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

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

(2012-12-22 15:12:12)转载▼

标签:转载

分类:宏观经济

原文地址: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作者:小刀砍大树

苏德战争开始后,中国地位突然的大比例的上升了。中国从来就重要,但这时是能改变世界的。中苏联手则德国败,然后是全欧洲被苏联收编。中苏对抗则苏联死,全欧洲分食苏联能不饿50年。英美对中国的支持以美国为主。美元现金雨,美国飞虎队这时都来了。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以中国事务代言人的身份来面对欧美,事实也就是这样,欧美并不敢与日本在剥削中国的问题上排挤日本。苏德开战后,美国支持中国的力度超过了美国维持自己在中国的利益的需要。这样的支持是以破坏日本在中国的利益为前提的。当日本与中国还是战争状态时,美国这样是对日本的间接宣战。《论持久战》渺茫了日本的未来,削弱了日本的现在,再加上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是拿不出什么象样的筹码与美国交换其中国利益的。日本需要找到突破口。

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妄想在占领中国全境的基础上把太平洋的亚洲沿海以及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战略要点都拿下来的变态脑筋。苏德开战后的世界局势突变与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艰难维持相结合,日本开始实施他的“大东亚共荣圈”了。日本的想法是,打下新的地盘,补充能量,再投入到中国战场中去。同时,还能封堵上中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切断供给后,占领中国就更方便了。这个计划的唯一阻力就是美国。要独享中国这盘菜,日本需要把所有其他伸过来的筷子都砸断了。这就是美国海军。

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第一步。之后半年不到,日本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离奇的故事又来了,日本怎么就能够成功偷袭珍珠港呢?

阿瑟?范登堡,共和党领袖。194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在德国入侵波兰后的英法对德宣战的关键时间,公开发表演说对抗罗斯福可能的对德宣战,他想借此保证共和党为主的对德投资的安全。演说一周后,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全国委员会”,即美国第一委员会。其成员有前美国总统胡佛,福特等。这个委员会打着“美国中立”,“贸易自由”的旗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参加反德战争的运动。因为打仗要死人的,这个运动深得人心。罗斯福是想再次连任美国总统的,所以他被迫表态“美国将保持中立”。

罗斯福这个流氓的说谎天赋是无人能比的,表态归表态,仔细盘算下来,美国还是需要参战的。因为罗斯福连任的对手在美国国内的都已被罗斯福放倒了,就差在德国的那帮资本家了。德国这个战争机器已经开动,这些资本家将赚疯了。他们有钱了就会回到美国国内收买人民手上的选票,罗斯福的连任就有困难了。日本偷袭珍珠港,来得好!这么一顿乱炸,把美国人民直接炸到了对日本宣战的立场上去了。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总统是知道的,罗斯福提前把重要的东西都运走了,特别是航母。然后假装不知道,等着享受挨揍的快感。那个美国第一委员会所代表的华尔街对德国的私人投资也算是爆仓了。共和党没钱了当然买不起选票了,罗斯福又连任了。

“1941年冬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几个月。由于军统电讯处担任日本密码的技术研究室从日军空军的调动和种种部署中,侦译了解到日本空军有准备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活动的企图。戴笠经蒋介石同意,将此情况通知肖勃(军统美国站站长,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驻美国使馆的助理武官),让他通过驻美武官郭德权通知美国国防部”沈醉

这一段,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不知道罗斯福是什么滋味。也算是蒋介石不小心恶心了一下罗斯福吧。

偷袭珍珠港是日本不应该获得的胜利,这让日本昏了头。他真以为自己是海上最强了。后面连续发生的美日间的珊瑚海海战与中途岛海战都显示了美国海军的真实实力。其中特别要指出的还是情报系统。这两场战斗几乎是美国情报系统的完胜。日本为此付出了丢失战略主动权的代价,全面丧失了其在战争初期所取得的海空控制权。中途岛海战也成为了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941年底的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德意日与苏美英之间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1941年11月7日,冒着德军的炮火,斯大林在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阅兵式,阅兵式后的苏军直接开赴前线。在这样的战略机遇之下,按理,英美在这时候就应该操作后几年才行动的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但英美不干这事。谁都明白,整死希特勒是帮助了苏联,对英美来说,有害无益。为了颠倒全世界公众对诺曼底登陆的正确认识,丘吉尔用广播电台预告了英军要对迪耶普港进行突击登陆的计划。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事后,丘吉尔还让伤残军人面对电视镜头展示残体以恶心观众,希望打消公众对诺曼底登陆的念头。当然丘吉尔并不是饭来张口的智障懒汉,而是具有杀伤力的魔鬼。苏德一开战,他就调整了自己在中东的布局,之后连续向北非增兵。趁苏德,美日紧张之机,在北非发动了代号为“十字军”的行动。但是,英军输了。还好,美国宣战了。然后,1942年1月,负责日常领导战争的机构,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成立了。这是英美发苏德战争财的指挥机构。

英国一直在利用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来劝说美国同意参与英国占领北非的行动,为此,丘吉尔整整耗去了1942年的上半年。1942年7月下旬,斯大林格勒会战打响。德国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推进。这时,全欧洲除了苏德战区之外,几乎都没人了。美国的无动于衷就是在等这个时机。这个时机是必然到来的。因为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一波没成功后,组织第二波进攻只能在隔年的夏天。如果等不到这样的时机出现,只能说明德国与苏联不打了。这样的话,英美的任何进攻都会受到德国的痛击。

斯大林格勒会战进行时,英国的占领北非的“十字军”行动继续了。英国在北非有利益,美国的利益与英国并不一致。罗斯福只关心自己怎么永远的在美国总统的位置上不下来。罗斯福用流氓手段处理美国国内事务有效果,但在美国之外就难了。所以,罗斯福需要在美国之外培植力量。作为罗斯福主要对手的共和党已长期存在于欧洲是事实,罗斯福自然就需要在欧洲之外另寻地方,这就是整个太平洋。因此,丘吉尔并没有赚取美国跟随其一同进攻北非的筹码,但丘吉尔又确实需要美国的帮助,谁让罗斯福是流氓呢!瑞典公主玛萨出动了,这是丘吉尔放出的钩子,行业内称之为“燕子”。罗斯福是个永远站不起来的轮椅上的残疾人。但是,因为他是总统,所以一直不缺情人。对于送上门来的情人:瑞典公主,罗斯福很容易的就听从了安排。美国当然就配合丘吉尔的“十字军”行动了。

1942年7月下旬,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开始拟制作战方案。

1942年8月,丘吉尔亲自访问苏联,会见了斯大林。斯大林是想通过会面来劝说丘吉尔实施诺曼底登陆,但丘吉尔只关心苏德这场斯大林格勒会战到底有多热闹,他是来为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正在制作的占领北非行动计划收集数据的。而占领了北非随后就是占领巴尔干半岛,最终目标是控制中东石油。控制中东又涉及到苏联的高加索地区,丘吉尔还请斯大林重点介绍了高加索地区的防务情况。

1942年9月底,做出最后决定。

1942年11月,英美联军对北非登陆。

1943年4月,英美联军控制住了地中海的非洲沿岸。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1942年7月17日到1943年2月2日,苏军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事后看,这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但是,就在此战的半路中,毛主席在1942年10月12日,写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这是全世界唯一一篇能在战争进行中就对战争的结果以及二战后续走向做出精确判断的文章。而世界对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定性,都是在1945年之后。

为什么此战是转折点?毛主席告诉我们,希特勒是想通过斯大林格勒会战,打通其与日本间的通路,形成德日在西伯利亚的会师,然后就能从北面去威胁莫斯科。德军也就可以抽出部分力量回防德国的西线来保证德国本土的安全。只要这样的局面能展开,缓和几年再战也是可以的。想法如星球大战,实际能力却是连半小时军姿都站不了。希特勒的用军,毛主席只点评了一句“顿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

毛主席又指出了希特勒将要面对的三个强大的敌人。一是苏军的反攻,二是英美的第二条战线在等到有死老虎打时,再也拖延不了时,也就不得不开辟了,三是反希特勒的人民。最后,毛主席顺手就把日本也送进了墓门。

整个世界的发展竟然被毛主席的一篇文章终结了。从我的角度来说,大家已经都没有了再继续下去的意义了,洗洗睡吧。当然,世界真这样也就太平了。以后的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珍宝岛战役,等等,不都是不把自己变成炮灰不死心吗?有人说毛主席在中国打游击是大材小用了,应该到欧洲去指挥。我想说,毛主席的伟大不在于打的胜仗的盘面有多广有多宽,而在于他给后代留下的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斯大林格勒会战之后,希特勒的队伍就不好带了。德国国内的希特勒的反对派与英美开始讨论推翻希特勒政府后的德国国家以及他们个人的利益了。希特勒本派内的各种人物也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到处活动。英美为此大面积布网,用各种手段与这些系统勾结。希望在保留德国整体实力的前提下,灭了希特勒,接收德国,接着与苏联干下去。希特勒这时开始频频遭受到暗杀袭击。暗杀希特勒的众多行动都没成功,英美开始打意大利的主意了。

1943年7月24日,大法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这是一场针对墨索里尼的政变,其目的是为了配合英国对西西里岛的登陆。英军登陆西西里岛是在其完成了对地中海的非洲沿岸控制后的入侵巴尔干半岛的第一步。

9月,意大利新政府宣布对英美无条件投降。同时,英美开始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失去意大利的希特勒在对苏作战时好比少了一条大腿,这还是无益于英美。所以,墨索里尼随后居然能被希特勒派人救走,而英美在拿走意大利南部后,与德军停战于“古斯塔夫防线”。接着,德军从容的靠着“古斯塔夫防线”开始抽调大部分的意大利兵力前去东线参与对苏作战,德英美之间的暧昧,大家都懂。

1943年8月,苏军开始反攻。

打仗最后打的都是经济。1941年夏天,德国闪电战苏联,双方经济实力相当,打到冬天不得不停了。因为那里太冷了。1942年夏天,双方再战,德国攻打斯大林格勒失败,也就是德国的经济实力已支撑不起这么猛烈的消耗了,冬天到了,双方又停了。1943年的夏天,双方接着打,苏联因为在本土作战,补给比德国方便。而德国的物质供应链已同其资金链一样都断了。德军只能被苏军打。苏军进入战略反攻是正常的。人类有俄罗斯民族这一支,就是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让一些欧洲人逃到了人类很难生活的地方。生活都难,前来攻打的人当然总是失败。俄罗斯民族就这么慢慢与这片土地和谐了。别人进不来,他也很难打出去。

苏德战争打到第三个年头又接近冬天时,英美不得不安排整个欧洲的后事了。此时的苏联虽然底气越来越足,但还处于反攻初期,战争中的许多困难与可能出现的反复对苏军来说依然是严峻的考验,所以斯大林还不是太高傲。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选在美、英、苏之外的伊朗,说明大家在这时的力量是平衡的。

丘吉尔是铁了心的想带着美国完成他的占领巴尔干半岛的计划,之后就能拥有中东石油了。因为英国的实力不能与苏联比。不在希特勒死之前抢到些什么,以后也就没什么可抢了。美国,也就是罗斯福,就是要整个太平洋。苏联也简单,就是要英美立即操作诺曼底登陆,对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苏联以得到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以及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作为报酬。不过,斯大林也知道,要想逼迫英美立即操作诺曼底登陆,除了自己的一往无前,别无他法。德黑兰会议是三个国家三条心,但美苏之间的利益不冲突。所以会议同意了操作诺曼底登陆的时间点。德黑兰会议实际上能明确的就一点:希特勒要灭亡了。

丘吉尔为了在德黑兰会议上推进自己的占领巴尔干半岛的计划,在德黑兰会议前绑着美国到开罗去开了预备会议,即开罗会议。为了不让苏联方面参与,会议请来了蒋介石。因为蒋介石还在抗日,日本又与苏联和平着,苏联是不方便来参会的。狡猾的罗斯福通过抬高蒋介石的办法,把这场德黑兰会议前的预备会议开成了在希特勒灭亡后如何处理日本的宣判会。即,《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之后,丘吉尔又把罗斯福拉到了开罗,这次找来了土耳其总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否定德黑兰会议上通过的操作诺曼底登陆的时间点。但是,土耳其总统打酱油。丘吉尔也就编不出入侵巴尔干半岛这个开辟第二战线的计划会比诺曼底登陆更容易的理由了。罗斯福于是安慰了丘吉尔,同意如果操作诺曼底登陆不顺利,则去入侵巴尔干半岛。

德黑兰会议同意的操作诺曼底登陆的时间点是最高机密,丘吉尔为了让诺曼底登陆不顺利,单方面制作了一份德黑兰会议的简报,然后把简报发给了英国驻土耳其的大使。这份东西最后被这位大使的仆人以3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德国。丘吉尔能干出这么下流的事,说明英国已被慢慢抛弃了。

诺曼底登陆的计划制定时,丘吉尔的下流变得可爱了。他声称,登陆时,风力不能太强,潮汐正好要符合需要,月光条件要正好适合,并且潮汐,月光,天气要全面配合的舒适。德军预备队不能多于12个师,13个也不行。任何条件不具备,登陆时间就自动延期一个月,再不行,再延。这样的情况如果几百年才一次,丘吉尔又设置了一个补充,就是当德国与苏联不打了,无论是停战还是战败,英美需要对欧洲实施紧急的全面登陆,并立即占领整个德国。

1943年,德军损失人员近400万。1944年初,德军在苏德战场只有490万人,而苏军有610万。德军这时把自己的近200个师以及仆从国的近40个师放在了苏德战场,60多个师放在了防御英美的西线,意大利有近40个师。欧洲以及世界今天的基本格局,都源于1944年。苏军在1944年对德军进行了战略总攻,这就是著名的“十次突击”。

“十次突击”分两个战局,第一局共三次突击。时间是1944年1月到5月。此局,德军30个师又6个旅被全歼,142个师又1个旅损失过半。共损失100多万人和大批武器。苏军的部分进攻已到达了苏德开战前的苏联边境。在谁都知道希特勒的日子不多了的情况下,丘吉尔在利用最后的时间操作他的入侵巴尔干半岛,目标就是拿下意大利全境。美国这时又要准备总统选举了,罗斯福不希望美国大兵在这时死得太多,所以尽量要避免战争。因此只能假装帮助丘吉尔拿下意大利全境。安其奥登陆的失败就是假装出来的结果。从1944年的1月开始进攻,安其奥港口这个小镇居然就阻抗住了英美,并且直到“十次突击”第一局结束时的5月份。随着德军步入囧途与苏军的突击将越过苏联边境之时,拿下安其奥不再会有重大人员伤亡时,英美才开进了罗马城。希特勒与丘吉尔总是心有灵犀的。10月,德军撤出了希腊,英国在与德国几乎是换防的情况下控制住了希腊。为此,丘吉尔只能把要占领意大利全境的队伍调到了希腊。英美在意大利也就仅攻到了罗马。

“十次突击”第一局之后,英美终于赶在第二局开始之前启动了迟到了三年的诺曼底登陆。英国是极不情愿在诺曼底登陆的。他还是想占领巴尔干半岛,最后控制中东石油。如此英国才能再次强大起来。罗斯福支持斯大林想要的诺曼底登陆是想帮助斯大林摧毁美国共和党在德国的投资,这还是为了罗斯福无数次的连任总统服务。英国独自是不可能占领巴尔干半岛的,他只得选择诺曼底登陆。因为再不行动连德法的地盘都是苏联的了。

行动,对英美来说是正好的。因为此时的苏德战火基本还在苏联境内,只是快烧出来了。英美与苏联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大家的目标是以德国首都柏林为中间点的抢地盘。谁能多占一点点,都是胜利。希特勒已成为了大家抢地盘的理由。

英美在西线进攻时,希特勒给丘吉尔来了个回马枪,即:阿登战役。这场战役说明,德国虽然败给了苏联,但实力依然在英美之上。希特勒的本意是想通过军事手段去协助外交手段,达到其与英美在西线停战的效果。如同一战后的德国,战败比亡国强多了。但希特勒集团中的个人利益,集团的利益,德国的利益,还有这些利益分别同英,美,以及英,美内部各派间的利益,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协调干净呢?谈判的速度放慢了英美在欧洲战场上的推进速度。但东线的斯大林并不会放慢脚步。因此,丘吉尔急电斯大林,请斯大林发动猛攻,这才解了英美的阿登战役之围。

“十次突击”与阿登战役都结束后,已是1945年初了。英美已从西线攻到了德国边境,苏联从东线打到了波兰首都华沙城下。德国已是瓮中之鳖。但怎么分食德国,怎么下手利益才能最大化?英美苏之间需要较量。雅尔塔会议时间是1945年2月4日到11日。

雅尔塔是乌克兰的一个著名疗养城市,会议定在这里,表现了斯大林的强势与英美的不得不妥协。斯大林是靠拳头在说话,英美很被动。美国代表团在谈到实在无法忍受的时候,使出了要退出会议马上回国的花招。斯大林告诉美国代表团,我早就想回去了。要不,咱们就散了吧。美国代表团没办法,只能接着谈。

会议的成果就是承认了各方目前武力所到之处即被瓜分的现状。这也就是日后的北约,华约的欧洲格局的基础。对于大家都还未拿到手的利益,则攒出来了一个叫“联合国”的机构,可为以后接着瓜分利益服务,还能屏蔽局外人来夺食。对于中国的主权问题,苏联还是重申了他在日苏条约以及德黑兰会议时定下的胃口。

美国,英国的包括历史学家在内的许多人物在点评雅尔塔会议时,都曾提过,这是英美的耻辱。因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随后的冷战中失去了巴尔干半岛。美国在整个冷战中的每次受挫都会责备雅尔塔会议。这是罗斯福的问题。罗斯福的对外政策从来就是以协助其处理国内事务为前提的。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时的成功与罗斯福的利益并不冲突。相反,从雅尔塔会议的资料中可隐约看到,罗斯福与斯大林有分享全地球的企图。也就是说,罗斯福将放任斯大林在欧洲的一切行为,以此换来罗斯福的统治全太平洋。这样,共和党就会被斯大林灭绝。罗斯福就是美国的始皇帝了。而斯大林将得到整个欧洲与全大西洋。

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只有一个失败者,丘吉尔。如果世界真按着罗斯福与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企图发展,英国也要死了。丘吉尔有办法吗?以丘吉尔对美国发动的货币战来看,丘吉尔是有手段的。再仔细替英国想想,看看英国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另一个更大的盘面出现了。

法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一直是很高的。一战是德法间的主战,损失的是法国。但法国是战胜国,为什么二战时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国人在法国土地上的撤退?说明英国人在法国的驻军是一战后的结果。或者说一战后的英国一直寻求着军力驻扎在欧洲大陆。

整个二战,英国看似风雨飘摇的要被放倒,却又遥遥晃晃的成为了战胜国。知道是丘吉尔的阴谋得逞,也就应该知道一战后的英国是一直阴谋着的。历史把希特勒设置为最大的坏蛋,但面对法国的问题来说,英国为什么不可以是借刀杀人呢?接着是不是可以认为:英国借德国杀了法国,又让德国去杀苏联呢?苏联不死而德国死,活下来的是英国。这不是说明英国是最大的最深的坏蛋吗?

真相一点点出来了。英国的目的就是把一切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的邻居都挑起来火拼了。火拼后,邻居们如果都弱了,那英国出来收尸,英国就再次强大起来了。反之,就藏起来。然后再到新的几十年里找机会变成老大或者接着再用阴谋挑起邻居们的火拼。如此反复,总有恢复强大的时候。

到此,希特勒从上台一直到苏德开战初期的闪电战都表现的无比聪明,之后却表现为无人能比的傻,傻到只会死战并自杀的这种巨大的水平上的差距有解了。

赫斯“单刀赴会”也有解了。英国骗来了赫斯,通过赫斯把自己知道的苏联入侵德国版的“假途灭虢”的情报告诉了希特勒。不过,是不是真有这事另需商榷。此时,完全是讲故事。希特勒将计就计,对苏联演绎了自己的“假途灭虢”。这背后还是英国的成功。

法国瞬间被德国占领,敦刻尔克大撤退也都有解了。这都是英国的阴谋。德国因为英国而对法国的情况了如指掌。英国又帮助德国骗走了堵在德军面前的法国重兵,德国所以快速占有了法国。如此一来,德国占领法国后的对英轰炸是真是假呢?很多内容就完全推翻了。

最终版本是,整个二战一分为二。以苏德开战为分割点。前一阶段,整个是英德联手奴役全欧洲。德国在明线,英国是暗线。德国动手,英国动脑。德国是贼,英国是托。思路还是“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不过,英国并没有把所有都告诉德国,而是让德国做一点,英国再指示下一步。苏德开战的一瞬间,英国抛弃了德国。转入对德的宣战。在苏德紧张的对战开始后,英国走上了盘算好的计划。这就是占领北非然后经地中海控制巴尔干半岛,接着就能掌握中东石油了。英国要为自己的后几十年打下基础。

事实是英军实力太弱以及希特勒要报复英国,所以英国拿不下北非。只得请美国来帮助。美国进来后,整个欧洲就是英美苏的了。三方角力后,英国的总体阴谋就执行不下去了。最后,英国只操作到了占领意大利与希腊的步骤。就这还是丘吉尔一路表现得如猥琐大叔一般,用奉承美苏的低下嘴脸与脚踩希特勒的万恶相配合着的精准权术换来的。整个英国布局下的二战,虽然结果是肥了美国,美国被动的成为了后几十年的老大,但不能否认的是英国的绝对的导演地位。

雅尔塔会议之后,丘吉尔怎么出手呢?当然是暗杀罗斯福。

罗斯福是个流氓,欲望特别大,而且手段怪癖,思维想当然。当他首次连任总统成功后已是天下无敌了,居然想着要去放倒最高法院的几个法官,就因为罗斯福之前与他们结下了梁子。这事又没处理好,搞得罗斯福自己所在的民主党内部开始分裂。从此,罗斯福就逐渐成为了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共同敌人。半瘫的残疾人还下流好色,罗斯福身体不糟糕就奇怪了。所以,丘吉尔暗杀罗斯福是很顺手的。

丘吉尔终于赶在了柏林战役之前结果了罗斯福。这是英国的胜利。因为罗斯福死后,德国柏林被苏联攻下后,苏军也就停止前进了。不然,柏林战役之后的一年内,整个欧洲就全是苏联的了。暗杀罗斯福改变不了柏林落入苏联之手,但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后续发展。

没有了罗斯福的德国投降也是很奇怪的。德国投降之前,罗斯福被杀之后,希特勒自杀了。丘吉尔重回导演岗位,他拿出了他的武器库里最陈旧的武器:意识形态。他对之前的美国副总统,今天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反复灌输社会主义苏联的恐怖。这就促成了德国投降的第一次仪式。这个投降的实质只是德军的投降,不是德国政府的投降。用意是停止德国与英美间的西线战争,而德国与苏联的东线战争将继续。德国投降的第二次仪式是英美在苏联的压力下举行的。这是苏联要求德国在东线也停火的指令。在德国投降的第二次仪式上,斯大林也没有要求德国政府的投降,因为没有了罗斯福的斯大林需要重新与美国商量世界的明天,切入点就是怎么处理德国政府。就在德国投降的第二次仪式时,1945年5月8日,德国的东线并没有停止战争,德军以小部份力量继续抵抗苏联的进攻,而其大部分军力则按设定的流程向西线逃跑,那里有英美军队等着收编他们。

希特勒自杀后,德国投降前,丘吉尔就准备上了再一次的英美苏首脑会议。用丘吉尔的话说,这是丘吉尔与杜鲁门联手要和斯大林算算帐。算什么帐?近百年的世界历史,是从英国的衰败开始的由英国总导演的名叫《老狼请客》的故事。内容是说英国这只千年黑狐要偷吃世界,重回其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为此他在各时期不断的挑起当时的狼与熊间的矛盾,使他们火拼。所谓的算算帐,是丘吉尔骗杜鲁门去和斯大林干,自己好狐假虎威。可惜,德国投降后,美国按计划开始转移战斗力到太平洋。1945年5月12日,丘吉尔向杜鲁门总统发出了一封著名的电报:铁幕电报。在这个电报中,第一次出现了“铁幕”。其中写道:那时,铁幕又将在很大范围内(即使不是完全地)落下来。这样,俄军占领的几百英里矿的广大地区将把我们与波兰隔开??????总之,必须在我们的力量解散之前与苏俄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这是头等大事。

丘吉尔眼看着罗斯福之后的杜鲁门并没有走上自己设计的圈套而有点急。铁幕电报的隔天,丘吉尔通过电台向全英国人民发文告称“如果极权政府或者警察国家应当取代德国侵略者的话,那么,惩罚希特勒分子的罪行还有什么意义呢?”

既然是《老狼请客》的故事,杜鲁门与斯大林自然不知道英国这只千年黑狐的意图。杜鲁门希望与斯大林见面谈谈,却不知道为何遭到了丘吉尔的强烈鄙视。于是,杜鲁门分别派出两位使者,一个见斯大林,另一个见丘吉尔。斯大林与杜鲁门的使者谈的很融洽,双方都肯定了雅尔塔会议。丘吉尔这里就混乱了,使者回来报告说“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丘吉尔现在阐述的理论,就是希特勒在过去的四年中,为了拆散盟国的联盟,以便分而治之而不断宣布和重申的理论。丘吉尔与希特勒描绘的完完全全是同一幅图画,希特勒得出的结论与看法同丘吉尔现在的结论,毫无二致。”

丘吉尔要找斯大林算帐是不可能了。但是,随着美国军队的不断撤离,丘吉尔则更迫切的要尽快召开英美苏首脑会议。以便英美在欧洲还有军力时英国能与斯大林较量一下。不过,对丘吉尔来说,坏消息很多。美军开始在重点区域撤离,杜鲁门还不断推迟开会时间。美苏两国之外的英国越来越显得是个没有意义的穷亲戚了。英国后来居然要求在首脑会议期间,杜鲁门要保证英国被平等对待。

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保持欧洲的现状,德国就地实时分解。同时,制定了《开罗宣言》的执行方案。波斯坦会议是1945年7月举行的一次难得和谐的会议。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因为了两个突然的变化。其一,美国原子弹实验成功了,会议被这个原子弹产生的核力量绑架了。其二,丘吉尔下岗了。会开到一半,丘吉尔被新任英国首相替换了。以至于丘吉尔没机会拿着美国的原子弹来左右会议的进程。

波茨坦会议之后,曾经有心与杜鲁门分享整个地球的斯大林因为原子弹而改变了想法。因为原子弹,美苏之间是不可能太平的在同一个世界里共同欢乐了。杜鲁门想了解一下原子弹对改变世界格局的实际效果。美国对广岛丢下了原子弹。这时还没导弹,所以是用飞机飞过去向下扔原子弹。日本倔强的拒绝投降,美国又在长崎丢了一个原子弹。两个原子弹炸晕了苏联。苏联立即对日本宣布中止日苏条约,并同时对日宣战。6天时间里,苏军175万人,3万门火炮,5000多辆坦克,5000多架战斗机,90多艘战舰进入了中国东北。此后,日本无条件投降。整个二战结束。

丘吉尔虽然下岗了,但他并没有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活。丘吉尔没能挑起美苏对抗,但美苏自己因为原子弹而实际上开始对抗了。对于英国这个最黑暗的阴谋家来说,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英国虽然换了新首相,但还是执行着他们的世纪阴谋。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这是丘吉尔在引诱美国用原子弹炸死斯大林。要把核威胁变成真实的核爆炸。如果成功,美苏自然的就互为敌人了。可惜,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没利益。美国不至于因为丘吉尔的一个演说就请斯大林吃原子弹。英国为了把美国力量重拉回欧洲,让美国力量去对抗苏联,演绎二战后的《老狼请客》。在铁幕演说达不到预期效果后决定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计划。
[转载]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

1946年12月26日,英国决定将英伊石油公司今后二十年内生产的大部分石油供给两个主要的美国石油分配机构利用,以便供应东半球。这是以英国控制下的伊朗石油为诱饵,引诱美国力量进入中东。

1947年2月27日,英国宣布,因为无法坚持支持希腊的政策,英国政府决定离开希腊。英军将于1947年3月31日撤出希腊。这是英国对美国的讹诈。当美国力量介入中东后,英国又在巴尔干半岛制造出“真空地带”,好让美国进来填补这个真空以保护美国自己在中东的石油,最后达到英国预期的美国力量重回欧洲。

1947年3月12日,在英国宣布其军队将撤出希腊的最后时刻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美国力量被英国骗入了欧洲而去与苏联对抗产生了冷战。美国力量在欧洲保护着美国垄断资本财团垄断下的石油。美国垄断资本财团因此发了财。美国从此靠着石油组织起来了美元霸权,石油则很神奇的变成了左右世界的武器。世界为了反抗美元霸权而需要与美国在石油问题上战斗。美国自然就要使出一切本领来镇压反抗。

以后的日子里,美国在核威胁的配合下重组了德国变出了西德而苏联不敢说话。1949年秋,苏联也有了原子弹后组织起了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美国被打之后硬要在越南找回脸面而打了许多年的越南战争。原子弹之后又是导弹。在越南战争的同时,欧洲本土上,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署了导弹,苏联随后在古巴也放了导弹。当美苏打到精疲力尽时,珍宝岛战役拉进了中美排挤了苏联,因此,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接着就是苏联入侵阿富汗。80年代,里根用广场协议抢劫了日本,用星球大战黑了苏联。90年代,苏联资金链断裂后散会。西德马上吃了东德,老布什出手海湾战争。接着,北约轰炸南联盟,西欧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

北约为什么要轰炸南联盟?苏联为什么入侵阿富汗?萨达姆为什么入侵科威特?美国在越南要抢到什么?朝鲜战争的结果是什么?随便一个问题的背后又都必然的存在着更多的问号,各种前提,假设,以及永远不见天日的真相,到底是为了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冤冤相报了无可了。这些施展出来的人类的可能是极致的各种阴谋诡计,难道就是为了抢到石油?难道就是因为意识形态?还是那问题,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美国上了英国的老当,世界又因为与美国对抗而迷失了方向。英国人的阴谋得逞了。虽然英国没能在二战后重见辉煌,虽然马歇尔计划肥了美国,虽然英美财政协定是英国的丧权辱国,但是,只要英国没死,只要美苏干上了,就是胜利。因为美苏如果去分享世界,哪里还会有英国呢?英国的这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计划如同丘吉尔当年对美国发动货币战时给华尔街去吃的德国一样,这里只是把德国改成了石油。美国是依然没见过“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句话。

英国导演的二战后的《老狼请客》就是冷战。冷战的结果是美国一家独大。这还是英国不希望看到的。英国要的是全世界都扒下,就他一个能站起来。于是,英国导演的冷战后的《老狼请客》又开始了。这时的人物是布莱尔,又一个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拷贝。他是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有关进攻伊拉克计划的坚定支持者。布莱尔很快成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常与持坚定反战立场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发生摩擦。布莱尔被认为比布什更善于演说,他在战争爆发前发表了多篇演说,强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必要性。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英国军队也参与其中。

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亚的卡扎菲,这都是北非的故事。欧债危机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都是与北非对应的地中海的另一面。而欧债危机的重灾区:希腊,则是巴尔干半岛的关键位。现在的叙利亚战争与伊朗核问题都是中东的盘面。从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跨过地中海进入巴尔干半岛,再由巴尔干半岛出发控制中东石油。这不就是二战中英国想干而只干到一半的那些事吗?这不就是二战中的英国实施的代号为“十字军”的计划吗?二战时,英国为了这个“十字军”计划,欺骗了德国,出卖了法国,挑起了苏德战争。今天,不正是那时的重演吗?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以欧洲为主的,全世界被卷入的战争。今天以德法为主的欧元区重复着二战时的英国的“十字军”计划,这不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成形的已在欧洲点燃的火苗吗?全世界是否会被欧洲的火苗点燃而再一次被动的卷入战争,最终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呢?或者说,全世界怎么防止欧洲事务演变为世界灾难呢?这需要人类的共同智慧。对中国来说,责任甚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2674.html

更多阅读

2012年高考全国英语试题分类汇编:短文改错

2012年高考全国英语试题分类汇编:短文改错1.【2012全国新课标】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I分,满分10分)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

2014年的第一篇正文 英语一10年第一篇阅读

2014年的第一篇正文,还能不能比以往时候来的更猛一些?还是说说大格局,起点设在习近平提议全场以热烈掌声致谢胡锦涛的那一刻。这一刻,以胡锦涛为总操盘手的惊涛骇浪的中国人民喋血美元的战役结束了。此役解除了美国对中国的长期战略压

转载 中年人养肾2012年11月27日王耀献 王耀献的号多少钱

原文地址:中年人养肾(2012年11月27日王耀献)作者:bhfh中年人养肾,节饮食,慎起居(2012年11月27日王耀献)2012年11月27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笔记,主题是冬季养肾黄金季节(5)。嘉宾是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有丰富临床经验,中

转载 小谈GK制作技巧肤色篇其之二 松下mdh2gk拍摄技巧

强文原文地址:小谈GK制作技巧肤色篇其之二作者:驱魔娘娘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很忙,GK暂时停摆,博客也没法更新,正好前段时间除了趟差,抓紧时间把第2部分写了出来,权作抛砖引玉,望多提宝贵意见,拜谢ING肤色篇 (接上部分)上次说了实体

声明:《转载 秋波媚媚2012年最后一篇正文之二:》为网友只撩干净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