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官场陈晓光 北京协和 陈晓光

第一章 当好一把手的两个关键:择向与用人

始皇嬴政的道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一章 当好一把手的两个关键:择向与用人

许多人想当一把手,渴望大权在握、号令各方,想想那种感觉,一定很爽。可大有大的难处,一把手身居高位,难免孤独,上面是空茫一片,下面是道路千条,一切都得你来主张。古来一把手很多,称职的却少,分析其得失成败,关键有两条:一个是择向。就是说你要把团队带向哪里,去干什么,怎么保证不会误入岐途?另一个是用人。你重用了哪些人,为什么要用?这些人是真的想跟你做事,还是另有所图?是真有才干,还是尸位素餐?如果上述问题没整明白,即使当了一把手,肯定也当不明白。

嬴政的道

始皇帝嬴政比较粘乎,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某些后来人靠他吃饭,因他扬名。这类人刻意研究他的功过是非,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天天争吵不休,最终把自己炒成了专家、学者及各类名人。他是想像中的一座桥,一头儿是政权林立的混乱世界,一头儿是天下一统的崭新天地。他用毕生精力,击溃了6个强劲对手,颠覆了一种过时的社会形态,创立并规范了新的统治模型。他活得夸张而又传奇,给人留下了太多悬念、太多想像。他的血统可疑,行踪多谜,就连墓地也深藏玄机,至今尚不能发掘。没有谁像他那样备受瞩目,颇多争议,毁也毁得,誉也誉得。

嬴政于公元前259年生在赵国,其父系秦国王子,因政治需要,来到赵国作人质。嬴政少时受过惊吓,亲历了颠簸,9岁从赵返秦,13岁继位称秦王,22岁亲政,39岁完成了帝国的统一,自称始皇帝,50岁病逝。

一般认为,他走的是法家之路,一生张扬霸气,追求霸道,最终因霸而王。他个人也身负霸名,并作为凶残暴虐的标本,被贮存在历史的记忆之中。这样评判他基本准确,尽管不那么厚道,还不够全面。就其个人而言,他是帝王也是凡夫,吃的是人间五谷,不管跳得有多高,终究离不开地面。他也讲道理,也开怀大笑,有时还比较可爱。他的成功,除了霸道之外,似乎还掺杂着别的东西。

嬴政的道(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竭力打造那种充满霸气的正义理论

战国自七雄脱胎以来,战争就从未止息。各家都有如意算盘,都在做一国独大的美梦。与此同时,知识分子也没闲着,冒着硝烟写下了各种理论。众多的学派,无论哪门哪家,即便是最超脱的道家,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现实,为各类统治、各种战争提供理论向导。嬴政掌权之后,顺应了这种潮流,他一面平定诸侯,一面寻找理论根据。他是强国之君,意欲引领潮流,这就需要理论,以便出师有名,胜之有道,既要吃掉你,又要让你在肚子里服气。秦本是边塞小国,经商鞅变法后,才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嬴政上台前后,该国依旧强势,部队仍是虎狼。而山东那边,各国已日渐衰落,剩下的一点儿力量,根本经不起折腾。从公元前238年亲政时起,嬴政就组织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统一战争,前230年灭韩,两年后灭赵,紧接着魏死,楚亡,最后打掉了燕和齐。战争是一气呵成的,虽有反复,也遇到了抵抗,局势却无法逆转。嬴政很智慧,大玩儿明暗两手,明里是长途奔袭,大兵压境,背地里却耗费重金,收买敌臣,挑动国与国互斗。6国本不抗打,又有内贼作梗,失败完全符合情理,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这期间,嬴政很辛苦,既要组织作战,还得思考问题。他知道,这种思考是必须的,统一天下是多大的伟业呀,不能没有说法,不能少了理论。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霸道的正义理论,既为战争定调儿,也给自己罩上了救世主的美丽光环。他认为:这场战争,起因于6国太不是东西,或者背信弃义,出尔反尔;或者残害百姓,多行不义。他特别强调,自己的行动是有道诛无道,正义伐邪恶,完全正确,无可非议。此后,他巡行各地,通过刻石立碑,反复宣传这些观点,继续丑化6国,进一步美化自己,美化强权制度,并提出了天下永远太平、人民尽可安乐的美好目标。

道理大致不差,话也说得挺好,至少,在嬴政心里,还有正义概念,还有百姓影子,还有隐隐约约的顾忌。但是,天下统一之后,他没有延续这种思考,也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他专注于体制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崇尚水德,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通达的驰道;“令黔首自实田”,实行土地私有;还大量移民,大肆收缴武器,甚而至于搞了焚书坑儒。他的统治模式,确有首创意义,被后人代代沿用,即使有些改变,也多是整合修补,没人敢另起炉灶。他很得意,以为这套东西就代表着正义,就能让自己的政权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但是,他搞错了,体制也许很好,理念却陈旧,没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还是蛮横霸气的那一套。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这套霸气理念在儿子胡亥那里,被推向了极端,随之而来的不仅是高度专制,更有遍布朝野的黑暗和恐怖。至此,那个曾经生机勃勃的王朝,曾经被创立者寄予万世厚望的政权,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嬴政的道(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有时,他也像贤君,也玩杂道

他推行霸道,偏好专制,人却睿智大气,有贤君格调。在张扬霸道的同时,他的统治也掺杂了别的什么道,甚至就是个杂道。在组织建设和施政方式上,其杂道特征尤为明显。他的宫廷很开放,吏治有弹性,内部较融洽。他明白,自己的事业前无古人,非人才无以做大王朝,无以统一天下。他注重收罗人才,构建了很有特色的组织班底,其中,既有类似李斯样的强势人物,也有不同流派的政治精英。他把这些人集合在自己麾下,量才使用,各尽其能。他和大臣的关系比较正常,虽有分岐,有争论,但少有猜忌,绝没有过多的鸡零狗碎。他在执政之初,曾因相国吕不韦与嫪毐作乱有牵连,逼其自杀,除此之外,他一般不向臣子下手。他曾经3次遇险,每次都处置得当,不搞借题发挥,不株连官员。其中,荆珂行刺,他泄愤于燕,好一阵穷追猛打;张良搞暗杀,他“大索10日”,最终不了了之。对于朝政建设的重大问题,他有开明的一面,决策之前,他让人说话,注意听取不同意见。比如,有人以外籍人士怀有二心为由,要求把他们驱逐出境,随之发布“逐客令”,客卿李斯于返国途中上书皇帝,提出相反意见,嬴政立即采纳,继续敞开国门。再比如,天下统一后,体制问题引发争论,丞相王绾及博士淳于越等人主张封土建邦,立诸侯以为屏障,廷尉李斯援引前朝教训,力挺郡县体制。嬴政采纳李斯意见,同时也善待持异议者,继续让人家在岗主事儿。有时,他因事而怒,即使怒不可遏,也能保持理智,决不乱来。比如,嫪毐与太后私通,生两子,丑闻披露后嫪毐暴乱,他怒极,杀嫪再杀私生子,又迁太后出宫。这种事一般没人愿意多嘴,唯“齐客茅焦上谒请谏”,茅焦指责他杀人太过,为子不孝,行为狂悖,影响统一进程。嬴政转怒为喜,接受批评,封茅焦为上卿,亲自驾车接太后回宫,并待之如初。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搞监视,不信馋言。特别在扫荡强敌过程中,凡有军事行动,他既不派亲信监军,也不干涉将帅决策,放手让人家去打。始皇帝二十二年,将军王翦率60万部队伐楚,行前,向嬴政要房子要地,且数量巨大。王将军心眼挺多,深感自己带走了秦国的全部家当,领导者必有疑虑,故此,他以超额要价的方式,让领导安心,嬴政看透了王翦的把戏,笑着全部应承。

他有一种恶儒情结

儒学独霸政坛始于汉武帝,此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孔学影响不大,孔仲尼跑了14个国家,一无所获。各国领导人热心扩张,对仁和礼的学问兴趣不高。这方面,嬴政走得最远,措施最极端,先是焚毁《诗》、《书》及百家之言,后又把460余名儒士坑杀咸阳。焚书坑儒,是嬴政的恶行之一,也曾让历代知识分子最为痛心疾首。实际上,嬴政并不排斥知识,他的身边也不乏饱学之士。但他不喜欢儒术,看不起儒生,他认为儒学空泛,充满浮辞,毫无效益可言。他的这种心结,源自传统和现实的两面合击。从传统看,秦自孝公以来,靠尊法重刑,走上了强国之路,儒学显然缺乏这等妙用。从现实看,灭6国定天下,唯武力能解决问题,儒家学说帮不上什么忙。当然,仅凭这些,始皇帝还不会恶儒,也不至于发飙。

嬴政的道(4)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凡事都有过程,某些闹心事情的发生,让他一点点系死了恶儒结扣。二十八年,嬴政来到鲁地,“召集鲁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议封禅”。70位儒生热议封禅礼仪,最终是各说各话,谁也没说明白。“始皇以其难施用,由此绌儒生。”儒生其实也冤,封禅是大事,古无定法,有分岐在所难免。嬴政绌儒生,显然是偏见所致。儒生们受了打击,心情不爽,怎么想怎么窝囊。于是,有些人组织了民间活动,借机发牢骚,表达不满。丞相李斯看到了危险,特别指出:“今诸儒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誇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他提议焚书,凡列国之史、诗、书、百家语者,都在必烧之列。于是,嬴政下令,各处点火,烧得儒生没了希望,少了生计,个个心惊肉跳。接下来就是坑儒,坑是焚的继续,是嬴政恶儒的又一次非理性表达。一个土坑,埋杀460余人,同时也埋杀了秦王朝的最后生机。在彼时的赢政眼里,焚了坑了,看谁还敢说长论短,看天下焉能不太平!当然,这只是他的逻辑,事实却反向发展,后人曾在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如果他活着,读到这样诗句,不知做何感想?

忘乎所以的时候,道就会滑向岐途

所谓霸道,意指集权和专制,是强制性的统治理念。霸道也是道,是道就要规范,有限度,不能步入极端,更不能任意妄为,以致于无节制地考验人的承受力。嬴政的霸道始于执政,终于统一,此后,他的统治只剩下了霸,实在无道可言。

嬴政是这样的人,挫折压他不垮,胜利却能让他发昏。平定6国,天下归一,如此巨大的成就,如雄起的烈火,烧得他晕头转向,地暗天昏。他的失道呈现3个走向:其一是无限夸功。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皇帝。对于一统天下这件事,他既不谦逊,也端不住,始终喋喋不休,有空就夸耀,生怕别人记不牢,或者说得不够。他先后5次出巡,出去干嘛?说白了,主要是夸功。他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刻在石头上,写在蓝天下,使之流向四面八方,远播千秋万代。其二是无限享乐。早在灭6国的进程中,他就比照各国宫室,在咸阳全部予以仿建,内藏美女过万。不久后,他又动议造阿房宫,在全国各地修建宫室700多所。活着的享乐解决了,死后的事儿也得办妥。他征发70余万人为他造坟,极尽奢华之能事。据有人统计,彼时全国人口不足两千万,他动用的人力达到了百分之十五,其中也包括修筑长城的数十万人丁。其三是无限延寿。他迷上了长生不老,不惜花费巨资,多次派人出海寻访仙山,求取仙药;多批次地征召方士,到处求神访仙。当然,他也勤奋,也焦躁,天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想不到的是,这种活干得越多,离他的初衷越远。因为陷于无道,他看不到民间的愤怒,体验不到黔首们的悲情,也无法掌握6国贵族的行踪。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的死会导致一场内乱,他的政权仅二世就被终结。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项羽是位凄楚的英雄,生命短暂,故事很多。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破釜沉舟的果敢,四面楚歌的无奈,以及不肯过江东的绝决,经世代相传,至今仍让人难以释怀。他生于公元前232年,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24岁起兵抗秦,27岁自命为西楚霸王,31岁乌江自刎。8年时间,他走过了一个时代,由民间突起,乃至灿烂辉煌,尔后又穷途末路。关于他和他的失败,曾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指责他是匹夫之勇兼妇人之仁;有人说他特别吝啬,舍不得裂地封侯;还有人认为他不善用人,身边围着的都是亲属故旧。项羽对自己另有解释,他习惯向老天算账,称自己的败落,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凡此种种,除项羽的看法荒唐之外,其它说辞倒也中肯,部分地涉及了要害。综合来看,项羽的英雄末路,根子在于政治上比较幼稚,不具备统领天下的才干。

痴迷武力、不懂政治是他败落的基本原因

项羽是位战神,喜欢喋血,如果帮他找个理念的话,就只能归结为武力至上,是我战,故我在。在他那里,天下就是弱肉强食,谁能打,谁就可以独步天下。他的这种理念源于现实和家族的双重影响。从现实看,他少年时,强秦正在横击6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肯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秦始皇东巡时,他还啥也不是,作为围观群众,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他凭什么取而代之,当然要靠武力。从家族影响看,项氏系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到了他这一辈,虽说国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风犹在,他要接过先辈手中枪,继续这种传统。他学文不成,学剑也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为此,他叔父项梁改教他兵法。在项氏的字典里,万人敌就是兵法。

项羽的武力实践持续了8年,过程也很简单。最初,他跟着叔父项梁,杀会稽太守,宣布反秦,然后率部救赵,大败秦军主力,成功解除巨鹿之围。紧接着,他率诸侯部队开进关中,分割天下,封16位诸侯,他自己也如愿成了西楚霸王。成功让他痴迷,也强化了他的尚武理念。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他当霸王之后,诸侯竟不听招呼,先后以难,他只好四下出击,到处救火,结果是地盘越打越小,敌人越打越多,最终成了刘邦的囊中之物。考察他的兴衰过程,不难发现,他走了极端,处处唯武,成了十足的战争机器。除了打仗,他一无所爱,拒绝政治手段,排斥所有方法。综合地看,至少有4件大事,他处置失当,造成了严重后果。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其一是:忽视自我宣传。他好像没啥主张,也不打算影响哪位,所以,从不搞什么宣传。对他来说,打仗非常简单,不需要理由,不必找什么借口。不服,就打你,而且要打得彻底。他喜欢活埋,早期,他攻占襄城,坑杀了城内所有生灵;章邯等秦将投降后,他又把20万降卒全部坑杀。比较而言,刘邦要精得多,该人喜欢呐喊,善于炒作,让自己成了忠厚长者,把对楚战争炒成正义之举。其二是:没解决好“约定”问题。怀王曾和众将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事实是,刘邦借着便利,抢先进入关中占了咸阳,等到项羽打败章邯、赶到关中时,刘邦早弄妥了一切。项羽很愤怒,想想灭秦行动,自己功劳最大,现在却只能看别人称王做霸,天下哪有这个道理?于是,他把“约定”弃置一旁,很快封了16位诸侯王。封王方案是他单方面的意思,比较粗糙草率,缺少政治考量。方案突破了“约定”,给作乱者提供了口实。其三是:贸然杀了义帝,让自己陷入被动。项梁和项羽起兵之初,为扩大影响,找了楚怀王的后代来当领导,是为新怀王。该人本已流落民间,以牧羊为业。牧羊人很不简单,乘项梁战死之机,收了兵权,另选宋义为将,明里暗里打压项羽。项羽称霸之后,马上改怀王为义帝,并在迁移途中将其杀害。这是步臭棋,凸显了项羽政治的幼稚和草率。无论如何,义帝是领袖,至少名义上如此,杀这种人,一定要时机成熟,条件充分,否则,必出乱子。刘邦正是利用这件事,做了若干文章,先是为义帝举哀,后又传檄天下,集诸侯之力合击项羽。其四是:忽略政权建设。这是他的重要败笔。当了霸王,占据9郡之地,按理,他应该做些巩固政权、改善民生的工作,起码也要有所表示。他似乎没这样想,也看不出有什么举动。相反,人家刘邦就很到位,一入咸阳,就约法三章,就废秦暴政,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楚汉相争时,项羽这边,人心不附,缺钱少粮;刘邦那里,却后方稳固,兵员粮草源源不绝。熟优熟劣,一目了然。

唯我独尊、不会用人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项羽曾以取代秦始皇作为终极追求,特想高踞人上、俯视群雄。表面上看,他似乎接近过这个目标,实际上,距离还相当遥远。秦始皇是政治家,他显然不是;秦始皇有完备的组织系统,他却没有。他把摊子铺得很大,又特别看重自己,处处逞个人之能,由此造成了人才的严重不足。作为领导者,他未必不知道人才的重要,也肯定感受到了人才短缺的压力。遗憾的是,他没采取行动,既不选贤任能,也没有广纳人才,其组织功能严重不全,结构部分失衡。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凡战,唯有他在场,才能取胜;论事,只有他可以亮出嗓门,根本听不到别的声音。这种局面持续了8年,他沉溺其间,很累,也乐此不疲。为什么是这样,原因在哪儿?很多后人不懈追问,有人说他小气,舍不得封赏功臣,有人指责他任人唯亲,等等。但是,最根本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会识才、不善用人。比如,刘邦身边的几位顶尖人物,原本都是他的属下,都曾想在他那里安身立命,但没多久,就一一改弦易辙。张良为帮助韩王复国,在他帐下频繁出入,没引起关注;陈平曾为他平息过叛乱,却因此身陷险境,不得不逃之夭夭;韩信想露两手,出过很多好主意,终究没有回声,只好扬长而去。这些人找到了刘邦,在那里交了好运,并帮刘亭长撑起了一片蓝天。项羽不只看不到人才,就是对自己的谋臣战将,也存在着信任不足、使用不当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范增。范先生是智囊,被尊为亚父,年过七旬,仍壮心不已。项羽对范老头儿很敬重,却不够信任,对他的话,有时听,有时也不当回事。鸿门宴会,亚父是那样急切地要搞掉刘帮,可项羽就是不表态。高皇帝二年,项羽把刘邦困在荥阳,依亚父意见,就要急攻猛打,务必把刘邦拿下。刘邦很鬼,施用反间计,是故,范老头儿越急,项羽就越起疑,逼得老头儿愤然辞职,病死在返乡途中。类似问题还有,英布是他的开路先锋,封九江王后,受到猜疑,半路投了刘邦。至于用人不当,事例更多。比如,秦亡之后,刘邦受封汉中王,封国在巴蜀及汉中地区,为牵制刘邦,项羽把关中分成3块,封章邯等3人为王。3人都是降将,手下有20万关中子弟。投项羽后,3人成了座上宾,兵丁却悉数被项羽活埋。因为这个,关中父老对3人恨之入骨。项羽安排他们镇守关中,显然不妥。结果是,刘邦没用多大力气,就将其全部吃掉。

项羽的手下乏人,还可做出别的解释。比如,他过于自恋,热衷于唯我独尊。一般说来,人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就不愿把别人当回事,手下没了能人,正好突出了自己。他的确目中无人,刘邦是个啥,不过是个老打败仗的无赖;诸侯算老几,庸碌之辈而已,至于部下,有几个算几个,充数罢了。只有他项羽,才顶天立地,秦末这场盛宴,没他开不了场,也结不了席。他有理由这样想,当初,他率部救赵,令部队破釜沉舟,单独与秦军恶战,竟9战9胜,诸侯的部队名义上也来救援,却一直做壁上观。他胜利了,诸侯的将领们吓傻了,无不拜伏于地,膝行而入,甚至不敢抬头。更让他不能忘怀的是,高皇帝二年,他在齐国作战,刘邦纠集56万人马,乘机东进,攻进了彭城。他只带3万人,就把数十万部队打得落花流水,还差点儿抓了刘邦。在他眼里,天下就没有对手,他也不需要帮助,用不着谁来指点。对他的这点心思,史家评判说:“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群策而自屈其力”。刘邦靠群策群力,他靠什么,靠的是耍大牌,是凌空在上,做孤家寡人。实际上,不只是项羽,有这种念头的人从未绝迹。以单位论,只要领导人搞专断,玩儿个人权威,那么,单位就只出奴才,绝无人才。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4)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沉溺虚荣而不肯转身是他败亡的重要因素

虚荣是影子,人人都有一点儿,算不上大毛病。但对权力来说,虚荣却很致命。项羽不浅薄,也不漂浮,就是有些虚荣。因为这个毛病,他的判断出了问题,立场受了影响,最终钻进死胡同而无法转身。首先,虚荣让他敌友不辨。谁是敌人?当然是刘邦,这一点,范增看得最准,他却含糊。鸿门宴前,项羽已下达命令,准备围奸刘邦,一场便宴却改变了事件走向。宴会之上,刘邦当了孙子,凭卑谦和吹捧,忽悠了主人。项羽很受用,以为降伏了刘邦。宴会看似危机四伏,实际上却有管道之用,方便了双方的勾通。所以,不管范增怎么举 ,也不管项庄如何舞剑,项羽就不表态。在项羽看来,人家已经称臣,无论如何也得放人一马,而且通过降服刘邦,还可以威摄诸侯,为自己君临天下打下基础。不久后,刘邦违约,擅自消灭3王,强占关中。张良代刘邦致信项羽,指出:“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事件很严重,解释也离谱,但项羽却信以为真,专心在齐国打仗,对西边的刘邦没怎么留意。等到刘邦准备充分,公开向他宣战时,他也许有所醒悟,但为时已晚。其次,虚荣影响了他的选择。关中占有地利,是个做大事的地方。有人向他建议,“关中阻山带河,可都以霸。”他认可这种说法,却不想在这儿安家,为什么?理由也简单,他要衣锦还乡,让老少爷们看看,到底是秦皇有派,还是俺项羽威风!为了这么个俗念,他放弃关中,回到了彭城。那是他的首都,一个无可依托的是非之地。这样一来,刘邦就获得了机会,他以关中为依托,反复东征,慢慢地把天下捏在了手里。再次,虚荣让他自断退路,不肯东山再起。兵败东城,他被汉兵围困,身边只剩28骑。此时,他还有退路,乌江亭长已备好了船,江东还有千里土地,数万人口,他完全可以借此再造辉煌。然而,他拒绝上船,他说无脸见江东父老。他死得很军人,很壮烈,也很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换了刘邦,怕是早就溜之乎也了。这说明,项羽玩不了政治,因为政治家不讲面子,更

王莽:不治之心病(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王莽:不治之心病

王莽是个另类皇帝,有过15年统治经历。那时,他踌躇满志,常常突发奇想,完全不按常规出牌。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统治竟是那样脆弱,新朝竟是那般易于破碎。他更没想到,新朝的破碎也让自己成了碎片,每片都被人抢着换取了富贵。那么,他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据《资治通鉴》载,王莽,字巨君,生于公元前45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人。家族背景显赫,其姑王政君系汉元帝的皇后,四个伯叔先后铺政,权倾一时,堂兄堂弟个个尊贵无比,只有王莽家中凄凉,父兄早年去世,生活比较艰难。王莽算个文化人,有过苦读经历,23岁入仕任黄门侍郎、射声校尉,38岁出任大司马,45岁封安汉公,54岁称帝并创建新朝。公元23年10月6日被杀,时年68岁。

王莽登基称帝,走的不是正门正路。从戴上皇冠那天起,他就心虚气短,恶梦连绵。他忧虑人心不附,担心刘氏子孙不服,更害怕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所有这些最终酿成了心病,这个心病让他不能理智,迫使他用了很多极端手段,做了大量极端工作,试图以此自我救赎,疗好心病。

遗憾的是,他没有成功。

他痴迷符瑞,企望用这玩意儿疗治心病,但未见疗效。秦汉时期,天人感应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相信,如果天下有灾,王朝统治一定出了问题,如果出现龙风等所谓的符瑞,必将喜事临门,甚至可能会改朝换代。王莽早就看出了内中的奥秘,蓄意美化称帝之路,符瑞如鲜花般朵朵盛开。靠着这些来历可疑的东西,他步步逼进,直至坐上龙椅,实现了光荣和梦想。这个过程历时8年共走4步,每一步都有吉祥映照、符瑞作证。公元前1年,他任大司马,塞外蛮夷敬献3只野鸡,一黑两白,亲信们用野鸡说事儿,他被晋爵,成了安汉公。公元5年,武功县领导挖井挖出一块石头,上面竟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凭借这块身分不明的石头,王莽开始摄政。公元8年,地方官员又弄来了符瑞,共有3个,即:齐郡石井、巴郡石牛和扶风雍石,这次,王莽的收获是称假皇帝,并建年号。同年稍后,有个叫哀章的人作了铜匮,并附有书画,写着“王莽为真天子”,还列有11位辅臣姓名。对于这个所谓符瑞,老王一点儿也没客气,马上登基当了真皇帝。至此,王莽完成了颠峰冲刺,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符合逻辑,不容置疑。当然,符瑞只是个由头,是个依据,除此之外,他也做了不少别的努力。比如,他苦读诗书,孝敬弱母寡嫂,杀掉了违法乱纪的两个儿子,声名遍及四方。

不怕挫折。

王莽:不治之心病(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再比如,他在政治上确有建树,特别是哀帝病故后,他仅用60多天时间,就打掉了外戚团伙,迫使宠臣董贤自杀,起用了一批名儒能臣。他的名声之大、政绩之多、威望之高,堪称前所未有。为了让他成为宰衡,8千多人先后上书;为了让他接受新野之封,给朝廷写信的竟达48万多人。但是,仅靠这些,他还不敢越过雷池,更不敢窥视皇位。决定性的力量还是来自符瑞,因为符瑞表达上天旨意,凡夫俗子必须服从,有意见也得闭嘴。对于王莽来说,符瑞是护身符,是称帝的法理依据。执政期间,他把符瑞藏在心里,挂在嘴边,不时地炫耀一番。直到后汉兵马围了长安,他还用符瑞祷告苍天,老泪纵横地诉说苦衷,希望老天能施以援手,为他挽回败局。但老天很不够意思,始终沉默不吭一声。

他醉心变革,坚信托古改制能够安定心灵,结果却适得其反。符瑞能够唬人,能给自己壮胆,却不能让心灵安宁。想想也是,人家刘邦血战半生才搞定的江山社稷,被你倒腾几下,就轻易得了手,你不闹心谁闹心?故此,老王一当上皇帝,片刻也没消停,立即开始了宏大的变革行动。他的意图是托古改制除旧布新,全方位进行社会变革,以便让他的臣民忘记过去,推崇新朝。如此一来,不管肉食者还是老百姓,都会把功劳记在他老王身上,会把他像神一样地供起来。他把夏商周三代作为变革样板,不搞试点,不做调查,其行动之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结果之混乱,堪称空前绝后。他的变革,重点有三:一个是改名。一切官名、地名都在必改之列,好在夏商周有很多现成的东西,拿来就是了。“百官、宫室、郡县尽易其名,不可胜记”。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名儿却全变了,想想都头痛,即便请来记忆大师,也未必能记得住。二是改制。规定土地是王田,奴婢叫私属,两者都不准买卖。又推出了井田制,制定了各类专卖制度,颁布了制定物价、实施贷款、强制劳动等有关政策。最伤神的当属货币改革,老百姓用惯汉代的五铢钱,被他坚决废弃,新的钱币几经变更,老百姓就是不买帐。三是改俗。他花费很大心思制作礼乐,并颁布天下,还派人到各地“观览风俗”,意欲推而广之。可以看出,变革是理想化的产物,设计草率,脱离实际,且推行过程中,政令屡变,相互矛盾,老百姓无所适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事情搞砸了,各方面怨声载道,王莽无计可施,心情只能倍加灰暗。

王莽:不治之心病(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用心打造干部队伍,希望有人帮着能舒缓心病,但收效却微乎其微。对于王莽来说,巩固政权和治好心病是一回事,解决好这个课题,关键得有人,有一批忠诚能干的官员。凡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也。王莽的难题在于,旧朝的原班人马并不可信,却又不能不用;一些缺德少才的人本不可用,也同样不能不用。老王的确不是寻常之辈,想好3个主意,来破解这个难题:其一,凡是拥立新朝者,一律重用,反之非杀即免;其二,凡是刘姓子弟,能罢官的就罢,能用的也不重用;其三,凡是自己熟悉了解的一律重用,反之不予考虑。这3条,就是王莽用人的政策,也是底线。他以此为据,提拔封赏了很多人,也杀掉了立场动摇态度暧昧的另外一些人,其中还包括他的叔父。刘氏族人多数倒了大霉,先是由王被降格为侯,又由侯被贬为百姓。其中有32人拥立新朝有功,免职不大合适,结果是保留官位,但必须改姓王。王莽用人,有两个明显弊端:一个是重用亲信党羽。他太忙,没时间考核干部,也抽不出空儿来选拔人才,有了空缺,就在身边的人中倒来倒去,形成了一个以亲属和党羽为主体的小圈子。最可笑的是,他找了两个另类进入核心班底,一个长期看守城门,一个原本在集市上卖饼。另一个是寡情少恩。王莽对官员不够厚道,长期不发公资,还强行没收官员五分之四家产。凡是封侯晋爵,他只送虚名,不定封地,实在说不过去了,就送点菁茅和泥土作为象征,敷衍一下了事。官员们心里不痛快,活得不滋润,根本不想为老王排忧解难,反倒个个渎职弄权,贪赃枉法,政权已呈加速瓦解之势。

他喜欢独裁专断,以为这样心里才能踏实,然而事情并不遂其所愿。心病在身,必然疑心重重,很多人很多事都让人放心不下,他不得不事事亲躬,处处专断,形成了极端的独裁统治。所有命令指示都由他做出,所有政务军情都由他专断,至于能不能落实,有没有效果,他已无暇顾及。很少有人给他提出建议,即便提了也是白提,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为了张扬权势,他不听劝告,执意对匈奴挑起事端,先是把单于的称谓弄成“降奴服于”,又出动30万军队,“穷追匈奴,分其国人民为十五”。匈奴本来老实了多年,遭到王莽调戏后,很快骚动起来,在边地频繁制造事端。因为独裁,老王变得自以为是,听不得真话,官员们投其所好,专拣好听的说,假话谎言风行一时。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相继起来造反,凡是据实上报的,不是受到斥责就是被撤职查办,善编瞎话的却受到奖励表彰。于是,各类骗局层出不穷,下级欺骗上级,地方哄骗中央,王莽被弄得团团转。因为诸事独断,老王辛苦极了,经常彻夜工作,数日不解衣带,尽管这样,他还是忙不过来,地方请示工作,使者们在京城排起长队,等候指令,有的一等就是一年。独裁常常和造神连袂,王莽也喜欢自我神化,一会儿把自个儿说成轩辕皇帝的后代,一会儿又说自己即将升天成神。兵败城破的时候,他还放出大话:“天生德於予,汉兵其如予何”。类似的话,孔子也说过,但人家说得大气,麻烦自行消解,他却不行,话刚说完就被砍了脑袋。

《论语》里说,“君子不忧不惧”。王莽号称大儒,却不是君子,其忧惧太多太多,自己又无力解脱,死去也许是个好办法。

刘裕:从“寄奴到皇帝的秘密(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刘裕:从“寄奴到皇帝的秘密

他的小名儿叫寄奴,曾是个地道的穷人。《资治通鉴》说他,“生而母死,家贫,将弃之”,婶娘“走往救之”,并用奶水把他养大。也许就是这个缘故,他的小名儿才叫得那么可怜,饱含寄人蓠下的苦涩。让人料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条穷命、一个贱人,竟能咸鱼翻身,多年后堂而皇之地入主宫廷,成了南朝宋的第一任帝王。他的大名叫刘裕,生于363年,祖籍彭城(今徐州),后迁居京口,早年以卖鞋为生,家贫好赌,因付不起赌资,曾被人绑在栓马桩上示众。应召入伍后,他的命运才有了转机,很快就火得不行,官儿也从小变大,由将军太守刺史,一路当到宋王。公元420年,他推翻了东晋政权,自立为帝,创建了刘宋王朝,两年后因病去世,终年60岁。

他生于贫贱,险遭遗弃,曾经活得不人不鬼;他没受过教育,没有社会家族背景,缺少向上流动的必要资源;他一无所长,毫无尊严,不具备立身扬名的基本条件。除了贫穷,他几乎一无所有。他的成功比较离奇,听起来像个神话。这个离奇过程以及其中的秘密,是绝对值得思考和总结的。

他只身追杀数千名敌人,让赶来的救助者目瞪口呆

胆量是成功的要件之一,如果路径选择正确,胆量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穷人不缺胆量,也有改变命运的强烈冲动,但是,贫穷是条枷锁,束缚着人的潜能和想像,所以,穷人的胆量常常显得不够理智,缺少方向,大都会用错地方。同是穷人,刘裕却与此不同。刘裕的胆量是超常的睿智的,像万丈高楼一样立体开放,看着让人眼晕。因为胆量,他才能踏遍荆棘,打败对手,创建了自己的政权。他入伍初期,江南地面上盘踞着3股势力,即:东晋的主流政权,桓玄的地方割据势力,以及孙恩的农民武装。执政的东晋安帝堪称史上最劣的皇帝,生来就是白痴,生活不能自理,朝政实际上由会稽王把持;占据荆州的楚王桓玄,名义上虽是晋臣,对中央政府却具有实质性威胁;孙恩带领一拨农民兄弟活跃在会稽一带,声势浩大。刘裕离开了集市和赌场之后,以东晋军人的身分加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混战。关于他的超人胆量和果敢风格,有许多精彩片断,现在读起来还让人心悸不已。片断一:刘裕跟随刘牢之讨伐孙恩,某日,奉命侦察敌情,与敌人不期而遇。在同伙全部战死的情况下,他孤身一人,追杀数千敌人,让前来救助者目瞪口呆。

刘裕:从“寄奴到皇帝的秘密(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场面如此离奇,让人费解,没人能说明白,数千名拿着武器的壮汉,为什么被一个人追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片断二:楚王桓玄废了东晋安帝,自己坐了天下。刘裕秘密联络了27个人,相约举事,意欲推翻桓玄。27个人就敢与一个王朝叫板,普通人哪有这等胆量!很快,双方正面交火,刘裕被重重包围,然而,他“进战弥历,倚树大战”,最后还是老戏重演,击溃了强敌。刘裕乘胜前进,刚到首都,桓玄就惶惶而逃、亡命天下。这个片断仍然离奇,不合逻辑。以桓玄的实力,连同其老谋深算,灭掉刘裕不是没有可能。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桓玄敢篡位称帝,却不敢和刘裕当面过招。片断三:南渡以来,东晋君臣偏安江南,无心北伐。刘裕击败桓玄后,立刻把手伸向北方,目标锁定了南燕。这是一次超乎寻常的战略构想,行动本身曾备受质疑。有人担心粮草没有保障,有人害怕南燕和北魏联手,还有人忧虑孙恩乘机闹事,凡此种种,都没让刘裕胆怯退缩。他率部千里奔袭,没费多大力气就吃掉了南燕。对质疑者而言,胜利太过意外,没有人知道,刘裕怎么就这么顺!

他见识超群,目光独到,总能发现并捕捉到机会

穷人最大的弱点是缺少见识,看不到也抓不住机会。很多人哪怕耗尽毕生精力,也难以改变命运。刘裕却不一样,虽然出身微贱,见识却比同类高出老大一截。老对手孙恩曾送他一份礼物,名叫益智草,讥刺他不过是个卖鞋的,需要长点儿智识。他还之以续命汤,暗示对方短命,好日子快到头儿了。数十年里,刘裕遇到的对手,大大小小十多个,哪个都不白给,谁都不好惹,但最终都被他一一击败。刘裕凭什么?不是运气,也不是巧合,而是过人的见识。

刘裕的成功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打败了孙恩领导的农民武装,为自己赢得了身分和地位。在刘裕看来,这支起义队伍尽管势力强大,但组织松散、缺乏军事技能,其领导者孙恩性情多疑,缺少决断。只要操作得当,就可能战而胜之。于是,刘裕处处施以狠手,多次逼其败退海岛。因为有功,他当上了下邳太守、建武将军。对于贫贱的卖鞋人,这个结果可谓一步登天,然而,他并没有罢手。他看出了打仗的门道,也滋长了更大的野心。第二阶段,他打败了桓玄,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政治地位。403年,桓玄篡位称帝。因为手段不够正当,称帝后的桓玄有些心虚,竭力拉拢刘裕,封其为彭城内史,还“每游集,必接引殷勤,赠赐甚厚”。刘裕虚以委蛇,玩了不少心眼儿。有人曾就桓玄称帝一事,私下征求意见,刘裕表面上百般赞同,私下里却秘密串联,准备反击。以实力论,这种反击并无胜算,但刘裕却另有判断。

刘裕:从“寄奴到皇帝的秘密(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在他看来,桓氏固然强大,但人心不附,外强中干,反击绝对有理。后来的事实证明,刘裕看得很透,整得也挺明白,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彻底打掉了桓氏团队,让自己成了南朝的顶尖人物。第三阶段,他大肆进行领土扩张,为自己称帝铺平了道路。消灭桓玄后,按普通逻辑,刘裕似可专心经营,随便找个借口废了皇帝,自己就能够登台唱戏了。但是,他没这样做。他知道自己的地位还不牢靠,再加上出身低贱,没读过诗书,不买账者大有人在。他明白,只有玩点儿绝活儿,把事业做大,才能让天下人彻底服气。于是,他开始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410年灭了南燕,次年打掉了卢循;413年攻取成都,杀了焦纵;417年击溃后秦,占领了洛阳和长安。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尤如一篇大文章,一气呵成,完美无比。下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刘裕如愿以偿,顺利登基称帝,各方面完全臣服,没人敢说三道四。

英雄不问出处,只求为我所用

成大事者皆能用人,刘裕也不例外。刘裕和刘帮、刘备本是同宗,在用人问题上,他不如刘邦,却强于刘备。刘邦是高手,笼络人才多,开辟的疆域也大;刘备显然逊色许多,手下能干的没有几个,地盘也仅限于巴蜀。刘裕介于两位先辈之间,手里的人才基本够用,也颇为得力。刘裕用人不讲门第出身,有本事就行,大本事就大用,且用而不疑。刘穆之出身贫苦,有点好吃懒做,被刘裕启用为主薄。该人的确有才,能“目览词讼,手答笺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刘裕外出打仗,喜欢留他看家护院。他也不负重托,“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安排得当,井井有条。有人诋毁刘穆之,刘裕根本不听,一直信任有加。刘裕攻占长安后,本想逗留一段时间,因为刘穆之病逝,他深感后方不稳,只好火速驰还。朱龄石本是个小官,被刘裕破格提拔,并委任为伐蜀元帅,大家都认为朱将军资历太浅,说不定会误事。刘裕力排众义,坚持重用。朱龄石也很争气,一举攻克成都。徐羡之“起自布衣,又无学术”,但有见识,能办事,刘裕坚决予以重用。按照这个路数,刘裕启用了刘敬宣、王镇恶、檀道济、朱超石等一大批能臣武士。这些人为他出生入死,南征北讨,打下了大片江山。刘裕用人也有原则和底线,那就是不讲关系,不照顾面子。他的亲弟弟刘道怜“性愚鄙而贪纵”,萧太妃亲自出面说情,想让刘道怜当杨州刺史,被他坚决回绝。有些人出身高贵特想当官,刘裕大都不予安排。当然,刘裕用人,也并非尽善尽美。他有时不够厚道,缺乏心胸和气度。卫将军刘毅自持有文化也立有大功,对刘裕不太服气。对这种人,似乎可以不开杀戒,但刘裕还是把他杀了。刘裕没有文化,不懂诗书,特别厌恶有人卖弄文化。也许就是这个原故,尽管他手下人才济济,但特别出色的却不是很多。

亦僧亦帝:萧衍的困惑(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亦僧亦帝:萧衍的困惑

作为皇帝,萧衍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特别长寿。他活了86岁,如果不是那场离奇的战乱,如果饮食供应不出问题,他的生命肯定还将延续。另一个是笃信佛教。自古以来,有宗教情怀的帝王为数不少,但大都停留在喜好神仙、服食丹药的层面,没有谁像他那样痴迷,那样走火入魔。这两个特点决定了他的生命过程严重偏离了正常轨道,活得胡涂,而且痴迷不悟。萧衍生于464年,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人,少时受过良好教育,入仕为官后,曾当过祭酒、太子中庶子、将军、刺史等职。501年,萧衍从雍州起兵,攻占京城建康,杀了齐帝东昏侯萧宝卷,自立为帝,创建了梁王朝。549年,侯景发动战乱,占领宫廷,困住了梁武帝。因为食物供应不足,萧衍困饿而死,时年86岁。

萧衍本是一位纯爷们儿,有见识,有魄力,文韬武略曾让人仰慕不已。当皇帝之前,他抗击北魏,讨伐内叛,出尽了风头。称帝后,他也曾爱岗敬业,励精图治,试图让自己的王朝强盛起来。但是,谁也没料到,一个叫侯景的人发动了一场战乱,不仅粗暴打断了他的统治,也彻底中止了他的生命。临终前,他心情复杂,曾感叹着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显然,他在安慰自己,也承认遭遇了失败。只是,他没有机会反思和检讨,最终也不知道自己因何而败。他是带着种种困惑离开人世的。

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当皇帝,还是去修练成佛

这实在是个两难选择,也是萧衍遇到的第一个困惑。当皇帝固然很好,一言九鼎,威风八面,富有天下,但人生苦短,好时光转眼即逝,到头来不过是黄土一堆。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投身沙门好,如果不小心把自己弄成了佛,关于寿命以及富贵等所有问题都可以搞定。当然,把人练成佛很困难,风险比天还大,弄不好就会鸡飞蛋打。萧衍绝对睿智,面对这个两难选择,采取了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既要当皇帝,也要争取成佛,两下都得顾及,都不能耽搁。事实上,萧衍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政事还是佛事,都相当投入。他很早就对皇位有想法,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曾不太安心,积极谋求外任。建武四年,北魏孝文帝起兵南伐,萧衍受命,开赴边境拒敌,不久后,被委任为雍州刺史。彼时,王朝政治一塌胡涂,东昏侯胡作非为,乱杀无辜,朝野激愤。萧衍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兴兵讨伐东昏侯。

亦僧亦帝:萧衍的困惑(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在谋求皇位的斗争中,他表现优秀无懈可击,先是抓获了朝廷派来的刺客,继尔又否定了延迟发兵另择吉日的建议,还坚决拒绝了和北魏联手的主张。他率兵从雍州出发,很快攻占江、郢二州,接着又拿下了京城,整个儿动作一气呵成,没半点儿拖沓。称帝后的萧衍仍然表现不俗。他废除前朝旧法,制作礼乐,整治吏治,并在公车府设立两个信箱(名称为函),以方便群臣和百姓上书言事。他立孔庙,设国子学,还派出官员,“周省四方,观政听谣,访贤举滞。”新王朝呈现兴盛之象。遗憾的是,他没能一以贯之,而是过早地变了路数。几乎在称帝的同时,他就开始了宗教活动。天鉴年间,他建造了同泰寺,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天鉴十八年,他受佛戒,此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奴,最过分的一次竟在寺院呆了37天,不知道误了多少正事儿。每次都是太子领着群臣用重金把他赎回,让他继续当皇帝。他多次在同泰寺设立各种法会,亲自为僧众讲解佛经。不仅如此,他还认真实践佛家戒律,吃素,不喝酒,甚至“日止一食”。穿的也极朴素,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在外人眼里,这种日子太辛苦,也没多大意思。他可不这么看。为了演好亦帝亦僧的角色,他极其勤奋,“每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想想看,一个皇帝,天没亮就爬起来,顶着寒风,在烛光下办公,别提多让人感动了。现在看来,他的这种亦帝亦僧的选择,实在愚不可及,如果专于一项,他或许是个好皇帝,或许也能当个世外高僧。

他以佛佗心肠施行领导行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严和宽是两种领导理念,无论哪一种,都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头。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适度,不偏执一方,不畸宽畸严。萧衍称帝后遭遇的另一个困惑就是执政理念问题。作为皇帝,他当然知道宽严相济的道理,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实践又是一回事。他不能不听佛祖教诲,虽然做不到六根清静,但还是要讲点儿慈悲的。这样一来,他只能走向极端,实施了一系列迁就照顾,乃至放纵宽容的政策。比如:为了满足士族大姓、豪门地主的入仕愿望,他大量增设官位,还在州、郡和县各级设置官员,专门负责推荐安排求官之人。再比如:对于官员违法乱纪,他“皆曲法申之。”“每断重罪,则终日不怿;或谋反逆,亦泣而宥之。”他真的具有菩萨心肠,有太多的好生之德,什么过错都可原谅,什么罪孽都能赦免。官员们乐得自由,大都“不以鞫狱为意,奸吏招权弄法,货币成市,枉滥者多。”有的公开杀人抢劫,有的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凡此种种,萧衍都看在眼里,也“深知其弊,溺于慈爱,不能禁也。”朝政如此混乱,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秣陵县有位老人,曾对萧衍直言:你对权贵太宽,对百姓过严,这不是长久之道,如果能倒过来,天下幸甚!他倒是思考过老人的意见,也想纠正自己的过失,但最终并无下文。

亦僧亦帝:萧衍的困惑(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萧衍执政,越到后面越像小孩子过家家儿,没半点儿真事。临川王萧宏伐魏,全军覆没,只身逃回,不但没受处分,反倒提职加薪,位居三公。尚书左仆射张稷以及王珍国因为杀东昏侯,自以为功大赏薄,多次公开表示不满,萧衍不批评不教育,一味迁就照顾。最出格的还是临贺王萧正德。该人本是萧衍侄子兼养子,萧衍称帝后,萧正德特想当太子。不巧的是,彼时萧衍生了儿子,与其解除了收养关系。萧正德异常愤恨,偷越国境,以废太子身分投降北魏,谁知人家没把他当回事,他只好又跑了回来。对这样一个叛逆,萧衍真是菩萨,哗哗地流眼泪,然后还是封官晋爵。后来侯景发动战乱,萧正德暗中与之联手,继尔又自立为帝,最终兵败被杀。这是萧衍姑息养奸的典型例证,类似的还有很多。萧衍的宽纵,导致了内斗和战乱,京城被围时,数十万救援部队隔岸观火,佛们也远远地看着热闹,让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因为佛,他失去了人的智慧,最终钻进了侯景的圈套

当了48年皇帝,他越当越傻。因为佛的介入,他沉溺于迷信和妄想之中,智慧严重弱化,判断能力基本丧失。侯景事件本是个圈套,是个巨大谎言,他盲目轻信,主动入套儿,最终断送了社稷江山,也搭上了自家性命。侯景原系东魏大将,盘踞河南地面长达13年之久,在与执政的高氏集团发生矛盾后,决定投靠萧衍,借机向江南发展。侯景是个瘸子,老谋深算,野心很大。在这次以投靠为名、行占有之实的阴谋中,侯景下了三个套儿:先是口头献出河南13州的土地和人口,吊足萧衍胃口;然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为攻打建康定调儿;再以和谈为名,麻痹对手,最终拿下了京城。再看萧衍,在侯景事件前,他做了一个美梦,内容是:北方各地将领带着土地人口纷纷归降,举朝祝贺,盛况空前。他被这梦弄得神魂颠倒,以为是佛的谕示。这时候恰好侯景来降,暗合了梦境,尤其是侯景带来的13州土地人口,让萧衍不得不暗谢佛祖,乖乖地入了套儿。接下来,侯景受到东魏追杀,不得不放弃土地,只带着千把人逃到江南。侯景没了资本,却不改原定目标,先是占据寿阳,然后上书萧衍要兵要粮。萧衍没得到土地人口,失望之余,也没为难侯景,基本上是要啥给啥。不久后,侯景以清君侧为名,进攻首都,很快就兵临城下,萧衍毫无离备,不知不觉地入了第二个套儿。攻城日久,粮草有了问题,侯景以撤兵为条件,请求与政府和谈。萧衍本想拒绝,但拗不过太子,再次入套儿。双方谈了条件,还杀牲歃血为盟。但是,侯景并不撤退,备足粮草后,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已被套牢的萧衍,虽然有所醒悟,但为时已晚。等待他的,只能是国破身亡。

杨广的小智与大愚(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杨广的小智与大愚

聪明人可分为多个类别,蠢人却只有一种。这种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聪明绝顶,智慧过人,对自己的愚蠢一无所知。大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就是这样的人。杨广生于公元569年,13岁被封晋王,稍后任尚书令,镇守一方,21岁任太尉,31岁被立为太子,5年后登基称帝。公元618年,被部下所杀,死时50岁。他曾经活得很顺,日子精彩风光,只是最后时段有点儿惨,死得也很没面子,昔日俯首贴耳的部下竟然敢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对于这个结局,他似乎早有所料。临死前,他的表现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困惑。他不明白,好日子怎么说完就完了,大隋王朝怎么说垮就垮了呢?

杨广曾是一位文学少年、风流王子,看上去很美。假设你有幸能与之会面,肯定会眼前一亮,为其“美仪容、少敏慧”所感叹。单就某些片断、某个事件而言,他一点儿也不蠢,有些事儿做得也挺到位。但是,如果你站远一点儿,把他的一生串起来,在阳光下拷问一番,你就能发现他的种种破绽,就能看出一种彻底的无可救药的愚蠢。

凭借小聪明小手段,他骗过父母扳倒了哥哥

他智商不低,也有些手段。夺嫡之前,他多方取悦权力,伪装进步,把自己弄得很像那么回事。扳倒了亲哥杨勇之后,他成了太子,继尔又接班当了皇帝。君临天下,让他相当自得。在他眼里,别人统统愚不可及,只有自己才足够聪明。他对大臣们说过:即使老爹没打下江山社稷,凭俺的才能,也可以当你们的皇帝!他只知道自己聪明,却不知道那不过是小打小闹,远没达到智慧的层面,鸡零狗碎可以,统领天下却难。

手段不等于智慧,却包含智的成分。杨广之所以能搞掉太子,自己取而代之,靠的就是手段。581年,北周静帝被迫交出政权,杨坚受禅称帝,是为隋文帝。同年,杨坚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其余4个儿子悉数封王。杨广行二,被封晋王,不久后,又受命担任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这时候,杨广和3个弟弟都未成年,在职务待遇上也没什么差别,都居王位当尚书令,大家相安无事。但是几年后,情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父母越来越偏爱老二杨广,讨厌太子杨勇。杨广从父母的眼神里看到了希望,下决心抓住机会,把自己弄成王朝的接班人。他施用了3个手段。一是投上所好,精心伪装。老爹杨坚不喜欢诗书,不爱看美丽的辞赋文章,杨广虽有这个爱好,却坚持不谈论这类东西。

杨广的小智与大愚(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杨坚崇尚俭朴,厌恶奢华,杨广就装出一副克勤克俭、不好妓乐的样子,房间里摆着断了弦的琴,且落满灰尘,专选长相一般、穿着粗陋的女人接待客人。杨坚讲权威,爱面子,杨广就百般顺从,唯唯喏喏,对于父母派来的奴仆,总是隆重接待,次次送足红包。皇帝杨坚和老婆孤独皇后显然上了儿子杨广的当,高兴之余,萌生了废长立幼之意。二是利用机会,建功扬名。太子杨勇虽然镇守过长安、洛阳等地,但没经历过大场面,无功绩可言。与此相反,杨广却获得过许多机会。特别是公元588年受命伐陈,让杨广攒足了资本。是役,王朝共派出90位总管、51万8千人马,分8路进攻江南的陈叔宝政权,所有兵马“皆受晋王节度”。几乎没费大的周折,就擒住了后主陈叔宝,平定了江南。杨广作为统帅,亲临建康,杀了陈朝的5个奸侫高官,还“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这期间,杨广曾想把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留给自己,但部下没听招呼,杀了美人。此举显然救了杨广。假如其恶念得逞,携美人北归,老爹必然生气,太子之争就可能是另一种结果。平定江南统一全国,功在杨广,文帝杨坚有理由为二儿子骄傲。三是拉拢重臣,设局陷害。杨广买通了大理少卿杨约,通过此人与其兄杨素结成反太子同盟,然后又把在太子身边工作的姬威拉下水,让其收集太子罪证,通风报信。杨素是重臣,封爵越国公,在皇帝面前说话好使。他在孤独皇后支持下,设局激怒太子,姬威又提供了若干罪证,结果轻易地套住了杨勇。文帝亲自主持会议,宣布废掉太子。夺嫡战役一举成功,扬勇被迫出局,杨广被立为新太子。

文帝选择杨广,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自从受禅称帝以来,他老人家心里很不踏实,总觉得政权来之太易,存在着得而复失的可能。他总是百倍警惕,狼一样耸着耳朵,捕捉一切不利于政权建设的声音,并一一予以严惩。太子杨勇没参透老爹的心思,自我要求不严,生活有些奢侈,老婆过多,还擅自接受百官朝拜,父母对此当然厌恶,但还没达到将其废掉的程度。事实上,太子失宠乃至最终被废,原因还是在于杨勇太过平庸,缺乏锐气和能力。相比之下,杨广就很不一般,其手段和骗局,特别是经过加工的俭仆和谦恭,让文帝很是受用。在父亲眼里,自己的5个儿子,只有老二是个忠臣孝子,具备素质能力,可以托付大隋的社稷江山。遗憾的是,隋文帝没有参透儿子的玄机,更没有品出其绝顶之愚。尽管临死前,他发现了杨广非礼后娘的恶行,也急令召回杨勇,企图翻盘,但为时已晚。

杨广的小智与大愚(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愚蠢让他变得疯狂,疯狂的结果只能是灭亡

公元604年杨广开始了帝王生涯。权力真好,有了这东西,就无须自我约束,不必再玩儿伪装,甚至也不需要什么手段。对杨广而言,抓住了权力,就等于抓住了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怕做不到,就怕没想到。分析杨广的执政经历,你找不到理念策略之类的东西,也看不到智慧文化的影子,有的只是讨伐杀戮横征暴敛,只是权力的蛮横和无耻。他没有顾忌,没有忧虑,知道在哪里建造宫殿找到快乐,更知道在哪里杀人放火彰显权威。史上愚蠢的皇帝比比皆是,没有谁像他那样蠢得绝对、愚得彻底。

上帝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杨广落入了上帝的圈套,从一开始就愚并疯狂着。

杨广是位建筑狂,“帝无日不治宫室”,很难统计他建了多少行宫别院,仅运河一线就有40多座,散落各地的更多。宫院建筑本来精美,时间长了也不免腻歪。杨广索性找来天下山川地图,亲自选址,再建新宫。宫殿多了就要居住,这样,他又开始了随心所欲的巡游。巡游是政治,正可考察官员的忠诚。“雁门太守丘和,献食甚精”,立马重用;马邑太守独无所献,受到贬黜。杨广不仅盖房子,还喜欢修长城,挖运河,至于工程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他一概不管。杨广还是个征伐狂。当上皇帝没多久,他就派重兵征讨流求国,又屡次攻打突厥。最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亲自带兵先后3次征伐高丽国。这些军事行动并没有什么理由,如果一定要给他找个借口的话,那就是那些个国家不听他的招呼,或者不来朝拜。他和近代的希特勒有点儿相似,只是那时科技不发达,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否则,说不定他会把战火点到非洲去。征伐活动损失惨重,仅第一次攻打高丽,九支部队35万多人渡过辽水,逃回来仅2千多人,物资经费损失更是无计其数。杨广也是个杀人狂。杨家父子都有嗜杀的毛病,文帝杨坚曾定下法令:盗钱一文即可处死。他还让亲信到各部衙门悄悄行贿,凡受贿者一律砍头。杨坚固然好杀,但毕竟还有个借口,有个章法。比较而言,杨广做得更绝,不管你是谁,也不论是否有罪,只要不合圣意,甚至只要圣上不高兴,那就一刀了之。高熲、贺若弼等人本是朝中重臣,立过大功,只因为背后发了几句牢骚,就掉了脑袋。张衡曾是杨广的亲信,废立太子时立过大功,因为对杨广的愚行委婉地提出过批评,就被贬为榆林太守,后来杨广发现这个人变成了胖子,就认定人家不悔过,勒令自杀。最不可理喻的还是薛道衡之死。该人学问深厚,久负盛名,杨广把他调到京城准备重用。薛先生不知好歹,写了一篇拍马屁文章,题目是:高祖文皇帝颂,“帝览之,不悦”。不久后,因某事久议不决,该人说了一句怀念故人的话,结果被“双规”。他没当回事,以为“帝必赦之”,还让老婆准备压惊酒宴,哪知,杨广却下令让他自杀,“天下冤之”。

杨广看似精明,实则愚蠢,其行为和结果,就像伟人说的那样,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杨广之类的人,终生都在搬那块石头,以为能砸掉别人,最终却无一例外地砸碎了自己。这种人是值得警惕的!

郭威的智慧(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郭威的智慧

一般说来,开国皇帝都值得尊重。这类人不单不怕死,还有大智慧,能左右时局,让阳光只朝自己灿烂。不过,这里面还有些说道,因情况不同,立国之路也大有差别。有的麻烦太多,过程艰辛漫长;有的运气较好,几乎是不战而胜。后周的郭威就属于后一种。他是个小皇帝,说他小,不是指年龄,而是说他的地盘小,名声小,史上影响也小。他出身低微,3岁丧父,没受过正规教育,平生只爱枪棒,稍懂些兵法。彼时,这种人遍地都是,基本上都长着大众面孔,看不出有多大前途。当然,郭威也有出众之处,那就是胆子比较大,早些时候,常常违规犯纪、惹事生非。上党城内有个屠夫,在行内很霸道,类似于东京牛二。牛二虽牛,却被无奈的杨志一刀毙命;屠夫也牛,不幸遇到了故意找碴儿的郭威,也吃了郭威一刀。那是个不讲道理的年代,杀人犯郭威受到庇护,不仅嘛事儿没有,竟还提升了知名度。即便照此发展,他还是无望,顶天是个不怕死的角色,或许能当英雄。然而,他却创建后周,当了皇帝。

郭威生于904年,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18岁应征入伍,48岁创立政权,称帝4年便遗憾死去,那是954年的事情。他本是草根称帝,听起来有点儿离谱,细想也属必然。毕竟,他是个有智慧的人。

他特别善于选择领导

郭威的成功之路,说来简单,那就是追随某位领导,借势生根,步步跟进,领导成功了,他随之获益,领导辞世后,他再借题发挥,以期获取更大成功。他是跟随刘知远起家的。此前,他曾为李继韬等人效力,结果都窝囊,领导者非贬即死,他也漂来荡去,找不到出路。直到跟了刘知远,他才挺直了腰,才敢向未来发问。这个时候,刘知远系后晋重臣,镇守一方。郭威也不再杀人惹祸,恰又学了兵法,熟读军用文书,见识超越了同辈。刘知远欣赏郭的明敏干练,郭威推崇刘的英雄气度,两人一见如故,虽为主仆,实为同党。郭威很清楚,在这样的乱世,唯有刘知远能做些大事,跟着他,自己才有好日子过。关于这一点,他坚信不移,且敢于直言不讳。比如,节度使扬光远某次北征,按规定郭威应该同行,但郭拒绝扬光远,要求继续跟随刘知远。他的理由是,“扬公有奸诈之才,无英雄之气,得我何用?能用我者其刘公乎!”意思很明确,刘知远是英雄,且能用我,别的人俺不认可!中国文化缺少合作传统,谁都想自己说了算,不愿听别人吆喝,搞政治的追求独掌权力,搞经济的想自立门户。

郭威的智慧(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郭威也有这种念头。他对刘知远精心侍候,竭诚谋划,为的就是让领导早日独立。刘知远时任都统,驻太原,领导河东地区。有一阵子,刘受到晋帝猜忌,感觉自己就像一碗冷饭,永远上不了餐桌。郭威看出领导的忧虑,劝慰说:“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何忧乎!”无疑,郭威想帮领导认清形势,利用好霸王之资,以便独据一方。为了让独立成为可能,郭威还替刘招兵买马,广开财源。经他提议,谋杀了吐谷浑的5位酋长,收其战马数千、家财亿万。经过如此这般的准备,刘知远兵精粮足,实力远在各地诸侯之上。开运三年,独立的机会终于出现。是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占后晋首都,掳走了皇帝。很多人认为国内无主,机遇难得,恳请刘知远称帝,以便号令四方。刘知远没点头,他看到了机会,想听听郭威意见。直到郭威认为条件具备、可以举事时,刘知远才定下决心,宣布即皇帝位。此后,刘皇帝乘契丹北撤之机,收复后晋旧地,建立了后汉政权。郭威也如愿以偿,当上了新朝副枢密使。枢密院属内朝,凡军国大事,都先由皇帝和枢密使议定,然后交丞相执行。郭任枢密院领导,虽是副职,也算权重一时,足可欣慰。

他善于为自己造势

跟人可以得到权力,求取富贵,但也仅此而已。如果有别的想法,那就得换种方式,既要跟人,还要借机构建自己的势力系统。对郭威来说,这种想法原本朦胧,刘知远死后,才渐斩清晰起来。为了造势,他做了3件事:一个是提高个人声望,另一个是凝聚军心,再就是发现并储备人才。乾祐元年,河中等3地叛乱,18岁的新皇帝很紧张,派出数路人马,均无战果。无奈之际,又派出已任枢密正使的郭威,让他担任平叛总指挥。正是此行,成就了郭威的造势之望。首先,他注意打造正面形象。凡战,他大都先身士卒,不避矢雨;凡令出,他都严格执行,并为此杀了犯禁酒令的爱将,贬了贪赃枉法的西京留守。其次,他特别注意凝聚军心。比如,他从不高高在上,坚持与官兵同苦乐;谁有点小贡献,他马上就赏,受点小伤,总要亲自看望;无论谁提建议,他“皆温辞色而受之,违忤不怒,小过不责,由是将卒皆归心于威。”再比如,平定李守贞叛乱后,他在敌巢缴获了大批信件,内容极为反动,涉及朝臣及藩镇多人。他听从部下建议,将信件一把火烧掉,让当事人暗谢苍天,对他倍生好感。还比如,平叛成功后,皇帝赏他,他拒而不受,反过来起劲儿地歌颂领导,吹捧同僚,肯定部属,迫使皇帝不断扩大封赏面。由此,他受到广泛好评,受赏者也被感动,唯独朝政受了伤害,奖赏过滥最终导致了赏罚不明。再次,他在储备人才方面也大有收益。秘书郎王薄富有远见,多次阻止郭的鲁莽;翰林学士范质善于处置复杂矛盾;转运使李榖忠诚无私;枢密院吏魏仁甫博闻强记,精敏过人。对这些人,他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待他创立政权后,全部给予了重用。

郭威的智慧(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善于抓住机会

机会不在多少,对于干大事者,一次足矣。郭威的机会也仅有一次。但他抓得准,进退有序,处置得体,致使障碍被扫除,权力被清空。他入主宫廷,就像搬进新居一样,自然顺利,众望所归。这个巨大机会出自内部斗争。刘知远死后,新皇帝即位,宫廷矛盾凸显,渐有激化趋势。矛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将相不和。先是苏逢吉、苏禹 任丞相,专握大权,后又由枢密使杨邠一权独揽,三司使王章、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也参与其间,彼此恶斗,乃至势不两立。二是君臣有隙。重臣大都是前朝元老,对新皇帝没太当回事,皇帝不甘受制,老想收拾这群元老。郭威很清醒,深感矛盾不可调和,早晚将会流血。他决定离开宫廷,避开是非,以便见机行事。乾祐三年四月,朝廷以契丹入冠为由,命郭威镇守邺都,职务是留守,同时还担着节度使及枢密使。这次任命,程序正规,理由充分,没人提出疑问。但是,人们愿意相信,任命来自郭威的设计,是他实施韬晦的一种策略。郭威很幸运,外任只是开头,是机会的入口,接下来便有事件发生,各种推力不期而至,把机会推向高潮,引入极端,最终演化成了政权的更替。郭威的判断很准,就在他离开京城后不久,朝中的矛盾突然激化,皇帝亲自制造流血事件,杀了杨邠等3位大臣,灭了郭威一家老小。同时,皇帝还密令邺都将领捕杀郭威。郭得到消息,马上发动官兵,以清君侧为名,率部返京。朝廷组织了抵抗,很快就土崩瓦解,皇帝被杀,丞相自缢,群臣俯首听命。这次,郭威没直奔主题,毕竟,自己心里没底,别人的意愿也不明朗。他谦虚着,周旋着,一边请太后出面主政,同时又让大家推荐新君。在他看来,机会正在运行,条件有待成熟。故此,他又去了北方,名义还是对付契丹。这次当然是作秀,是一种顿挫,他拿不准各方态度,要观察一下动向。当然,他已掌控局面,结果也在预想之中。果然,离开京城没几天,部众就发生了骚乱,要求郭威当皇帝的呼声此起彼伏。有伙儿人甚至扯了黄旗,把他团团裹住,以示黄袍加身。没有证据表明,他导演了这个把戏,但事态本身却符合他的预想,也让他心花怒放。于是,他就披着黄旗,带着队伍,理直气壮地走进宫廷,成了一代新君。

一个机会,外加一次小小的战事,成就了郭威。他是个有理想的人,从减轻税赋、拒绝贡品、节俭生活,直到轻刑减罚、尊孔重文、平定叛乱,做了许多别开生面的工作。当然,遗憾也是有的,一个是他杀了公推的刘姓皇帝,导致其亲爹刘崇独立,带走了12个州的土地人口。另一个是他寿命太短,很多事情只能留给后人去做。

陈胜的长处和短处(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陈胜的长处和短处

秦未社会有点儿乱,乱局的始作俑者就是陈胜。这位深沉的农民,在漫长的郁闷中突然发力,惊醒了一个强悍王朝的万世美梦,也让社会大病一场。读《资治通鉴》,应该对陈胜予以格外关注。

陈胜,秦末阳城人,家庭出身赤贫,受教育情况不祥,早期以为人扛活为生,后来又被抓了壮丁,赴渔阳戍边。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等九百人开赴边地,途经大泽乡,遭遇大雨,路不能行,“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九百人全部进入死地,怎么办?事实上,类似情况在秦未并不少见,集体被砍头的事件也屡有发生,但这次不同,因为这次有了陈胜。这伙人跟着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实施了绝地反击,整个社会为之震动,从此,大泽乡连同陈胜这两个原本微不足道的词儿,渐渐复杂起来,终于演变成政治符号,历代政治家都喜欢把他们挂在嘴边,并用来说事儿。起义是顺利的,部队很快占领陈县。在这个地方,陈胜创立政权,建国号为张楚,并自立为王。半年后,轰轰烈烈的起义浪潮渐渐衰竭,队伍溃败,首都沦陷,陈胜也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起义失败。

陈胜死后,受到了普遍尊重,名气比生前大得多。司马迁专门为他作传,司马光称他的部队为“兵”,而不是贼。刘邦当了皇帝后,只看望过两位已故之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陈胜。当然,也有反面例子,贾谊的态度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陈胜不贤能不富有,才质平平,本事不大。所有的评价和说法,都有道理,也都接近真相。但谁都知道,没有人能够还原历史上那个真实的陈胜。时至今日,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从个人角度,依据史料做些思考和分析,别的就不能指望了。

他是农民也是思想者,他的思考引发了这次起义,但也对起义规模和成果形成了制约。陈胜是个另类农民,特别善长思考。一个农夫,在田间地头说了几句话,竟能流传两千多年,至今还被频繁引用,这足以说明陈胜思考的深度、观点的精辟。他想的最多的是富贵问题,他明白穷人致富,不能单打独斗,必须相互提携,做到“苟富贵,勿相忘”。他了解农民,深知大多数人甘于命运摆布,每天都在等待,等待上天赐福好运来临。

陈胜的长处和短处(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也深知自己的思想离经叛道,很难获得理解和支持,所以,他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他看到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态势,质疑社会的种种不合理性,对天发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发问,并不是谁都可以提出的。从陈胜的思考中,分明可以品读到灵魂的叛逆和造反的冲动。思考成果的日积月累,让他跃跃欲试,大泽乡仅是个契机,换个地方,他同样也会“举大事”。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种思考贯彻始终,当了张楚王以后,他的思考明显变了路数,活跃度不足。在他看来,富贵已经实现,胜利指日可待,再去想什么富贵问题已无必要。人们常说,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既然他的思考趋于停滞,那么,他所领导的起义似乎也再无前行的可能。

他借助特殊事物的影响形成了个人魅力,但他忽略了把这种魅力扩而大之,从而导致军心民意未能得到有效凝聚。起义是临时发起的,没有必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陈胜和吴广不过是个屯长,据考,屯长只管5个人。九百人面临绝境,也面临诸多变数,谁也不能确定这些人将要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时候,陈胜站了出来,通过吴广夜学狐叫,采用藏帛鱼腹的办法,营造“大楚兴、陈胜王”的舆论,形成了陈胜受命于天的氛围,陈胜的魅力由此而生。紧接着陈胜率众杀掉两名将尉,设坛盟誓,攻城略地,万众呼应,其个人魅力也由此达到了颠峰。如果换成刘邦,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得了天下。但陈胜毕竟不是刘邦,他没有把个人魅力扩而大之,没有在凝聚人心方面做些功课。起义之初,陈胜打出了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旗号,这两个人社会影响很大,如果旗号不变,这支队伍必将赢得广泛支持,不幸的是,陈胜很快就改弦易辄,亮出了自己的旗帜,从而部分地消解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再看他的纲领口号。陈胜提出了两条,一个是“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另一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个意思都带有明显的暴发户倾向,对于苦秦暴政、渴求安宁的底层民众并没有更多意义,号召力自然有限。此外,还可以考察一下他的领导行为。陈胜称王后,派头很大,岳父来了,想沾沾女婿的光儿,陈胜礼节不周放不下架子,气得老头儿大骂一通,不辞而去。过去一块耕雇的伙伴来了,因不懂规矩,还老是提起陈胜贫穷时的窘迫,被陈胜一杀了之,吓得穷哥们儿抱头鼠窜。更为严重的是,他还试图以杀树威。葛婴奉命去打东城,这人有点迷糊,立了一个叫襄强的人为王,当他听说陈胜自立为王后,主动杀了襄强。

陈胜的长处和短处(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此事让陈胜怒不可遏,立马把葛婴送上断头台。类似情况还有很多,错杀滥杀事件时有发生,后果便是部众离心,斗志瓦解。陈胜先后派出七拨人马,四下里攻城略地,以期扩大战果。但这些人各有打算,有的自立门户,有的擅杀领导,还有的不听招呼,局面失控,败局已定。孟子认为,人和胜过天时地利。人和就能凝聚力量,成就事业。陈胜犯了此忌,人心不聚,失败已不可避免。

他特别需要人才,他的周围也不乏有识之士,但是他真的并不擅长发现和使用这些人。刘邦称帝后总结过自己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张良、韩信、萧何三个人都是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能在贩夫走卒、无业游民中发现并重用人才,陈胜却不能。这是因为,这次起义过于匆忙,历史没有给他提供更多时间,再加上远离前线,他没有机会考察干部,最重要的还是他的确不具备识人用人的胆识和能力。事实上,他身边并不是没有人才。比如陈余、张耳,两人都是魏国名士,都拒绝过秦朝的重金招聘。两人曾为陈胜制定过夺取天下的战略。陈余建议陈胜不要急着称王,最好的办法是先立六国后人为王,为秦朝树敌,然后快速西进,取咸阳,号令天下。这个颇具远见的构想被陈胜弃置一旁。两人看出了陈胜的弱点,乘北上略地之机,拥立武臣为赵王,脱离了陈胜的领导。著名儒者叔孙通在陈胜手下无所作为,在刘邦那里却屡有建树。孔子八世孙孔鲋提出一条重要建议,未被采纳,从此销声匿迹。汉相陈平曾投靠魏咎,也就等于投靠了陈胜,因未受重用而改换门庭。陈胜用人,似无章法,大体上是碰到谁用谁。吴广被陈胜任命为代理人(假王),在荥阳前线领导对秦作战,但该人不够称职,既轻敌又不懂兵权,最后竟被部下谋杀。有个叫周文的人,自称善于领兵打仗,被陈胜委以重任。这个拥有“车千乘、卒数十万的周文,与秦军刚一照面,就全线溃败,只好自杀。成就事业,人才为本,知人善任是聚集人才之道,知人需要智慧,用人需要胆量,陈胜显然还不具备这种智慧和胆量。

他个性独立,自视甚高,在批判王侯将相合法性的同时,自己也形成了为王封侯的巨大心结。独立和高傲是陈胜精神世界的两个基点。他耕田种地,心思却不在墙稼;他身居燕雀之位,却以鸿鹄自比;他质疑王侯将相,自己却心向往之;他有精英的长处,也有庸人的弱点。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构成了他的个性特点,也促使他对王位情有独钟。陈县是孔子当年绝粮之地,老圣人曾留下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精典语录。他没有想到,280年后,陈胜在这里以称王的方式对自己提出了挑战。陈胜不是小人,造反为王也不是任意胡来(穷斯滥矣),他是在实践一种追求,一种政治理想。也许是心结太过沉重,对王位的求索太过急切,他坚决拒绝陈余关于缓称王的建议,毫不犹豫地杀掉了敢立他人为王的葛婴。登上王位是他在田梗上的梦想,也是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他没有经验,缺乏预想,致使实践中频频出错。过错之一就是过早地离开了前线。满足于听汇报、下指示,施刑罚,对局势及其发展心中无数。过错之二是严重轻敌。他误以为秦朝内乱不已,崩溃只在旦夕,因而只关注自己的尊严,对敌却不做任何防御准备。其三是忽略民生。有了根据地,也有了权力,他本可以为百姓做点事情,起码也该有个姿态。但他什么也没做。生活在战乱中的百姓,不可能对陈胜产生持续好感。可以这么说,作为农民领袖,他不够成熟,作为张楚之王,他当得不够高明。

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

功成名就,真的很爽,范进就曾被爽成癫状。事实上,很多人是不爽的,甚至想当一回范进,竟也找不到机会。还有人很无奈,可能付出了巨大努力,似乎也接近了彼岸,但最终还是差了一步,从而导致功败垂成。

李密37年的起伏人生,就是一个关于功败垂成的故事。李密生于582年,祖籍辽东,后迁居长安,早年潜心书本,有过闭门苦读的记录。他曾把《汉书》挂在牛角上,在阳光下徐徐而行,悠悠而读。这场景被人写进史书,成了后人励志的范本,激励过数不清的人。李密读书,用意不在文字。他是个实践主义者,只身闯荡江湖,靠知识打拼天下。公元613年,他以布衣身分,追随杨玄感起兵叛隋,616年,投奔瓦岗军,被翟让尊为魏公,当了该部队的最高领导,继而,又被推举为起义部队的盟主。那时,他踌躇满志,风光无限,他的团队也强势无比,影响遍及全国。司马光记叙过他的强大过程,特别指出:“道路降者不绝如流”。李密曾以为天下指日可定,成功已近在咫尺。可惜的是,他没能笑到最后。618年,与王世充作战失利,形势发生重大逆转,他被迫率部降唐,复又叛唐,在熊耳山中,被李渊的部下所杀,时年37岁。

李密的功败垂成,原因很多,就其个人而言,是领导工作出了问题。领导是干什么的?伟人曾总结过两条:一个是出主意,另一个是用干部,后来有好事者又加了一条,叫做办实事。毫无疑问,李密在这3个问题上都出了毛病。

他有很多大主意好主意,但紧要处却不自信,时常自我否定

作为领导者,李密自有其长处,比如头脑冷静,思想深刻,擅长研判局势,等等。最初,礼部尚书杨玄感兴兵反隋,召李密为谋主。彼时,隋炀帝远征高丽、后方空虚一片,造反时机绝佳。李密出手就有亮点儿,给出3个行动方案。杨本是庸才,一味任性胡来,很快葬送了好形势。杨玄感兵败后,李密又跑到翟让那里,成了瓦岗军的一员。他为翟让搞策划,制定了夺取天下的宏大目标,并率部击溃隋将张须陁,攻占兴洛仓,很快赢得了民心,队伍高速彭胀。翟让虽是粗人,却看出了李密的志向和本领,于是主动辞位,让李密当了一把手。也许,李密生来就不该当主角,自从挑头唱戏之后,其生性多疑、不够自信的弱点便显露无遗。

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就像个医生,为别人治病得心应手,替自己疗伤却顾虑重重,拿不准病在哪里,不知道该下哪味药。他固然思路清晰,遇事也有主张,但在关键时刻又常常自我怀疑,甚至迁就他人意见,做出错误决策。比如,在根据地选择上,他始终看好长安,拒绝洛阳。他认为占据长安才能成就霸业,而获取洛阳只能让自己四面受敌。但事实上,他却一直在巩洛地区转圈儿,一心想拿下洛阳。有人曾建议西进长安,到关中图谋发展,他内心赞同,却不敢操作。他的顾虑在于,部属多来自本地,未必愿意随他到长安冒险。他的自我矛盾,成就了李渊父子。就在他游移不决的时候,人家已从太原起兵,顺利攻占长安,竖起了大唐的旗帜。再比如,618年,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自家也遭受重大损失,“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部队急需休整。洛阳的王世充看透了李密的破绽,集中精锐急于决战。李密决定坚守,拖垮对方。但是,李密的部下不干,大家刚打了胜仗,心骄气傲,纷纷请战。李密脑袋进水,“惑于众议而从之”,轻易放弃了坚守方案,结果招致偃师大败。还比如,与王世充作战失利后,李密本想收拾残局,东山再起,但部下却持不同意见。很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极度消极。李密受了影响,志向摇曳。他不做凝聚人心的工作,不再坚持一统天下的梦想,甚至说“孤所持者众也,众既不愿,孤道穷矣。”说完话,就想自杀,被劝阻后,便率众跑到长安,投到唐公李渊门下。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他的部队虽遭重创,但领导班底还在,兵力和地盘也不缺乏,缺的只是信心,是不怕挫折直面困境的坚强意志。正如论者所说:“苟去猜忌,疾趋黎阳,任世勣为将臣,信魏征为谋主,成败之势,或未可知。”

他空有大批人才,不能也不会合理使用

李密曾把自己和杨玄感做过比较,认为:“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摄,密不如公;驱策天下俊贤,各申其用,公不如密”。可见,在用人问题上,李密比较自负,感觉很好。曾几何时,他手下也汇集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一代名臣魏征、徐世勣,著名将领程知节、秦叔宝、罗士信等,还有降将柴孝和、房彦藻、祖君彦、裴仁基,以及原瓦岗军的翟让、王伯当、单雄信等。这些人算不上完人,有的还具致命弱点,但都有特别之处,如果用其所长,各尽所能,李密的天空必将阳光灿烂。那样一来,独步天下的将是李密,而不是李渊和李世民,至于有没有后来的大唐王朝,那还得另说。但是,李密显然不得用人要领,致使有的未被赋予重任,有的用非所长,还有的受冷落被埋没。

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纵观李密的用人策略,其失误有三:一是疑心过重。从本质上说,李密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他人,没有“用人不疑”的境界。他本是文化人,没什么刀枪棍棒功夫,却喜欢领兵打仗。几乎所有大型战斗,他都要亲临一线,有两次还被流矢所伤,差点儿丢了性命。这样做,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率先垂范,而是对别人不放心。徐世勣很强悍,因为对李密的领导作风有看法,某次喝酒,说过几句过头话,李密不高兴,就把他调到外地。秦叔宝和程知节均可独挡一面,李密却让两人当了卫队领导。二是缺乏气度。李密自持有学问,傲气十足,对他人的才能有点儿妒忌。魏征第一次见到李密,就献上10条谋略,李密看了,以为很好,然后就没了下文。在与王世充决战前,魏征提出了正确主张,却受到嘲弄,被斥之为老生常谈,气得魏征拂袖而去。祖君彦“博闻强记,文辞赡敏,著名海内”,在李密手下,只是抄抄写写,露脸机会不多。还有的人作战勇敢,功勋卓著,但没有得到提升和重用,心里不平衡。三是处置特殊问题严重失当。翟让事件是李密的重大败笔,也是其事业下滑的端点。翟让能够拉起队伍称雄一方,又让贤于李密,心胸非寻常可比。李密本是外来人口,加入团队没多久,就成了主要领导,难免有人会有想法。事实上,翟让的部属确有人不本分,想帮翟让夺回权力。他的亲哥甚至说:“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不为者,我当为之”。对于李密来说,这是个重大的政治考验。他完全可以谨慎一点儿,宽容一些,采取灵活的方法把问题处理好。因为和平解决的条件是具备的,起码翟让没有野心,也反对部属的想法和说法。但是,李密却采用了最原始的手段,乘对方没有防备,下狠手杀了翟让等人,从此,“密之将佐始有自疑之心矣。”

他既没有目标激励,也缺少物质刺激,部众积极性严重受损

李密的队伍属于杂牌,有贫苦农民,也有市井无赖,大伙跟你李密玩儿命,图啥?当然是利益,这种利益既包含眼前的名利渴求,也有对未来的更多期待。李密对此虽然一清二楚,但举措不当,实事儿办得不多。首先,他的目标不够清晰,让人看不到希望。他固然有宏大构想,也宣称要夺取天下,但又多次拒绝称帝,再加上洛阳久攻不下,人们对未来疑虑重重,普遍不乐观,一有风吹草动,就呈惊弓之态。其次,他对部属的利益需求关注不够。早期,他攻占兴洛粮仓,“开仓恣民所取”,以致白米盈地,浪费巨大。他显然没做长远考量,不建府库,没有积蓄。有人立了大功,他无官可封,无物可赏,立了也白立。这方面,李渊父子比他高明得多,某次,打了胜仗,李渊下令开仓,让部属自个儿进去,想要什么就拿什么,能拿多少就扛多少。为什么李密的事业曾经如日中天,却一败即溃,原因就在这里。你不给人以希望,不让人得到实惠,人家有理由腻歪,后面的事儿,你自已看着办吧。

功败垂成,留下的不只是遗憾,还有诸多警示。其中,对领导素质和功力做些追问,显得尤为必要。

黄巢的人生三变(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黄巢的人生三变

黄巢是唐末重要人物之一,有诗作遗世。读那首著名的《菊花》诗,你能读出滚滚杀气,能想到长安喋血的惨烈、以及金甲耀日的宏丽。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那么,《菊花》即是典型例证。该诗比较准确地转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性格,展示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黄巢生于曹州冤句县(今山东曹县),读过书,贩过盐,参加过科举考试,875年聚众造反。在他之前,王仙芝已经起义,两伙人很快聚合,克州下县,势不可挡。王仙芝战死后,黄巢独领风骚,率部转战南北,最终拿下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3年后,因官军合击,他被迫撒离,884年兵败被杀。他造反10年,搅乱了一潭死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让喘息着的大唐王朝,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传统认为,黄巢的造反行动顺应民心,代表正义,也许还推动了社会进步。不过,司马光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黄巢是贼,其行径大逆不道。从黄巢本人的角度看,无论是个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玩儿了一回,热闹了一场,人生如此,还有何求!他不是圣贤,也不是坏蛋,组织起义,自有其正当理由。细读他的经历,可以发现,他的政治追求发生过3次变化。对这些变化,做些追问,或许就能更真实地理解他,更准确地看清他的功过是非。

他为什么由贩盐头目变成了造反大腕儿?

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但不太容易。同是起义领导者,他和别人不太一样。比如,陈胜本是穷命一条,因为误了戍边时限而面临砍头,造反是必然选择。他却不同,虽说没什么地位,但贩盐收入可观,他也活得滋润,没道理铤而走险。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贩盐头目变成了造反大腕儿,以致于搅得天地不宁?理由大体有二:其一是,考场失意让他心理失衡,转而迁怒官僚阶层。《资治通鉴》里说:他“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读书做官,本是人生盛景,如果腹有诗书,谁都想瞄准考场,一考扬名。但是,中唐以来,考场已经变味,场内比拼的不是个人实力,而是考生的背景和关系,如果以为凭成绩就能榜上有名,那就太天真了。在他应试的年代,竞争严重异化,写条子,打招呼的太多,中举者都是高官子弟,或名门近亲。他没有家族背景,没有任何门路,只能做考场陪衬。屡试不第,不仅丢了脸面,重要的是没了前途。

黄巢的人生三变(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一般说来,这种没有出路的文化人大都危险,因为有文化,人就不易安分;因为没前途,人就会自找前途。黄巢遭遇不公,自然要愤怒,怒极而反,也算是自找了前途。其二是,贩盐虽财源不绝,但活得委屈,换种活法儿也在情理之中。《资治通鉴》说:“巢少与仙芝皆以贩私盐为事”。盐属国家专卖,是税收的重要来源。他贩卖私盐,行为违法,系官府镇压对象。为逃避打击,他必须往来于黑白两道,既要勾结官方,让人家睁只眼闭只眼;又要组织自己的护卫力量,以应对不测。如此这般地活下去,一般人也可满足,起码衣食不成问题。在他看来,这样的日子很委屈,既没社会地位,又备受官方欺辱,根本混不出名堂。再加上官吏太贪,买通这些人成本过高。所以,他想换种活法儿,起码要活出尊严,少点儿低三下四;要活得畅快,少些压抑别扭。也许,就是这样一些想法儿,促使他下了决心,走上了造反之路。现在看,他似乎没有更好选择,做官不能,贩盐不愿,种地不懂,唯有造反,才符合他的追求。他和王仙芝同时贩盐,早期有过沟通,对时局看法相类,并“共立大誓,横行天下”。咸通十四年,懿宗病逝,天下大饥,老百姓水深火热,王仙芝乘势而起,半年后,黄巢聚数千人应之,革命就这样发生了。

他为什么谋官儿不成反倒谋了天下?

王仙芝和黄巢造反,公开的理由是,“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两人转战河南15州,“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起初,两人想法类似,所谓“横行天下”,不过是想占块地盘,做个高官。他们没打出改朝换代的旗号,也没梦想君临天下。乾符三年十二月,王仙芝起义不满3年,率先受到招安,被封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很兴奋,想去赴任,黄巢却因为“官不及己”,反映强烈。老黄指责说:大家跟你王仙芝拼命,闹了半天,只你一人当官,弟兄们怎么办?说到激动处,黄巢还动了手,“殴仙芝,伤其首”。“仙芝畏众怒,遂不受命”。王仙芝牺牲后,黄巢独举大旗,由宣州至浙东,再占领福建诸州,后又转攻广州。在广州城下,黄巢开始谋官,亲自和朝廷讨价还价。老黄先提出要当天平节度使,朝廷认为要价太高,不允;黄又要做广州节度使,朝臣舍不得,以为广州有码头,便于生财,不能让盐贩子占了便宜。官员们议来议去,决定封黄巢为率府。老黄嫌官儿小,怒从心生,“急攻广州,即日陷之”。打过这次交道后

黄巢的人生三变(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在他眼里,朝廷太小气,东也不行,西也不给,既如此,那就算了,老子不和你玩了。他决定北上,并发布文告诫示官军,“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我要打进首都,找皇帝算账,与他人无关,知趣的最好别动。另一个是他有把握谋取天下。是时,僖宗继位不久,宦官田令孜掌权,朝政腐败,赋税极重,老百姓怨天恨地;官方对待黄巢的立场也不一致,主战和招安两派针锋相对,争执不休;再看各地,镇守一方的领导者大都心怀鬼胎、拥兵自保。淮南节度使高骈前期积极作战,后来竟闭门不出,任由黄巢自由往来。节度使刘巨容曾在荆门大败黄巢,但拒绝穷追猛打。他的理由是,“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事宁则弃之,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凡此种种,老黄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信心由此倍增。再就是他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天下穷人太多,只须一呼,追随者就源源不绝。他虽几经失败,却总有兵源补充,部队总能迅速膨胀。北上以来,他还严明纪律,禁止部下抢掠,每到一处,除了征兵,再不骚扰百姓。老黄是幸运的,一路凯歌高奏,很快打下东都洛阳,官员排队请降,城内秩序井然。紧接着,他又向西,破潼关,占领了长安。入城时,大将尚让喻示百姓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并筹措钱财,发给穷苦人家。至此,老黄凌空绝顶,俯视天下,快意非常。他再不用求官,只需坐等别人来求。

他为什么称帝后而又快速败亡?

这个转变是被迫的,完全出乎老黄的意料。广明元年,黄巢在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尚让等部属及降将分列要职,原唐臣4品以下皆留原任,皮日休等名流也成了翰林学士。那些日子,黄巢很快乐,也长了傲气。他曾出兵以求扩大战果,因兵骄将惰,打了不少败仗。再看朝廷这边,官员们忙着调兵遣将,甚至请来了沙陀、吐蕃的部队。很快,官军困住了长安,把老黄的人马挤进狭小地块,渐渐吃穿就成了问题。老黄迫于无奈,只好放弃首都,突围而去。从此,他就一蹶不振,一败再败,部众死伤降散,溃不成军。退出长安一年后,老黄只剩寥寥数人,逃到泰山东南狼虎谷时,被外甥林言杀害。老黄由盛而衰,绝非偶然。从他本人看,有些事处置欠妥,诸般不妥累积起来,终成大错。比如,他施行流寇主义,不建根据地。基本上是熊瞎子掰玉米,得一城复失一城,占了长安,就只有长安。战事进行时,得不到呼应,形不成合力,一旦失利,就无处落脚。再比如,他用人也有问题,特别是对降将处置不当。王重荣、诸葛爽等节度使先后请降,他不做思想工作,不采取组织措施,当他落败时,这些人马上改弦易辙,弃他而去。还比如,他不善争取民心、凝聚军心。在长安,他没给百姓带来多少好处,也无法控制部下的抢掠行为。不仅如此,他还出于激愤,杀了很多无辜民众。尚让任中书令,有人在其门上写嘲讽诗,尚让大怒,“大索城中能为诗者,尽杀之,识字者给贱役,凡杀三千余人”。逃离长安时,老黄已民心尽失,军心离散。更有甚者,为了解决粮草问题,他竟粉碎人体,以供部队一日三餐。他的重要将领朱温、尚让等先后叛变,很多人逃亡,部队不攻自破,败局已无法挽回,老黄不再理睬朝廷,而是专心北上西进,意欲拿下长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原因大致有3:一个是求官不成让他激愤。

第二章 走向成功的核心战略:抓大放小

所谓大,就是大志向,大胸襟,大谋略。抓住这些个大,人就可做大事,获得大成功;所谓小,无非是个人的小算盘,眼前的小利益,与他人的小磨擦,彼此的小争夺。热衷于小,常常会因小失大,弄巧成拙,甚至授人以柄,身败名裂。纵观数千年的官场,凡功成名就者,无一不执著于大,实践于大。当然,这类人也有小苦恼,也常被牵扯到鸡毛蒜皮之中。但他们敢于放弃,善于糊涂,精于守拙,寻常时节有大见识,危难关头有大手笔,从而才得以脱颖而出。抓大放小的典型很多,本章所列人物,均可入围。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二章 走向成功的核心战略:抓大放小

所谓大,就是大志向,大胸襟,大谋略。抓住这些个大,人就可做大事,获得大成功;所谓小,无非是个人的小算盘,眼前的小利益,与他人的小磨擦,彼此的小争夺。热衷于小,常常会因小失大,弄巧成拙,甚至授人以柄,身败名裂。纵观数千年的官场,凡功成名就者,无一不执著于大,实践于大。当然,这类人也有小苦恼,也常被牵扯到鸡毛蒜皮之中。但他们敢于放弃,善于糊涂,精于守拙,寻常时节有大见识,危难关头有大手笔,从而才得以脱颖而出。抓大放小的典型很多,本章所列人物,均可入围。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

活在官场(陈晓光) 北京协和 陈晓光
一个楚国的愤青少年,当上了秦国丞相;一个寒门学子,成了权倾一时的帝国要人,这个人就是李斯。《资治通鉴》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展示了他的悲喜人生,读来让人颇多警悟。

公元前208年,他被处以极刑,罪名是谋反。他没有谋反,也无处申辩,只能含冤而死。

李斯渴望身居侯位,衣锦还乡,为此他做了两件大事

他生于楚国,早年跟随荀况学习帝王之术。那时荀况已有名气,在名人门下学习,自然要沾光,起码毕业不愁找不到工作。但李斯有自己的想法,他看不起楚国领导人,想到国外谋求前程。这也不能怪他,那时出国很容易,似乎也不需要什么手续。他选中了秦国,行前向老师辞行。他说:贫穷和屈辱都是可耻的,我现在要抓住机会,到秦国去发展了。荀况本是孔子一脉,除了当过兰陵令之外,终生都在教学写书。他的学说偏离了正统儒学,揉进了名刑杂说。老师对学生寄予厚望,坚信自己的理论战无不胜。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面对陌生的国度,想要求得发展,谈何容易?但李斯有自己的办法,他通过关系,接近了丞相吕不韦。吕本是商人,当了政客后,就多方搜刮人才。李斯的到来,让吕不韦非常高兴,马上任命李斯为郎,也就是当了侍卫,成了吕不韦身边的人。这个位置比较有利,为他实践学术成果、施展政治抱负提供了平台。

李斯有个情结,那就是对贫穷的恐惧。这个情结成全了他,也害苦了他。他渴望身居候位,衣锦还乡,为此他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为秦王赢政献上了一个灭掉六国、平定天下的战略构想。秦王完全予以采纳,下功夫构建连横之势,破坏六国合纵之谋。先后派出多人,潜入各国,用重金收买军政要人,买不下来的就予以谋杀,然后再动用部队各个击破。第二件事是说服秦王采用开放政策。当时因为有间谍潜入,大家强烈要求驱逐外国人,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立即上书,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通理由,对诏令提出异议,秦王当然不傻,采纳李斯意见,立马收回成命。这篇题为《谏逐客书》的文章,一直被视为优秀散文,曾被列入某些学校的语文教材。因为事情做得漂亮,李斯被数度提拔重用,职务也由客卿、长史直至廷尉。二十多年后,六国先后被灭,李斯也升任丞相。他没有陶醉,在他看来,革命的确还没成功,天下一统,前无古人,还有大量创造性的工作要做。

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体制问题;另一个是意识形态问题。秦代丞相有两个权力,一个是议政,另一个是督促百官落实皇帝指示。李斯充分利用权力,尽心辅佐皇帝,表现很出色。对体制问题,有人提出要分封诸候,理由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没有皇子皇孙们分守各方,就等于没了帮手,一旦有人造反,你秦始皇忙得过来吗?再说了,老爹当皇帝,儿孙们还是布衣百姓,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但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就是为了以后没有战争之患。”始皇帝欣赏李斯,批准该建议,郡县体制由此得以确立。对意识形态问题,李斯下了狠手,他建议秦始皇焚书,除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它书籍特别是百家之言统统一烧了之,禁止传播知识文化,省得人们非议朝政,诽谤生事。秦始皇很听话,下诏焚书,由咸阳乃至各地,火光冲天,大批书籍变成了灰烬,学术活动被中止,思考和言论受到彻底的限制。这个做法虽然史无前例,但理论依据也是有的。老子就曾说过:圣人治理天下,桓使民无知无欲。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孔子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采用愚民政策,似乎不会有错。李斯不会想到,假如焚书行动推前50年,他既无处去学帝王之术,也想不出这样恶心的主意。他更不会想到,焚书连同坑儒,这两个似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会受到后人的反复批判而遗臭万年。

李斯解不开那个恐惧贫穷、贪恋富贵的结扣,宿命一般走进一个注定了的悲剧之中

解决了体制和意识形态问题,李斯的权势渐渐接近颠峰。他位居三公,主持朝政,几个儿子都娶了公主,女儿也嫁了公子,和秦始皇成了儿女亲家,地位相当稳固。当年,他不过是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莘莘学子,经过多年打拼,取得巨大的成功,可以志得意满了。然而,李斯毕竟熟稔帝王之术,经历过血雨腥风,面对已达到极致的权力,他有些不安。特别是当他的儿子回家休假、朝臣前来祝贺的时候,这种不安被放大。他的儿子李由在三川郡当一把手,休假也属正常,但朝中官员们反应过度,大家挤进李丞相的家门,争相祝贺。面对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豪华车辆,李斯想起了荀老师关于“物禁太盛”的教诲,心情想必十分复杂。如果这个时候,李斯真的想明白了,看开了,下决心舍弃权位、全身而退,结果会相当圆满。但李斯解不开那个恐惧贫穷、贪恋富贵的结扣,宿命一般地走进一个注定了的悲剧之中。司马光很为他可惜。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视察工作的途中,病死于沙丘。李斯的悲剧由此拉开大幕。

说到这里,我们还必须提及另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指廘为马“的创造者赵高。赵高本是个宦官,机敏干练,城府很深,一直受到始皇帝的信任。就玩弄权术而言,他比李斯高明得多,两个人三次交手,李斯均不战而败,最终还送掉了性命。

两个人第一次交手于沙丘。秦始皇之死,让赵高获得了机会,他决心借机杀掉领兵在外的公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找李斯商量,但李斯坚决反对,还说这是大逆不道,赵高马上亮出杀手锏,抓住李斯贪恋相位、意欲封侯的弱点,迫使其放弃抵抗,终成“沙丘之谋”,胡亥当了二世皇帝。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4)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二次交手时,赵高并未出面,而是背后制造事端,把陈胜起义、天下混乱归罪李斯,让胡亥出面多次严厉予以批评,“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万般无奈,只好上书,建议皇帝行督责之术,大权独揽,纵情玩乐,还说只有这样才是显示帝王的尊贵。胡亥很高兴,督责各级,滥用刑罚,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的严重后果。这一次,李斯再度放弃原则,在治国理念上已和胡亥、赵高同流合污。

第三次是赵高下套儿让李斯步入了死地。赵高先是要李斯面见皇帝,规劝胡亥不要胡闹,然后又乘胡亥玩乐兴头上,通知李斯来见。这时候李斯有点儿犯傻,被拒三次还不想走。胡亥很不高兴地说,我闲的时候他不来,一忙他就来干扰,这不是看不起我么!赵高趁机又上谗言,说李斯参与了沙丘之谋,立您当了皇帝,可他没有封侯,心生怨恨。还有,他儿子在三川当郡守,听说和叛乱的人早有来往,这父子俩是想谋反呀!胡亥认为有理,就利用一个机会,把李斯等三位大臣拿下,由赵高审理治罪。另两人自杀,但李斯坚决不死,他认为自己有功、善辩、实无反意,在狱中给皇帝写了申诉信,但被赵高扣压。一番棍棒之后,李斯只能自诬服罪。临刑前,李斯对儿子说:我多想和你一块牵着大黄狗,在咱老家东门外去追兔子啊。

李斯确有才华,为天下统一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但他的弱点也相当明显。名满天下的韩非曾出使秦国,始皇帝想把他留下重用,李斯担心韩非将对自己不利,设法儿逼其自杀。赵高也正是抓住了李斯的弱点,才把他弄进了死地。如此看来,李斯之死,并不是因为赵高陷害,而是死于自己过度的贪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大境界,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控制欲念,把握好自己,多数人还是可以做到的,而贪欲一旦失控,人就可能变态,灾祸也将随时而至。

张良的睿智之道(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张良的睿智之道

张良是个半仙儿,先是奇遇黄石公,被授奇书,靠着这本面目可疑的《太公兵法》,每每出奇制胜。功成名就之后,他又发奇想,欲以留侯身分,从赤松子游。古来智者多如牛毛,没有谁像他那样潇洒,那样与众不同。比如,本是烽火年月,他却能超然淡定,让日子清凉一片;本为建功求名而来,他却能看空俗欲,对名利并不强求;他虽“时时从汉王”,却又行踪不定,时常让人搞不清他在哪里。读他,就像读小说,你要留点儿神,有些情节不必当真,有的却要深入思考。他出身于韩国贵族,爷和爹都是相国,韩国被灭后,他立志复国,不成,就跟定刘邦,参与创建了大汉王朝。他被封留侯,食万户,公元前186年逝世。

刘邦认为张良是人杰,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强调:这方面“吾不如子房”。对这个评价,张良想必是认可的。他一生谋道不谋术,他的道凝重大气,执著而又善变,堪称智慧之道、成功之道。

善于因势而变,积极进行自我调整

在张良看来,人生可以标定目标,但不能固执一途、固守一策,必须顺势而为,因时而变。道理谁都懂,懂不一定能做,能做未必就做得对路。张良是个人精,活得轻灵,多谋善变,既匆匆赶路,又懂得看路,一旦红灯,马上变线。他的一生,大的调整有过两次:一次是由武至文。这是进取方式的转变,是由凡庸至人杰的重要选择。看不出他有习武学剑经历,但早年,他却尚武,做过任侠,常常仗剑街巷,且包庇过杀人犯项伯。为报韩国被灭之仇,他找到某大力士,制大铁椎,在博浪沙伏击秦始皇。10年后,他又策马执枪,开始领兵作战。那时,陈胜已揭竿而起,各地举事的消息,像下饺子一样接连不断。他也照猫画虎,拉起百十号人,走进战乱之中。他曾跟着韩王成,带千把人,攻城掠地,有点儿战果,很快得而复失。有段时间,他和他的队伍成了散兵游勇,被边缘得可怜巴巴。问题出在哪儿?他肯定做过分析,知道自己有胆识,讲侠义,也许缺少横刀立马的勇武。再往深里想,世上能人多了,那些横行乡里的、杀猪屠狗的,乃至到处蹭饭的,只要豁出小命,就能冲锋陷阵,从而混得人模狗样。他想明白了,知道这个世界不缺将军,缺的是头脑。于是,他果断转向,渐渐避开硝烟,远离前线,以至于完全退到了幕后。他成了文人,以智囊的身分,躲在刘邦的帷幄之内,开始了自己的智慧人生。另一次转变是由复国至助汉。这是立场的转变,展示了他的睿智和通达。

张良的睿智之道(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出身贵族,秦灭韩时,他约20岁,少年的心头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早期,他的谋杀、举事,都与仇恨相关,都基于复国的考量。随刘邦归楚时,他曾向管事的项梁建议:复立6国,以对付暴秦。经他提议,韩成被任命为韩王,他也成了韩国的司徒。他曾想借助项梁以及刘帮的力量,收复韩国失地,但没有成功。灭秦后,项羽杀了韩成,张良也悄悄回到刘邦身边。他没有想到,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大韩帝国,不过是昨日旧梦,再无复原的可能。他决定转身,彻底放弃复国计划。不久,项羽命郑昌为韩王,紧接着刘邦也立韩王,无论谁称韩王,张良都置身局外,再不惨和。两年后,楚汉相持,丽食其旧话重提,建议刘邦再立6国,以合击项羽。恰好张良赶到,他提出8条理由,批驳这个错误主张。刘邦正在吃饭,马上“辍食,吐哺”,大骂丽食其。上述两次调整,缘于时局变化及遭遇困境,如同两次漂亮转身,干脆利落,不留尾巴。

善于讲俗理,终成帝王师

俗理即通俗之理,也就是把道理讲得土一点,让没文化的人也能听得懂。张良作为智囊,辅佐刘邦14年,讲的就是这种道理。刘邦是粗人,没啥文化,张良讲俗理,似有迁就领导的嫌疑。不过,问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刘邦固然有毛病,可也极有悟性,一点就透,甚至不点也透。张良明白,这种人吓不住,哄不了,更骗不得,与这种人交流,最好有事说事,有理讲理,千万别故弄玄虚,更不能玩儿先贤教诲、前朝故事那一套。对张良来说,所谓善讲俗理,不只是表达的技巧,重要的是讲出俗理的价值,展示决胜千里的智慧。细读他的谋略,似可归纳两个特点:一个是立意很高。刘邦起事之初,并没有太大目标,不过是走到哪算哪儿。是张良帮他明晰了前程,构建了平天下、建新朝的宏大框架。张良视野开阔,大局感极强。他的谋略,既解决随机矛盾,更着眼建立政权,因此,具有很高的立意。比如,他帮助刘邦有效实施西进关中战略;坚决谏止刘邦宿于秦宫的享乐念头;劝刘接受汉王封号,迅速就国,并火烧栈道,用以麻痹项羽。在楚汉相持的艰难时段,他提出了建立灭楚同盟,并推荐黥布、彭越和韩信等合击项羽。政权创立后,他又力排重议,主张建都长安。张良的这些思想,刘邦心领神会,全部采纳。另一个是时效性很强。

张良的睿智之道(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他不轻易说话,只是到了关键处,在刘邦火烧眉毛的时候,他才出来指点迷津,破解危局。比如,在西进灭秦途中,部队峣关被阻,上下莫衷一是的时候,张良提出先重金收买、再奇兵突袭的计划,从而顺利破关。再比如,刘邦占领咸阳后,派出重兵守关,企图阻止项羽及诸侯西进,以便自家在关中称王。很快,关隘被攻破,项羽率40万人兴师问罪,刘邦不知所措。危急时刻,又是张良提出谦恭示弱之计,成功化解了鸿门危机。再比如,楚汉相持阶段,韩信连破魏代赵燕齐等国,竟欲在齐国称王。接到韩信称假王的请示后,刘邦怒极,破口大骂。张良边踢汉王脚后跟,边耳语说:“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而立之,不然,变生”。刘邦大悟,又笑骂:“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张良凭几句话,就点拨了刘邦,稳住了韩信,扩大了灭楚力量。还比如,天下初定后,众将争功讨封,领导很头痛。某日,刘邦发现诸将在一起说话,就问张良,“此何语”,张答:“此谋反耳”,还说:这些人担心您不能论功行赏,又怕您借故杀人,故此想谋反。他建议困惑中的刘邦,找个您“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的人,先行封侯。刘邦依计而行,众将皆喜,都以为连这样的人都能封侯,我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资治通鉴》认为,张良善谏,只一计,就平息了众怨,还纠正了皇帝滥施赏罚的毛病。

善于进取,更精于自保

这是张良睿智的另一要点。他善于进取,每进一策,定能切中要害,挽救危局,但也总是限于帷幄,点到为止。他不贪功,不争名,身在局中,又似远在局外,活得清清爽爽,消消停停。

纵观他的进取和自保之路,有3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没有野心。他跟着刘邦,完全出于偶然。起初,他拉起队伍,本想投景驹,却路遇刘邦。他说《太公兵法》,别人不懂,刘邦却能听得明白,还“常用其策”。因为这个,张良就铁心跟了刘亭长。他安心做智囊,从未想领兵打仗,也不拉帮结派,更不干涉其它事务。他靠大脑立功,功虽大,大却无形,对领导构不成具体压力。在刘帮眼里,张良是人杰,也是个本分的书生。其次是和领导关系处理得好。他和刘邦相遇,绝对是缘分,两人各有优长,合作一直很愉快。张良的谋臣当得很到位,对刘邦的决定,只要没大错,他都予以尊重。他不搞犯颜直谏那一套,领导有问题,他很耐心,总是一条一条地讲俗理。刘邦认可他的智慧,对其言听计从,有时甚至很孩子气。比如,攻破咸阳时,刘邦被秦宫的豪华,以及宝物和女人所诱惑,很想留下来,樊哙谏,他不听,张良一说话,他就乖乖地回到了军中。再次是打定主意要功成身退。他对功名利禄很警惕,保持着一种淡然的姿态。他没什么职务,建国前,被封成信侯;建国后,他推荐萧何为相,自己不再任职。在他看来,天下太平了,自己也该退场了。刘帮让他在齐地自选3万户,而张良仅在留县选万户,受封留侯。他说过:“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刘邦做了皇帝,打算废太子,他进谏,不听。于是,就回家养病。他看出来了,人家当了皇帝,自然也要长些脾气,韩信被杀不说,萧何也被囚禁,还有人也上了黑名单,自己还凑什么热闹呢。他关起了门,从此不再过问俗事。司马光指出:“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跟人的智慧(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跟人的智慧

如果你一无所有,还想活得有意思,活出一番气象来,那你就要考虑跟个人,帮这个人把事业做大,再借助其成就和权势,实现你的理想。这是一种便捷有效的路径,很多人由此而功成名就,两汉交替时期有个叫冯异的人,堪称这方面的天才。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家境不错,从小苦读,精通《左氏春秋》及《孙子兵法》。成人后,先替王莽做事,后投刘秀,帮其建政权、打天下,屡建大功。曾任主薄、偏将军、孟津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职,并三次被封为侯,公元34年,病死战场。《资治通鉴》记载了他跟随刘秀平定天下的过程,展示了其跟人共行的种种智慧。

跟人跟的是前程理想,必须把跟的对象选得准而又准。冯异生在动乱年代,早些时候,王莽废了西汉皇帝,给自己戴上了皇冠。执政期间,他胡思妄为,把天下弄得一塌胡涂,造反者层出不穷,时局动荡不安。冯异看到了机会,却不急于行动。他知道自己没有名声,没有地盘,也没有部属,没理由挑头单干,必须选一位强者,顺势跟进,借以实现人生理想。跟人是门大学问,不能靠运气,更不能碰到谁是谁,必须运用智慧,等待时机,看好对象,冯异精于此道。他本是王莽部下,在颍川当郡守的属官,主要任务是守卫父城县。该县位于前线,曾有多股势力企图占据这个地方,都没得逞。冯异知道这些家伙大都目光短浅,贪图富贵,不足以成就大事。乱世出英雄也出庸人,英雄庸人各据一方,英雄或许只有一个,庸人却比比皆是,问题在于,谁是英雄呢?冯异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冯异和许多人的区别在于,别人盲从,看好势力强大者,冯异却很清醒,有自己的想法。现代人也喜欢玩跟人游戏,跟的却是权力,要的是眼前利益。冯异与此不同,他要追随的人,可以没多大权力,但应该有王者风范,有一统江胡的追求。冯异明白,王莽政府已是穷途末路,赤眉、铜马的队伍也是乌合之众,其余的造反者不过跑跑龙套,凑凑热闹而已,没有谁可以收拾乱局。

跟人的智慧(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直到冯异和刘秀照面之后,情况才有了根本变化。那是一次作战间隙,冯异出巡属县,途中被刘秀活捉。冯异承诺,回去说服5个县的领导,一块投降,刘秀马上放人。这样,冯异就成了刘秀的部下,职务是主薄。此时的刘秀还在为更始皇帝做事,看不出有多大前程。但冯异却独具慧眼,认准了刘秀。他的理由有三个:一是刘秀的队伍守纪律、不抢掠,说明这伙人意不在钱财,而是有更高的追求;二是刘秀言谈举止有王者风范,“非庸人也,可以归身”;第三个理由与他被俘又被释放有关,他感受到了刘秀的胸怀和气度。以上三条,第一条比较过硬,后两条颇为可疑,但不管怎么说,冯异的选择是冷静的、理性的,虽然有风险,但值得一试。

跟人要跟在点子上,帮在关键处。跟人干事儿,是件挺复杂的事情,你要为他着想,替他谋划,解除他的困惑,最重要的是让他按你的意图行事,也就是说,跟人必须把握节点,抓住关键。冯异看透了刘秀的心思,具体采取了两个策略,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就是帮助刘秀确立目标,另立门户。所谓小处着手,就是帮助刘秀排除干挠,专心事业。这两条极富针对性,解决的是关键问题,属大制作、大手笔,凸显了冯异的智慧,也确立了冯异的地位。循着这两个策略,冯异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帮助刘秀走出阴影,定准目标。那时的刘秀正处在悲痛之中,早些时候,他的哥哥刘演因为才干出众,危及皇权,受到妒忌,最终被杀。哥哥被杀,弟弟也受到株连,好在刘秀精明过人,采取主动请罪、处处示弱的方法,这才幸免于难。因为这件事,刘秀悲愤不己,“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冯异看出端倪,及时点拨,确立了宏图大志。第二件事是帮助刘秀跳槽单干,自立门派。这步棋风险极大,但必须要走。刘秀虽是司隶校尉,属更始皇帝的重臣,但受着各方面的猜疑,处境尴尬而又危险,另立门户几无可能,这一点,冯异清楚,刘秀更明白。但事在人为,冯异既然跟定了刘秀,就要走好这步棋。他觑到了更始皇帝的弱点,也察觉到左丞相曹竟和儿子曹诩权力大,说话好使,让刘秀和曹氏父子套近乎交朋友,在其帮助下,刘秀被派往河北,代表更始皇帝诏抚郡县,跳槽获得成功。紧接着,冯异再度出招儿,建议刘秀速派官员到各郡各县,广施恩惠,废除苛政,招降纳叛,扩大政治影响,一时间,人心归附,也占据了些许地盘。第三件事是帮助刘秀审时度势,度过难关。就在局势对刘秀有利的时候,邯郸有个叫王郎的算命先生,昌充汉成帝之子,打出天子旗号,河北郡县纷纷响应。刘秀正在冀中,被迫逃离县城,一路南奔,“不敢入城邑,舍食道旁。”刘秀的事业进入低潮,地盘尽失,手下人也没剩几个,再加上天寒地冻,衣食无着,后面还有追兵,大家万分狼狈。对此,冯异已有准备,在芜蒌亭,冯异烧了热豆粥,到了南宫县,冯异又亲自煮麦饭。多年以后,刘秀早当了皇帝,还多次提到豆粥麦饭,话里话外充满了感激之情。

跟人的智慧(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跟人就要让人觉得你有价值,没你不行。跟人的要点是,要让这个人知道你有能力,你的存在,能左右他的事业,这样构成的跟随关系才牢靠,走向成功的概率才能最大。冯异精通《左氏春秋》,熟知天下兴亡的道理,又读过《孙子兵法》,善于带兵打仗。靠着这些专业知识和能力,他追随刘秀,专心天下大事,处处显示才华,从来不搞人身依附、投其所好之类的东西。在帮助刘秀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冯异既参与谋划,又独档一面,其军事政治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刘秀赞叹不已。公元25年,刘秀带兵向北发展,冯异奉命驻守孟津,与更始皇帝的30万大军抗衡。敌强己弱,冯异只需坚守,防敌入侵,就算立下大功。冯将军认为拒守没多大意思,进攻才显示水平。于是,他施离间计,与更始大将李轶达成默契,轻松攻取两城13县。接下来,又粉碎了更始的两路进攻,为最终攻占洛阳扫清了障碍。不久后,冯异又接替邓禹,西进关中,攻打赤眉。仍然是敌强己弱,仍然施用了巧计,崤底决战,冯异一举灭了赤眉部队。在以后的日子里,冯异一面作战,一面施恩百姓,先后打败了十多个独立政权,彻底平定了关中地区。冯将军确有才能,其价值刘秀最清楚。如果没有冯异,刘秀也许还继续在别人手下当差;如果没有刘秀,冯异也许早就流落民间。两个人互相认可,互相欣赏,把跟随与被跟随的关系演绎得丰富多彩。

跟人一定要把握好度,保持适当的距离。跟人所构成的是一种从属关系,两人并不平等,如果你把自己太当回事,跟得太过,靠得太近,甚至窥知了人家的秘密,你就有可能走进了险地。当然,如果跟得不紧,也丧失了跟的意义。所以,要有分寸,把握好距离,距离适度才能产生信任。冯异深谙其中的道理,遵循跟随规则,巧用跟随技术,就像解牛的庖丁,始终游刃有余,一切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比如:他为人处事极有特点,一直平和谦让,保持低调,路上与别的官员相遇,他自觉“引车避道”,以示恭敬。每次行军休息,别人谈论功绩赏赐,他却默坐树下,还得了个“大树将军”的称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人都比较少见,相反的事例却比比皆是,比如,某些被称为手眼通天的人,凭着上面有关系,嚣张霸道,为所欲为,弄得天怒人怨。冯异的低调显然是明智之举,也是赢得刘秀信任的重要一环。再比如,他在处理和刘秀关系方面相当妥当。刘秀赞赏他,对其卓著功勋,多次予以表扬,赞叹他“为吾披荆棘,定关中”,甚至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冯异心里明白,人家刘秀是皇帝是领导,自己不过是个臣子,是随从,夸你几句,你可不能太当真。每打胜仗,他都故意贬低自己,赞美刘秀,把胜利说成是皇帝领导的正确。他长期独立作战,远离京城,一直担心有人挑拨离间,私下里也做了应对准备。有人曾给皇帝上书说:冯异权危过重,百姓归心,号称咸阳王,恐有不测。刘秀把信件转给冯异,既表达信任,也发出警示,冯异当然读得懂内中深意,马上赶回京城,君臣照面,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王导和他的妥协理念(1)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王导和他的妥协理念

王导是东晋高官,也是士族头目,其学识气度和贵族风范曾倾倒过一个时代。无论何人,只要想到东晋,就会想到朱雀桥和乌衣巷,想到这位风云人物。

据载,王导,字茂弘,生于公元276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有过苦学经历,受过贵族训练。成人后,帮助司马睿创建东晋政权,做过司徒太尉太保丞相等各色高官,极端时,官衔封号多达十几个。先后辅佐元帝、明帝和成帝,是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公元339年寿终正寝,时年64岁。王导的一生风光无限,备受敬仰,无论时局如何动荡,人事怎样变更,其地位总是那样稳固,无可动摇。他把士族文化成功运用于官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为官理念,这个理念概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妥协。通常,妥协只是一种术,一种避免冲突的技巧。在他那里,妥协已上升到高级层面,固化为一种信念,一种处理政治事务的原则,《资治通鉴》认为他善于“因事就功”,说得很是到位。

他坚决回避血腥,却意外地成就了一个王朝

王导是魏晋士族风尚的继承者,爱好游乐,喜欢空谈,厌恶血腥和暴力。最初,他追随琅邪王司马睿,在洛阳谋求发展。彼时的洛阳正处危乱之中,先是外戚擅权,后又有司马家族相互争斗,政权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乘势而起,各种力量风起云涌,后汉、前赵和后赵等政权相继建立,对中原虎视眈眈。朝廷的内忧外患,王导看得一清二楚。他明白,这是个用刀枪说话的地方,在这里,没人理会你的出身血统,没人听你高谈阔论。再看司马睿,虽是皇族,却势单力孤,早已被权力边缘化,谁都不把他当回事儿。王导认为再呆下去,除了找死不可能再找到别的什么。为此,他多次劝司马睿尽快脱身,到自己的封地去,那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那里有快乐有滋润,说不定也有前程。于是,两人秘密离开首都,先去下邳,后又跑到建邺。这里太棒了,既远离硝烟,又有长江之险,完全满足了王导的士族趣味。离开洛阳移镇建邺,是王导的主意,也是他妥协理念的成功实践。他没有想到,这次妥协避险行动,居然歪打正着地成就了一个新的王朝。公元316年,长安陷落,晋愍帝被后汉俘获,数月后被杀,消息传到江南,司马睿立刻登基称帝。至此,王导的妥协理念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己也因此名利双收。现在看来,东晋的建立完全是个意外,如果洛阳政府不是那么腐弱,北方民族不是那样强悍,如果王导不坚决妥协避祸,有没有东晋这个偏安王朝,那还得另说。司马光认为王导在洛阳时就“潜有兴复之志”,显然是溢美之辞。

王导和他的妥协理念(2)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导离开洛阳,完全是为了躲避血腥,躲避北方民族的凶悍,行动本身是个妥协性的无奈选择,与兴复大业一点边儿都挨不上。有一次,士族在新亭聚会,北方来的官员怀念故国,对酒流了泪,王导却慷慨陈辞,声称要北代中原。话也就是这么一说,他从来就没这个打算。后来,祖逖请求北上抗敌,王导不予理睬,元帝司马睿还算好,象征性地给了点儿粮食布匹,让这位曾经闻鸡起舞的将军,在江北长期与强敌单打独斗,王导等人隔江相望,从未想过去江北帮帮忙。

他喜欢用非暴力方式解决暴力问题

东晋初立,斗争日趋激烈,政治危机接踵而来。对于来自内部的反动力量,王导一律予以妥协,要么封官晋爵,要么迁就安抚,只要不闹事不造反,啥事儿都好商量。显然,王大人喜欢安定团结,不愿把事情搞大,刀兵相向有违他的原则,也不符合他政治上的审美情趣。他当然也知道,朝廷实力有限,没能力武装平叛,妥协虽然不够积极,但成本不高,简便易行,对朝廷对他本人都有利。晋元帝永昌元年,王敦在武昌起兵造反,元帝决定“亲率六军,以诛大逆”。谁都知道,天下兵马大都在王敦手里,元帝此举不过是虚张声势,给自己壮壮胆儿。没几天,王敦就击溃六军,攻到建康城下。皇帝在建康,王敦在石头,就像住在前后院,但国家权力已被王敦捏在手里。王敦是王导的堂兄,两人关系相当密切,王敦造反,让王导十分尴尬。他不得不有所行动,但也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利用王敦病重,率王家子弟为其发丧;另一个是给攻城的王含写信劝降。本次事变的结果出人意料,元帝忧愤而死,王敦也病重身亡,叛军溃退,王导不战而胜,成了最大赢家。另一起叛乱发生在两年以后,历阳内史苏峻拥兵自重,有造反嫌疑。外戚庾亮执政,打算收拾苏峻,王导却主张妥协,但庾亮不听,苏峻被迫造反,一路杀进首都。庾亮跑了,朝臣们躲的躲藏的藏,只有王导没跑没藏,也没有组织抵抗。他的办法是陪7岁的成帝在太极前殿,摆出凛然的姿态,这一招儿的确管用,乱兵真的被其震摄。不久后,陶侃起兵杀了苏峻。这次事变,王导护驾有功,再次成为赢家。

王导的非暴力妥协,并不总是有效,有时也很没面子,甚至有怂恿作恶之嫌,招惹过很多非议。尽管如此,他还是坚守立场,面子不要也罢,总比兵临城下好得多。苏峻造反时,湘州刺史卞敦有兵有粮,但不赴国难,坐观胜负,立场可疑。有人举报卞敦,要求绳之以法。王导认为“丧乱之后,宜加宽宥”,不但不治罪,反倒让卞敦当安南将军,又改任光禄大夫,这个人倒是知趣,没敢赴任,最终愧疚而死。还有一次,右将军郭默假传圣旨,杀了江州刺史,霸占了人家的财产妻女,王导认为“郭默骁勇难制”,索性就让他当了江州刺史。太尉陶侃非常愤激,写信批评王导说“杀方州即用为方州,害宰相便为宰相乎”?

王导和他的妥协理念(3)

作者:陈晓光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该低头时便低头

王导的妥协是彻底的全面的。对皇权,他恭敬有加,绝无非份之念;对政务,他大而化之,宽松平和;对老婆,他也同样迁就退缩,礼让为先。总之,一句话,该低头时,他总是愉快低头,没半点儿含乎。他有理由这样做,往大里说,国家初立,根基不牢,必须稳定,尽量不要树敌;往小里说,他的个人地位声望已达顶锋,争强好胜全无必要。他先后侍候过3个皇帝,都有过黄金岁月。元帝曾把王导喻为“吾之萧何”,登基称帝时,竟让王导“同升御床共坐”。成帝即位后,“每见导必拜”,遇到大事,也常常“敬问”一番。但王导也曾受到过猜忌,多次坐冷板凳。3位皇帝都建立过自己的心腹系统,都试图把他排斥在政局之外。王导对此相当清楚,每当皇帝心生猜忌,就做出委屈模样,不是主动请罪,就是要求降职,弄得像真的一样,每每都能感动皇帝,君臣关系由此得以修复。在处理政务问题上,王导大而化之,遇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则过。他曾派八部从事巡行杨州郡国,考核各地领导人。有个叫顾和的人批评王导,说你身为辅政大臣,没必要听风就是雨,不能管那么细。王导认为有理,辅政期间,专事务虚,官儿当得潇洒而又超脱。

妥协的背后,他有一个庞大的支持系统

王导的妥协决不是率性而动,任意而为,而是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选择得到了庞大的系统支持。该系统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他的家族势力。元帝时期,他的堂兄王敦领兵在外,负责征讨,他本人专权于内,负责政务机要,王家子弟更是“布列显要“,朝野有目共睹,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格局。即便是王敦叛乱,王氏家族的势力也没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另一个是仕族群体。因为北方战乱,大批官民南渡建康,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豪门贵族投到了王导门下。与此同时,王导还礼贤下士,多方招抚当地名流。在他身边,形成了一个豪华的精英集团,他本人也成了领袖级人物。他的事情,就是集团和家族公务,他发表演说,总是拥有大批听众,有了麻烦,便有人为他分忧,受到冷遇,也有人替他辩白。这样一种系统势力,想想都让人恐怖,更别说与之抗衡了。因为得到系统支持,他的力量变得强不可测,以致于皇帝对他无可奈何,叛乱者对他恭敬有加,想杀他的人也不敢出手。有了系统的支持,他的妥协理念就有了滋生成长的土壤,就有了广泛实施的依据和理由。他和系统结成了共同体,系统依靠他获取利益,他仰仗系统行使权力,你可以批评他的妥协,但不能挑战他的权力,否则,只能吃不了兜着走。成帝时,侍中孔坦对王导总揽朝政不满,劝成帝收回权力。“导闻而恶之,出坦为廷尉,坦不得意,以疾去职”。

他就像一位防守型的拳击手,善于躲闪避让,精于化解攻势,靠对手失误得分,靠消耗对方体力取势。他的施政理念和行为,只可欣赏,不能效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852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吴镇宇:我不能活在重复里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

原文地址:吴镇宇:我不能活在重复里(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作者:我想我似水好的记者都会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事实可以被隐藏,人却终究无可伪饰。你可以在易立竞的访谈录中看到这一点。人们的性情正在她的询问中无声闪现。“聊什么”才是

产前诊断流程-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挂号流程

一般DMD/BMD患者家庭首先是经历一番痛苦而繁忙的确诊经历,可能是前往网上能查到的所有知名医院和医生处就诊,等孩子的病真的确诊之后,这个家庭除了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中之外,想到的另外一个现实问题是:再要一个健康的孩子。这需要一个比较

如何在北京协和医院挂号? 北京协和医院怎么挂号

北京协和医院可能是全中国名气最大的医院了,不到协和医院看病,不知道什么叫中国人看病难。我个人有幸体会了一把,发现,在协和挂号,还是有些门道的,特别跟大家分享!首先,我建议在北京有医保的网友,如果不是什么特别疑难的、非常重大的疾病,没

尴尬里的徘徊,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

很多人对清华与协和的关系搞不清楚,这篇文章很好的解释了协和当前面临的困境,值得一读,虽然有点长。尴尬里的徘徊,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初识协和东长安街,王府井交界处,历来都是京城繁华之地,游人往来如织。这里安详地坐落着中国最著名的医学

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的名人事例

前言:让现在承载未来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个世界就好像河流一样每时每刻都经历着变化,过去的永远不能重来。的确,在很多人眼里,过去的就是过去的了,你不能回到从前,更不能从头来过,正如你不能

声明:《活在官场陈晓光 北京协和 陈晓光》为网友水墨丹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