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怀谨细说《心经》 怀孕抄写心经

一、南怀瑾讲解《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此篇南怀瑾讲心经为南怀瑾先生讲述 十方记辑
公元一九八三年寒假期间.南怀瑾讲心经,十方丛林书院学生摒息诸缘,入禅堂精进用功,南师怀公亲为督导,并授“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众等如饮醍醐。诸方闻讯,咸盼共餐法味,遂辑录以公同好。编者纪:以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解释内容为精炼部分提取,取自南怀瑾讲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朝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译,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玄奘法师后来到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烦恼作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文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还要认识众生,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诸佛认识自己,也认识众生,故诸佛成佛度众生。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方如来同一个心,无两个心,阿弥陀佛的心与释迦佛的心相同,释迦如来的心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无量佛都是一个心,返观众生心,个个不同,因为众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会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何谓观自在?南怀瑾讲心经中老先生告诉我们,观自在相当于:对机说法,对病落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观法,背菩提心观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缚,离菩提心观色,便著色,为色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闻声,便染声,被声音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嗅香,为香所染,为香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讲话,著了语言文字,亦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觉触,昧著了触,为触尘所缚,不得自在,过在何处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观一切法,著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若能背法观心,心明法空,于一切法得自在,故观音菩萨的“观”字,不是叫我们观法,若观黄金,可能起盗心:观色则著色,观名则求名,所以要离境——离三界之境、离六尘之境、离人天之境、还有,离目前之境,而观自己的心,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大悲忏内,观音菩萨云:“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观音菩萨观心,于一切法得自在,故名观自在。普门品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于火坑得自在。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于水得自在。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于王难得自在。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于怨贼得自在。
观音菩萨不但于种种难得自在,于贪嗔痴三毒亦得自在,亦令受持观音菩萨圣号的人得自在。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友——于求男求女得自在。但供养观音菩萨,与受持供养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所谓一多自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于一切身得自在。有些人把“观自在”解作观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甚么?自己要认识自己,自已是众生:只缘众生迷了佛,识得众生便识得佛,不是佛迷了众生,度了众生便无迷,不迷便见佛,佛是众生所成,一定要认识众生,犹如馒头、水饺,为面粉所成,是故一定要认识面粉。心经下文提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南怀瑾讲心经解释说: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发现。自己就是五蕴,五蕴空,度一切苦厄,若被五蕴所覆,便不能认识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识得念佛是谁,因为被五蕴所覆,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但这个“深”字很重要,大乘称为深般若,小乘称为小般若,我认为这个深般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必定深,我们念佛,佛从何处出呢?你要看!越看越深,绝不容易看到底,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们看这个念佛是谁,亦无有来处,惟有看他从那个地方出,就从那个地方直看下去?诸法无有来处,是故看不到来处,若有来处,如来便不是无所从来,而是有所从来,既然如来无所从来,佛号亦无所从来,既无来处,便是深,是故甚深般若无底。虽然看不到佛号从何处来,但已入了另一世界,而这个浊恶世便空了,无论你看甚么?看念佛是谁、看自己拜佛、看自己讲话、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切法都无来处,甚深!甚深!故般若称为深般若。有些有善根的人,坐禅时身体空了,他使惊恐起来,切不要惊恐,身体虽然空了,但心还末空嘛!身体空的时候,心便现出来,你再看这个心,心有无量的妄想,你便看这些妄想,无量的妄想不生,那时你的涅槃心便现出来,所以在深般若中,观音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众生,五蕴也就是自己,各位若想认识自己,你自己就是五蕴,蕴即盖覆之意,五蕴盖覆佛性,菩提心被五蕴所覆,一定要空了五蕴,菩提心才现出来:我们现在这个心名叫妄想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称为道心,可以说是人我是非,贪名贪利的心,五蕴空时见菩提心,从菩提心起修,直修至成佛。生极乐世界也要空五蕴:劫浊就是色蕴,烦恼浊就是想蕴,见浊就是受蕴,众生浊就是行蕴,命浊就是识蕴,空了五蕴便能到极乐世界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释迦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教我们空五蕴,心经故然如此,弥陀经离五浊即空五蕴,妙法莲华经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五百由旬亦即五蕴,乃至解深密经空八识,转八识成四智,八识也是五蕴,眼耳鼻舌身识便是受蕴,所对五尘是色蕴,第六意识是想蕴,第七识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便是识蕴,是故八识便是五蕴,唯识教我们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教我们分别甚么名相,转八识即空五蕴,四智即佛性,亦即是菩提心。“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字也要解释一下:一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时指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过去现在未来都行深般若,所谓过去不可得,过去便有般若,未来不可得,未来便有般若,现在不可得,现在便有般若,时者,即过去未来现在不可得,故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字的是心经,我现在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未来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现在学佛的人亦要照见五蕴皆空,路就是这样行,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照!照即照顾,人人可以照顾,例如带小孩子出外一定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跌倒,或是走失了,行路要照顾呀,不照顾便踏著粪秽,或是堕进坑内,讲话也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讲错话,拜佛也要照顾,当照顾时便发觉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时口诵心思惟,随文入观,照顾其义,便会发现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持咒时亦要照顾,照顾这个音声从那处地方出来,若能照顾看,跟著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从娑婆的秽土,到毗卢性海。过去有一位和尚,脾气很坏,知客师要他清单,他使求情忏悔,从此止语,在藏经楼当香灯,一心持大悲咒,日夜用功,念了三年,跟著大悲咒一个字一个字的到了涅槃彼岸。持咒是一个无分别法门,若能跟著一个字一个字的走入去,便能离开这个世界,到另外一个禅定的国土去,俗称三昧。参禅又如何?参禅更加要照顾,禅堂内称为照顾话头,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但照顾话头我不懂呀,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而摸索,在不懂中参究,谁不知一不懂,一切都不懂,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你不懂,人家争权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懂,念佛是谁?不懂,在这地方,不防不懂一年,不懂两年三年;虚云老和尚参“拖死尸是谁”,行不知行——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而不见——不懂,最后,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过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用个“照”字,时时刻刻要照顾自己,动一个念头都要照顾,善念可以保存,恶念要消灭,我们动一个念头,照顾这个念从何处来,照顾这个念往何处去,若能照顾自己的心念,则受想行识空,若照顾自己的色身,则身体空,但心未空,妄想生生灭灭,见到粗妄想,后来粗妄想熄灭,变了细妄想,细妄想犹如流水一样,古人称为流注生灭,赵州老人称其为急水上打皮球,念念不停留,如瀑布一样,还看无生灭,其实微细生灭不停,再照顾,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完全靠这个照字。所以修行不用多,照见五蕴皆空,留意那个照字,照甚么?照自己,自己就是五蕴,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古人云:色蕴犹如聚沫,受蕴犹如水泡,不论苦爱乐受,很快便过去,想蕴犹如阳焰,打甚么妄想也不实在,行蕴犹如芭蕉,层层剥落,剥到最后便成空,识蕴犹如幻化。【度一切苦厄】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出三界火宅。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的功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则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尽,然后才见到诸法的清净相,清净是空的别名,所以名为诸法的空相。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例如生死是一个空相,迷的时候以为有,以般若观之,生死是空的,不离开生死然后有涅槃,生死当下空就是涅桨:般若照见烦恼本来是空,烦恼空就是菩提,众生也是本来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法不生,试问水中月有没有生??无生。水中月有没有灭??无减。水中月无生无减,一切法亦无生无减。又水中月有没有垢秽?——无,污水里也有水月,但不被污水所染,清净水内亦有月,亦不染清净水,故云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大海一天两次潮水,海水不会增加,一天两次退潮,亦不会减少,所以众生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生净土,佛性不会清净,堕地狱,佛性不会染污,凡夫轮迥有生死,佛性无生亦无死,等于虚空——明来暗去,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在诸法实相的空相内,无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因此诸佛如来绝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诸法空相内,无五蕴可得,是故诸法空相内一个众生也无,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此意。在诸法实相内,无色的相可得,色的性就是诸法的空相,空相内无色的相可得,无楞严咒、大悲咒的字可得,亦无金刚经的文可得,是故空中无色。无色,身便空,无受想行识,心亦空,所谓身心两亡,身空心空佛现前,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空,故有生老病死苦,心不空,故有生住异灭,若身空,无生老病死苦,心空,无生住异灭,身心两亡,佛性现前,所以学佛,是很简单,很现实的事。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根以能生为义,根是积业润生,如眼看色,当见色的时候,或邪视、或偷看,于是便作业,又如眼见黄金起盗心,见美女起淫心,见名贪名,见食贪食,于是因眼根而积业。六根空即是清净,不是作无解,如来眼根空,出生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具足,所以眼根要空,否则便会作业,耳根亦复如是,若不空耳根,一切是非、淫词歌曲,会使人作业,鼻舌身意亦如是,所谓六贼为媒,自劫家宝,六根即六贼,劫去了真如佛性之宝。以般若观照,见到诸法的实相是空相,是故空相中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无,是空,是清净。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尘是染污,能遮盖本来清净的佛性,如眼观色尘起贪念,色尘盖覆佛性,如是耳闻声尘起执著,鼻嗅香尘起取著,舌尝味尘乐著,身著触尘,意缘法尘,都能盖覆佛性。六根对六尘,六根空,六尘亦跟著空,若六根取六尘便是生死,若六根回光返照,返流全一,便是涅槃,所以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是用耳根,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耳根听是非闲言会造罪,若耳根返闻,远离声尘,会令你成等正觉。修行人一定要离六尘,出家便是离六尘,所谓出家,是出六尘之家,例如沙弥戒完全是离六尘,杀盗淫妄酒是五戒,在家居士也可受,但沙弥戒再加:6.不唱歌不跳舞,亦不往观听,是离声及色尘之家。7.不戴香花蔓,不香油涂身,是出香尘之家。8.不坐卧高广大床,是出触尘之家。9.过午不食,不贪著饮食之味,出味尘之家。10.手不捉金银财宝,出法尘之家[分别我有多少财宝是法尘]。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为六识,加上六尘六根,称为十八界,十八界就是众生,六根在内,六尘在外,中间是六识。六尘无知,六根有觉,六识起分别,但六根无分别,如眼见物,不会分别长短方圆,是由眼识分别,耳根只能闻声音,不能分别是男声、女声、风声、火声等,是由其识去分别,众生不肯出离生死,皆因留恋自己有六根、六识、六尘,在十八界内打圈,离十八界即无众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十八界和合即有众生,故云此有故彼有,众生本来空,若无六根、六尘、六识,何来会有众生,只是众生不肯把十八界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是故处处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了期。昔日,有一梵志拿花供佛,世尊叫他“放下著”,梵志把左手的花放在地上,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把右手的花又放下,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问:“我两手的花都放下,世尊还要我放下个甚么?”世尊说:“我要你内放下六根、外放下六尘、中间放下六识,十八界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便是你安身立命处。”梵志即时悟道。我们现在约六根六尘六识都未放下,被十八界盖覆佛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把十八界放下。以般若观照,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都无,十八界空,十八界清净,便是诸法实相,便是佛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何谓无明?众生十八界不能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佛性不明,名之无明,经云:“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真如人人有,但不守自己的岗位,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便是真如守自性,凡夫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妄动,故有无明,无明无实体,有了无明必定有行,所谓不觉是无明,妄动就是行,行分善行、恶行、不动行,总称为业行,行必有识,善行有善识,恶行有恶识,不动行有不动识,行即业,人业有人识——例如见水是水,天业有天识——见水如琉璃,饿鬼业有饿鬼识——见水成火焰。有了识,业牵识走去投胎,识与父精母血,三缘和合而成胎,是为名色,色是父精母血,自己的识是心,心有其名而无作用,所以称为名色,名色七日一变,四十九日后有五个胞:即头、双手、双脚,十个月后六根成熟,六根有入六尘的功能,故称为六入,小儿出生后与六尘相触,所谓六入缘触,触境有苦有乐,属受,故触缘受,受是果报,受果报时心生系著,故受缘爱,若乐受爱其长合,若苦受爱其常离,爱合爱离而生取,取即作业,若依理而取属善业,若非理而取属恶业,故取缘有,有即业,有业故有生,生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受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名十二因缘,若以般若智观,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灭,十二因缘是空的,可以证辟支佛果,若以般若观照诸法的实相,不但无无明,无凡夫的无明,亦无辟支佛的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凡夫的老死,亦无辟支佛的老死尽。以般若观一切法,可以超越世间法无明,超越出世间法——无明尽。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即真实之意,四圣谛不是辟支佛道,是罗汉道,世尊三转十二行法轮,示二乘人四谛法门: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指众生的果报完全是苦的,生老病死再加上贫病交逼,是为苦苦,就是快乐也是无常,乐坏苦生,名叫坏苦,享禅定之乐也是无常,属于行苦,是故三界中有苦苦、坏苦、行苦,是名三苦,另外还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等,众生不知苦,所以如来示苦相。此是集,招感性——苦从何来?是自招的,名集谛,集即招感之义,人人都有贪嗔痴烦恼,由三烦恼作杀盗淫妄等业,由业而招感上述八苦,苦是果,烦恼业是苦因。此是灭,可证性——灭苦因苦果名为灭谛,苦尽就是涅槃。此是道,可修性——灭苦因苦果需要修道,道谛是无漏法,修无漏法,不漏落生死。
南师怀谨细说《心经》 怀孕抄写心经
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知——知即觉也,觉[苦]生则无生,觉[苦]住无住,觉[苦]灭无灭。觉苦无生,何来有苦,所以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集是烦恼,烦恼可以断,如何断呢?一定要觉,觉集无集即断集,故云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如何证呢?苦因苦果“灭”了,这个“灭”因生而有,无生则无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是云证。此是道,汝应修——道是可以修,如持戒则有戒,不持戒则无,修定则有定,不修则无,断惑则有慧,不断则无,故云汝应修。所谓修道就是修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还有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得证转此是苦,我已知,不用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用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用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用更修。何以不用更知、更断、更证:更修呢?因为如来悟了四谛真实之理,例如苦,是有为法,有为不离三相:生、住、灭,如来悟苦的生相不可得,悟苦的住相不可得,悟苦的灭相不可得,若悟到苦的生住灭三相不可得,苦当体即空,空就是苦的实谛之理,是名苦谛。集也是有为法,不离三相:烦恼有生耶?悟则无生相可得,烦恼有住耶?悟则无住相可得,烦恼有灭耶?悟则无灭相可得。如是迷时见有烦恼生、住、灭可得,悟时,烦恼生住灭三相皆不可得,当体就是空,此是集的真实相,故名集谛。灭又如何?有生则有灭,觉则无苦生,亦无苦可灭,寂灭现前,就是灭的真谛,如来说灭,因苦灭而见谛,见谛时无苦无集,故无灭。道又如何呢?例如修戒定慧之道,戒有生耶?戒无生相,戒有住耶?戒无住相,戒有灭耶?戒无灭相,戒定慧无生住灭三相可得,无生住灭三相就是无为法,戒定慧当体即空,道即是空相,修即无修,故云此是道,我已修,不用更修,六祖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此是戒定慧的真理,道的真谛。在诸法的空相、实相内,无凡夫苦集之法,亦无贤圣灭道之法,故谓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一切法空,空相便是清净相,在清净相内,六根清净,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清净,无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亦清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明清净,故无无明,无明尽亦清净,故无无明尽,老死清净,无老死,老死尽亦清净,故无老死尽,无菩萨能修六度万行之智,智亦清净,是为无智,万行清净,有何可得,故无得,世间法出世间法清净,是为无所得。此是菩萨法门,菩萨以六度为智,皆是断惑,在未证得一切法寂灭以前,要以智去断惑,但是一切法本来寂灭,无能得之智,无所得之法,亦无能修之智,无所修之法,若见有能所,是生灭心,不见有能所即寂灭心,所以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悟一切心空名为菩提,了一切法空名为萨埵,心法一如,并无能得所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何谓挂碍?例如眼[珠]与眼[白]相合是为无挂碍,眼与沙不能相合,是为挂碍,又如皮与肉相合是为无挂碍,肉中有刺则有挂碍,”挂碍者,与般若心不相同故,般若心是空,一切法是有,若一切法不空,有与空不能合便有挂碍,若一切法空,法空与般若心空相合便无挂碍,所以一切法空即般若,般若即一切法空,般若与一切法空打成一片,即一切法空不碍般若,般若不碍一切法空,犹如大悲咒放在心内——空,所以不会碍楞严咒,楞严咒在心内也是空,此空彼空,空与空台,无有挂碍,假如有一法不空,便有挂碍。六祖菩萨在世时,有一僧名法达,来顶礼六祖,但是头不到地,六祖说他心中必有一物,法达说:“我诵法华经已有三千部。”自谓读法华经三千部,何必叩头到地,这三千部法华经未空,放在心内,便成为他的挂碍。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便有挂碍,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亦有挂碍,若世间法空,出世间法亦空,与般若空相合便无挂碍,无挂碍则无有恐怖,恐怖即忧虑之意,如眼内有沙,若不除去便会盲,盲便是恐怖,眼内无沙便不会恐其盲,又如肉中有刺,若不除去,则有溃烂成疮的恐怖,凡夫有生死的恐怖,二乘人有沈空滞寂的恐怖。要是有一法放在心内不能空,此一法便牵你入生死。过去有一位金碧峰入空定,无常鬼找他不到,无常鬼便请土地公帮忙,土地公云:“金碧峰甚么东西也可以空,惟有一水晶钵他最爱,你们俩一变作老鼠,把玩他的水晶钵,一拿锁链,预备他出定时锁他。”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骂“谁人碰我的水晶钵”,另一无常鬼立即锁他,金碧峰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于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水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世间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槃的颠倒梦想。凡夫生死有四颠倒:1.身不净,计为净,2.受是苦,计为乐,3.心无常,计为常,4.法无我,计为我。此是凡夫的颠倒相。二乘人的涅槃亦有四倒:1.看不净,不见法身净,2.看苦,不见寂灭乐,3.看无我,不见自在我,4.看无常,不见佛性常。是为二乘人的颠倒梦想。所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何只离一切苦厄,离一切苦厄然后才见到诸法空相。五蕴空,色空,空亦空,一切法空,便是诸法的空相,亦是五蕴的空相,所以南怀瑾讲心经先生在此处先讲度尽一切苦厄,后说诸法空相,若五蕴未空,即一切法不空,不但一切苦厄不能度尽,而且会生出恐怖及颠倒梦想,即凡夫认生死为真实,二乘人认涅槃为实有,悟道的人“生死涅槃等空花”,生死空,涅槃亦空。以无所得故,菩萨证般若波罗蜜多,若有所得,便不能证般若波罗蜜多,证到般若波罗蜜多,见一切法即心,心即一切法,所以心与一切法无挂碍,无挂碍便无有世出世间法的恐怖,既无世间凡夫生死的四倒,亦无出世间二乘涅槃的四倒,是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证大般涅槃。
【究竟涅槃。】
心不可得,法不可得,心与法一如,俱无所得。是为究竟涅槃,又名大般涅槃,大涅槃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我们的老家,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三德秘藏,是诸佛行处,菩萨依般若修行,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得大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无明尘劳烦恼妄想空,是过去佛,现在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现在佛,未来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未来佛,以般若观照,过去烦恼空,过去成佛,现在烦恼空,现在成佛,未来烦恼空,未来成佛。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无明妄想尘劳烦恼空,三世佛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是最上,菩提是最平等,菩提是最真,故又称为无上正真之道。上来所说诸法空相内,无凡夫五蕴十八界之法,无声闻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无缘觉十二因缘之法,亦无菩萨能得之智,所得之法,总说就是无二乘之法,汇三乘归一佛乘,汇九法界同归一佛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佛得菩提,菩萨证大涅槃,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神力最大,能度众生成佛,大明咒——能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无上咒——般若最上,更无有上,无等等咒——般若是佛母,出生一切佛,无一法能与她相等。能除一切苦——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越出三界火宅,远离生死轮回之苦。真实不虚——即心即佛,决定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心经有显说,也有密说,现在讲的是密说,密说很简单: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密是无可解,亦不破人知,佛门中有很多人依显教修行,亦有依密教修行,例如大悲咒、楞严咒等,都不可以解释,若有以解,不称为密,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不出,解不来,唯有自己知,不过今天在南怀瑾讲心经中,将此心经咒语的意义约略说出来:揭谛揭谛——去、去。波罗揭谛——到彼岸去。波罗僧揭谛——大众到彼岸去。菩提萨婆诃——迅速成就证菩提。

二、南师怀谨《心经》录音视频+文字精编版
此文字内容是近期一些师兄根据南师讲心经录音整理而成!感谢师兄们的辛苦努力!(转)
■ 心经 1 (南怀瑾老师讲解)
你要晓得规矩,不是呆板的。那个是事法界,不是*法界,没有好好用功。你说“照”已经到了事法界,懂了没有?没有到事理无碍法界,也差不多到事理无碍法界也是“照”。“照”的大小而已,“照”差不多到事法界,事理无碍法界。(有同学问:那么无觉无伺就是“照”吗?)啊,我没有下这个注解。又听错啦,你看,现在你们大家,啊?(有同学问:*。)我没下这个注解呀,我讲“观”是“有觉有观”“有寻有伺”这样的,我没有提到的。你看你们听课有那么严重,同学们。所以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百个一百个不同,一句话都不一样的。(有同学问:*)那不能那么讲,“观,照”两个,也可以说不离无碍法界。你不真正用功的,讲道理的都是理法界。现在他讲的事法界、理法界又不同。你们要讲什么?不要耽误时间。(有同学问:“无觉无伺”的那个境界跟无记怎么分别?)无记叫无记;这个叫“无觉无伺”,这个就这么简单答复你。(有同学问:要怎么样分别?)你要分别就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没有修,问这个理干什么?你讲,(师点名某位同学)(同学问:*。)勉强,勉强,但不是见道哦。这是功心的位子,功夫,可以叫他见道位。好,你们这样弄法也很对,“观”是修道的位,“照”是见道的位,也勉强。  现在,那今天晚上我想要讲的又没有啦,又来不急啦,下面我们要讲的是《心经》。转一个方向,告诉你们一件事啊。你们好去睡觉了。  一个禅师,你们翻看《指月录》去找,认为自己是悟道的,大彻大悟啦,shiqing法师,当时在唐末五代的那个时候,这位和尚悟道啦,发生在湖北,湖北你们晓得吧?给你们讲不懂,只好休息喽。武昌三镇,长江南面是武昌,北面是汉口。“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武昌那个鹦鹉洲,黄鹤楼,中原要紧的地区,成就的名士都很多。那么这个禅师认为悟了,去到一个大居士那里化缘。这一种大居士很大啦,不是人大,不是胖子,也不是国家干部,他本身就是道家的人。所以化缘要化,“求人需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呀!他来化缘,这位老居士来接待他,知道他来化缘,这不是坑吝啦,(居士问:)“来干嘛?”(和尚答:)“来化缘。”(居士问:)“老和尚,我问你(一个问题),答出来一切供养;答不出来免谈。”这是真的化缘来了,难啦,要知道。这个和尚说,“好呀,你问吧。”那么这个居士就问他,“古镜未磨时如何呀?”古代的一个镜子,我们现在的镜子是玻璃的呀,古代的镜子是铜作的。这么一个老的古董的镜子,没有擦干净,当然铜锈呀,铜粒粒啦一大堆啦。“古镜未磨时如何呀?”是怎么样?和尚就答,“黑漆漆。”黑得呀,像油漆粘住那样啦,被染污啦。“古镜既磨后如何呢?”假设把这个古镜磨干净了以后怎么样呢?这个和尚答啦,“照天照地。”你说多好。老居士说,“对不起,出去吧,不供养,不行。”你说“照”?没有错呀!拿教理来讲错在哪里呀?一点错都没有。拿教理,*如来禅和祖师禅不同。拿教理,佛的理,功夫,这一句禅宗没有错呀!?“古镜未磨”此心还没有得定,还没有打通,还没有悟以前,“古镜未磨时如何?”“黑漆漆。”“古镜既磨后如何呢?”“照天照地。”那不是《唯识》所讲的大元境,直接把第八阿赖耶识转啦,对不对?没有错吧?你们假设去化缘,被这样的居士给你赶掉,结果你服气不服气呀?不服气,所以这个和尚也不服气,走啦。再去修行,住茅棚三年,参禅。三年以后再来,再来化缘,(居士说,)“好呀,请坐,我问你,还是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和尚答,)“此去汉阳不远呀。”(居士问,)“古镜既磨后如何?” (和尚答,)“黄鹤楼前鹦鹉洲。”好!啪!(师拍腿)供养!没有话说。想想看,这是什么道理?三年哦,再过三年。他先能够答,“古镜未磨时如何?”“黑漆漆。”“古镜既磨后如何?”是“照天照地。”那不是你们这样哦,不是玩口头禅的哦,他(和尚)真到了。这个大居士同维摩居士一样说,“不行。”那就是*不服气哦。格老子硬是这样“照见五蕴皆空”了还不对?啊?可是这个大维摩居士说不对就不对呀,没有办法。这一刺激回,哈哈,再住茅棚三年专修。再过三年再来化缘,他(居士)就照老话问,“古镜未磨时如何?”“此去汉阳不远呀。”(居士问,)“古镜既磨后如何呢?”(和尚答,)“黄鹤楼前鹦鹉洲呀。”对啦,是真悟啦,真正的,所谓“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师边敲桌子边念)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就是观这个,观心呀!不是叫你观明点,我是叫你,这一次没有叫你观明点,观什么的,明点也是心造哦;并不是念咒念佛哦,念佛念咒都是此心在念呀;“观”,是观想,也是此心在想呀;所想的是境呀,佛也好,魔也好,山水人物也好,这是境界呀,那是所想;能起境界,能想的非境呀!所观的是心念呀,能观能照,所观所照的是心念呀,那是境界般若;能观能照的就不是境界般若,那就是实相般若啦。你要找到“能观能照”的啦。好啦,我告诉你一个法门好不好,你们要不要?很快可以成佛。(有同学答:要。)睡觉去!(师拍案。)(众笑。)  我们现在第二周开始啦,上一周,七天,同学们这个准备的阶段,准备修持的阶段,叫你们,把所有的修持法门先都放下。修般若境观,般若中观的境观的法门;因此,叫你们走观心之路;跟你们再讲啦,《大般若经》般若的境观,讲《心经》的法门。在这七天当中,你们有少数的有一点入门啦。少数人有一点入门,大部分的还莫名其妙,那真是在盖庙,盖个什么庙?莫名其庙!连那么短的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是佛法的顶尖,一个塔顶的一颗明珠,也是佛法的最基础,修道是三生宝塔的基础——《心经》。再三反复的讲,都没有听进去,甚至有些同学妄作聪明,你们至少现在有七天的经验,放下一切法,放下一切心,现在,好好乞求忏悔,每一座上来就要(念)忏悔文,告诉你们了,忏悔以后发愿,每一座如此。那么忏悔原观念给我听。(有同学念*)光念还是怎么样呀?(有同学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前,都有我在跪着忏悔,其次怎么样?(有同学答:发愿*)我告诉你,我做的发愿文怎么样说?(有同学答:*十方三世佛加被,迅速发起菩提心)光念吗?怎么样?(有同学答:还要观想。)观想什么?(有同学答:*)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三宝:佛、法、僧,一切圣贤僧前都有我跪着乞求发愿,然后才开始静修。这次传你们这个法门是如此哦。要记住啦。每一座都如此修法。大家听到哦。现在因为你们还不懂,再从头说起呀。这次说了要好好听懂哦。不但听懂还要好好记牢哦。好好把*记牢哦。不要说,哎呦我声音都听到了,我还在打坐,那就不是听法的心情喽。硬用意识去记牢,交给第八阿赖耶识聚藏起来,一入耳根永不忘记。“般若波罗蜜多”大智慧,到彼岸的法门。《心经》十方三世诸佛一切心中之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要,心法的要点,精要所在。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的,舍利佛,起来求法;请求佛说,如何才能求得大智慧而解脱成佛的,佛法的心法,心中心的要法?佛说,善哉善哉!好,你现在去问在座的观自在菩萨。因此,舍利弗,到观自在菩萨前面求法,求什么?如何自己大智慧成就,解脱成佛的法门,心要?请观自在菩萨教导。因此,观自在菩萨开示他,告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从四谛法门:苦、集、灭、道,四谛;苦谛上开始开示。开始开示他,痛下一刀,苦海茫茫,一切众生,有求皆苦,只要有所求就是苦。世间法求得苦,出世法求得不苦呀?也很苦,想出家,想成道,想学佛,想悟道,多苦呀。所以世间、出世间一切皆苦。如何了脱了这个苦啊?苦由哪里来的呢?由我来,有我就有苦。有我无我先不要讲,现在的我由哪里来的呢?由身,肉身,身体;由心,有念头思想;身心两个合拢叫五蕴:“色受想行识”。先要了了五蕴,才能够跳出,跳出就叫做度,度就是个渡船一样,渡过了这个苦海,跳出了这个苦海。我们跳不出来呀,先有个渡船工具呀。是自性自了,自性自度,要自己般若发起,再解脱才能跳出来,跳出来可以了脱这个世界的苦蕴。换一句话说,了脱了这个世界的苦蕴先要使五蕴皆空啦。我们不要说五蕴皆空,就是这个色蕴,四大地水火风:骨头呀,肉体呀,身上的气脉呀,气脉都是肉做的嘛;但是修白骨啦,变成白骨喽,肉呀,细胞呀,神经呀都化掉啦,还修个什么气脉不气脉,气脉就完成了嘛;有气脉就是有肉体嘛,肉体是受阴呀,这个受阴由哪里来?色蕴的四大来,(由)地水火风来。四大都空不了,哪里是五蕴空得了呢?所以不能度一切苦,长日都在苦中。上次给你们讲过的,佛法分二种:一种是以四谛法门为基础,一种是直朝大乘之路,但是基础,不管大小乘基础还是在四谛法门,修持法门始终不离四念处上。所以观自在菩萨本身就告诉你,这个法门要想了脱度一切苦恶,当然包括了生死,生死也是大苦。一个方法,“观”正观,不是眼睛去看,“心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观”,“观”哪里?不要“观”脑子,告诉你们“观”心头部分,就是心窝子这里,我告诉你们观心头这一部分,怕你们不懂心头这个部分,怕你们不懂心头这一部分,特地说明在心窝子这里。我们这个肉体不是有个心窝子吗?在这一部分,有许多人拼命抓住在心窝子啦,你的心窝子还比猪心卖的价钱贵呀?好笨!在这一部分。我们现在盘腿坐到,头到心窝子,屁股这里上来到心窝子,恰好在中间,心窝子中心部分。观自在,菩萨的名号就是法门,代表了一个法门,等于我们取一个名字。什么叫圆观?圆满,观照,大圆镜子,了不起啦。每个人的名字都取一个意义,菩萨的名号,佛的名号同样,就是他功德修行的代表的名号,意义。所以以这样“观”,以心眼“观”自己,在哪里?以心眼自己“观”自己,时时在这儿。什么是自己呢?除了肉体之外,就是我这个思想、感觉、知觉这就是自己。现在凡夫的自己。你观自在,“观”心:看这个念头来呀,去呀,这里头就要知道哦;谁在“观”?能“观”的是谁?现在不问(大家),能“观”当然我在“观”呀!所“观”的是什么?所“观”的是杂念、妄想呀。杂念、妄想,你把它看牢就是“观”。所以我不是给你们比方:“观”,像我们掉了一个东西,黑暗中找不到,拿个手电筒的亮光慢慢去找,看这个东西在哪里;这个亮光是有限的,一点一点去找,找这个念头;不要作意,不要用力,自然的去观;实际上,你一观这个念头,念头已经跑啦,跑了不去追,没有争取,不去迎取;当下叫它是空,管它空也好,不空也好,一念清净自在。有杂念来,妄想来,舍,布施,布施就是舍;中国禅宗讲放下,就抛开啦;念念舍,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世间念头也好,佛法念头也好,一切皆是虚妄。比如《圆觉经》所讲的“知患及离”呀。念头是虚妄,幻化的,你知道它来啦,你不要去赶跑它,你只要“观”到它,它就跑掉啦,一点都不用力的,那么轻松呀。“不假方便”这个里头用不着有方法的,用不着求菩萨帮忙,佛帮忙。“离患起坐”离开了不是清清静静的?!“不假四谛”。(《心经》1集完。2012.01.10 火凤凰初稿。) 
■ 心经 2
  有人错解了《圆觉经》,以为这个注解了就成佛喽,这个不算。这是触觉,思觉,刚刚开始的不是本觉。所以不要错解那个经文。如此,你“观”起《心经》:行,走路;睡,睡眠的时候;站着,坐着,做事,随时“观”此念头。“行深”慢慢的,你的功行深了,功夫到了,“般若波罗蜜多时,”大智慧突发啦,嚯!那个时候,一下子直接顿悟,“照见五蕴皆空,”不是你懂了道理就行了,“行”没有深,功力没有到呀。你明知道念头是空,你空不了呀。理上是知道,事上做不到,你功力不够呀,功力哪里来?靠你平常的“一日时间十二时”在哪里去?随时在做这个功夫,昼夜十二时没有一秒钟放逸、懈怠。“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突然到达实相般若,自性自慧爆发,明白啦。这下不是“观”喽,“观”还是用力的,我刚才不是比方小电筒那么照吗?到了那个时候啊,不是“观”啦。比方,电灯开了;比方,太阳上山,突然之间顿悟,“照见五蕴皆空,”身心内外统统空了,见自性真空,“五蕴皆空。”你还有气脉,还有感觉,还有痛苦,坐在这里还有不舒服,那都在受阴,想阴里头嘛!那还谈个什么呢?纵然你得了定,呼吸停止了,脉还没有停止,还在行阴里头呀;脉也停止了,暖受识还在,还在行阴,识阴里头呀;都不是呀,没有证到空性呀,理念上的空没有用呀。所以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到那个时候,突然顿悟一照,五蕴空啦。无我无人无法,这个时候离苦得乐,乐也没有得,无苦也无乐,实相般若。“度一切苦厄。”这个经文这里就是一段,告诉他(舍利弗)修持方法,就是这样的修持方法。你看“观”到“照”就叫“观照”。“观”是“观”,“照”是“照”。“观”是自性心光的小亮光,初修人,以此着手入门;“照”那不同啦。一点都不吃力,也用不着修,也不用修,也不离开修,自然就在修;一点不用力,好像是无修无证,“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就告诉了舍利子,这就是般若境观的法门。就完啦,般若的心法,佛法的精要,修持的法门告诉你啦。观自在菩萨看看舍利子还不懂,当然同你们一样,没有到这个境界,功行不够怎么到?!唉!舍利子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来给他分析五蕴,(舍利子)不懂!又退一步,不能顿悟,只好渐修啦.  第一,我们这个色,身体就是色法,地水火风,你们坐着一天到晚都在修道,困扰,就是身体嘛,就是色。色法在困扰人,所以禅宗叫做色壳子,一投胎钻到这个色壳子里以后就爬不出来,好像那个蜡丸子一样,一个药呀,一个东西装到蜡丸子里封掉啦,就拔不开啦,不能解脱,脱不了,就被封住啦,这个色法就有这样厉害,色壳子。在这个壳壳里头跑不开。因此,他告诉你“色即是空,”这个四大本空,这个地水火风四大,肉体本来是空的。舍利子懂不懂不管,你们听了懂不懂?懂呀!道理是懂,“色即是空。”你空得了吗?你坐在这里,你人在这里,你空得了吗?所以佛的基本教法,“不净观”,“白骨观”一来,就是给你空色蕴的,身念处。但是,你们所以,平时我叫你们修“白骨观”这个很重要呀!你就是把气脉修得很好有什么用?那么四大分散了以后你的功夫,道在哪里?在气脉上呀?气脉是有肉体,有神经才有气脉哦。但是,你说没有气脉吗?也不对呀。你气脉不通,你色阴就空不了哦,“色即是空。”就做不到呀。因此,密宗呀,道家呀,许多的法门尽量都在色身上修,是身念处,四念处的开始修法。气脉修到极点是干什么呢?了这个色,“色即是空。”呀。要达到,要证到。啊,你说,“老师你这样讲我懂得了!”你懂得个屁!有大智慧的人一听,“色即是空。”两腿一盘也好,不盘也好,一念一定,把身体一抛,就丢掉了,“色即是空。”那是智慧。所以告诉你“观”与“照”是境界般若,到这里不是境界般若哦,方便般若。讲一声:“色即是空。”当下身体就空掉了,就甩开啦。凡夫,你们怎么样舍不开?一坐起来,无始以来就舍不得掉这个身体呀。这就是根本的业力,不肯丢这个身体。你说老师平常教过你们没有呀?教过你们呀,坐好呀,定好呀,与虚空合一呀。你做得到吗?还说老师不教你?蠢材!做不到。有智慧高的人,“色即是空。”当下身体就丢掉了,管它是身体病也好,舒服也好,嘭,就丢掉了。但是,观自在菩萨又吩咐舍利子喽。到达了“色即是空。”呀,你还不要抓一个空,你把空的境界抓得牢牢的,身体也丢开啦,四大也空啦,以为这个空才是道,清净才是道,“空即是色。”呀!小乘罗汉,抓到一个空以为是究竟,得罗汉果,现在观自在菩萨教你进入大乘佛法,不要抓一个空,抓一个清净,虽然丢掉了,“色即是空。”空也不要,这个空,抓一个空等于抓一个肉体一样,色法;况且你那个空还是意识上所造的,色法上所造的空的境界,有限度的有境界的。所以小乘境界这个空是有限度的,他的智慧也有限度,能力也有限度,神通也有限度,因此,进一步破除他的法执,破他的法执:说,不要抓一个空啦,“空即是色”。你说,“好啦,我懂啦。”空也不管,空到哪里,更空呀?空也不管,空也不管就是更空了嘛。还不是的,只知道空,不晓得缘起——偏见,偏见落在见取见上,空也不可以执着,落在空上,不能起用呀!不能起妙有啦。要回心向(大乘)转成菩萨道——“缘起性空”。因为“性空缘起”呀。所以上面两句话,“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缘起性空。”下面马上转过来进大乘道性空转妙有,“性空缘起。”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呀。这个四大丢不丢都一样,它本身就是空的。你觉得四大给你的障碍,是你的念头在障碍,四大并没用障碍你呀,它呀本来是空的,同念头一样,本空呀;你觉得四大有障碍,是你自己被障碍住呀。你懂了,参透了这个道理,四大何妨呢?有了四大才能做事呢!“性空缘起。”真空生妙有。“色即是空。”它当下同空没有两样呀,并没有离开肉体色法以外有一个空呀。“色不异空。”色的本身就是空呀,因此你不要抓一个空,“空即是色”呀。当时,他讲的话长,不是像我们翻译这样短。第二个就分析,“舍利子呀,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你们现在坐在这里不是难受吗?你看**病了跑来打坐,还不到三分钟,又摸头,又翘腿,又动脚趾头,坐在这里好难受哟。你叫他“受即是空。”空得了吗?这个受就是空不了,这个感受。大智慧的人,一提这句话,他就空掉啦。“受即是空。”那么,你守住一个清静的境界,守住一个空对了没有?啊!“空即是受。”那也是个感受呀,你觉得空也是一个感受呀。虽然说进入“缘起性空”你还是了解了一点,还是小乘境界,守住个空,空也是感受呀。那么,进一步告诉你,“受不异空。”呀。一边在苦呀,一边在熬呀,痛呀,难过呀,麻呀!你看,你看,你看看,你观心,观自在菩萨,那个知道痛,那个知道受,那个痛的感受它在哪里呀?“受不异空。”呀!它本身就是空的,“空不异受。”因此你不要求一个空啦,换一句话,以受阴来讲,受也不错呀,苦受也不错呀,盘腿坐在这里受罪不错呀!我昨天有告诉你们,多受一份罪,多消一份业呀;生死业障无始以来,我们害人家身体受痛苦的,害众生心理受痛苦的事情我们做得多啦。现在自己多受一下,消一下“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你看看,腿麻,哪里难过,你回转来内观,自己“照”一下看,定在那个酸痛麻的时候,你自己看看蛮好玩的,格老子,你痛个什么鬼呀!啊!我们还可以跟它讲话呢!你乖一点好不好,嘿,痛得蛮有意思的。你那个知道痛的,那个不痛呢!对不对?那个痛就是受阴痛的,你那个知道痛的痛不痛?(师大吼道)懂不懂?不懂,你(是)蠢蛋!懂了,你般若就入门了。好啦,看你们的福气,懂不懂?那么,观自在菩萨又给他分析啦,还有第三个呢。这是中的最厉害的一个,孙悟空!“舍利子呀,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你看看,你们心中这个妄想念头,想都是空的啦。你不要死死抓一个空嘛!抓一个空,“想即是空。”嘛。对嘛,你有个清净有个空呀。境界,哎呦,我好好呀,有进步呀,有光呀,光个屁;你拿二十块钱买个小电筒比你的还亮。“想即是空。”你抓到一个空,抓到一个空,“空即是想”呀。有一个空念,空不是想出来的呀?你睡着了还空不空呀?啊!怎么那么笨?“想不异空。”呀!你想吧,没有关系,所以你妄想断不了,你不要去掉它嘛,给它想个够。你坐在这里想,如果想女朋友,你尽管想。女朋友站在你前面,哎呦,对你好啦,你想吧,给你想累了,你看你想不想。“想不异空。”想累了就不想了诶,它本来就是个空的,是个假的,所以叫做妄想,你上当受骗干什么嘛?“想不异空。”乃至你想佛,想菩萨也是你的想。学密宗,念咒子,观想想了半天,这个升起次第还不对,还得了一半,统统放下什么都没有这叫圆满次第,去你的我何必去想呢?就空了就好了吗?我何必去想呢?想的本身就是空嘛!可是你不要抓到清净抓到空以为是对的呀。“空即是想。”呀。哈!你落个一边又不对啦。落在妄想上面是有边,这是凡夫六道轮回;落在空边,就是小乘境界声闻,圆觉,不究竟。所以说你尽管想嘛,那个想本身,你看,你想想看,你看,我讲话你们就在想,你为什么要空它?(师大声吼道)它来空你的!笨蛋!你空它,你有本事空它?它在你那里留都不留,一个念头过来就溜走了,就散掉啦,来无踪去无影,“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要你去空它?这个干饭白给你们吃啦,笨蛋,素菜白给你们吃啦。嘿嘿!它来空你的,“想不异空,空不异想。”你死死守到一个空呀,你就在妄想,你就该吃香板要打你。懂不懂?听得懂,听不懂?都不懂呀?不懂,我不讲啦。都不懂还讲什么?对牛可以弹琴呀。那个*抿着嘴在笑,他好像懂一点,你懂就给你来讲了。你会通电?好,给你讲。这些笨蛋,笑都不笑,不懂。(师大声说)笑不异空,空不异笑嘛!嘿嘿!你看,佛法就是那么简单,下面可不容易啦。“行即是空,空即是行。”我的乖乖,什么是“行”呀?你认都认不得什么是“行”?“行”跟“识”你认不得呀!所以,你以为《心经》,你们懂《心经》,随便都去讲《心经》,不要谤法哦,造业,造口业。不会啦,讲讲终归是好的啦,讲错啦也是佛法嘛。所以“行阴”跟“识阴”多难懂呀!要懂得什么是“行阴”跟“识阴”你把“色阴”了了,“受阴”了了,“想阴”了了,慢慢体会才体会到没有妄想,虽然没有妄想了,嘿嘿嘿嘿嘿!好像我没有在妄想了,可是有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我也讲不出来,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就有一个,这个究竟是什么,你说,哎,我没有打妄想呀,就是空的,这是什么?(师大吼)呵!“行阴。”“无明缘行。”这就是一念无明,你以为是清净,你以为这个是道,你活见鬼!“行阴。”你以为这么容易呀?《心经》不是随便,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呀!随时修行,“观照”功力深了,才“照见五蕴皆空”呀。不然我现在前面给你们讲三个(色阴、受阴、想阴)还容易懂,什么是“行阴”你不容易懂;“识阴”你更不容易懂呀!那个“想”,还不是“识”哟,“想”是“识阴”起的一个表皮层的作用哦。所以《唯识》那个“识”那么容易懂呀?你们听了《唯识》不懂,应该的,吃零鸭蛋,一点都不稀奇。下面两个暂时保留。你们懂了一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应该统统一路下来。所以,观自在菩萨说呀,舍利子呀,你不懂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一样,你懂吧?!你懂啦,就是给他分析“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怎么样空?他空不了呀,道理懂了,功夫不到,又分析给他听,第二段。唉!第三段给他做结论,“舍利子呀!”只有一句话就是一段,“是诸法空相。”不但要身体空,身空;不但要我空;法也要空,什么叫般若?什么叫佛法?有个佛法,佛法也空,幻化。换一句话:“法即是空,空即是法,法不异空,空不异法。”什么是法?舍利子三节要是懂一节,法还要修呀?都空掉啦!“舍利子呀,是诸法空相。”(《心经》2集完。2012.01.10火凤凰初稿。)
心经 (3)  南怀瑾老师讲课  ……大乘法,什么显教法、密教法,头上有发、头上没发,这些什么法……一股邋遢的,旁门左道,连佛法统统都没有了,“舍利子,是诸法空相”,懂了吧?第三段。  然后,你懂不懂,不懂再来。所以,你得到了、证到了,修行功力到了,“是诸法空相”,在空相当中,你才好修持、才好修行。得一个空相,在“诸法空相”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自性真空,般若实相,(在)这个境界里如此修,这不是“行深”,功力到了。  “不生”,什么是“不生”?无生法忍。一天到黑尽管吃饭、穿衣服、做事、打哈哈,乃至忙碌,一切在做事,“生而不生”,每个念头用过了,当下即空,当下即舍---“不生”。  “不灭”,虽然是空,一起用就有了,“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空性里头有什么脏的?脏念头、善念头、好念头,他都不粘嘛!譬如这个虚空,臭的、香的,好的、坏的,虚空不理,它粘不上虚空,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在这个空性中,一天到黑在自性空中,你修它也多不起来;你去修,把空大起来一点?空就是空,还有大小的?!  “不减”,你不空它,(也)少不了。譬如我们大家凡夫没有悟道的,空不空得了呀?空不了,那你少了?你的道没有少。它来空你,不是你去空它,“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嘿,你一天如此修,“是故”,所以,你要懂,在这样空中去修,一切身心空灵去修,“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一路什么都没有……  你看看,你说你腿痛,你看看那个痛的念头,痛不痛?你不看腿嘛,看你那个念头痛不痛?痛的念头痛不痛?知道痛的那个痛不痛?“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也没有眼睛,你们打起坐来还有一个眼睛,因为你们忘记不了眼睛嘛。你真把身体肉体丢开了,有眼睛吗?“无眼耳鼻舌身意”,什么叫亮光呀?光又怎么样?哦,你见到光---你见鬼哦!  “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没有,六根、六尘都没有了,因为你在“诸法空相”。有也无妨,有也空,因为“有即是空”,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你们天天念经嘛!出了家,吃了素,一天念些什么?打起坐来不是眼睛就是耳朵抓得牢牢的。“哎呦,我的眼睛不舒服、我的耳朵难过……”见你的鬼!你怎么不念《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统统都把它拿掉了;白骨都拿掉了,还有什么气脉不气脉,“眼睛气脉通喽,头上气脉通喽……”通个鬼!  “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空了,空了不算数,“无眼界”,十八界也空,“无耳界”……不过,(这样)翻译很麻烦,“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也空。  四谛也空,无所谓苦、无所谓集、无所谓灭、无所谓道。你看,“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二因缘空。  “无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一路缘下去。“无无明”都空嘛。什么叫“无明”?有个鬼才“无明”?“无明”也不管。  “亦无无明尽”你说“无明”,既然我空了,把“无明”了了,有个了就不对了,“亦无无明尽”。  你说:我已经空了,到了头了---有到头你就昏了头,没有到头,也没有不到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明的最后一位,十二位,“乃至无老死”,怎么了生死?了了干什么?生死本空,那生死有什么可怕的?!  “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所以,了了生死的人还在哪里?正在生死中。  “无苦集灭道”,四谛也空!因为《心经》是从四谛的苦开始讲,所以,最后讲到四谛也空!  那什么叫般若智慧?“无智亦无得”,得个什么?得道?有个道可得?你还不如到余**那里得个馒头多好呀,厨房里抓个馒头……得个什么嘛?“无智亦无得”,空都不得,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就是大乘菩萨之道,般若法门的正观修法。  第四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得到一个无所得,菩萨境界,当然,你们都是菩萨,本来无所得。  哎,这就是菩萨了?不是哦,这就是观心,叫你们观心观到这个境界,“行深”,这都属于行,修行。你看,就给你对照的,你一步一步到了才算数,没有证到的都不算数,证到了这一步,“无智亦无得”,算你般若悟了,这个时候算你悟了,“照”到了,般若到了---还没有解脱,没有解脱,还没有完全明心见性。“无智亦无得”。  “菩提萨埵”,进入大菩萨,大乘道的境界,入道了,可以入道了,“菩提萨埵”。  然后下面说,你得到这个境界,“行深”到了,“照见”这个样子,“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这一下,你的智慧爆发、起来了,就“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的“照”。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入世也好、出世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一切心、一切法“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生死都没有,在生死中都不恐怖生死,在轮回中不恐怖轮回。  所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观自在的观照法门来,智慧成就了,这个时候才悟后起修,就要靠“行深”来、靠工夫的。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到了没有?没有。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大乘菩萨境界还有“颠倒梦想”,不是没有。  所以,你们早晚上课念《楞严经》,就晓得阿难的那个偈子“令我审除微细惑”那个微细的惑业在那里还脱不了。你看,许多修行人……像我许多年的经验,我也看了几十年,跟我学的老辈子,许多中途都走了叉路,没有一个功德圆满的---前生的业啊。  那个微细惑,修行越到后来越细;越细,你越搞不清楚,以为自己对了,自己处处在疑,东找西找---找不通的。  所以,早晚功课用《楞严经》那一段,“消我亿劫颠倒想”,“令我审除微细惑”。  所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还要“远离颠倒梦想”,一起微细惑没有了,即空既有,非空非有的中观境界现前了,“究竟涅槃”,那么,真的悟了!这个时候,也不是观,也不是照。得解脱,见性。  所以,由“观自在”起,到“照见五蕴皆空”,都是有为法,就是《维摩经》所讲的有境、无境。一直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就是无为法。  所以,观自在菩萨说:舍利子啊,“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是过去成佛、现在成佛、将来成佛,要想真正成佛,不走这个智慧解脱之路,没有一个(可以)大彻大悟得正等正觉成佛的。  所以,“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都靠自己的智慧法门去了,自性自度,观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严重的吩咐他,“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走这个法门才(是)能成佛的彻路,心要、心法,佛法的心要,心中之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啊,“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所以你要晓得,这个法门是智慧成就到彼岸,自性自度的,“是大神咒”---你们迷信,以为念咒子可以成佛,这才是咒子,“是大神咒,是大明咒”,这就是真正的咒语。“是无上咒”,没有一个咒超过这个咒的。“是无等等咒”,任何什么咒呀、什么咒呀,那一个咒语都不能跟它两个相等,比都不能比;所有的咒语,你一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它就垮了---最大的法。  但是,光念没有用哦,你要证哦,光念那个咒语不一定灵啊。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破除你们这些迷信妄想的。“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有求就苦,想修道求佛也苦。“真实不虚”,这不是随便讲的,这是真实的哦。  你们习气上迷信,喜欢传个咒,观自在菩萨说:我也传你一个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你们现在念的,一样。  你用闽南话、广东话“gedigedi”就是ge。所以,真正的音是“gadigadi,boluosenggadi,putisuohe”什么意思呢?“揭谛揭谛”,自度自度;“波罗僧揭谛”,快快度大家。自度只有自度的,靠佛菩萨度你度不了啊;佛菩萨是度你了,他传你法,你自己要去度,他给你一只船,你不去驾驶,你怎么办呀?所以叫你们人贵自立。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僧”就是大家、大海,大众之海。自度以后赶快度众生,自立立他。  “菩提”,觉悟、觉悟啊,你清醒啊,你脑子清醒啊。“娑哈”,快快地觉悟,不要迷糊了。  所以,今年寒假的禅修,要你们统统密法、净土,什么都给我摆下,走正观修行之路。那么你说,(跟)修禅宗有一点相像啊……  懂了没有?懂了多少?第二个星期,就是今天开始了,昼夜时中不准马虎,如此观照下去……  好像这个礼拜有两次法会,法会尽管做,法会唱念,你听维那唱念……昨天我教你唱念,你懂了没有?还吃力不吃力呢?不吃力了,对呀,你不要硬是提起气来……很自然的,慢慢练习就会很轻松了,知道了吧。  休息!自己在座位前面向佛磕三个头,顶礼三拜,顶礼法,这就是尊重法,要(有)很至诚地尊重法的心情,自己才得利益。  (同学:法会到此吉祥圆满!)    (此听录整理文字版主要是配合听南老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版时敬请小心理解。)  (《心经》3集完。2012.01.10 火凤凰初稿。2012.03.09无名初校。)
转载自:【实修驿站】 原文: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14682-1-1.html
心经 4
  给大家讲了,所有修持的人没有如法,就到禅堂里坐一堂,昏沉的话,有日本的佛教观念来坐禅,那么一堂静坐就是修法一堂,修个什么法?修禅定法,不然你坐着干什么?坐着贪着舒服,清净,逃避现实,不应该的。现在告诉你们法门,每一上坐,有普贤行愿品修法,每一上座,腿收好,坐坐好,身心稍稍清净一下,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老师,上师,充满十方三世,充满十方时间空间,每一位佛,三宝前面都有我的礼拜,忏悔。那么把忏悔的观念归结来,一个字一个字都要,不是念清楚,想清楚,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不要嘴里念过去了,心里看清楚自己念头,这句话,话就是思想,出来的时候,在心里检查看看,***,以前这个时候还不忏悔等待何时?等待什么时间?然后检查一下心念,乃至刚刚做的行为,乃至今天做的行为,昨天做的,凡有错误,一切我今皆忏悔,不再犯。你真能够做到忏悔这一门,马上得定了,还有多的?你以为显教就是经典文字上说,同实际修行没有关系啊?绝对的关系,是你们没有去修啊,这就是修忏悔法门,忏悔了,从身语意之所生,身语意,身,现在打坐了嘛,腿也坐好,****,没有做坏事了,语,没有说话了,意,就是这个意了,一切不乱想,从身语意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过去的,忏悔了,忏悔了等于切断了,忏悔不是去追忆哦,哎呀,我昨天,**对不起,现在怎么办呢?那变成妄想了,千万注意哦,忏悔,就是切断了。就是切了断,暂时摆在那里,等到我发了财再来还吧。成就了再还,就是一念之间,就下去了,就空下去了,定下去了,有什么难呢?这是走显教,显教就是密教啊,就是法门啊,这就是忏悔门啊,往昔所造诸恶业,不是念了算数,心里想一想,自己哪些习气杂念,杂染。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都把他忏净,这一念下去就到了,然后观想也不观想,就一念下去了,这个法门就到底了。  第二,发愿,这一念清净一下,第二念发愿,其实早晚课诵发愿都有啊,我们中国佛教,一千多年,**禅宗的发愿,六祖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自身烦恼誓愿断,这四句,你们还“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念过去了,木鱼敲的,哪里回到心中呢?你把四句话回到心中,但是这个太大了,六祖**上的发愿,你们做不到,所以在禅门里头,就是念了,有口无心,有口无心念东西都是有过错的哦,犯过的,你要看报应,那是犯很大的过错。讲民间的**佛教所讲的,就是迷信话,真话,有口无心的念经,将来是下拔舌地狱。那么,我现在给你们讲我修行之路,你们学我的话,上座,刚才忏悔过,发愿。我是综合了显教密宗四句话,“未生善法当令生”希望这一坐下来,心里头没有生起来的善念,求诸佛菩萨加被,这一向念念善念起来,不定,第二句话,发愿,“不尽恶业今始尽”,无始以来这些恶业,烦恼杂染在心中,在身心上,今,现在,始尽,一刀两段,这个切掉了,不是光嘴里念,心里要检查好,踏实了,一句话做到了,第三,“十方三世”念这个的时候,就观想出来,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一切上师,多生来世很多的师,老师,十方三世佛加护,加被的加,增加起来的加,保护的护,感应我,迅速,很快,(迅速)发起菩提心,成道,每一座都要如此,不然你们搞不好,修不好的哦,这个愿文发过了,然后,从此一路就静下去,静下去做什么观行呢?  现在开始,跟你们讲修持法门。我们有个课,平常开的,唯识与中观正见,现在跟大家要讲的修持法门,般若中观正见,最近一次,就是我们寒假以前,**以前,就是上一个礼拜五,今天是礼拜二,维摩经讲到,佛,释迦摩尼佛与香积佛国的诸大菩萨说法,佛告诉他,有一个法门,你们诸大菩萨必须要修的,什么法门?佛告诉香积佛国来的诸大菩萨说,有一法门必须修学,修菩萨学,什么法门?尽无尽法门,尽就是有到头的,无尽,没有到底,无量无边,不到头的,佛说,什么是尽法门?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有到底的时候。什么是无尽法门?无尽,不尽,无尽灯这个无尽,无为法,无量无边无止境,也无起处,也无终处。我们需要知道,一切世间法,有为法,一切出世间法,有法,有修,有证,证果的证,皆是有为法,不管哪一宗派,或者显教,或者密教,都是有为法。无为法是佛法,有为法,有些是佛法,有些是外道一切的共法,无为法,是佛法的正法,正法眼藏,无为法无修,无法无修无证,本来如是,一切众生一切诸佛本来是佛,但是,没有修,没有法,没有修,没有证吗?不是的,无为法就是法,就是修,就是证,证的无为法就是证得涅槃之果,成佛,涅槃无果也无佛。  那么,真正的大法,无上佛法就是无为法,说一句无为法,已经落得有为了,说也错,不说也错,定也错,不定也错,本自无为,但是无为法,如何证得智慧是般若?真证得了以后,豁然开悟,豁然开朗,悟了,就是菩提,就是证得菩提,菩提证悟了,恍然大悟,原来一切法皆是无为,都是无为。也一动用,起用,都是有为,你注意啊,在密法来讲,我现在传给你们的是大法,这样就叫做传法,当然你们也,蠢人,笨人就要寻思了,我烧个香啊,念个经啊,然后供养啊,摆出来什么,然后闹闹热热,给你传这一套法,然后弄点水啊,酒啊,头上给你一倒,灌了顶了。哎。那么,现在他有九句*,刚才讲到大法,佛法是智慧,般若。般若正见,你们都晓得,都会念,知道般若。大家也都会念心经,今天传你们一个,般若的波罗蜜多心经的修证圆通。好好的诚心听,恭敬供养。那么,看你们的福德智慧,看你们的心有没有。随时在戒定慧中,没有不成就的人。拿个本子拿个笔,可以入定了,用的时候提起,不用就放下了,然后,你们放下的时候,不用的时候,小人闲居为不善,那就变小人了,妄想纷飞,那就不对了。  讲的,刚才讲到心经般若法门的修法,你们都知道般若法门,六部大乘到最后成就的大法,所以三世诸佛诸佛以般若波罗蜜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一切不修般若不成就,智慧的成就,学佛法不是迷信,不是信仰,那是普通的宗教,要你怀疑,要你观察,所以学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迷信的成就,所以要般若智慧,所以般若法门是佛法的中心点,演变到后来法相唯识是般若的发挥。般若法门,龙树菩萨大加弘扬,大大的加以弘扬,中国的禅宗有时候,尤其在国际上,另外有一个代名词,般若宗,禅宗还有个代名词,别名,心宗,一切佛的心,心法,佛的法门,大般若经六百卷,都是以智慧成佛的法门告诉一切众生,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是六百卷般若法门里头的浓缩的精要,要点,般若法门的中心的中心,两百六十个字,中国翻译的心经,加上****的六十六个字,你们都会念,我先念第一段,我讲过很多次,这次正式教你们做般若观法,就是今天下午告诉你们,迅速发起菩提心,摩诃,有些同学不加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题,为什么有这个经?是佛的弟子舍利弗问佛,般若法门修持成就的道路,一个方法,佛叫观自在菩萨当场答这个问题,舍利弗问,观自在菩萨的答复,记录下来,使这个经典流传到后世。  所以第一句话,先讲原文,文字上把他了解了,“观自在菩萨”,这一句话结束了,舍利弗提出了问题,观自在菩萨奉命,指导舍利弗,般若法门的修法,是观自在菩萨讲话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第一段。注意这里头度一切苦厄,我们如果拿佛学的教理来研究,佛的一切说法,两个路线,一始终以小乘四谛法门**也就是法门,为基础,苦集灭道。一切皆苦,如何了这个苦,烦恼也是苦,生死一大苦,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一切皆是苦,如何去了?苦是不能了。怎么才能了?除非得了道,灭了一切妄想,烦恼,灭了一切业力的作用,才能了苦苦,离苦得乐,但是一切凡夫众生以苦以为乐,集中一切苦,拼命抓一切苦,痛苦的事当成是现实的快乐,所以佛说众生颠倒,所以第一个,讲如何了苦,般若经用苦集灭道这个基础,他告诉他,行,要修行,行就会要去做,去修持,等于我们大家一样,打坐,行住坐卧如是**,怎么样行呢?我们晓得,菩萨的名号代表他的修法,等于我们世界上取个名字有意义,他的意义,观自在菩萨是观,随时随地起心动念,我们的思想启动,不是眼睛去看,自己智慧去觉察他,这就是方法,你们只晓得打坐,内心没有东西,没有去观察自己心念,没有观心,要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以是白坐的,光是坐在那里昏昏沉沉,等于是睡眠,代表了是休息,代表了睡眠,不是修道,坐在那里,内心身体不管了,很舒服等于是休息了,四肢不动,六根不用,还不是休息啊?这个肉体已经休息下来了,不用再管肉体的事了,内心要起观。  (《心经》4集完。2012.01.20 游园惊梦初稿。)

心经 5
  自在,观自在,譬如我现在观,我在讲话,动念在讲话,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自己观察的清清楚楚,对了没有,错了没有,该讲不该讲,善的恶的,是的非的,观察的很清楚,这是初步,观,自,自在哪里?起烦恼的时候,你做不了主,观不了了,他被烦恼障碍,起烦恼的时候,要睡的时候,你想观也观不了了,他要睡着无明去了,观法是最粗浅的,密宗要你修观想,观就是想,不是很简单,观想,就是你想像的出来,你念头里头的想,譬如画画的人,我要想画一个鸟,画一个心里头要先想出来,所以密宗修观想,你要先想出来这个东西,所以这个观是很粗,观想连起来,可是这个是入门的方法,那么你们现在学这个法门观呢,老实讲在哪里观呢,在心头观,肉体有形的这个心头,两个乳房中间,就是心窝子这个上下,就是心窝子这个地方,观心,当然心不在这里,这是心脏,思想不是这个心脏,但是你正好观到这个心脏这个部分,观心,是正修行之路,不要脑子空想,也不要看光也不要什么了,这一部分,有时候你觉得心窝子这里痛啊,那是你胃上,食道里面不干净,初学的人。  观自在,就是**上道的修法,心,身,你这样慢慢观起,起心动念,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随时在观中,到了深入以后,智慧行深,功力神力,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不是你追求的,自己自定,实相般若的智慧爆发了,我们观想的观是妄心观妄心,妄想观妄想,虽然那个能观的作用是**的,但是也是妄想,看住自己的心念。所以观到功力深了,你看观自在菩萨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是你一观就会,你的功力深了,起心动念每一个都清楚,来的时候不欢迎,所以念头就抛掉了,去的时候不追他,他到哪里去有没有空,都不去考虑了,这个不来不去正好,一段空灵,念念是修到舍,舍掉了。如此修行定,然后真智慧,实相般若爆发了,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时候一点都不吃力,不要你观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生灭空,身体,心也空,念也空,物理,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一片空了,没有一个肉体,感情都没有了,空了,那么,不是死了,空了,自己还在找自己身体都找不到,空灵了,没有说腿酸啦,腿麻了,心里头还有这里感觉,没有了,那是受阴了,没有受阴了。思想有没有呢?没有了,但是想阴识因也空了,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一了了,什么都了了,无智亦无得,既无欢喜也无悲,实相般若现前,空,见自性空性,就完了。所以观是初步的修法,密宗所谓就叫做观想,止观,这个观字,所以用意识,第六意识的妄想,妄心,观这个分别的妄心,妄心观这个妄想,妄想,妄心观妄想,也就是用妄想观妄想,所以观的作用很重要,般若佛法就叫你观心开始,观自在,你求个神通,求个清净,求个气脉通,都是妄念起来了,念起来了,你看你一念观心,念念舍,布施,念念布施,就是舍,念头来了,就丢开,随便找个什么,想到佛法都丢掉了,你念念布施自然是持戒了,起心动念不对都丢掉了,***,能念念布施,自然属于忍辱了,忍辱就是切断了,就是法忍,能念念布施,自然就是精进了,念念修到,念念得如来的舍智,去也不拒,不追他,自然是禅定了,都在观心这个境界中,等到自性般若发了,就照见身心内外一片皆空,度一切苦厄,都完了。  所以小乘的修法,修任何功夫,你的心里状况,小乘的一个佛法名称,叫有觉有观,念佛也好,你修观想也好,修密宗也好,都是有觉有观,有**做观想,有感觉,身体舒服不舒服,自己知道,有觉有观,**开始***,那么修到了无觉,身体感受没有了,有观,修行人比较进一步的,观的心念还在,真做到了无觉无观,感觉也没有了,自觉起观也不要了,自然清净了,小乘的禅定修法才是有基础。念念在清净中。不过你要知道,这个清净还是心意识所显现的清明境界,可是已经不错了,如果由此定慧修下去,也可以证果,虽然不了菩提,绝对可以证果,念念清净。所以旧的翻译这个修观修的方法,叫有觉有观,有个觉字,就是感觉这个觉字,观就是观想这个观。新的翻译,玄奘法师不用这两个字替代,叫有寻有伺,寻,他是观心理现状,一个念头去找一个念头,一个思想找一个思想,就是寻的境界。伺,乱想念头好像停止了一样,好像不大用力,很静一样,其实一静,这个还是念,这叫做伺的境界,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讲心理修持的状态,说了三个层次,就是古人翻的有觉有观,有觉无观,无觉无观,那么,玄奘法师写的是有觉有伺地,无寻唯伺地,再就无寻无识地,这个心念,心意识变化过程,不要看的很粗,这样的修持产生的功德,与他妄想关系怎么样,瑜伽师地论把这三地概括的很清楚,我们都不必,在这里不讲,告诉你们这个道理,同这些小乘,大乘,唯识的关系,观。  所以观自在菩萨,这是般若修法,应该是法门,假使真有一个咒子,你说要念一个咒子才好,你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所以心经后面不是有个咒吗?观自在菩萨告诉你,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厄,真实不虚,他说你们不要乱念这些咒子了,有个般若这个咒子,是无上咒,没有其他的咒子再超过这个咒语的了,叫做无上咒,无等等咒,其他一切咒子没有一个还有比的了,没有办法相等的了,能除一切苦,只有这个咒子才能解决一切问题,真实不虚,不骗你,“故说咒曰”所以我说给你,就是这个咒子,即说咒曰“揭谛揭谛(音:gadigadi ),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你们现在念“揭谛揭谛(音:jiedi jiedi),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这个是大咒啊,这不是咒的问题,这个行,你以为有个咒子就叫做修行了?这个般若法门就是最好的咒子,观自在就是咒啊,陀罗尼啊,总持法门,一切在观境中,观舍,这样你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到了最后不是观了,观很**,有觉有观,你就是无觉无观了,没有感觉身体,也没有空了,也不需要念念去舍他,自然清净了,念头,这个时候不是观了,是照了,那一下子照见五蕴皆空,我这么说,我常常跟你们比方,观这个法门,好像打一个灯笼,拿一个手电筒找东西,这个光有范围,慢慢找,慢慢找,观自在,照就不是了,整个的大电灯全开了,等于太阳照耀地球了,他一下子普照大地,叫做佛光普照,你人为的去观,他有限的,不是普遍的照的,所以观到后来,就照见五蕴皆空,照见的时候,身体没有了,没有感受了,整个空掉了,那个时候不考虑什么腿会不会是**,什么都没有了,各位清楚的,那是菩提啊,悟了,五蕴皆空,你想那么简单,般若修法,可是做到吗?做不到哦,假如你们做到,就这样修持下来,就好的很啊,非成就不可,因为做不到,所以,观心,观自在菩萨又说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啊,又叫一声舍利子,修行方法,般若大法就是这样,可是你做不到啊,任何人也做不到,可是五蕴怎么空的了呢?那么你要先了解,佛说的五蕴,楞严经的修法就是空五蕴,第一个色蕴,怎么空这个色蕴,地水火风这个身体空不了,打坐,尽管坐在这里面很舒服,是还有身体在这里,色蕴也空不了,色蕴为什么空不了呢?地水火风,地,就是骨头啊,坚固的,这些都是地大,水,身上的血液,液体,火,身上的能,生病本能,热力,风就是你们讲的气脉,风哪里没有啊?身上有气流在走动,没有气就死亡了,所以密宗一切修气脉为什么呢?是把四大修好了,容易把他空掉了,把色法了了,所以才修气脉,为什么?这个没有修法,这个气脉,这个业气,我们这个肉体,在四大业气中笼罩之下,不要说念头空不了,就是感觉就空不了,所以色法在色受,受阴就空不了,一天到晚这个感觉,不是头痛就发闷,胃吃了,少了,饿了,多了,吃了发胀了,坐在这里腿酸了,麻了,都在感觉中了,然后感觉到,哎呀,你看我不起我生气,你哥子,我兄弟,你不吃我怄气,一天到晚都在受阴里头,妄想也空不了,所以受想行,行阴,生命本能活动,你更空不了,心死了,要病的时候就是病,要死的时候你就拉不住,他这个行阴也空不了。好,心意识也空不了。  那么诸佛菩萨跟我们讲了很多的办法,善知识们,所以要你们从色身上了的,修气脉修什么,要从心地上了的,修止观,要从信仰上去了的,是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般若的差别智,都是根本般若法门出来的差别智为方法。色法上,你说没有气脉这个作用吗?没有肉体这个作用吗?可是肉体就摆在这里呀,有时候你教理上很高,你晓得自己不要生气,可是,今天肝火旺了,脾气来了,你控制都控制不了,所以色阴,想阴,受阴指使了你,你没有办法求五阴的求解,不能指使他,他用你,你不能用他。所以,第二段,等于观自在菩萨又说了慈悲,告诉舍利弗,也是一种感叹,舍利弗啊,舍利弗也**不语,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先给他讲修法的原理,五阴里头第一阴,色阴,他说,舍利子啊,你要如此观,那么你怎么了呢?不走修气脉的路线,还是要了气脉,所谓气脉,肉体是业气,业力这个业,这个业力存在,他这一股力量到了**你就出毛病了,这股业力,使我们生老病死,那么你假使不用其他,你只要天天走观的力量,观,也可以把它化掉,做到不观,就是了色法的嘛,就是了色法最根本的东西呀,把身体观成白骨了,不净观,白骨观,这个就是有为法来的,因为众生不能做到随时如空,那么告诉你一个有为法的修法,白骨观不净观,做到了白骨,白骨化光,光也空,那么照见五蕴皆空,五蕴也空了。你不能,不能就要修啊,所以佛初步的法门传给弟子们,都是要他修不净观,白骨观,因此你看统计,看佛经上,佛在世的时候,弟子们,由其白骨观而证果的太多,因为这个了色法最好的,那么,要学其他的法门还有很多了,譬如密宗那些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如果要修成功了又如何呢?所以拙火不是一团火,假使一团火是火观成就了,还是空嘛,最后还是到达这个,并不是以气脉是,气脉是走过经之路,并不是究竟之点。那么不用那些方法来修,直接走般若路线,怎么样空这个色法呢?观,内观,观色法,这就是空,有智慧一入进去就观空了,这个身体四大就空了的,观空嘛。慧力不够,修有为法,白骨观,不净观,白骨观等等,观空了,色就是空。所以空到什么?你气脉也化掉,白骨也化掉要做什么?****,舍利子,空即是色啊,空了也不是,空也不留,有个空的境界,有个空,清净的境界,这一念空,一念清净也是色法之一,等于是色法一样的,所以第一步告诉你小乘声闻的色即是空,你证到了空呢,空还要空掉。你守住一个空,这个也不是道,“空即是色”,那么不是守住个身体修持一样?还是色法之一。而且有个色法空,有个色法清净的,这还是心意识所变的一个境界,同色法一样的执着。那么,你说我第二步到了空即是色,我空也空掉了,所以不是,完全彻底的,清净没有了,没有就没有,你还只到一半,不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法他本身就是空的用,不是把他空掉再空掉,他的本身是念念迁流,时时不住,本来无住,要你去空他什么?进一步,这就是大乘境界了,色不异空,色就是空了,因为空,所以有色,有这个肉体,有这个物质世界,所以,第三句话,“空不异色”,你不要抓住一个空,以为是道是究竟,你抓住了空当究竟,抓住了这个道啊,空不异色,还不是等于,虽然抓住了一个空以为是道,那个空就是有了,空就是*,况且这个世界,一切万有,十法界的世界里,法界,都由因空而来,没有真空就没有这个世界,譬如房间不空就不能用了,是这样的,因为空才有多种用途,所以万法皆空,空生空灭,空生空灭不是没有,他也有生有灭,来去自在,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自性本空,因此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到了色不异空了,菩萨见道,大乘,不异空,他同空没有两样,何必你要把色法空掉才叫空呢?有个空空也不是了,空不异色啊,大乘才有成就了,境界上。你们看到吧,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已经传完了,明知道你空不了,所以说,舍利子啊,五蕴皆空谈何容易,五蕴皆空第一个把色法能够空了,不要说色法,身见能够空的了不?我们都打坐坐在这里,你看,腿子到这个时候非麻不可,这是色法,气脉**,没有气脉,好了,你要坐他一万年,我两个腿也没有问题,还是很快活,做不到啊,这是业报所生的,一生都是业气。  (《心经》5集完。2012.01.20 游园惊梦初稿。)
转载自:【实修驿站】 原文: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14682-1-1.html
心经6
  XXXX,无学之地呀,不需要再学了,没有到。所以说舍利子啊,不容易呀,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个。先要了色法,色即是空,懂吧。好,也懂了,空了,哎,不要抓住一个空啊,空即是色啊,又不对哟,空也要丢啊,那么舍利子假设做到两头都不沾,哎,没有对没有对,你还在用心啊,色不异空啊,他当下就是空的,不要你去空他呀,他说你不要抓住个空,抓个空,空不异色,有一个空境界,这个空也就变成有了。XXXXXXXx,那么,受,感觉状况,想,思想,行,生命本能,识,意识上,一万如此,多种这个色法XX法一样的。所以佛法叫你,禅宗叫你,“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是四句。那么你们就要更体会,我不是常常讲吗,鸠摩罗什法师中文翻得太高明,下面还有四个,同样的话不讲,不啰嗦了,做科学家就要写出来,一样一样写出来,鸠摩罗什法师不走科学逻辑的境界,他走的是文学境界,下面四个,受,想,行,识,一路带过,亦复如是,同色法一样的,不要啰嗦了。可是不罗嗦可以呀,般若法门智慧现前,最高智慧的法门,一般凡夫怎么懂呢,我们再啰嗦看。色法他刚才讲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好,第二个受,我们感觉上的,换句话说,舍利子啊,受不异空啊,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看你们现在体会看,腿都坐的差不多了,有些人坐在那里呀,本来看着蛮定的,这就是定的反面,蛮摇的,于文平在那里两个手两个脚不晓得摆在哪里好,你跟猴子一样坐在那里总动,也不敢乱动,这个是感受,你体会。这个感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现在于文平这个多难受,如果我现在拿个手枪要打死他,你动就打死你,他就空了这个打,只看到手枪,不管自己这个腿麻不麻,这个腿麻,这个受阴就空了。是心的作用,所以要观啊,观心,观这个心窝子这里。你感受,你观想,这个受,就是念头啊,感觉就是念头,你以为思想叫念头啊,受阴没有空了嘛,所以受即是空。你譬如说我们坐在那里摇动,气脉摇动,摇,那已经动念了嘛,因为你念头跟着身体这个气脉,这个受阴跟他配合,你假设受阴不跟他配合,你看,他就不动了。你不觉他就不动了,那么有些人搞不清楚,他说那个气脉动啊,摇啊,我实在没有帮忙他,我也实在没有管他,他就不懂唯识道理,这是第八阿赖耶识整个念头在帮忙啊,念头在摇啊,不是没有念头啊,你所谓感觉自己没有念头是,没有第六意识的分别妄想。那个摇动的本身就是个大念头,要把这个了了,受。这个了不了都没有用啊,崇智法师听到了没有,听到你还在摇,怎么把受阴拿开。啊,所以受即是空,拿不开你念这个咒子,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以那个XX师在摇,我昨天告诉他,教你一个咒字,你一念就不摇了,他念摇起来,你说摇啊摇啊摇到外婆桥啊,外婆桥我好宝宝啊,好宝宝啊,不要摇啊,不要摇啊,他就会停了。念头恐惧念头嘛,有什么难处啊,他摇的本身,换句话你腿麻,麻痛苦那个本身就是念,这一念,所以你看到是难了了。你说我明知道这一念,麻还是麻,好了,因此你不要吹牛了,生死到来到老了要死的时候,痛苦啊,你啊,明知道生死空,你就痛苦过不去,你非给他拉走不可。那么这个受阴哪里来的,气脉来的呀,所以密法,密宗修法,道家修法,先要把气脉了了,这个有为法是这样。这一步了了以后,这一部分不受障碍了,所以一上坐,他身见自然空了,然后了心就容易了。没有说这身体跟心俩各一半哦,这一半给身体拉着,四大拉着,很难了哦。所以他非要把气脉四大这个色阴,这个业气,先把他了了,空了。所以你看心经般若修法多高明,就是观心哦,告诉你哦,就是心窝子这里观,不要低头就是了。那么第三段呢,思想,思想很难了哦,你们现在听过唯识,第八阿赖耶识,有没有五遍行啊,有没有啊,五遍行里头有没有想啊。对,第八阿赖耶识,五遍行,想,识,都厉害,所以你看,想即是空,你把想空得了吗,你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所以你有个空的境界对不对,不对,空即是想了,这个空还是你想出来的,对不对。哎,你要当时观自在,观,照到,想不异空,大乘境界来了,没有关系,这个想来想去他留不住哦,你不要,你现在想想看,乱七八糟都在想,想馒头想包子,想念点心,想过年,想回家,想怕老师骂,想回小庙子,不敢回,老师会骂哦,啊,只好如此,所以坐在这里打坐是打坐,痛苦很痛苦,度一切苦厄,掉在苦坑里头。哎,想回庙子嘛,怕老师骂,想在这里嘛怕师父骂,哎,这就是摩诃我的妈,呵,你说怎么办,这个想阴。哎,但是你尽管想,想想看,这个想他留不住啊,想即是空,你何必把想拿掉了,求一个空呢,他本身空的,留不住,你如果有个空的境界,空即是想,你空还是妄想所来的。所以大乘菩萨如此修,把妄想空了就证道,大乘菩萨,般若法门观照,想不异空啊,舍利子啊,这个想阴,本身自己是空的呀,所以你不要抓住一个空啊,抓住一个空啊,空不异想,那个空就是妄想啊,所以这就是传你们法,XX是在讲经哦,一点一点自己要观透哦,观了照哦,现在去了三个阴,五阴。并不是你们真到了,我告诉你们,第四个,舍利子啊,行不异空,空不异行,我们生命上面,身体上面,随着流行,这个生命上面,啊,无形中的因缘XX,这个宇宙的运行,生命是生生不已,这都是行阴。虽然我们打起坐来眼睛闭着,什么都不想,黑洞洞,空空的,你以为是静态,他正是行阴在转动,正在运动,你不知道他在运动。所以你看,你打起坐闭着眼睛啊,XXX,坐在这里,刚刚上座,两秒钟以后境界就变了,开始蛮清净,慢慢又乱了,乱了又变清净,他都是行阴啊,在转动,变化,能变化那个就是行阴啊,所以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啊,舍利子啊。在这个中间,有当中即是空,你不要抓一个空,抓一个空又变成有了,你要观好。那么你这一念的意思也是这样,第五个,识不异空,什么有个意识啊,意识方便妄想,空的,抓一个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看心经的,讲到这里,我们再念念看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这一段,做不到,慢慢修,“舍利子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怎么空呢,要这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第二段,这几句话就一段了,告一段落。你,真的,大智慧,所谓禅宗,般若宗上来,上智一照,由观到照,在心中,念头都空了,五蕴也空了,就到家了。不能到家,分别,有为法再来修,那么产生各种方法了,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解脱五蕴。啊,五蕴解脱完了以后,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怎么说。舍利子啊,告诉你,是诸法空相,真的解脱了一切法皆空,有为法无为法皆空,一切法的现象都空了,般若智慧现前,无比的解脱,无上解脱,是诸法空相。相,有为无为都空,五阴也空,所以你们现在打起坐不观心,一个念头都观不下去,念头观清楚了,他本身空的嘛,想,念头是想的嘛,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这一观起来,空了,哦,是对了。那么,是诸法空相,空了,就是般若解脱了,说般若观,观到后来就解脱了,解脱五阴的烦恼,诸法空相,在空的中间,你可以了解,这个时候,还是照了,你清楚了,不是观了,这个空的自性,他是不生不灭,所以你不要怕五阴来去,想也好不想也好,他,想而不想,想过了他不停留的,无住,无觉嘛。所以,你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一切过去所造的业,染污,没有停留住,一切心境心念,他也不停留住啊。你想保持一个心境的清静,你错了,这就是大妄想了,因为他不净,也不脏,不垢不净,它空嘛,空哪里有个清净呢,有个清净已经不空了嘛。你说这个颜色是白颜色,最干净了,有个颜色叫白已经着色了嘛。空,没有白不白,黑不黑呀。也不垢不净,不增也不减,你能够做到看一切法,一切思想,一切作用,一切感受,不垢不净,啊,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你才慢慢懂得诸法空相啊。要观,要观照,后面还有很多东西,还有修法,你不要以为一路呜呜呜到底,你们看不透。  今天告诉你怎么样是打坐修法,上座,忏悔,第二个程序,发愿,第三个程序,观心,般若正观之路,走心经这个路线观。那么,你说老师你又教白骨观了,念佛了,观音法门,那么多,究竟走哪一个,现在又来一个了,XXX,那些都是助道品,都是加行法。所以“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因为色不异空空不了,哎,你就修修白骨观,到达了空境界,停住,就把那个法门搁置起来,包起来,不要丢掉,你没有成功,下一次恐怕又要用到。再没办法,念念佛,求加被,还可以用念佛法门啊。受阴,当然你受阴即是空,空不了,用气脉的功夫方法,给他打通到空的境界。这一切皆是方便,所以有正不正法门,需要修持,有为法,无为法,一条路,有位一直到无为,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了。这个经,为什么要修这个经啊,佛说,佛为什么要讲这个经?(XXXXXXXXXX)那么,我讲的,般若正观是佛法的正修行之路。观字照字,观自在菩萨,到后来照见五蕴皆空。我讲了以后你理解的有没有差别,这两个字,(没有差别)怎么没有差别,讲给我听,(XXXXXXXX听不清),XXX同学这个答话你们同意不同意呀,对不对,讲的,不要光听哦,拿心眼来听,拿自己心来体会,同意不同意,你们又没有同意,又没有不同意,那里不晓得干什么,啊,张XX有意见,讲,(观是指X体的方面的,照是指个体的方面的,),怎么修法,不要拿哲学话来讲,现在讲用功,在心经上实际的,(就是说在实践的时候,自己了解外面的东西就给外面的东西抓走了,XXXXX,遍计所执,还有一个是依他起,XXX照到外面的东西的话,这样就是依他起,然后自己思维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概念都拢在一起的,遍计所执还有依他起把自己的整个的搞的很乱),你还在讲理,把这个理再切实的用到心地法门怎么做功夫,观跟照两个,(XXX),那你这个意见跟XXX同学两个没有两样,说法不同而已,对不对,你觉得呢,那,XXX,拿过来,(这个,观和照啊,我个人体会是这样的,这个照就像一个X,观的话是用一种规则,XXX,就是观和照的话,他两个是一而二二而一,但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个照,刚才已经讲过了,XXXXXXXX,这个观,XXX,这是我一点看法,不知道对不对,),你们两个同意吗,XXX跟XXX,(观,啊,),我先问你们崇智法师,三个人的意见,我说你们不要光各讲各的,再加总评了,比较看,就是说他三个人的意见你都不同意,你有你的意见,对不对,(不完全同意,)啊,那就是先声明嘛,何必要一个大丈夫不好意思的样子啊,(我想观可能还只是在自性本体的功用上面在做功夫,到照以后那个时候已经能够,洞见这个自性这个本体了,那个时候才用照这个字眼,这是我的意见)啊,你拿过去,刚才还有个人举手,谁,哎,哎,你拿过来,知道啊,眼睛放亮一点,你管一下事,(刚刚我,XXX,说说我的看法,并不完全同意,我自己,啊,个人感觉,认为是,观之于照还是属于妄想这方面,还是属于用心这方面,照还属于智慧的,XXXX,智慧的成就这方面)啊,(拿我们这个XX来讲,XX,这个观想跟观照有什么不同,当然XX,XX,XXXXXXX)啊,好,你们这些个人都讲得蛮好,通通吃鸡蛋,吃素的,不能给他吃鸡蛋,还有人啊,给他讲啊,(我有一点感想啊,观好像是本体,好像是般若的本体,那照就是他起用的那种境界,我是这样子认为)没有人了吧,你们都讲得很好,啊,你就看到啊,同一个佛法,到达第二代的弟子手里,舍利佛啊,目犍连啊,阿难啊,不同的讲法,等于孔子的学问,到他子下,子由啊,子章啊,子贡啊,不同的表达,各有成就,各有所得,XXXX,圆观的圆,圆满的圆。所以我刚才给你们讲,你们讲的很好,是真的,每个都很好,各有差别的法门。我又说大家吃鸭蛋,吃零分,都没有答出主题。刚才,我讲,前天,我讲般若正观修法,拿心经来讲,我都说明过哦,在心经前面有一段话,非常重要,可是没有一个人听懂,都过去了,最重要过去了才开始第二步,解说心经。现在,我讲的心经是,切合修持,用功的法门,顺便带着一点教理的分析,使你们了解。使你们了解般若宗,般若宗是什么宗啊,啊,啊,空宗,还空中小姐呢,XXXXXXX(此部分完)  (《心经》6集完。2012.01.10 空华初稿。)
  ■心经 7
  禅宗原名般若宗,原名,外国上的名称说法,你看经常说文字,那么大家并没有真懂,并没有真用这个法门来,因为教理不是修法,宗教的理都是修持的法门哦,一定是有形有状的才是修法,那是次等的法。上等的法,理事合一,理就是事,事就是功夫啊。理,教理,学理,所以你们看,有四法界,理法界,第二个事法界,事就是功夫**,第三事理无碍法界,功夫到了,理也到了,修到哪里悟到哪里,悟到哪里修到哪里,事理无碍法界,第四事事无碍法界,没得。  现在我们吃饭,打坐,讲话都是一件事了,每一件事都有理,都有他的理,有他的一种科学的道理,但是我们一般凡夫都晓得吃饭,都晓得上厕所,都晓得穿衣服,事事无碍,根本没有管那个理。所以理的重要,到最后理事双亡,才成佛,这就是参啊,那么我今天晚上问大家那么多的**,也不知道总结到哪里,这事很严重哦,所以让你们走般若正观的路,第一为了你们自己的成就,为了你们自己,第二能够学会了,立刻可以教人,,,没有很好的成就,没有很大的成就,,民间到处需要人啊,,每天做些什么事情都看到了,外面过不来就跑回来,就晓得这里严重了,你们寒假禅修以后到明年冬天能够出的都要到外面弘法去哦,不行,不行,这里也不要再听下去,再说句话这里都是养不行的人啊,那不行就坐在这里养啦,养老,自利利他都要修功德,修功德牺牲自我,那么说老师给你找一找路,我到哪里去弘法?,,什么都要靠老师,学了以后老师你要帮我打口棺材,老师我死完了你帮我装进棺材,棺材里面老师帮我把头发摆好一点,行吗?,所以这一次禅修是这么严重,自利利他,现在依功夫来讲,你看你们一个都没有答出来,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看,观自在菩萨到了五蕴皆空,两个字出去了,观与照,他所以什么般若,你们刚研究这个法就会答,********,第一句话你们没有答,答不出来。第二句话******,禅宗讲话,般若宗是禅宗啊,,,,你修什么道啊,鬼道。那么你们答不出来,你刚才***,般若的内意有多少,五般若,又说三般若,色相般若,正在般若第二,文字般若第三,方便般若第四,方便般若古人翻译为瓯浦般若,,,就是方便般若,第五个**般若,,,所以你们教理也不成功,这是我答出来,不是你们答出来,对不对?那么观与照是哪一种般若啊,对,属于境界般若,是境界般若,都是境界,所以你们说观,你们东西掉了,拿个手电筒打开,在功夫的用法教理上,古人翻译有觉有观,有觉有观懂吗,我这句话说对了没,觉,觉悟那个觉,这个觉就是感觉嘛,身上哪里难受啊,冷啊热啊,有观,初步用功达到这个程度,手在按葫芦啊,真到了功夫有一点进步了,有一点定了,无觉有观,没有感觉,只有观了,或者是无观有觉,观没有,就是在感受方面。都是用功,,到了最后无觉无观,无觉无观嘛还是照哦,照我不是比方太阳出来刹那之间照彻大地,它不是一个一个开始观的,他不是一点一点观出来的,所以佛光普照,换句话说就是普遍的照,新的翻译玄奘法师在《瑜伽师地论》****,这个觉同观是什么呢?叫有寻有俟,有寻无俟,无寻无俟,瑜伽师地就是修持到这个地步,啊,这时寻俟,那么玄奘法师为什么要这么翻呢?叫观,虽然玄奘法师也翻译这个境界,但是在文字般若上更深入,那个观的境界,我们有个针啊掉到地上了,拿个手电筒过来寻找,在那里找也找不到,只好等着去了。  瞪住,慢慢放大这就是佛的境界,,,,  凡夫修禅学佛修密宗,都是有寻有俟啊,这个观什么一下观不起来就掉了,一下忏悔忏悔,又观了又寻了,寻回来了以后哎呦这一下证入了这个是俟,刚刚讲自己证入了,我的妈妈又跑掉了,又去找,又寻又俟。到达了无寻无俟地相当不错了,不思善,不思恶了,这叫观自在菩萨,我可以说菩萨的名号代表修持的方法,你随时随地观自己的心,念,就是有觉有观的东西在那里,就是在那里,浮起来,浮下去,你们刚刚有几位同学在那里报告,前面一念后念还没有生,中间空的一念看的很牢,这个人还不错呢,很厉害,你看着他做什么,臭水沟,如果忘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念头已经过去,未来念头还没有来,中间这个念头是当下即空的,你看着这个念头不是看臭水沟啊,对不对?不用智慧去观,我问你不看他怎么办呢,不看后面慢慢又来了,那么看与不看*****,那个空是你造的,哪里的空?我这样一讲你们就怕了,讲的深一点我就晓得你们吃不消,所以我啊很可怜,平常跟你们讲话行为也好,动作也好,我都*******。  好了,问,问题听不清楚。  对,但是也不叫做观心法门,叫解脱处,还叫什么观心法门,解脱就是解脱,但是一切都要观出来,所以心经告诉我们三世诸佛以。。。。。。然后再到究竟涅槃,般若是佛母,现在你问到我还没讲到那里啊,讲到观,照。所以叫你们观这个心念,并不是叫你们观这个心物质啊,观想心物质啊,哎呀,婆婆妈妈的,你们那么好的文章,那么好的句子,那么好的糊涂蛋,静静的洗耳恭听啊,你们以后出去弘法,可能遇到的情况比这个还要臭,那我要做到规规矩矩把每一个字听完,这就是忍辱波罗密哦,他讲完了,空掉了,该骂的骂一下,有时候骂都懒得骂了,但是不可以骂,你说这个**多难。老师太自私,老师来求你们就行了。  观照讲了,有层次的不同,你注意这个层次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该怎么修持呢?起心动念随时在关照,你说观赏起来是什么东西,观照,你说远观观的很好,那个时候显出境界来,一定现出境界来,不同业力不同,有人现出这个业力,有人去看阳光了,慢慢的向一个邪路上去,有神通了,什么事情一问,他就能用那个眼睛看出来了,那就不得了了,走邪路了,境界是真的哦,**也是真的哦,也不是这一生的事,既是妄念也是影像哦,念动了,所以要观这个念,念不动怎么起这个境呢,境界的境,对不对?听懂了没有,很重要的啊,忏悔忏悔就听懂了,******,感觉也好,知觉也好都是相,你把这个弄清楚了,所以就晓得念动了,气也动了,气不动,境界还不来呢,**********,像我跟老师探讨境界,去你妈的,呸,这时法门哦,这是密宗大法门,所以我的老师袁老师告诉我,他以前参话头,蹦出一个太阳来,真的太阳,再一抖又是一个太阳出来,再一抖一个两个太阳出来,他说以前那些人修神通啊剑仙啊有什么光啊,是这样的啊,去他妈的,骗我干什么,吐他一把口水去打坐了,这是***过来,这是境风吹识浪,懂不懂啊。  到达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随时念念回光返照,观自己  (《心经》7集完。2012.01.09 雨润无声初稿。)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4959.html

更多阅读

南怀瑾老师说道教《清静经》 南怀瑾老师第二任妻子

道家有一本经典写得非常好,将近四百个字,叫做《清静经》,你们不管学佛修道的找来念念看。《清静经》可以同佛家的《心经》媲美,但是如果讲学术,对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经》来的。《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

《终结者2018》里的绝对劳模——马库斯·怀特 终结者马库斯

《终结者2018》里的绝对劳模——马库斯·怀特关于《终结者2018》的特效、剧情等等,已经被大家无数遍的分析过了,我基本上也跳不出这些调调,于是不再赘述。只是,看完电影,有一个人物让我极其的“感动”,没错,他就是半人半机械的混合体——

TVB剧《宫心计》分集剧情介绍1 宫心计剧情简介

《宫心计》分集剧情介绍 宫心计大结局剧名:《宫心计》前名:《刘三好》英文名:Beyond The Realm Of Conscience地区:中国香港(TVB)类型:宫廷斗争监制:梅小青编审:贾伟南集数:30集《宫心计》主要演员: 佘诗曼 饰 刘三好  郑嘉颖 饰 高显扬

转载 《心经》全文解释 心经全文及解释

原文地址:《心经》全文解释作者:梦中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

椤严经的秘密--南怀谨 椤伽经与椤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意诸菩萨万行首椤严经》南怀谨否椤严经是真正的显密在一起的,但是对椤严经了解了以后还不行,最后讲生命的真谛,还要追寻到密教里头来.密宗里头的真正教义,真正的秘密不是咒语啊、观想啊、什么男女双修啊不是

声明:《南师怀谨细说《心经》 怀孕抄写心经》为网友我是叼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