在某些使用情景上远好于电脑和智能手机。



2010年乔布斯出席Apple iPad发布会(官方原版)——圪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wOTMwOTEy.html

Apple watch的介绍有些不同,他是从One more thing之后,Tim Cook简单说了一分钟关于他们喜欢整合软件、硬件和服务,喜欢让技术更加亲近... 然后直接进入一个视频,展示产品的设计造型,制作工艺等。并没有给我们一个“为什么-Why”,为什么他们要做Apple Watch,市场如何,为什么人们需要Apple Watch。



库克发布Apple Watch http://v.qq.com/cover/s/sq0r9sngvwllg5u.html?vid=g0015zdtq9l&start=5&ptag=tech_qq_com

你可以说这个不同是因为乔布斯已经不在了,也许在介绍产品之前比较长的说“Why”只是乔布斯的个人偏好。但是智能手表确实是需要解释的,到底为什么你需要它?

Ben 分析的很有意思,让我想到西蒙 思涅克(Simon Sinek) 在一个2009年的TED讲过一个话题叫做“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他讲到所有的伟大领袖和组织无论是苹果公司,马丁路德金还是怀特兄弟,他们的思考、行动和沟通的方式完全一样。但是和其他人相反,他把它作为一个黄金圆环 从“为什么-Why?怎么做-How?是什么-What”。主要意思是一般人在解释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先解释是什么,和怎么做,最后才解释为什么或者根本不解释为什么。但是最能激励人的方式往往是反过来,也就是先解释为什么,然后再解释怎么做,最后再说做了什么。



视频可以去这里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wMDQyMDcy.html

之前苹果发布新品也是一样的策略,将传递信息的顺序颠倒过来,在正式讲产品之前讲了很多的“Why”,这样,激励人们买的不光是产品,还有你的信念和宗旨。

可惜苹果这次并没有给我们解释Apple Watch的“Why”,Apple Watch的硬件看起来确实很好,但是他demo里面的有一些东西却不怎么合理,比如说在手表上查询电影,在手表上看照片等,这些都是重复手机上面已有的功能,能再手机上较大屏幕上看照片的,为什么要在手表上看呢。

Apple 没有告诉我们Why不代表我们自己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可穿戴设备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我们要想清楚它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在思考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将其向已有的事物上靠拢,但是忽视了它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可能。

Apple Watch非常好的功能部分是那些你在手机上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

1,当你外出的时候手表通过轻拍来感官的提示你转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想想有多少次你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不知道方向然后拿出手机来查地图的窘境。这个使用情景完全适合于一个手表。可能你都不需要看地图就可以走到。或者走到路口困惑的时候,你抬起手来,屏幕就自动亮起,告诉你方向,这样简单的多。

2,手表还可以作为一个控制器,很好的控制你的手机或者电脑或者电视。想想有多少次你在家里找不着你的手机,可以用watch呼叫一下自己的手机就知道了。

3,因为随时穿戴并且和身体接触的原因,Apple Watch 可以有更好地手势控制的方式,真正的交互不只是局限在玻璃屏幕后面的像素上,(参考Bret Victor的-A Brief Rant on the Future of Interaction Design)人们有着无数的动作和多样的感官。新的交互方式应该和我们的生活更加流畅,而不总是低着头看屏幕。Apple Watch的移动传感器可以识别手臂的任何动作,将其应用在和App的结合上,肯定会有很多有趣的体验。

工具是增强人的能力来满足人需求的东西,也就是说工具将我们能做到的,转化为我们需要做的。谈需求的人很多,谈技术的人很多,但是谈人的能力的很少。现在的电脑、手机交互用到的人的能力只有敲打键盘,挪动鼠标,和触摸玻璃屏幕。但是人的能力有很多,比如动作,姿势,触感等。智能手表可以将人的交互能力拓展到这些还没有真正开发的领域。



总的来说,尽管Apple没有给我们一个Why,但Apple Watch非常值得看好的,这是一个新的产品类别,也是将新的交互方式带入大众市场的一个途径。非常赞同马力师兄在另一个关于Apple Watch的回答,Apple Watch 会不会摧毁瑞士钟表业? “(Apple)重新定义了「战场」,是科技、时尚、年轻,以及背后品牌所传递的内涵。” Apple Watch确实要让瑞士钟表行业头疼了。但Apple Watch能立刻摧毁钟表行业吗,肯定是不能的,产业变革永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在这个加速变革的年代一个产品类型总是有它的生命的。新的产品类别能否完全替代老的产品吗?肯定是可以的,博物馆就里充满了被新事物替代的,并且已经完全不用的东西。

--

【知乎用户的回答(369票)】:

苹果也没给我一个必买穿戴设备的理由,这是最失望的地方,无以复加 —— 我对苹果是否失去了创新精神并不感兴趣,但是一场新的革命看起来不会有了。

AppleWatch 的亮点在移动支付,这在未来也许大放异彩,但目前这个时间点还算不上什么强需求。

定制芯片是另一个亮点,估计续航会有不错表现。

平庸的外表,我是摩托粉这点就不多说了,表带算个亮点。

(想起微博上的笑话:之所以没曝光 AppleWatch 是因为见到的人都觉得这是山寨货)

主体背景为黑色,开始我以为是因为用了 oled 屏,后来感觉是为了掩饰宽边框:



(这张图发布会我没截到,感谢 zealer 补刀)(这张图发布会我没截到,感谢 zealer 补刀)

再对比一下我摩 360 的屏占比(右侧):



(小月牙实在太机智了,左边是不用小月牙设计的工程机,右边是使用小月牙设计的正式版)(小月牙实在太机智了,左边是不用小月牙设计的工程机,右边是使用小月牙设计的正式版)

还有就是交互,小齿轮操作实在是既丑又槽点满满。这个设计应该是传承自实体 home 和静音键,但就我给手表上弦的经验,戴在手上小齿轮根本没法舒服操作,还不如学三星曲面屏或者 Google Glass 搞一个侧边操作区,直接滑动缩放。

(是的,我确实知道既然 Apple 把这个齿轮弄这么大又有触控功能不至于太难操作,但我怎么也不认为滚小齿轮是个优雅而舒服的动作)

平庸,这是我最终的评价,one more thing 不该这么平庸,watch 类产品也就这样了,也许我们该期待一下廉价版 Glass。

正文到此为止,下面是吐槽



看到有称赞听诊器充电方案的,我真心表示某些沉浸在苹果帝国的朋友该见见世面了:



moto 360 在硬件和软件系统上未必有 AppleWatch 强,但是设计上苹果真的败了。moto 360 在硬件和软件系统上未必有 AppleWatch 强,但是设计上苹果真的败了。

说 AppleWatch 完成度更高的请过过脑子,明年才上市的产品和已经开卖的比完成度?到时候 moto 360 第二代都快出了吧。

而且我现在真的没搞清除了移动支付之外 AppleWatch 还有什么独特功能,要知道 moto 360 可是 IP67 级防尘防水,而且心率感应器、陀螺仪、GPS、蓝牙、麦克风、无线充电、环境光传感器(手表上内置这个不容易)都不缺,有一个可爱的 Moto Hint 蓝牙耳机,未来应该还会有 Moto Maker,更别提 touchless control 的 Google now,这可比点两下小齿轮酷多了吧?

注意,上面的很多都是 Android wear 标配,而且都已上市。

就算你不喜欢圆形屏幕,好吧,同样是方形屏幕,你如何评价下面两款作品?







抱歉各位,太多留言看不过来,关闭评论,还想讨论就另开答案或私信吧 ;

虽然作为摩粉一开始吹 moto 360 就停不下来,但我的核心观点真不是让大家去买或不去买什么产品,正如我上面所写的:既然苹果都拿不出新鲜东西, watch 类产品也就这样了,一场新的革命看起来不会有了 ;

不管是 AppleWatch 还是 Android Wear,都没有让我看到未来,对此我的遗憾难以言表。

【马力的回答(119票)】:

One more thing, 商业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开始考虑表带的生意了。

【华尔的回答(154票)】:

moto360在地上高兴地滚来滚去

【采铜的回答(195票)】:

我对 Apple Watch 的设计佩服得五体投地,苹果和其他厂商拉开的并不是技术和设计能力,而是意识和理念层面的:

Digital Crown的旋钮交互拉通了传统手表和智能手表的佩戴体验,以后回过头来看可能会是情感化设计的经典案例。新的UI界面,被指为密集恐惧,其实是提取了传统高档手表中多个小圆盘的设计元素。再加上其材质和做工都是在向传统手表靠近,表带的设计也是尽可能采用经典表带的元素……

所以Apple Watch 传递给用户的是这样一种感觉:

首先,我真的是一块手表;

其次,我还是一块智能手表。

而大多数安卓手表传递的是:

首先,我是又一个智能设备;

其次,我还可以绑到你的手腕上。

你会买哪个?

【HiddenAce的回答(89票)】: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无法给出完整评价。

先说工业设计。Apple Watch 将自己的定位设在了手表而不是数码配件。说具体点,别人搞的都是可穿戴的数码设备,而Apple Watch 是带数码功能的穿戴品。其设计出发点的不同,使其有着完全不同的呈现结果。就如倍受好评的Moto 360,其设计团队说道,时间在人的印象中,就是圆的。所以M360才能引起如此多的共鸣。

You know it’s driven apple from the beginning, this compulsion to take incredibly powerful technology and make it accessible, relevant and ultimately personal.

We've designed a range of product so personal, you don’t put them on your desk or in your pocket, you wear them on your wrist.

And we concei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pple Watch as a completely singular product, you know you can’t determine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hysical object and the software.

We’re introducing an unparalleled level of technic innovation combined with a design that connects with the wearer at an intimate level to both embrace individuality and inspire desire.

以上 Apple Watch 的介绍视频Apple - Apple Watch的开场词,自己听写,难免有误。但是从中可以看到,Apple 考虑这个产品的时候,首先重点考虑的是手表的私人属性,然后赋予高科技。反面例子就是三星的 Gear 吧,屏幕下方的那个home键……

AW的工业设计秉承着 iPhone 6 圆润的边角以及弧状屏幕边角与机体的无缝衔接。除去运动版的铝制AW,圆润的剖光不锈钢和18K金的质感配以弧边蓝宝石玻璃,整体性非常强,材质上就贴近了现有手表的设计,非常高雅。



再配合不同的设计表带,可以得到不同的装饰效果和身份定位,就像一个手表所起到的作用。更多信息请移步官网:再配合不同的设计表带,可以得到不同的装饰效果和身份定位,就像一个手表所起到的作用。更多信息请移步官网:Apple - Apple Watch,其中的对表带有着完整的设计说明,从灵感到材料和工艺,都非常自信动人。









手表侧面的旋钮“数字表冠”仿制了真实手表的表冠,作用也类似;手表侧面的旋钮“数字表冠”仿制了真实手表的表冠,作用也类似;





背面的圆形设计包括四个裸露的传感器圆点,就像机械手表背部裸露的机芯。这些细节令人动容,引起对普通机械手表的联想与共鸣。 背面的圆形设计包括四个裸露的传感器圆点,就像机械手表背部裸露的机芯。这些细节令人动容,引起对普通机械手表的联想与共鸣。



从这些点来看,Apple Watch 的工业设计就已经是非常出色了。AW还考虑了男女之间的区别,有两种大小(38mm42mm),三种材质(铝合金、不锈钢、18K金),每种材质两种颜色(分别是白灰、白灰、金和玫瑰金),好多种表带,每种表带还有多种颜色……这再次说明了苹果对于个人化的考量。另外,Apple Watch 功能如此丰富,表高却只有38、42mm,要比功能相对简单的 Moto 360(表径46mm)小了很多。从这些点来看,Apple Watch 的工业设计就已经是非常出色了。AW还考虑了男女之间的区别,有两种大小(38mm42mm),三种材质(铝合金、不锈钢、18K金),每种材质两种颜色(分别是白灰、白灰、金和玫瑰金),好多种表带,每种表带还有多种颜色……这再次说明了苹果对于个人化的考量。另外,Apple Watch 功能如此丰富,表高却只有38、42mm,要比功能相对简单的 Moto 360(表径46mm)小了很多。

别忘了,数码产品是软硬一体的。尤其软硬一体做的最好的苹果。

圆形排列的图标和打开时的交互细节,非常漂亮优雅。 具体请看介绍视频Apple - Apple Watch,8分50秒处,同样的时间应用打开不同表盘的样子。

主页面和照片页面都是以缩放的方式铺开而不分页,因为屏幕小,翻页不知翻到什么时候,直接铺开配以缩放,便于浏览。Apple - Apple Watch看此reveal视频的42秒,注意界面由缩放到打开中间的时间应用时,一侧表冠的转动,实际上比想象的方便。

有人提到里面全圆形的图标是为了接近机械表盘上众多的小表盘,Jony Ive 在介绍视频里面提到主界面时说到“well new but somehow familiar”,也许是这个意思,但我觉得是指和iPhone的图标相似吧。

电话、音乐的操作我不太理解,显然是用以操作 iPhone 的,甚至还有一个相机应用在主界面,但是到底如何互动,还不太知道。比如按照描述,AW自己是可以储存音乐的,应该是可以蓝牙听歌。这时iPhone来电话了,它要不要打断来提示电话?

发布会着重演示了一个太阳系的表盘,那种对月相的数字模拟,实际上是在数字时代对机械手表月相功能的再次表述。还有花开的动画,每次你贴近手表看时间,花或者蝴蝶就在你眼前展开,这其实和奢侈品手表的表盘上用钻石或者贵金属等材料做成的精美图案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带有各种小表盘的表盘界面等等……从表盘的基本UI上也可以看出来AW对手表这种功能饰品的理解。还有带有各种小表盘的表盘界面等等……从表盘的基本UI上也可以看出来AW对手表这种功能饰品的理解。

交互上首先是按压触摸屏。小屏幕要多展示内容,减少虚拟按键,于是触摸屏可以感受力度,这样按和压就有了不同的意义,用力压就可以区别于点按实现多一个操作少一个按键。

旋钮表冠从外观到功能都仿造了普通机械手表。旋转即调整,无论是时间还是什么,扭转它就是调整——调整前后、大小、缩放等等;而且在主界面用它缩放到最大时继续扭动,中央的图标就会进一步变大进而打开,体验非常顺滑,而且扭动时手表还会产生敲击效果轻拍你的手腕,就像 iPod 转动波轮时的 ta ta ta……还有按压旋钮上home键,就像是机械手表调好了时间按了回去,就一切就绪了。这些交互都有着继承的意义,并且在数字时代做出了发展,直观而舒适,而且侧边操作不会挡住屏幕。

有了通知,手表背面会敲击你的腕部,不像震动,别人完全不知道,这体现了手表的私人属性。再加上用手表和朋友交流,你在屏幕上敲,对方会实际地感受到,甚至可以令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其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敲击和传感器,使私人的物价得以交流,进而得到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感觉。

Apple Watch 内部有个叫做 Taptic Engine 的小装置,它是一个线性致动器,用来生成触觉反馈,通俗地说,它会时不时戳戳你的手腕,感觉类似于轻拍。当你收到提醒或通知、旋转数码表冠、按压显示屏时,手表都会轻轻戳你一下,你可以明显感觉到每一种互动产生的 "戳" 都各不相同。与此同时,特别设计的扬声驱动器会释放出细微的音频信号,配合 Taptic Engine 共同与你的感官互动,带来一种细致而微妙的使用体验。它让你可以发现一些全新的、亲密的方式,与其他 Apple Watch 使用者进行沟通, 比如悄悄地戳一下别人,当作打招呼,甚至可以将更私密的讯息传给对方,例如你的心跳。



其他的交互和输入都靠Siri的语音,Siri的能力h这时就真的受考验了,否则回复QQ用文字的话,总是识别不对就遭了。其他的交互和输入都靠Siri的语音,Siri的能力h这时就真的受考验了,否则回复QQ用文字的话,总是识别不对就遭了。

功能上 Apple Watch 非常丰富。

Apple Watch 演示的自带功能包括控制音乐,支付,地图导航提醒,回复短信,照片,遥控相机,健身,digital touch等等。此外还可以控制第三方应用,twitter、facebook已经演示过,图标上有QQ、微博,可以想象一下用AW快速回复微信,或者有人给你YO一下,或者朋友的Instagram中标记了你,你一抬手就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应用如果能做的更多,在家里就可以一边切菜一边抬起手腕看菜谱——抬起手腕自动激活,不用担心油油的手点亮手机再去滚动了。

苹果的 iOS 8 建立了智能家居平台,那么一直戴在手腕的手表就可以发挥极大的便利——看电视的时候抬起手腕告诉Siri调高空调温度,甚至在厕所里给朋友开门等等。库克本人用它控制Apple TV。随着第三方应用的越来越多,能做的事情应该会超越想象——就像当时iPhone一样。

Apple Watch 被设计成和 iPhone 紧密联系,第一是为了锁紧用户对苹果生态系统的依赖,第二也大大扩展了AW的功能。尤其是体验过 OS X Yosemite 和 iOS 8 的 Handoff 的话,你就会理解:当你在AW上接收到一个重要的邮件、打开看了之后要回复时,打开 iPhone 就会自动打开到这个邮件界面供你回复。

Apple Watch 从完成度上来说,已经远远超越竞争产品,毋庸置疑。

个人认为Apple Watch如果能解决续航问题,则是近年最优秀的产品之一了。因为手表还有一点,就是一般不离身,机械自动表甚至不需要上弦,如果一天一充,用户与Apple Watch的关系就不那么密切了。

最后赞一下充电方式,使用了Apple熟悉的MagSafe磁力吸附加上感应充电,小小的如听诊器状的一个圆饼形充电接头,稳稳地贴在手表背面,没有裸露触点。本人沉浸在苹果帝国多年,觉得这个贴在手机背面的一体充电线真的很棒。无论去到哪里,带上这么一条线就可以,甚至路上没有电,充电宝都OK。



不过,功能太多就是累赘,通知泛滥会成缺点,续航不足影响使用,只从演示来看,得到的信息实在有限,成品拿到再看吧。默默地占着这个位置。不过,功能太多就是累赘,通知泛滥会成缺点,续航不足影响使用,只从演示来看,得到的信息实在有限,成品拿到再看吧。默默地占着这个位置。

新的消息:

软件可调节左右手,右手戴表的话,屏幕会颠倒显示,数字表冠和快捷按钮就会跑到左面啦。

Apple Watch 支持 Apple Pay 是靠传感器。首次佩戴将要求输入密码,传感器将持续检测手表是不是一直由本人佩戴。

Apple Watch Edition 版本将带有一个珠宝盒,珠宝盒本身就是一个充电底座,同时也附带标配的充电吸盘。

【知乎用户的回答(60票)】:

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多余的黑科技啊,你们就不要妄想苹果改变世界了

【Kenneth的回答(96票)】:

终于可以下定决心买moto 360了。

【陈燕茹的回答(61票)】:

大家的回答都很精彩,我就通过 Apple Watch 和 Moto 360 的对比来说说吧~

在沉寂一年后,苹果终于发布了智能手表,加入“抢手腕”争夺大赛。可惜名字不是传闻中的 iWatch,而是被命名为 Apple Watch,整体看来还是非常苹果风的:它致力于更美,并如苹果一贯的作风一样,“企图”让我们觉得只有 Apple Watch 是智能手表的正确姿势。



不知道 Apple Watch 的出现,会不会改变大家对于智能表的看法。而相比美貌与智慧并称的 Moto 360, 谁有会是最后的赢家?

Apple Watch Design vs Moto 360 Design

Moto 360 在外观上与普通手表一样,落落大方的圆形表盘。一直本着「先是块手表,再是一块智能手表」的设计理念,摩托罗拉选择回归常规。而这样的回归,貌似更贴合大众的审美。配搭上真皮表带或者不锈钢版本,更显高端,也因此被称为智能手表中的“美男子”。唯一遗憾的是,它不是一块完整的的圆形。



与之不同,Apple Watch 表盘为圆润的方形。而不同风格、不同颜色的表带,简直就是要弄疯有选择困难症的伙伴。Apple Watch 的最大亮点,应该是它强大的表冠。通过它我们可以自由进行缩放、滑动和选择,不必担心触屏时遮挡了视线。



Apple Watch Display vs Moto 360 Display

Moto 360 的表盘为1.56英寸,分辨率320×290。足够细的边框,使得屏幕非常易读,能够有足够的地方来显示你想显示的东西。与摩托罗拉不同的是,苹果并没有过分地追求尺寸和分辨率。不过 Retina +蓝宝石晶面,让显示屏如水晶般清晰透彻还足够坚硬耐磨。贴心的苹果还为手腕纤细的人准备了稍小的表盘,来吸引那些因尺寸问题而放弃智能表的妹子们。在显示屏上苹果不愿输给任何对手,由于压力传感器,Apple Watch 可以明显区分轻触和按压,不过不确定到底有什么效果,但感觉上还是很酷。



Watch OS vs Android Wear

以 Google Now 为核心打造的 Android Wear 系统是现在很多智能手表搭载的系统,它为任何智能手表厂商开放,配搭上 Android 智能机更加好用。你可以用手表控制 Google Play Music 来放音乐,通过地图来帮你寻找最近的星巴克,使用语音来回复信息或者寻找网络关键词。搭载了这个系统的 Moto 360 还能实时监测你的心跳,为你提供更好的健康方案。



苹果也对 Apple Watch 做了相同的事情,告诉你时间、辅助你健身、帮你找路等等,不过苹果更致力于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你。未出意料之外,苹果将 Siri 装入了 Apple Watch 中,帮你更快查找信息、回复信息。健康app将背部的四个晶片、内置的加速器和GPS运用的淋漓尽致,让 Apple Watch 不失为一位好的运动拍档。相比Android Wear 苹果更先一步推出了 Apple Pay,让你轻松付款。不过比较烦的一点是,你需要一部 iPhone来支持 Apple Watch。苹果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将用户牢牢束缚在 iOS 这个生态环境中,而 Android Wear 让你有更多选择,而非死磕 iPhone。

当然喽,这两个系统都希望自己变得更简单方便易用,避免臃肿。不过说来说去,手机还是办事的最终工具,智能手表暂时还不能替代手机。



Apple Watch Battery vs Moto 360 Battery

这点比较难比拼了,因为苹果暂时还没有放出来太多关于电池的消息,不过 Moto 360 那让人吐槽的续航,希望 Apple Watch 能赢吧。两者的充电方式都很酷,Moto 360 是Qi无线充电,只需要像放在桌子上一样,放在充电基座上就可以了。Apple Watch 使用的是 MagSafe 技术来保证无线充电。

最关键的部分是价钱!Prize

作为买买买系列的两元大将,想剁手的伙伴,快看过来。Moto 360 基础价格250刀,高端版只需多支付50刀。而苹果呢,相比之下就不便宜了,基础价格350刀,至于18k金和各种定制表带的价格暂时还不知道。



Watch vs. 360 苹果与谷歌硝烟四起

【胡峻涔的回答(68票)】:

以前考试要交出手机,现在还要交出手表……

【彭奕亨的回答(55票)】:

熬夜断断续续看完了Apple的发布会,这里主要讲讲Apple Watch(别的东西已经被剧透了太多了不是么,没啥新鲜感了......)

只来讲外观设计

应该有不少人看到Apple Watch的样子之后多少有点失望(当然也包括我了),不过仔细想一想它也只能长成这样,我来从三个方面简单讲讲这是为啥,来抚慰一下心灵。

首先从设计者的角度

Apple Watch当然是Apple的设计老大Jonathan Ive主导的设计了,只从乔帮主走了之后,这位强纳肾同志的设计风格慢慢都落实到了Apple的产品上。来,看图说话。

先看看早期的作品:



这是强纳肾的成名作,可爱的iMac这是强纳肾的成名作,可爱的iMac



然后是这个音响。然后是这个音响。

再看看现在的产品:



现在的iMac(让你看背面是有原因的)现在的iMac(让你看背面是有原因的)

然后是iPod touch,iPad





简而言之,强纳肾的设计就是尽量的方中有圆,无棱无角,能用曲线的地方一定不用直的

而从前几天Marc Newson宣布加入Apple就能看出端倪,估计Newson早已参与到Apple的产品设计工作。

作为强纳肾的好基友,这个扭肾同志被誉为“为世界制造曲线的人”,而他第一件设计出来的产品就是在他12岁的时候在爷爷家车库了改造的一个手表。

来看看他的代表作吧:









最著名的细胞分裂椅,被多家MoMA收藏。最著名的细胞分裂椅,被多家MoMA收藏。

强纳肾在做iWatch的时候必然会寻求扭肾的建议,所以Apple Watch做出来是这个样子就没啥悬念了吧。



方中有圆,无棱无角,自成一体。

然后从市场的角度

简单看来,只能手表的外校有两个Spec(整体,边框),四个可能(方形棱角,方形圆角,圆形棱角,圆形圆角)。

下面一个个排除:

方形棱角:

三星的Gear走的是这个风格



再看看传统的方形有棱角的手表:再看看传统的方形有棱角的手表:



TAG Heuer "Monaco" Square Watch with Alligator Strap, 37mmTAG Heuer "Monaco" Square Watch with Alligator Strap, 37mm

这样方形的手表一搜一大堆,但你有看到身边的人谁戴了?

因为太“硬”了,一般人handle不来,而且也只适合男士,而做一款只能手表的适合是不可能只卖给男士吧,也不可能把外形做成方的和圆的分男女款。

方形棱角,OUT!

圆形棱角(也是大多数人,包括我会喜欢的):

Moto360的风格:



圆形表面,带有明显的棱角,从制造的角度看比较简单(这个一会儿会再说)。圆形表面,带有明显的棱角,从制造的角度看比较简单(这个一会儿会再说)。

传统的手表大多数也都是这个外形,就不上图了。

这样的外形已经被Moto做了,而且也只有Moto做了圆屏的,那Apple当然不会做了,肯定会被人吐槽而且又没有挑战性。

圆形棱角,OUT!

圆形圆角:

暂时没看到有什么只能手表是完全圆鼓鼓的,传统的手表倒是有,不过嘛,我能找到的就这样的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了:



圆鼓鼓的手表多数是女士款或者是儿童款,所以跟方形棱角一样,用户覆盖面不广,而且如果是做只能手表的话比方形棱角在制造上要更有挑战性。圆鼓鼓的手表多数是女士款或者是儿童款,所以跟方形棱角一样,用户覆盖面不广,而且如果是做只能手表的话比方形棱角在制造上要更有挑战性。

圆形圆角,OUT!

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方形圆角了,比较折中,男女适用,老有通吃。



最后从制造和品牌的角度

其实也就简单总结一下,Apple Watch的外形对制造商要求很高,所以当然也就不便宜了,别的公司搞不来,也只有Apple能hold的住。

这么有逼格的事情,Apple怎会放着不做?

所以Apple Watch就只能长这样了。





Apple每次有新的东西都会被吐槽好一整子,然后照样有人买,Apple Watch应该也不会例外。

配合Apple Pay,Digital Touch 还有各种表盘和腕带的设计,Apple Watch把可穿戴设备往前推一大步应该没什么悬念,而等到2015年开卖的时候,你也不会再看它不惯了。

关于交互方面,个人觉得没有太大的创新,倒是各种酷炫的功能让iWatch成为一个有趣,好玩儿的产品,不过Apple的产品就是从“有趣,好玩儿”这样的起点来影响世界的。

以后的Apple Watch会更好,因为大家的审美会不知不觉的被Jonathan和Marc带弯了...
如何评价 Apple Watch? | 知乎精选 ticwatch2 知乎

交互和功能方面等有空可以再细说。

Tim Cook在当年Jobs发布Mac的地方发布 Apple Watch,大家都懂,不过跟Mac比起来,iWatch的意义小多了,因为Apple Watch的出现是个必然。

(期待发布会的另一个原因是想着发布会之后iMac会降价,结果也没变...)

文字原创,图都是网上找的。

第一次发知乎!希望别沉了。

【邹剑波Kant的回答(47票)】:

-

1、手表是戴着的,同时是装饰品

终于看到了做“装饰品”的思路,这是对的

有一些表带设计得挺不错

但是表盘真的有点难看啊,各个圆润的地方圆得有点莫名其妙而没有特色,各种槽点..

2、全新的手表交互

全新的交互非常有意思,类似前几年内容网站中盛行但现在销声匿迹的标签云。此交互的一些产品要点:

应用不再按方块来摆,icon设计可能有一些新可能,但看起来有点复杂,也有点密集..

不再按方块和翻页来组织,应用的优先级对用户而言更加明显和重要

那么,如何抢占时钟(主App)旁边的大的位置?规则是什么?

3、硬件齿轮按钮

在传统的Home键之外,Apple Watch上增加了这个按钮。按照发布会所说,这个按钮主要用于解决在过小屏幕上不太方便双指涅拉放大缩小的问题。我暂时在思考2个方面的问题。

按钮设计成齿轮,估计很大原因在于传统手表都有类似齿轮,齿轮也都是用于调节数字、日期等,消费者会易于接受。这点上看,很聪明

但有2个按钮,加上触摸屏,操作起来是否会有些手足无措,或者手不够用?要知道,只能用一只手(另一只手正在带着表的...)。

目前在想,为何不把Home键做成圆形,并把Home键和齿轮整合,即类似鼠标中键齿轮一样,可以滚动齿轮,也可以按动,似乎这种方式即容易接受,又简单可行

更新,下面评论告诉我“Apple Watch 旋钮下面的按键打开是联络人,从这里你可以送涂鸦或自己的心跳数据过去”,齿轮的确和Home键是整合的,我以为是Home键的按钮做的是这个事..我对这种莫名其妙也是醉了..

4、价格和上市时间

$300多的价格,估计国内在至少在2000,2015年初上市,还是个期货价,仍旧令人失望。

其他的一些功能点和细节,同样都在预期内,如整合AppStore、WatchKit、整合Siri、变盘自定义等等。而大家觉得精细的震动功能,其实在我看来短期内是不太可真实用的..在目前定位精度经常有几十米误差的时候,这种感受手上的震动(如果看着手表屏幕,那震动又也没用了),以及在手机屏幕或者手表屏幕上看到清晰的位置和环境,只要出过一次错(这很有可能),你就再也不会用前者了。

总体而言,惊喜在现在小于失望,仍没有找到为何我不用手机而用手表的说服点和使用场景(当然或许未来第三方开发者会带来创新的场景)。我或许可以为了看一眼时间而懒得拿出手机,但是一旦大于看时间,或许我就直接手机了。比如看信息,我觉得还是手机吧..因为经常得回复,我觉得可能会经常要操作几下手表看到一个信息,然后掏出手机再回复..

以上。

-

【品雪的回答(61票)】:

1. 相信真机会比图片好看得多。

2. 说系统不好没有需求啥啥的人是想像力匮乏。

3. 体验,体验这玩艺儿,不上手用是找不到感觉的,不是这个有那个没有的对比能解决的。

4. 内置的传感器比想像的要少,特别是没有没听说过的黑科技冒出来,小失望。

5. 没有内置基带模块,不能独立使用,小失望。

6. 我猜到了主用 Siri ,没猜到不配蓝牙耳机。

6月份的时候写的猜想: iWatch Time | 搞搞新意思 @fingermove.com

【于欣烈的回答(25票)】:

苹果发布会这场手机界春晚中,传说中的 Apple Watch 从主角 iPhone 6 那里抢戏成功(iPhone 6 各种泄密早就注定了这个结局)。要知道,能被放在「One more thing」位置的都非易与之辈。

这款智能手表是2010年以来,水果公司首次推出一个全新类别的硬件产品。也是算得上乔布斯辞世后,苹果首枚属于库克时代的产品。但这款苹果公司第二个不以「i」开头的硬件,发布后迎来的却是外界浓浓的失望之情和嘲讽,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遭遇。

吐槽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是丑,其次是功能不吸引人和期货。

我们先说说功能吧。苹果之所以如此急于发布2015年才上市 Apple Watch,我认为是让用户重新理解自己和 iPhone 之间的关系。

苹果迟迟没有推出大屏幕手机,一个原因是手机单手操控和便携性上的一种坚持。但一旦推出4.7寸,特别是5.5寸机型后,库克需要规避大屏手机给用户带来的麻烦。

比如,一直有不少运动爱好者用配件把 iPhone 固定在手臂上陪伴自己运动。但大屏幕 iPhone 6 就不再适合这样用了。所以苹果在用户和 iPhone 6 之间,摆上了一枚智能手表。

本质上,Apple Watch 就是一个 iPhone 配件,一个功能强悍的配件。而随着它的出现,构建了一种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一些外国媒体在现场简单体验 Apple Watch 后,评价大多都很正面。我觉得提醒通知、流畅程度等等用户体验,从语言、图文甚至视频上都是很难感知。我对这款手表用振动「戳」一下的体验很感兴趣。

从目前来看,Moto 360、Apple Watch 都没拿出什么激动人心、强烈吸引用户的某项功能。但这并不影响一批用户、越来越多用户尝试他们。

简单来说,现在的消费者已经对移动互联网服务过于依赖,甚至沉溺其中。他们越来越不习惯自己与数字世界的联系被切断,他们希望无时无刻保持在线。这也是Tesla Model S 这样的产品能够引爆用户的原因之一。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在汽车里的互联网体验实在太差了,当出现一款可以适当填平数字鸿沟的产品时,他们趋之若鹜,甚至可以忽视一些汽车本身的功能。

失去了乔布斯的苹果的确魔力不再,但它的人才和技术储备能让它把产品做到 better。从这点来说,Apple Watch 是目前我所看到最好的智能手表了。不过看起来,做好Apple Watch 对苹果而言也有些吃力,它并没有做到让两款产品同步发售。

再谈谈设计吧。最近几年苹果发布的新产品,不论软件、硬件基本上都会迎来很多不满。但随着时间大多数人又接受了苹果的设计。例如备受争议的 iOS 7。

与苹果其他产品相比,Apple Watch 简直就是个异类。苹果从未有一款产品像它这样从尺寸、颜色、材质到配件如此复杂多样的。只有 iPod 勉强可以与之相比。而之前正是苹果用 iPod 把 MP3 随身听打造成了一个时尚产品。

为了把 Apple Watch 打造成时尚科技产品,苹果做了很多事情。它招揽来 Burberry 前 CEO Angela Ahrendts、Yves Saint Laurent 的 Paul Deneve。还有最近刚刚公布加入苹果设计团队的设计大神 Marc Newson。

Newson 曾在悉尼艺术学院珠宝系学习,设计过概念车、飞机内饰和多款手表。他是一个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获得 Jony Ive 认可的工业设计师。俩人1990年代结识于日本,他们不仅合作了一年多时间为 U2 乐队主唱 Bono 的慈善拍卖筹备产品,两家人还常在7月中旬的汽车文化盛会——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相聚,欣赏古董车或最新设计的F1赛车。

两人有着共同的基本设计哲学理念。他们都认为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表现出来的样子,他们都沉迷于追求细节,并且谁也不喜欢为此妥协。虽然俩人都是极简主义信徒,但与 Ive 不同,Newson 更喜欢丰富的色彩和性感的曲线。他的作品常被称为未来主义风格。一次采访中 Ive 曾说,两人合作时很少谈论产品外观,而是讨论工序、材料和产品如何运行。盛传他早已开始为苹果工作,参与了 Apple Watch 的设计。

苹果网罗了如此一批时尚、奢侈品行业的人才,我相信他们对一款手表产品的掌控能保证一定的水准,而非简单的方形还是圆形表盘代表时尚。

我开始期待 Apple Watch 2 了。哎?这不是微软的节奏嘛?!

参考:KO - 知乎专栏

牛玩 @KnewOne | 微信公号 KnewOneCom

【知乎用户的回答(43票)】:

传统制表业本来就 introuble

不只是高端奢侈表,整个传统制表业从 contactphone 时代开始就遭遇危机,手表从一个必备的计时设备逐渐沦落为装饰品或者小众需求品。各位周围「有了手机就不想要戴表了」的人想必是多数。



有人说「我觉得我不需要那么多功能」。首先,当你拥有了一只功能齐全的设备,「youcannot go back」。相信各位即便获得了一部奢侈如 VertuSignature的手机,也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iPad作为补充(否则刷不了知乎怎么办呢)(实际上Vertu也开始推出智能手机)。其次,在一个平台能提供的成千上万的 feature 中,只要有一两个能击中用户的痛点,就能基本左右平台的选择。相信各位也是因为一两个细节所以在Windows/Mac、Android/iOS之间做出了选择。每个人的痛点各不相同,但「总有一款适合你」。有人说「我觉得我不需要那么多功能」。首先,当你拥有了一只功能齐全的设备,「youcannot go back」。相信各位即便获得了一部奢侈如 VertuSignature的手机,也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iPad作为补充(否则刷不了知乎怎么办呢)(实际上Vertu也开始推出智能手机)。其次,在一个平台能提供的成千上万的 feature 中,只要有一两个能击中用户的痛点,就能基本左右平台的选择。相信各位也是因为一两个细节所以在Windows/Mac、Android/iOS之间做出了选择。每个人的痛点各不相同,但「总有一款适合你」。

但是手表还是有很强的个人化与个性化属性啊。这点是 Apple Watch 做的比目前其他可穿戴设备好的地方:(令我很惊讶地)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并将表带的开放性做得很强。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Swarovski在为 Moto 360 定制表带了。我们将来一定会看到「某奢侈手表品牌沦为智能手表表带厂商」的新闻。

没错,传统制表业,尤其是奢侈品牌不会死绝,但日子将今非昔比。未来属于(相对于传统手表)拥有强交互能力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传统制表业的唯一出路是也生产智能可穿戴设备。

问题是:AppleWatch 是否是传说中的拐点?不知道。这也是本文「待验证」段落所质疑的。我个人更相信传统制表业的颠覆是由 Apple Watch、Android Wear 及其他平台共同完成的,Apple Watch 在接下来几年会有很不错的指向性与影响力,会加速整个进程。

方形屏幕与Digital Crown

「因为它不是圆的所以是渣」是个很可笑的观点,方与圆在形式功能上各有优劣,方形在软件交互设计上会更有优势,这可能是 Apple 对其交互性较强的定义驱动下的结果。我原本也期待 Apple会承担这个领域对浪漫主义的追求,使用圆形表盘,我还设想了一种「沿屏幕边缘滚动」的交互形式,可用于调解音量,快进歌曲,快速精确滚动列表等(知乎居然不能播放gif!)。但类似功能 Apple 用DigitalCrown 完成了。



Digital Crown 是个让我很佩服的设计。在这之前,我以及我见过的市面产品,都沉浸在触摸屏时代中,(习惯性地)期望用触摸屏承担所有重任,并怀着尽可能消除智能手表按钮数量的愿望。DigitalCrown 让我感到 Apple 在设计上的「头脑清楚」与「勇敢」,不会被自己所创造的潮流所束缚,并勇敢地打破它,忠于场景对形式的需要。另一个是对传统手表形式的传承,最后是(作为一个爱好者)能看到iPodScroll Wheel 的DNA。DigitalCrown试图解决在智能手表上 Pinch、scroll、flick 会遭遇到的「遮挡屏幕内容」、「速度」、「精确」等问题,很期待实物上手后的验证。Digital Crown 是个让我很佩服的设计。在这之前,我以及我见过的市面产品,都沉浸在触摸屏时代中,(习惯性地)期望用触摸屏承担所有重任,并怀着尽可能消除智能手表按钮数量的愿望。DigitalCrown 让我感到 Apple 在设计上的「头脑清楚」与「勇敢」,不会被自己所创造的潮流所束缚,并勇敢地打破它,忠于场景对形式的需要。另一个是对传统手表形式的传承,最后是(作为一个爱好者)能看到iPodScroll Wheel 的DNA。DigitalCrown试图解决在智能手表上 Pinch、scroll、flick 会遭遇到的「遮挡屏幕内容」、「速度」、「精确」等问题,很期待实物上手后的验证。

待验证

短期内(没有拿到实物,没有对比对象前)两件很现实的事情是:

1. 我们只能猜测,无法验证我们的判断。

2. 还有些需要回答的问题,如:

美观:好看、丑、还是好看但杀不死瑞士表?见到实物才能真正知道。

功能:这些功能看起来有用,能真正吸引多少消费者呢?功能更少(例如没有健康相关)但价格更低的产品有没有可能更受欢迎?

价格:Apple Watch 并不便宜,市场能多快打开,做到什么程度?

完成度:一些好像非常厉害的黑科技与功能,是否总是稳定准确?

续航:最大的质疑,这点不合格将功亏一篑。

最终,Apple Watch 很可能是一个如 iPhone 4,iPhone 5c 保护壳,尤其是 iPad 一样,「You really have to get your hands onone, to really know how magical it is」的产品。

结论

Apple Watch 是一个能力很丰富(rich capability)、完成度很高、精致、漂亮、很有影响力的产品;非常有可能成为继 Macintosh、iPhone、iPad 后,下一个开创时代的革命性产品。 Apple Watch是目前Steve Jobs 离开后Tim Cook 团队证明其仍具备很强的梦想与创造能力的最佳案例。

可能补充

利益相关:常年不戴手表,左手现在戴了一个檀木手环,怎么办呢?

【关小羽的回答(9票)】:

iPad 刚出来的时候我预测它要挂,小米刚出来的时候我预测它不行,被打了好几次脸,还没消肿,所以还是先不做评价不作预测。不过,可以换个角度看看几家主要的智能手表都是什么风格:

苹果心里的智能手表是一个让你更美的饰品,所以你搜?WATCH的图片是这样的:



Moto 心里的智能手表是一个让生活更便利的小 gadget,所以你搜MOTO 360的图片是这样的:



三星心里的智能手表是「卧槽听说这个要火了我赶紧做一个然后找两个妹子带着摆摆造型看看能卖多少」,所以你搜Galaxy Gear的图片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15票)】:

真的,不难看。





曲面表蒙和圆润表身结合地很好。曲面表蒙和圆润表身结合地很好。

曲面表蒙也很好看。



皮制回环形表带这样揭下来的时候我都惊了(可能是我见过手表太少的缘故吧,之前真的没见过这样的表带)



请移步 Apple Watch 动手戴 和Apple Watch hands-on: a rounded, square wonder的视频和实拍图集。

苹果说:谁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 Apple Watch

38毫米/42毫米 两种尺寸



不锈钢/深空黑色不锈钢/银色铝金属/深空灰色铝金属/18K 黄金/18K 玫瑰金 六种机身材质

和Mac Pro一样的深空黑色不锈钢,和Macbook系一样的银色铝,和iPhone/iPad一样的深空灰,以及讨女生欢喜的玫瑰金,都是极好的~那个18K黄金的,希望我不要在地铁上看见有人带它...

换表带很方便,可以买一块表身配多条表带用在不同场合。

总共3个系列,34款手表现已加入Apple Watch豪华午餐。

功能方面

除了别的智能手表也有的消息通知、短信、电话、邮件等等,苹果制造了新的沟通方式:Digital Touch,这是逼着男同胞给女朋友(老婆)也要买一块儿的节奏啊

那个大黄豆,可以让一些言语没法表达的心情表达出来(手表上输几个字也是难得很)

好希望可以用Siri的技术做成一个即时聊天工具,语音输入到手表,在对方手表文字输出,这样很好用的吧

运动监控和别的手表大同小异吧,可能界面好看点儿?不过配合iPhone和iPad上的app应该比Android的手表强不少。

我觉得手表上能刷微博推特Facebook看照片这事儿太多余了,屏幕那么小费眼,看的时候俩胳膊都要举着,累人。能快速发文字微博和看特别关注的人就行了。

举起胳膊将手腕放在嘴边使用Siri这感觉一定比举着iPhone强。

表冠这个设计挺惊艳的,但The Verge说并不很好用。

从发布会的演示和视频看...功能太花哨,有些操作很繁琐;觉得有些个性化设置还有数据的运算可以让iPhone来完成。

玩的这么花,续航肯定不好吧。

最低配的价格就比Moto 360贵了100刀了...

也没有说防水标准,看官网的图来说,至少是防点儿

嗯,再上个好看的Moto 360的图吧



Moto 360 review

果粉果黑们就不要失望和吐槽了。

你们可怜可怜索粉看着那么早就做手表的Sony把成熟沉稳时尚的SW2



做成塑料BlingBling儿童手表的SW3的绝望心情吧...做成塑料BlingBling儿童手表的SW3的绝望心情吧...



听了新一期的IT公论,意识到对于APPLE WATCH,Moto 360这样的设备,至少是要上手了评价才好啊。

还有推荐pingwest的文章 http://www.pingwest.com/apple-watch-software/

【甚谁的回答(16票)】:

每次发布会大家都对产品失望,但也没见人们降低对苹果的推崇和购买热情。

虽然大家吐槽不断,但是始终不能否认苹果代表了可海量生产的电子产品的最高水平。总期望苹果能震撼人类,可是科技发展也要有个过程,又不是小孩和泥。

【失控的小蘑菇的回答(12票)】:

女朋友还是跟着带劳力士(Rolex Watch)的跑了。

原文地址:知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1120.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填写政治面貌?详解 如何查看自己政治面貌

如何填写政治面貌?【详解】——简介政治面貌可不是指的人的外貌,政治面貌其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对于我们普通公民而言,政治身份似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当权者或者机构组织而言,政治面貌就很重要了,在对个人考察方面或者职位提升方面

社保卡如何跨省转移? 社保卡能跨省使用吗

社保卡如何跨省转移?——简介社保办理人离开了原办理地,退保会造成一定数额的经济损失,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社保卡可通过转移社保来处理。那么,社保卡该如何实现跨省办理呢?社保卡如何跨省转移?——方法/步骤社保卡如何跨省转移? 1、1、45个

如何使用QQ中转站? 如何下载qq中转站文件

如何使用QQ中转站?——简介很多朋友们可能还没有发现QQ中转站的作用,没有带u盘,但是我们却需要保存一些文件,方便在另外一个地点快速找到并使用,这里就需要我们的文件中转站了,那么文件中转站怎么使用呢?如何使用QQ中转站?——工具/原料电

声明:《如何评价 Apple Watch? | 知乎精选 ticwatch2 知乎》为网友埋没所有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