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乃珊 程乃珊 金融家

博客首页

登录注册

记录下你的微生活

发博文

博文



程乃珊的蓝屋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hengnaishan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程乃珊

播客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368

博客访问:4,487,708

关注人气:3,978

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程乃珊,女,作家,主要作品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2000年开始涉足与老上海有关的纪实文体,代表作有《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海上萨克斯风》、《上海女人》等。

分类

全部博文(132) 日常随笔(55) 媒体采访(8) 作品信息(8)

作者声明

欢迎大家光临蓝屋作客。希望借此机会,在第一时间能听到各位对我的文字的感受包括批评和建议。鉴于目前有人冒充我的名字开博,在此我郑重声明,这个博客才是真正的程乃珊的博客,也是唯一的博客。

博客中的文章属于本人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程乃珊 2006年9月8日
程乃珊 程乃珊 金融家

电邮:

chengnaishan@yahoo.com.cn

图片播放器



添加到我的博客

外滩夜景



评论

  加载中…

白天外滩



留言

  加载中…

好友

  加载中…

音乐播放器



添加到我的博客

添加到我的博客

博文

夏日偶感

  (2011-05-23 10:22)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日常随笔

时尚兴怀旧,各式同学会、校友会方兴未艾,最开心的是童年玩伴的聚会,那才是充满童真的回味!旧时的玩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颠簸动荡,不少远走他国,遍布天涯海角,幸好有e-mail,不能相聚,至少还联系得到;有些玩伴,真有芳踪无处觅之憾。譬如,萤火虫、叫哥哥、夜乌子(知了)……

萤火虫,我们这一代四十后乃至更早一点的已老去的孩子们的童年之梦,哪个不是与萤火虫有关的?早在民国时代的小学课本,已有儿童带着网兜捕捉萤火虫的配图和儿歌,坊间更流传很多有关萤火虫的谜语……萤火虫令我们的童年增添梦幻的色彩。在五十年代我们年少时,萤火虫在市区已属很罕见,但在一些公园里还有,如我家附近的西康公园南阳公园,小小的也不收门票。虽位处中心区域,但那时入夜后的上海,街灯稀疏,行人也少。在园内草木茂盛处,常能见到一闪一烁的萤火虫漫天纷飞。暑假期间,我们常会与小朋友相约去那里看萤火虫,还随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奔跑,骚扰了不少在树丛深处喁喁私语的情侣。男

阅读(587) ┆ 评论(17) ┆ 转载(2) ┆收藏(2)

查看全文>>

母爱和母仪

(2011-05-11 12:04) 转载

标签: 文化

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在某个母亲节上说过: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桌面上争个喋喋不休的政治人物,而是摇篮边的那双手!

确实,世界上大约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提及母亲,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母爱!母爱是与生俱来的,是生物的本能和天性。曾在电视纪录片看到一组令人动容的镜头,至今难忘:一头母狮发现一对外来公狮正在逼近自己的在不远外沼泽对岸嬉戏的幼狮,她立时奋不顾身一面哀嚎着提醒自己的孩子快逃,一面孤身迎战故意引开两个外侵者,以自己的生命为幼狮赢得些许逃跑的时间!在生死之间,幼狮突然长大了,立马奔跑着,不时悲鸣着回望……大自然就是这样残酷,我们不可能终生躲避在母亲的卵翼下,总有一天,我们必需独自面对险恶的人生,然母爱,是我们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令我们有所依傍,有所慰藉。即使妈妈已经不在了,但那束明灯仍温暖着我们,叮嘱着我们抵挡任何诱惑,坚持走正道。

阅读(18107) ┆ 评论(46) ┆ 转载(58) ┆收藏(26)

查看全文>>

百年唇膏

(2011-04-22 22:33)

标签: 文化

分类: 日常随笔

今天女人的手袋里,谁没有至少一支唇膏在内?却原来唇膏的历史只短短百年不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只有舞台剧演员交际花及妓女才涂口红,当时口红属十分边缘化。大战期间男人都上前线了,女人留下来承担多种沉重劳动,还要照顾家庭,压力重重,或者因为自我振作,女人纷纷开始涂唇膏。这与当今的“口红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许同样的道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百分之九十九美国女士有涂口红的习惯;而2001年经济低迷时,唇膏的销量不跌反升……小小一支唇膏可说是经济起落的水银柱。当遇重压时,柔软润泽的唇膏接触嘴唇的

阅读(85983) ┆ 评论(70) ┆ 禁止转载 ┆收藏(26)

查看全文>>

父母心

(2011-04-16 15:51) 转载

标签: 小说

老作品

父母心

文化

分类: 作品信息

“张嫂,饭好了吗?我们晚上还要出去呢。”

一家之主老周这会正舒舒服服地在饭桌的上首端坐着,差使着保姆张嫂,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做东家的特权。一天八小时在公司里演够了驯服的群众角色,回到家里关起房门总可以做个土皇帝了。

“没好吧?不急,不急!”老周又这样拖了一句。

老周在家里可称是个货真价实的实权派,瞧他那不紧不慢地拖着的那句可把在他家帮佣了有二十二年的张嫂催得心慌了,经验告诉她,这句话的实在意思是“怎么搞的?快!快!!”张嫂毕竟是个麻利人,要不,周家可容不下她这二十二年呢。不一会工夫,两菜一汤全弄舒齐了,忙乱中都未忘记每样炒菜在搁糖前先各自捞出一勺——周先生的宝贝疙瘩阿平不爱吃搁糖的菜。

&

阅读(4082) ┆ 评论(18) ┆ 转载(7) ┆收藏(6)

查看全文>>

除了V手势之外……

(2011-04-03 18:42)

标签: 手势

文化

分类: 日常随笔

今天年轻人照相,总喜欢用食指和中指做个“V”字。人所皆知,此手势源自丘吉尔在二战胜利后的一个著名手势Victory。青年读者可能想不到,此V手势,早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大学生及白领群体中十分风行,引为时尚,一点不亚于80年代后在中国大陆的风行。V不仅代表胜利,还代表“成功”踌躇满志胸有成竹……可是1949年后,在打击“崇洋媚外”的大潮中,连常挂洋文都成“崇洋媚外”罪行,上海的白领和大学生又偏偏喜欢一句上海话中夹几句英文。说真的,有些言语不用英文还真不好表达,比如“我艾(爱)侬”像沪剧和文明戏的对白,令人起鸡皮疙瘩,不如I love you顺口又有书卷气;比如称呼自己的另一半,老公老婆太直白,先生太太又似太见外,内人外子咬文嚼字的如老学究,不如一句wife husband大方明了……说真的,要上海知识分子不在日常生活中夹几句ABC,还真难呢!不过,精明的上海人才不肯鸡蛋砸石头,很快就跟上时代的步子,连带那个V手势,马上就销声匿迹了。直到国门一开,早已传遍全球的V手势,先很快被恶补英文的青年所接受,很快传遍全国。

阅读(251755) ┆ 评论(221) ┆ 禁止转载 ┆收藏(18)

查看全文>>

再富,也不要富孩子

  (2011-03-21 10:52)

标签: 文化

分类: 日常随笔

与中国父母的“再穷,也不要穷孩子”相反,比尔盖茨名言:“再富,也不要富孩子”。是他太有钱了,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笔者出生自银行世家,祖父程慕灏(1898—1991)29岁起出任上海中国银行副行长,是上海中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直至80岁从香港中国银行副行长位退休任顾问,是中行史上唯一一位跨新旧时代的高层管理。他是笃信“若要小囡好,常带三分饥和寒”的。他对后辈的教育是3S:Saving(储蓄)、Spending(消费)和Sharing(分享)。他是坚决反对当时很时兴的置地造楼,以保证后代可以躺在收租上悠闲一世之风的。

3S中首要的是Saving,身为银行家的祖父一世从来不炒金炒房炒股票、做投机,一来是避嫌疑,更因他从实践中确实悟出,长期的持恒的定时的储蓄的得益,岂但可观且又安全的,还可养成自律和有备无患的人生态度。记得我参加工作时,一月工资36元(六十年代),扣除饭票交通费和零用,就去银行买贴花储蓄——相当现今的定投,如是到我结婚成家,

阅读(27160) ┆ 评论(150) ┆ 禁止转载 ┆收藏(131)

查看全文>>

生死与共浦江情——追思一代名媛郑念女士(1915.1.28.-2009.11.2.)

(2011-02-25 15:30)

标签: 文化

分类: 作品信息

“1980年9月20日,我告别了上海……大雨迷茫中,隐隐望得见远远耸立的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乃至楼内我办公室的窗口……我要与生我育我的祖国永别了,这是个粉碎性的断裂,上帝知道,我是多么爱我的祖国……”

——摘自郑念《上海生死劫》

《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作者郑念不是一位职业作家,她的作品只有一部,虽然此书的问世比内地文坛伤痕文学奠基人卢新华的《伤痕》要迟,但因为作者是直接用英文写作,再加上她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直白不矫情的行文,故而更具真情和世界共性,甫问世即引起轰动。要说伤痕文学的经典,笔者首推此书。

1988年9月,我与母亲潘佐君女士(圣约翰大学1

阅读(6484) ┆ 评论(43) ┆ 禁止转载 ┆收藏(16)

查看全文>>

你会吃醋吗?

(2011-02-17 22:09) 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日常随笔

人生百味,“醋”也是很重要一个味觉——如果你的另一半从来不让你吃醋,也不吃你的醋,当然这很有安全感,但这样的情感生活你不觉得太平乏一点了吗?恋人间夫妻间小小有点吃醋,证明你或对方还那么有吸引力,证明你们很在乎珍惜对方。当然吃醋也要会吃,沾点调调口味很好,但醋缸打翻就坏事了。吃醋最好是镇江香醋,醇厚还略带点甜味,山西老陈醋万万不可动不动就搬出来,太呛人了。不过话说回来,醋本身就是天然防腐剂,因此不需任何添加剂,都可长期存放,是十分健康的天然食材。此外,醋的酸性可助身体排出乳酸,消除疲劳。故而,两人世界中吃吃小醋,可令感情保鲜保质,饶有韵味。

所以讲,醋本无辜,酸也不是罪过,一切看你会不会吃醋。你对醋了解有几多?

相传早四千年前中国人已会酿醋了。镇江香醋应该是中国醋的祖宗。据说杜康发明酒后举家迁移至镇江以酿酒为业。杜康的儿子黑塔见酿酒时总是剩下大量酒糟,且仍有几分香醇,是否还可循环另作他用?那天他在糟中倒入清水,廿一天后,发现酒糟中的水已自行发酵

阅读(9277) ┆ 评论(38) ┆ 转载(33) ┆收藏(15)

查看全文>>

情人节的问责

(2011-02-12 12:16) 转载

标签: 情人节

休闲

男人的荷包,从上一年十二月圣诞节开始,就哗哗流了:圣诞大餐怎么也得与女友共享吧?接下来元旦前夕倒数,总得有份新年礼物吧?元旦过去不久,春节又接着脚踵到了,只要关系已确定,毛脚女婿总要去未来岳家拜年,一份有腔调的年礼是免不了的。哪怕关系尚未确定,除非不想继续这段关系,与女朋友的春节节目,总也要计划一下,这当然得花钱……还未缓过气,2月14日情人节又来了!对感情稳定的恋人来说,“情人节”已成男方的“责任节日”:这天为对方准备一份颇费心思的礼物,是十分考起男人的审美和荷包实力的。尽管“有情饮水饱”,尽管“只要有情,天天都可以是情人节”,唯独那只能是口头上讲讲的,如若没有行动上的随俗跟进,做傻瓜花平时几倍的价钱去买一束玫瑰并与她共进烛光晚餐,那套程序不走一下,大概这个情人节比年还难过。当然,这不能怪女人。“情人节”往往是女人测试爱情安全感的码表,是一份对自己及家人亲朋可以公之于众的承诺。

旧时相约私奔,那最早收拾好行李在车站等的,必是女人!有首英文老歌“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在做什么,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这是一首听了让人怆然涕下的情

阅读(13724) ┆ 评论(86) ┆ 转载(47) ┆收藏(14)

查看全文>>

年糕

(2011-02-09 14:46) 转载

标签: 美食

年糕是年景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中国春节的一大象征就是丰收富足,故而“食”自然是过年的主题。而南方地区是以稻米为主食,故而以米制的各种糕点就成江南春节最应景的食物,俗称年糕。

年糕的起源民间传说来自春秋战国,吴国大夫伍子胥奉命筑城,建成后众人庆功,但伍子胥仍心事重重,因有感于吴王终日沉迷酒色疏于政务,吴国迟早必被攻陷。便私下对部下说,他日若吴国蒙难,百姓只需去城门下掘地三尺,民饥可缓。后伍子胥身亡,吴国也遭越国击败,民不聊生,人们记起伍子胥所嘱,遂于城门下掘地三尺,方发现基砖由米糕所制。民饥得以缓解。为了纪念伍子胥,逢年过节民众就制米糕以纪念。且不说此传说是否经得起考核,但年糕耐放及越陈越硬,得到证明。

上海人说的年糕,通常有白年糕(宁波年糕)和猪油年糕。猪油年糕也分

阅读(60621) ┆ 评论(104) ┆ 转载(23) ┆收藏(7)

查看全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共14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综合

博文

博主

音乐

视频

播主

群组

最近顶了的博主:

360docimg_33_  加载中…

分享到新浪微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593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将艺龙网的现金账户提现到银行 携程现金账户提现

如何将艺龙网的现金账户提现到银行——简介很多人使用各种网站来定酒店,或多或少,网站都会给与现金回扣。像驴妈妈,艺龙网,携程之类的。下面我将介绍,如何从艺龙网,将返回的现金提现到银行。如何将艺龙网的现金账户提现到银行——工具/原

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 非战之罪

半夜三更来了兴致,看了几折京剧。最先看的是孟广禄的《锁五龙》,单雄信挨个儿把他那些兄弟骂了一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我不知道为什么京剧这么演,因为之前看《隋唐英雄传》的时候,单雄信将死之时特别悲壮,昔日瓦岗寨结拜的那群兄弟们,痛

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著作 杨宪益 戴乃迭 红楼梦

http://book.ifeng.com/yeneizixun/special/fanyijia/detail_2012_08/15/16831231_1.shtml杨宪益:翻译“整个中国”的人英国《独立报》:陨落的翻译大家杨宪益杨宪益与戴乃迭在工作【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著作】《离骚》,[战国]屈原

程颢的教育思想803 游月陂 程颢

第803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程颢的教育思想逍遥行者2011年4月15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是主流,也就是儒家思想。所谓儒家思想,即是指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延续

转发程乃姗文“上海腔调”沈秋飞转 钱程的上海腔调

上海腔调上海人特别讲究腔调。所谓腔调,就是人的言行举止的总体。“你啥腔调?”在沪语中是很重的贬义,潜台词就是“你的修养太差。”腔调一词看似重外相,其实还是取决内涵。腔调其实是一种品相。我们常常讲的坐相、立相,包括吃相,甚至面

声明:《程乃珊 程乃珊 金融家》为网友忘乎所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