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 baroque art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巴洛克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1)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2)“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1600年),下接古典主义、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伦勃朗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油 画

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 baroque art
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法兰德斯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盖兹、英国的凡·戴克、意大利的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

鲁本斯的宗教画人体姿势动作激烈,色彩鲜明;伦勃朗的画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处于高光部位,与周围的阴影有强烈的对比;委拉斯开兹的“宫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线下工作的织女,曾经对后期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圣乔治杀龙》 鲁本斯

据基督教传说,圣乔治原来是一位殉教者,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他因杀死一条恶龙,搭救出一位女子而被后世人传颂为英雄。这个题材很多画家画过。

在鲁本斯的笔下圣乔治被描绘成一个英武勇敢的骑兵,正挥剑猛砍凶猛恶龙。腾起回首的战马处于亮区,壮健勇猛的身躯显得格外醒目,成为视觉的中心形象,身着深色战服的圣乔治驾驭马上,居高临下势不可挡,更显其英雄本色。



《教皇英诺森十世》(油画,120×140厘米,1650年作,罗马多利亚美术馆藏)

这是委拉斯开兹受皇帝之命第二次去意大利时,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之要求,为其绘制的一幅重要的肖像画。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眼光威严,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者的面貌,在画家的笔下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教皇本人看了赞叹说: “画得太逼真了!”以致后来这幅肖像画挂在一间厅堂里时,从外面经过的几个主教,看到这一肖像还以为真的是教皇坐在里面呢!此外,这一作品的用色也相当精采。闪闪发光的憎帽和法衣,同洁白的白亚麻衣领以及镶在衣服上的白花边,形成一种鲜明而有变化的色调,再加上暗红色的天鹅绒背景,和镶在椅背上闪闪发光的宝石,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沉着厚重而又华贵的气氛,以显示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创作此画时,画家刚过五十岁,正值创作的盛年。如果说他早年的《卖水人》这样的作品还有卡拉瓦乔风格的影子,那么这时候的委拉斯凯兹早已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王国。他对解剖、造型、色彩的把握在此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致于人们在这样的作品前很难意识到这只是一张“画”。人们的全部注意力为画家对人性的描绘的深度和广度所吸引,这是绘画史上的奇迹之一。难怪教皇会感到吃惊,他无论如何想象不到,这位西班牙画家竟能在他的善于伪装的外貌上真实地表现出一个以阴谋和狡诈著称的权势人物的内心世界。委拉斯凯兹的力量就在这里。



《宫娥》是委拉斯凯兹(Diego Velazquez)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是历史上有名的几个直到现在主题都还没被完全理解的名作之一。画家用了极其隐讳的语言,通过画面巧妙的布局,使这幅画的主题变得捉摸不透。

这幅画的妙处在于画中人物和事物的摆放位置,也就是画面的布局。站在左边手持调色盘的人物就是委拉斯凯兹本人,他身旁是公主、侍女和宫廷矮人(据考证这些人都确实存在过)。画面最左边高大的画架表明画家正在作画,但作画的对象是谁呢?这可以在远处的镜子里找到。镜子中反射出国王和王后的形象,按照逻辑我们知道国王和王后所在的位置正是与观众同样的位置,也就是说,国王和王后站在我们的位置,面对着画中的情景。所有人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国王和王后身上,同时也集中在观众的身上,因为这里国王和王后是与观众等同的。这种独特的手法一下子将观众带进了画中的世界,观众好像正在亲身经历这个瞬间。眼前这番景象就像生活中任意的一幅画面、一个场景,无需多余的修饰或强调,自然的步入观众的眼帘(或者说是我们自然的步入画中)。这幅高度达3米的作品,画面的每个物体与实物同等大小,这些正显示出了委拉斯贵支高超的技法。画家将每件物体都刻画得相当到位,毫不敷衍。质感、形体、空间、明暗的处理更是让人拍案叫绝,画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时间片段的塑像。

音 乐

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宫廷音乐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氛。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

数字低音及即兴创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并且管弦乐团编制尚未标准化。

建 筑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

文艺复兴为意大利宫廷带来财富与权势,是世俗与宗教力量的结合。巴洛克,至少在初期,则是与反宗教改革--天主教会内部对应宗教改革的革新运动--有直接关联的。天特会议(1545–1563)普遍被认定是反宗教改革的开端。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Theatines)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首先在法国--如拉斐特城堡(Ch?teau de Maisons,1642),位于巴黎附近、由弗朗索瓦·芒萨尔设计--随后遍及欧洲。

代表建筑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的宗教中心,建筑为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17世纪末建成。教堂是文艺复兴风格,覆有巨大穹顶,高约111米,宽约74米,纵深约157米,穹顶直径达34米。这座宏伟建筑设计优幽完美,内部静谧安详,是建筑大师莱恩最优秀的作品。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1981年举行过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礼大典。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

无忧宫







“无忧宫”,1852年,由门泽尔的长笛音乐会描绘腓特烈大帝在他的音乐室无忧宫吹笛。

18世纪德意志王宫和园林。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或“莫愁”。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 ,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宫殿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殿正中为圆厅。瑰丽的首相厅,天花板上装潢富有想象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宫殿前有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 ,两侧和周围由翠绿丛林烘托 。宫殿前有喷泉,正对着大殿门廊。此喷泉采用圆形花瓣石雕,四周有“火”、“水”、“土” 、“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 ,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动。据说整个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宫殿东侧还有珍藏124 幅名画的画廊 ,这些绘画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画廊宽敞明亮,每逢佳节,这里都举办音乐会。花园内有一座六角凉亭,采用中国传统的碧绿筒瓦 、金黄色柱 、伞状盖顶 、落地圆柱结构 ,被称为“中国茶亭”。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中国式香鼎。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虽经战争,但未遭受炮火轰击,至今仍保存完好。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图(现藏于凡尔赛美术馆)





凡尔赛宫大理石院,正面的二层红砖楼房即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



凡尔赛宫殿后侧及花园



凡尔赛宫外立面,可见其横向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划分



王后卧室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两次进行战争,晚年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没落。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连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yì)事世人不大知道的事情,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1661年,居住在陈旧的凡赛纳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19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miǎn)某些国家的君主即位时所举行的仪式,把皇冠戴在君主头上。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此外,1873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1773—1850)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元首和外交使节。

装饰艺术

巴洛克风格装饰以烘托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为目的 巴洛克家具利用多变的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作大面积的雕刻、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2742.html

更多阅读

巴洛克建筑和巴洛克音乐 德国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和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是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艺术中居统治地位的风格和流派。“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英语为baroque),原义是不规则的、有缺陷的珍珠。后作为术语进入艺

转载:意大利建筑风格:哥特拜占庭罗马式巴洛克式

意大利建筑风格 简介 哥特 拜占庭 罗马式 巴洛克式(一)哥特式建筑(GothicArchitecture)简介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

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区别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

巴洛克比较华丽,宏伟,热情奔放;洛可可艺术比较小巧纤雅。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

声明:《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 baroque art》为网友没爱照样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