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篆刻一般常识 印章篆刻的字体

什么是篆刻?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为什么要刻印章?

印章,信也,权也。古往今来,印章是权力、身份的象征;是责任、信用的体现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爱之物。

中国印,沉淀千年的岩层,只有配上古色古香的篆体文字,在方寸之间展现一片天地。。。。

1、你可以为自己篆刻一个姓名章,作为你独特个性的代表。因为你、我、他以及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一个篆刻印章也是独一无二的。此为真正个性化之物,只有手工篆刻的印章才能真正的独一无二,机器刻的楷书印不同于此“印”。

2、你可以为自己和爱人刻一对情侣印章。让两个印章成双成对,让印章成为见证你们永恒爱情的信物。珠联印合,浪漫永远,边款(印章侧面)更可以刻上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你喜欢的话语。

3、你可以为自己刻一枚藏书章。这样,你可以在精挑细选的每一本书上钤上你的印记。

4、你可以刻一枚印章送给你的好友、同事、同学、战友......过生日的时候、分别的时候、想感谢一个人的时候......很多的时候,你想选择一样礼物送给他人。你希望礼物能高雅脱俗、能意义深远、能记忆永久、能得到对方的重视和喜欢。而每个人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字眼莫过于自己 的名字。你送他一枚名章,这样的礼物他不会不喜欢,收到这样的礼物他不会不高兴。你所要表达的深情厚谊不言而喻。

5、你可以把你喜欢、你钟意。你有共鸣,你所感悟到的让你受益无穷的一句话、格言、座右铭等刻成印章。让它与你相伴,鞭策你进步成长,促你成功!

6、你可以为你所经营的公司及店铺等事业刻一枚印章。它可以体现你事业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和博大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如何鉴赏刻印的水平?

篆刻之美,美在篆法,美在刀法,美在章法

篆刻不是简单地将篆书反刻到石头上就万事大吉的,每一方印章都应该是专门设计的,字与字,笔画与笔画甚至与边框之间都有一定的呼应关系的,篆刻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品评一方印章的水平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传统、流派、章法、刀法……让普通人往往一头雾水。简单的方法就是一看基本功,所刻印章的刀痕不是很粗糙,不是简单化随手就能刻就的,二看整体是否协调,与欣赏油画一样,整个画面既要有对比又要整体协调,给人以美感,在小小的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几经岁月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

中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上的歧异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尤以甲骨、钟鼎、铜器、碑碣、简册等等都是古代文字之所寄。我们可以由此窥控书法的源流,但如果从另外一件小物品上去,就可更明晰的了解与意外的收获,那便是国人所知的印章了。

篆刻需以金石之学、书法之道为基础,方能将印文在径寸的围内妥善的安排运用、将中国文字的艺术性提升到极致。篆书是纯以线条为主,笔画平均、整齐,结构是对称的、调和的,又具有屈伸自如、增减合法、挪让有序的特性,兼有图案性、美术性而通过篆刻家分朱布白与雕必的巧心技能,可以使雕刻出来的文字,在方寸之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意境与风神。小小的印面姿态迭出,加上猩红的印色钤盖在雪白的纸面上,照应着丹青玄墨,在色泽与构图上,使书画生色不少,于是“书”“画”“印”便有了不可分性,此书法与篆刻结合的表现形态,也就有了它的独特性,不仅与书画相得益彰,进而成为一种可供单独欣赏的艺术品。

手工篆刻与机器刻印的区别?

很多网友通常在咨询时,问到手工篆刻与机器篆刻的区别,在这里我提供几种辨别的方法:

首先:手工篆刻表现的字体一般很有韵律感,线条古朴自然,而机器篆刻的文字相对死板,刻出的文字效果是字库文字模版的完全复制,只是线条均匀而已,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

其次:手工篆刻的印章边是生动的,字体之间有呼应,结构天成,好的篆刻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而机器篆刻的是千篇一律,规规矩矩,死板僵硬,拓出来的印,手工篆刻的有韵律且很自然的,古朴的会有一些拓边效果,机器刻的通常没有破损的边;

手工篆刻是中国一门古老的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诗、书、画并称四绝,现在又与笔、墨、纸、砚、印并称文房五宝,手工刻篆刻出来的印章有着独有的艺术价值,是电脑刻章无法比拟的,刻印也不绝不是只要把字印出来就行。手工印章是一门艺术,而电脑刻制只是一个符号,没有任何艺术收藏价值。

手工篆刻印章更会因为篆刻者本身水平的不同,名气的大小,其价值也会绝然不同。

什么是印章的边款?

印章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章章身四面的文字、图案,盖印的时候可以利用边款轻松的辨认方向,边款一边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确定刻与不刻,边款刻的内容选择很多,既可以只刻上篆刻的农历年月,也可以刻上抒情、励志、祝福的文字,更可以刻上一些特别的图案,或者治印者的名字。

书法/书画盖印的常识及注意事项: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无法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1)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什么是藏书章?

1、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2、 压角章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3、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三、钤印的艺术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藏书章 ownership seal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北宋苏耆、苏舜钦有“佩六相印之裔”等印。南宋贾似道有“秋壑图书”等印。明末清初藏书家万贞言的藏书印上刻有“吾存宁可食吾肉,吾亡宁可发吾椁,子子孙孙永勿鬻”等字,情深意切。明清以后,宋元版书倍受藏书家珍惜,家藏宋版书者竞相夸耀,这类藏书印极盛一时。明朝文人多自号“山人”、“居士”等,故多在藏书章印上刻有这种文字,如“文水道人”,“五峰樵客”、“五峰山人”、“墙东居士”等;很多官宦之士喜欢刻藏书章,如明季振宜有印“吾道在沧州”、“柱下史”,叶盛有“镇抚燕云关防”、“巡抚宣府关防”印,表达他们“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情感。还有些藏书家在书印上表达追思前人之意 , 如明江苏吴宽有“延州来季子后”印。顾千里有“陈黄门侍郎三十五代孙”印,陆芝荣有“忠宣第三十七世孙”印。明清之间妇女藏书章有归有光妻王氏的 “魏国文正公二十二代女”印,阮元继配孔经楼的“阙里阮孔经楼”、“孔子七十三代长孙女”印。有的藏书印极力表白家族的荣光,如袁忠彻的“袁氏父子列卿”、“忠孝世家”印、马思赞的“玉音孝友著于家庭信谊隆于乡党”印。有的藏书印告诫后人不要丢失图书,例如常刻有“子孙保之”字样,清陈鳣有“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印。有的藏书家对借书非常谨慎,唯恐有失,如明代钱谷有“百计寻书志亦迁,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诛,子孙不宝真其愚”印。毛晋有“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张蓉镜还在书上盖有“在处有神物护持”印。藏书家痛恨后人卖其藏书,如清王昶的藏书印上有“如不材,敢卖弃;是非人,犬豕类,屏出族,加鞭箠”的话,全印共64字,是迄今所见字数最多的藏书印。字数最少的只有一个字,如清何焯的“髯”字印。古代藏书家的书印一般不只一枚,有的多达十多枚乃至数十枚。

中国古代藏书章对于后人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以及鉴别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图书馆也常在所藏图书资料上加盖藏书章。全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北京图书馆藏刊”。

图书的藏书章一般盖在书名页的下方正中,也有在书名页盖章以外,还在书中固定的某一页和在最后一页的下方正中各盖一个章。期刊和其他资料则多将藏书章盖在封面上。  藏书章形状多半是正方形和长方形,也有其他不规则形状。现代图书馆的藏书章形状多样,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还有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等。藏书章的用料也有多种,以石材为最常用。

四大印章名石介绍

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秀。

一、寿山石

寿山石,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青田石和鸡血石被成为中国“四大名石”,在1999年中国的“国石”参评活动中,寿山石和芙蓉石更是被分别评为“石王”和“石后”,在很多艺术家的眼中寿山石就是中国的“国石”。

寿山石产于水碧山青、风景秀丽的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因为此地是天造地设的精灵福地,前人便唤作“寿山”,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遗石----寿山石便富藏在山中。

寿山石质地纯净者,色泽为润白。若微含其他成份者则呈五彩。质地好的寿山石表面一般呈现珍珠、凝脂和玻璃光泽,绝大多数都有滑腻感。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共60多种。

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殊异,靠深挖田土收集而来,最为稀罕。

水坑石产于坑头占山麓,位于寿山乡东南3里处,因矿脉很陡,易生成晶冻类珍品。多透明状,光泽好,质细腻。

山坑石矿布10多平方公里,产品极多,质地差异较大,变化也复杂。

寿山石中最名贵者为田黄,昂贵之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均曾好田黄,因而使其身价倍增,加之黄色一向为王者专用,而田黄又特别晶亮,所以田黄昂贵。二是意境好,所谓“福寿田”也一向为王者所追求,田黄取福寿双全之意,更显珍贵。三主要是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特殊,独石分散,无脉可寻,十分稀有。

二、青田石

印章篆刻一般常识 印章篆刻的字体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

青田石共分10大类108种。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淡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另外,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这三“青”于田黄,鸡血石并称为三大佳石,其价值也越来越高。

由于封门青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严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为篆刻家所青睐。其色彩天然,绝无人工或他石能仿造,容易辨认。鸡血、田青以色浓质艳见长,象征富贵;封门青则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专家称之为“石中之君子”,十分贴切。

青田石除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金玉冻、白果青田、红青田(美人红)、紫檀、蓝花钉、封门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纹、皮蛋冻、酱油冻等,均于实物名称相类,易辨。近出龙蛋石,系暗红杂石包裹体,内往往有圆或椭圆上品封门青独石,极为珍稀;形成类似田黄,价值亦愈益昂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云和的小顺石,这是近几年来新开发出的叶蜡石矿。其色彩之丰富,透明度之高,柔润受刀之特点直逼寿山、青田、昌化,大受雕刻界青睐,身价直线上升。小顺石内质外观于寿山、昌化及小部分青田相似,除似寿山色彩之艳之外且透明度大多高于寿山。

三、昌化石

昌化石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均为优良品种。色纯无杂者稀贵,质地纤密,韧而涩刀,少含砂丁及杂质。

如果在上述昌化冻石中有“血”者则为上品“鸡血石”。所谓鸡血,实是硃砂(辰砂),即一种特殊的汞矿石,鲜红色。

鸡血石大部分是有地子的鸡血石。地子越灵透纯净越好。如桃花地鸡血红;遍体艳若桃花,鲜艳夺目。白玉地鸡血红,质地月白如素,无杂色,血色淋漓尽致。“刘、关、张”:红、白、黑三色相间,极富特色。豆青地鸡血红,地子似碗豆青色,微透明,血色鲜艳。荸荠糕地鸡血红,其透明度相当强,血呈红斑,片片诱人眼目。牛角地鸡血红,质地乌黑纯正,血艳,呈流纹,动感很强。藕粉地鸡血红,质地若冲泡而成的西湖藕粉,呈粉白色,鸡血醒目。肉膏地鸡血红,产量较多,质地有透明不透明之分,其红色似鸡血滴入石中为佳者。

值得提醒的是,鸡血石较易仿造。仿造者手段之“高妙”足以乱真,若非行家实不易辨认。但识别的手段亦有二:不管采用何种手段,使用何种材质,用打火机火苗燃之即发出特殊气味,为假,此一种。第二种鸡血倒是真的,然是人工“嫁接”的(取鸡血石碎小石,掺以化学物合成),确切地说是在真鸡血的基础上,做了假的手脚,其漂亮的程度令人怀疑,这类的分辨只能靠眼睛去仔细辨别。鸡血的自然外观有瑰红、条红、片红、斑红、星红、霞红等,色调浓淡过渡自然。经过人工嫁接的鸡血,它的外观形态一般是不会统一的,分辨的关键也即在此(但做假的高手也不管确有使外观统一的,那是在极偶然,极有心,收集碎料、废料的前提下,统一地子,统一色调,统一血色,统一纹路,煞费苦心集中比较后使用贴片法合成,此谓以假乱真,看似大瑰面的红,实质上是由数小块拼接而成)。

四、巴林石

巴林石属天然原石,属铝硅酸盐类,是以高岭石、叶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质组成的黏土岩,因矿床坐落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而得名。并与福建省的寿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齐名公称中国四大名石。

巴林石的分类没有寿山石那样复杂,按照质地分类,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其他一些叫法则多从寿山石石种称谓而来。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鸡血艳如彩霞、光彩耀人。以大小和色韵而论,堪称中国“鸡血石之王”。

巴林福黄石,其石质地柔和莹润,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味于一身。

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纹理见长,色彩艳丽多姿,惟妙惟肖。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石质细润,晶莹透亮,质地细洁,颜色妩媚,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

(摘自金石坊谢俊峰的日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40677.html

更多阅读

网页的字体怎么变大 电脑字体怎么放大

网页的字体怎么变大——简介 在网页中浏览信息,有时候有些网站的字体会很小,看不太清楚,而且看屏幕时间长了,视力会有很大下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网页的字体的大小来更清楚地浏览网页。网页的字体怎么变大——工具/原料?ie浏览器网

如何识别图片上文字的字体 图片文字识别字体

? ??在百度知道里经常会看到有知友在询问其提供的图片上的文字是什么字体,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识别途径。即通过一个在线的识别网站:http://www.qiuziti.com/,可以实现英文字母、中文汉字的字体识别,下面将我曾经帮知友

iphone怎么改字体 iphone的字体怎么改

修改iphone字体。iphone怎么改字体——工具/原料ifunboxiphone 越狱过的字体文件iphone怎么改字体——步骤/方法iphone怎么改字体 1、首先我们需要了解,iPhone的系统字体分为三种:系统中文字体,系统英文字体,以及锁屏桌面时间显示字

怎样更改windows xp系统的字体 windows xp 系统字体

怎样更改windows xp系统的字体——简介 我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情况一:因为下载了什么字体包,导致字体变的怪怪的,需要调整回来;情况二:电脑中毒了,导致部分字体丢失,需要调整回来;情况三:想要变更系统字体,调整为我们

iphone字体怎么改成可爱的 精 可爱的字体下载

iphone字体怎么改成可爱的 精——简介看习惯了普通的字体,是不是也想给自己的手机改下不同风格的字体呢,女孩子一般都喜欢较为可爱的风格,那么就要选择华康少女字体,这款字体风格较为可爱。接下来小编演示如何更改iphone字体为可爱字体

声明:《印章篆刻一般常识 印章篆刻的字体》为网友爷霸占你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