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收入情况及制约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因素的调查报告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调查人员:李清林

学院专业:农学院农学专业

班级学号:10级3班20106670

调查对象:红墩界镇联合村部分村民

调查地点: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

镇联合村

调查时间:2012-01-27至2012-02-15

1引言

2012年01月13日至2012年03月01日期间,学生在榆林市农科院附属种子公司——榆林市丰塬种业有限公司做寒假兼职,主要工作是辅助和监督挑除公司制种基地上各玉米原种亲本自交系繁育农户家中部分发霉和被冻坏的种子,保证达标发芽率。其间于01月25日到达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的郭占兴老汉家中。工作之余,与郭家人聊天了解到其家庭生活和经济收入情况,经分析认为,陕北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郭占兴与其儿子郭海龙及镇和村内其他几户农民是靖边县或榆林市甚至陕北地区典型的以种植生产和畜牧养殖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农户,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基本上可以代表陕北地区大多数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影响他们家庭经济收入及制约当地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影响和制约陕北甚至中国西北地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于是,工作内外,学生对郭占兴及村和镇内多户农民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询问,获得大量有关他们家庭收入和影响陕北农民生活与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因素等诸多方面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将得相关材料信息整理分析后,决定展开扩大调查,完成“关于农民收入情况及制约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因素的调查报告”的教学实践调查作业,并于2012年01月31日晚起稿工作期间,边调查边写作实践报告,意期在工作、调查和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学习更多、成长更快。

2调查内容

2.1调查目的

调查实习学习锻炼积累经验丰富阅历

2.1.1

通过调查询问,了解郭占兴及其儿子郭海龙等村和镇内几户农民的家庭家经济收入情况和影响和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因素。

2.1.2

根据郭占兴等几户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估定陕北地区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并根据影响和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因素进一步研究分析影响和制约陕北甚至中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思考探索可以解决各种阻碍农业发展问题的可能途径。2.1.3

在调查过程中锻炼自己观察发现、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提高与农民交流和沟通及收集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1.4

通过调查和实践报告写作,锻炼自己组织分析材料信息进行并进行报告写作的能力,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学习掌握各种实践报告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

2.1.5

借助调查和实践写作机会,增强对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兴趣和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关注力度,也希望能通过这篇实践报告让自己和更多的关注和热爱农业的人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农业振兴与发展事业的建设中。

2.2调查过程及内容

2.2.1陕北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

2.2.1.1生产活动简介

陕北地区人少地多,种植生产和畜牧养殖为主要经济生产活动。据调查,当地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马铃薯,其中玉米种植生产占绝对百分比,畜牧生产有牛、羊、猪、鸡的养殖。就墩界镇,农户多数以种植大田玉米或为种子公司繁育玉米种子为主要种植经济活动,以养羊和养猪为主要畜牧生产活动。

2.2.1.2主要生产活动收入

据调查,红墩界镇多户农民中几户典型农民的主要生产活动创造的经济收入情况如表1

表1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及收入数据

农户名称

主要生产活动及收入

玉米生产

(万元/%)

养羊

(万元/%)

养猪

(万元/%)

养牛

(万元/%)

其他

(万元/%)

总计

(万元)

郭占兴

3.5/63.6

1.5/27.3

0.5/9.1

5.5

郭海龙

9.0/64.3

2.0/14.3

1.5/10.7

1.5/10.7

14.0

朱永前

6.0/25.8

0.5/2..1

15/64.4

1.8/7.7

23.3

史贵军

10.0/70.7

1.5/10.6

2.5/17.7

0.15/1.0

14.15

郭玉亮

5.5/30.6

6.0/33.3

3.5/19.4

3.0/16.7

18.0

代玉情

5.5/52.4

3.5/33.3

1.0/9.5

0.5/4.8

10.5

平均

6.58/46.21

2.5/17.56

3.33/23.37

0.58/4.07

1.24/8.73

14.24

百分比

51.23

20.15

17.05

3.23

8.33

1.00

2.2.1.3数据分析

分析数据发现,陕北地区,人少地多,大部分农民家庭从事以种植生产为主畜牧生产为辅的农业生产活动,部分农户以畜牧养殖为主要生产活动。

据调查与观察分析,该地区农民虽然家庭与人均年收入较高,但家庭花费和人均年消费亦较高,总体年人均纯收入不如上表数据显示之高。调查地区属于牧区农村,农民生活饮食以肉食为主,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有肉类,且此地区农民生活习俗丰富多样,过节、喜事频繁等也使家庭与人均花费增加。

2.2.2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2.2.2.1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

2.2.2.1.1气候变化

陕北及内蒙中西南等地区,近八年,周期性出现秋季雨多,即随气温骤降;

近三年,周期性遭遇夏季高温,气候干旱异常。

2.2.2.1.2气象灾害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繁,中国各地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全国雨季和雨量分布格局变化巨大。陕北、内蒙等地近年多夏季偶临暴雨、秋初突遭冰雹、早霜等气象灾害。

2.2.2.1.3农业知识技术缺乏

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北、内蒙等西北部分地区的农业虽迅速崛起并取得快速发展,但当地农民仅有部分农业生产经验,农业知识技术相对缺乏,高效生产经营能力和应对农业灾害能力差。

2.2.2.1.4畜牧与农业产品管理失当

陕北等地区,农民生产活动与其他生活活动较多,加之生产技术知识缺乏,生产过程中对畜禽和农业初级产品管理多有不当,造成部分生产损失。

2.2.2.1.5其他部分因素

劳动力不足,当地及全国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市场行情等。

2.2.2.2主要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程度

据调查,以上影响该地区农民经济收入和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程度,用占造成农业生产与发展总经济损失的百分比表示,相关数据列于表2

表2各主要因素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程度

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知识技术

缺乏

农产品

管理失当

其他因素

影响程度

20%

20%

30%

15%

15%

2.2.2.3调查结果分析

数据结果显示,制约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农业知识技术的缺乏。农民缺乏农业知识技术,无法进行科学生产管理并及时正确地应对异常气候变化或气象灾害,遭受部分生产管理不当损失和农业灾害损失在所难免。郭占兴和郭海龙父子俩因缺乏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对已收至家中的玉米种子管理失当,导致大量种子发霉或被冻坏,发芽率降低,不仅达标种子产量下降,还增大额外劳动投入,造成总经济损失达8.5万元。

经研究分析,农民农业知识技术的相对缺乏是陕北乃至西北地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阻碍,鼓励中东部地区有知识技术的农学青年和农业科研人员支援西北的方针政策和“科教兴农”战略必须长期贯彻实施。

2.2.3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加快农业发展的方法措施

2.2.3.1主要方法措施

2.2.3.1.1技术支援

国家或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吸收鼓励农业知识青年或农业科研技术人员支援西部,支援农业。

2.2.3.1.2自我提高

地方政府或农民自发组织学习农业知识技术,通过书本、网络、请教有经验技术和知识的农民或农业院校科研人员等。

2.2.3.1.3调整作物种类

因市因气制宜,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和当年当季农业气候条件适当调整作物种类——玉米、马铃薯、油葵三者之间可适当调整。

2.2.3.1.4调整种植模式

因地因时制宜,适时合理调整耕作方式,优化作物栽培种植方式,科学管理,减少管理技术损失,提高作物产量,增大产投比,增加经济收入。

2.2.3.1.5增加生产投入

根据生产规模和管理需要,合理增加生产投资,适时雇佣劳动力,必要时更新或购进先进生产机械。

2.2.3.2主要方法措施资金分配

据调查记录,上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加快农业发展的主要方法措施的重要性,用其各自在被实施或加强和完善过程中地区政府或农民愿意和需要投入的资金占增加的总农业生产投入资金的百分比表示,记录数据如表3

表3主要方法措施的资金分配

方法措施

技术支援

自我提高

调整

作物种类

调整

种植方式

增加

生产投入

耗资百分比

35%

25%

5%

10%

35%

2.2.3.3数据分析及总结

该地区及中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需坚持正确方向——长期投入,科学提高。

据调查过程中农民反应和上表数据分析,农民在农业知识技术上的自我提高和技术支援是提高陕北地区农民经济收入和加快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其耗资必然也是最大,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或农民个体时间和实践精力的长期投入。技术支援一项措施的顺利实施不但需要技术知识青年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农民的适当配合,是见效最快但也是实施起来最困难的措施,各成员各环节协调共进,才能做到科学提高。

2.3调查数据分析评价

调查数据信息全部来源于联合村村民,调查过程中,通过交叉询问方式对各个农民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了验证性校对,数据信息属实,基本符合当地实际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

调查完成5个月后,学生利用暑假兼职机会,在距离实践调查地30Km至50Km方圆范围内,取三处农牧民区对部分调查数据进行真实性验证询问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数据基本客观可靠。

2.4实践调查总结

2.4.1查有所获增长知识

A通过此次实践调查,了解到了影响和制约榆林市靖边县乃至陕北或整个西北地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和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各种影响产生的机理和程度,并通过调查询问、资料查询和自我思考,研究出了部分阻碍如靖边县等西北地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农业发展的各障碍的解决措施。

B工作和调查过程中,听农民讲解了许多他们在实际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相应经验性应对措施,学到了许多有关农业生产管理的经验和知识。与农民交流时也锻炼了自己主动思考和利用学过的农业知识对各种农业现象进行科学推理解释的能力。

C听农民讲解该地区制种历史和现况,了解到许多有关种子公司与农户之间种子繁育协议合同的主体内容,种子公司安排农民制种生产的程序和诸多有关种子基地建设的知识。

2.4.2阅风历俗充实自我

A工作和调查过程中,了解并学习到许多陕北农村的民间文化和语言文化,及多种与农民进行友好沟通的技巧,还有诸多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与实践技巧和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农业生产术语,为自己今后在农业方面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交际、经验知识和实践能力基础。

B调查与巡回工作过程中,认识并结交了许多当地的农民朋友,听其介绍也了解了诸多全国农业行业能人和种业强人的相关信息,丰富了阅历,充实了自我。

2.4.3提升能力蓄锐储气

A工作中利用自己已有的农业知识对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农业现象严谨推理并进行合理解释,尝试将自己认为可能对农民有用的科学实用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讲于他们,意期能将自己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相关知识通过他们的实际生产活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

B与农民接触中,深切体会到农民劳动生产生活的艰辛,增强了自我兴农责任意识,丰富了思想内涵,积蓄了知识技术能力和责任思想锐气。

3结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该调查是学生首次冬季到陕北地区兼职工作并完成的实践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农民进行农业劳动生产的艰辛,更意识到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加快农业发展的紧迫性。在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振兴国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振兴农业是必经之路。科教兴农战略正在实施,更多的农学人应该而且有义务积极投身于建设农业、发展农业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为振兴中国农业贡献一份力量。

农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农学人,无论是进行农业生产管理,还是做农业科研,都要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异常,灾害频发,农业气象灾害更是频繁,其健康快速发展不再主要依靠于农业劳动者的传统经验和劳动能力,而是主要依靠正确全面的农业技术知识、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农业工作者吃苦耐劳、严谨勤奋的素质。

农学人,以严谨和责任为伴,顾不得前路是披星戴月抑或风雨人生。时刻谨记:丢弃责任的人生不会是精彩的人生,遗忘严谨的生活定将糟糕透顶。

诚谢各位愿意将生命中这段宝贵的时间交给我,生命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交流和学习的过程,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李清林敬阅

2012-03-0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5168.html

更多阅读

年底高送转 公布时间 “健康服务业发展”配套方案年底公布

     《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于10月发布后,约十五项重点工作任务正由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十余部委分头推进,制定落实的相应配套政

农业龙头股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提升策略

     1、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我国作为农业的龙头企业,在总体发展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还处于初步兴起时期,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有:  1.1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不高,其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与西方

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有序是保险业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保险业相比较于国外保险业来说,起步晚,但发展快,是一个朝阳产业,无论是从市场的深度还是密度来说,未来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要看企业如何去开拓和深化保险市场。”中国太平洋[11.56 -2.20%]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州中心支

声明:《关于农民收入情况及制约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因素的调查报告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为网友戒不掉的烟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