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标签: 活着

徐福贵是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阔少爷。本来小有资产,但因嗜赌,最终将家产输光亮,还将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输给了皮影戏艺人龙二。老太爷也因此气得一命归西。妻子家珍因劝其而不听,一气之下领着女儿,带着身孕回来娘家。但就在福贵一无所有时,当她听说福贵已经彻底戒了赌之后,她又回到了福贵身边与他共患难。她不贪图大福大贵,只想“过个安生日子”。

因为新添了家珍母子二人,生计更为艰难。福贵开口向龙二求借一些钱,想开个小铺养家糊口。龙二没有借钱给他,略带着一丝嘲讽,将自己的一箱子皮影戏家当给了他(龙二自从赢了福贵发了财之后,是用不着再弄皮影戏了),让他自己挣钱使唤。福贵本来就爱看,爱唱皮影戏,有些表演的底子,当此时节,只好靠唱皮影戏来养家了。其实,出身阔少,除了唱皮影戏,他又会干什么呢!?因此,福贵本身也极为珍视这些家当,拿它们当作养家立命的根基。

时至解放战争期间,福贵就在一次表演的过程中被国民党拉了“丁”。在战场上目睹了一幕幕惨状,最后算是“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作了解放军的俘虏。在解放军的队伍了,福贵和春生帮着拉大炮,干活,还给解放军唱皮影戏。刚解放时,福贵回了家,而春生实现了自己想开汽车的理想,当了汽车兵,随着解放军大军南下了。

随着福贵带回家的是一张证明他给解放军服务过的证明书。凭着这张证明书,证明福贵也“ 干过革命”,加上房产又输给了龙二,所以“成份”上给福贵定了个城镇贫民。这张证明书成了他们家的宝贝,他们家的护身符。以后在女儿凤霞相亲时,还指着给未来的女婿看来证明家庭出身的“清白”。龙二因千方百计谋到了福贵的田产,被划分为地主。他看到要没收他的房产时不服气,一把火烧掉了那所宅子。这就不得了了,被定为“反革命破坏罪”,判处枪决。福贵被要求去看枪毙龙二,让他也“受受教育”。枪毙龙二的枪声传来,引起福贵的一阵阵心悸,好象每一枪都打在他自己的身上一样。“如果不是将房子输给了龙二,该枪毙的就是我了”。

虽然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而变成了哑巴,再也喊不成福贵“爹”了,听力也受了损伤,但此时的日子稍微安定下来了。大跃进,大炼钢铁,仅仅因为装皮影戏的箱子上有几个铁钉,皮影戏家当也差点儿给毁了。亏得福贵灵机一动,说可以借唱皮影戏给炼钢铁的群众鼓劲儿,皮影戏家当才得以保全。此时,福贵在“炼钢工地”上唱皮影戏;家珍给“工地”送水,女儿凤霞也帮着干;儿子有庆活泼可爱,还知道护着哑巴姐姐,一切好象都苦尽甘来了--这也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可噩讯还是来临了。区长来检查大炼钢铁,学校也不能逃避。在区长倒车时,由于区长本身也过于劳累,不小心撞塌了一堵墙。有庆由于父母晚上加夜班,晚上时睡不好觉,恰好此时正在墙根下打瞌睡。他不幸被倒塌的墙压死了。区长前往慰问福贵,家珍。此时才知道区长原来是福贵在战场上的夥伴春生。福贵痛心万分,指责春生“你开的他妈什么车!”。家珍更是不依不饶:“你欠着我们家一条人命。”此后多年,家珍都不原谅春生:不理会他,也不要他送来的钱物。只是当在“文革”中春生也遭迫害,他的老婆自杀,他自己也消沉得不想偷生时,福贵和家珍才表现了弥足珍贵的宽容。家珍让春生记着:“你还欠着我们家一条人命,所以你得好好的活着。”

不知不觉间凤霞长大了,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这一天镇长来提亲,将县城里的一名小伙子介绍给了凤霞。福贵和家珍看着小伙子,觉得他虽然腿有些瘸,但无大碍,“人也老实”,心里很满意,就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得上凤霞”。最后,凤霞还是和这个小伙子万二喜(用镇长的话来讲,“响当当的工人阶级”)结了婚。婚后两个人日子过的很幸福。福贵和家珍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正当人人都希望他们能过上两年安稳日子的时候,不幸却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头上。由于“文革”期间医院里的专家都被关进了“牛棚”,由一帮子没有经验的小女娃子当护士,医生,凤霞在产下一个男婴后,因大出血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而忘。

馒头(看到万二喜以防万一从“牛棚”里找来的大夫贪婪地啃着为他买来的馒头的样子--大夫因暴食太多,胃部痉挛而没能帮凤霞渡过生死关--家珍随口给凤霞产下的男婴取下的小名)慢慢地长到了五,六岁的光景。这期间,福贵夫妇每年都给馒头照张照片,拿到坟上给凤霞看。同时,不忘了给有庆带上二十个饺子。每次看到外孙子馒头,福贵和家珍都抑制不住温馨,关切的神情。一家人就这么过着日子,就这么活着......

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

编剧:余华 芦苇

定稿剧本:芦苇

导演:张艺谋

出品人:邱复生

监制:葛福鸿 曾敬超
电影活着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制片主任:胡晓峰 张震燕

摄影:陆楽

美术:曹久平

录音:陶经

音乐:赵季平

剪辑:杜媛

演员表

福贵............葛优 领衔主演

家珍............巩俐 领衔主演

镇长............牛犇

春生............郭涛

二喜............姜武

龙二............倪大宏

凤霞............刘天池

儿童凤霞........张璐

少年凤霞........肖聪

有庆............董飞

福贵爹............黄宗洛

福贵娘............刘燕瑾

老 全............李连义

王大人............赵毓秀

馒 头............张 康

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一部好的小说对其主角的塑造肯定是成功的,《活着》也如此。它不仅成功把主角塑造得活灵活现,而且把那些出场时间极短的配角也塑造得极其perfect。在这方面,余华用的是一阳指功夫,精炼语言的一阳指,即用仅仅几句语言就可以像一阳指一样轻轻一指,就可以把人物定性了。干净俐落,没有太多的繁琐文字,就用几句话就可以把配角塑造的活灵活现,这是真功夫。   《活着》里的最佳男配角奖应该颁给两个人:一个是拉壮丁的国民党军队连长,另外一个就是村长(队长)。塑造连长的几句代表性的话有:“两个蠢驴,连打架都不会,给我去拉大炮”(连长看到福贵和县长仆役在打架时说);“操你娘,老子是连长”(仆役错叫连长为排长时);“他娘的,老子闭错了一只眼睛”(连长放仆役走,但却被后开枪要打死他,结果没打中时)。就这三句话,就把连长的性格勾勒出来了:蛮横、粗野、暴戾。这和老舍在《茶馆》中塑造军阀军官有异曲同工之妙。军阀军官用方言一说“吊,谁要钞票,(要)现大洋,现大洋”,一个愚昧贪婪老土的军阀便跃然纸上了。正所谓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能用最贴切而且精炼的语言塑造人物性格,确实需要很深的内力。   再看塑造村长的几句话:“村里办了食堂,砸了锅,谁都用不着在家里做饭了,省出力气往共产主义跑,饿了只有抬腿往食堂门槛里放,鱼啊肉啊撑死你们”(人民公社化时期村长要砸福贵家的锅拿去炼钢时);“福贵,这小子说的还真对,你家出了个科学家”(村长听到福贵儿子有庆说炼钢要加水时);“福贵,家珍,有好吃的分我一口”(灾荒时村长闻到福贵家有米香时)。三句话构成的一阳指一指就圈定了村长的性格:很忠诚很平和也很愚昧很小农。   很多人认为这是张艺谋炮制得最好的一部片子,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现、当代野史,因为正史的缺如,更显出了它的超常价值,改编后的故事本身便远超过了余华的原著,修正了许多不具典型性、合理性和不便于用电影语言表达的地方。   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主角来说,一般要使用组合拳才能使人物变得更加圆形。但是对于配角,由于笔墨不多,所以精准的语言描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   导演张艺谋对小说中不少情节作出了“留有一线”的改变,例如对原著中一些直接攻击社会主义时代的场景的删减,如三年自然灾害。对几个主要配角命运的修改,如把有庆的死因由替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交通意外。但张艺谋之所以对这些尖锐的部分作出弱化的改变,更可能的原因是他个人出于谨慎而对政治风险作出的考虑,而不是因为他认为小说原著反映的情节过于血腥、尖锐,所以有所不认同。为什么呢?因为从情景的血腥程度来说,有庆死于交通意外的镜头远比因输血过多而死要血腥。   张艺谋把这些情节改变后,同时却插入了不少有所指的情节,例如凤霞的死中本没有王教授这一角色,又如镇长(小说中的队长)提到的发炮解放台湾的情节,张艺谋悄然地把镇长的原话改成张狂的笑语,故意制造出讽刺的效果以达到丑化那个时代的目的,这都是值得观众留意并深入分析的作为导演的张艺谋有何目的的细节。   电影还有一个较明显的偏见情节,就是当年通过赌博赢取福贵祖屋的龙二在建国初因抗法和破坏国家财产而被判处死刑,福贵感慨着自己的“幸运”。这样的情节是不合理的,因为龙二是死是因为其违法抗法,他被枪毙也是死有余辜的,而福贵即使当年继续保留着祖屋,以他的性格,也不大可能像龙二那样做出放火烧屋、殴打干部等严重抗法行为。

获第四十七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

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

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putongVideo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9317.html

更多阅读

傲慢与偏见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

《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内容简介在现实社会中,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敬业、主动性,它们的关系究竟是否对立?事实却告诉我们,它们竟然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反映的是一个叫罗

海上钢琴师影评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海上钢琴师影评(转载)我想你一定听说过《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那么我一定要向你推荐出自同一个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之手的的另一部精彩绝伦的影片——《海上钢琴师》。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

人生必看的100部经典影片附影评 销售必看的20部影片

1、《肖申克的救赎》人人都知道体制的弊端,但是绝大多数人被体制折磨得离不开体制;也有极个别人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相信坚持就能达到自由的彼岸。2、《勇敢的心》经典中的经典,一段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为正义,为自由而战,男人必看!3、《阿

假如爱有天意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

假如爱有天意题记:《假如爱有天意》又名《不可不信缘》是一部2003年是韩国著名导演郭在容执导,韩国著名影星孙艺珍又一力作的韩国影片。午夜时分,当一个人静静地观看时,被这部看似描述平凡爱情的影片深深打动,潸然泪下。于是,期盼这样

声明:《电影活着 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为网友江山寒色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