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渺无音信的投稿 适合新手投稿的杂志社

身边不少人都很关心这次的征文,甚至有个盲人把百讯网听成了百姓网,终日劝友参赛,说:这是咱百姓的平台,你看,赞助商都叫“百姓网”啊!

最近又有一些朋友为了写还是不写争的不可开交。当然,他们分成了两派:一派的意思是不写,因为写征文如果盼望获奖,难免投其所好而淹没了自己的想法。若只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征文不是最好的途径。另一派的观点是写:认为这就是一个活动,不必那么较真。写点大好形势,真挚爱情,甚至说点自强不息又有什么不好呢?

朋友转而问我的想法,我说,我的观点特别简单,但写无妨,可为得奖,可为其他。这当是一次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所以,无论是谁,无论为了什么,代表大家,写一篇。

我想到的是感恩,其实这本是并不值得讨论的东西。只是当它被施助者利用而成为对受助者的一种道德绑架的时候,我们很遗憾,社会很悲哀。

一篇渺无音信的投稿 适合新手投稿的杂志社

首先必须区分两种情形:一是个体出于道义或自身利益对弱者采取的施助行为。此种情形下,受助者对好心人存感恩之心乃是出自道德,这与施助行为一样,是一种自发的道德,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把你的道德强加于任何你认为的不道德。而另一种情形则是政府的职能所在,属于政府的基本责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受助对象只是做为某特定群体的一部分而受益,这当然无须感恩戴德。

遗憾的是,以我的了解,一些残疾人为了非常微薄的好处对施助者千恩万谢,好阵子惶恐不安,仿佛取了不义之财。还有的人只要在公开场合,尤其是相关活动的时候,一开口就是感谢领导,感谢协会,感谢普天下像星星一样多的好心人。甚至有人见了一次协会负责人就自豪不已,逢人便炫耀一番。在很多有识之士疾呼应该建立真正的公民社会的今天,我们的一些残疾人却坚定的维护其愚民的“光辉”形象,坚定的拒绝成为“可耻”的现代公民。但此绝非“愚民”之责任。

当然,不是存感恩之心便丧失了作为现代公民的先决条件(只是作为公民享有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的确不必感恩戴德),我反倒觉得倘若人人都存一颗感恩之心,当可建立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感恩绝不应该是弱者的专利,当它异化为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获取一点微薄物质利益所必须付出的道德成本,甚至成为弱者维持基本生存的固定模式,那就很悲哀。也许某些曾有过扶残助困经历的朋友会觉得受助者的感恩是你们行善的精神动力,这没有问题,只是那必须是自由意志的充分表达,而不是道德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更不应成为他们对自身处境理性判断之后的现实选择。

至于某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许您会觉得那帮扶名额是有限的,而符合条件的人又很多(至少不止你一个吧),而我把这个机会给了你,但作为幸运的一份子,你竟然对我毫无感恩之举,那么,一定会有懂得感恩的人。于是您就果断的掐灭了一个需要帮助的弱者原本就很微茫的生活希望。在这样的压榨之下,不知产生了多少私底下怨声载道,台面上歌功颂德的可怜“小丑”。

我不愿讨论什么谁有权利界定受助者的资格之类的问题,这没有意义,当然有权利的人有这个权利。只是强势群体不断的要求弱者心怀感恩的时候,你们就不应该有哪怕一点点的感恩之心吗?我不想说什么城市的建设者大都是处于社会弱势的外地农民工,更不愿再提什么没有残疾人就不可能有残联之类的陈词滥调。只愿弱者的感恩不再成为出了几个钱就摇身一变立马转型为“爱心使者”的某些强势群体的狂欢。这绝不是什么值得狂欢的事。当然,把自己做的那么一点点分内之事无限夸大,使之成为对其服务对象的恩惠,进而给自己庆功的某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便连那些“爱心人士”都不如。

其实狂欢也好,庆功也罢,至少对弱者没有什么直接的伤害,然而把弱者的“感恩”强行置入其中就非常恶劣了。某些“爱心人士”和相关领导为了给自己庆功,安排弱者及其资助对象在x“庆典”或什么重要仪式上一次又一次讲述其曲折的悲惨经历,然后感谢一切必须感谢的人或组织,最后,直到“感动”全场,人人掉泪,方才打住。观众满意而归,弱者失落离场,媒体广泛报道,领导政绩一件。这样的事情绝非少数。也许您会觉得通往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过程中,保障残疾人的生存和基本的物质需求是一个必要前提,而鼓励和保护施助者和相关部门的领导福残助残的积极性乃是实现这一保障的重要基础。当然,这是客观现实,不过,在实现其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这个群体的自尊,这岂非与最初的方向背道而驰了吗?

所幸的是,党和国家总揽全局,明察秋毫,提出了平等、参与、 融合、共享的残疾人发展方向,这是很好的提法,完全反应了广大残疾人的现实处境和真实诉求。如果社会各界充分尊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权利,如果残疾人能够真正不受任何歧视和阻碍的融入社会,共享社会进步的文明,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那就是八千三百万全体残疾人之大幸,就是社会之大幸,国之大幸!

建立一个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的和谐社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源泉,也是我们不断发扬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动力。

在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的和谐社会里,让我们都存一颗感恩的心,为了八千三百万残疾兄弟姐妹的幸福生活,为了你和我都是全体中国公民的一员,而平等的活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7790.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写好一篇出色的学生会竞选稿 学生会竞选稿三分钟

参加学生会的竞选是进入学生会的第一关,大学的学生会竞选一向是异常激烈、令人注目的。演讲稿的优差、答辩的好坏无疑成为这异常激烈过程中的核心所在,现把我对学生会竞选的一点体会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篇好的竞选稿通常着重会有自我

《炉边蟋蟀》——一篇喜气洋洋的作品 变队形一等奖喜气洋洋

狄更斯在1844年曾酝酿办一个周刊《蟋蟀》,要把“路边欢畅的小生物”作为题词,象征“圣诞欢歌哲学”。周刊虽然没有办起来,但他把蟋蟀用在一篇小说中,这就是《炉边蟋蟀》,并起了个副题叫“家的童话”。约翰.皮瑞宾格尔是个运货工。他形象

一篇记事作文的修改 一篇记事的作文450字

本文的命题是话题作文:小学就要毕业了,在你小学阶段的经历中,一定有很多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请你选一件写成记事作文,自拟题目,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课堂上,我对小学作文做了简要指导后,豪豪同学完全自主地写出了这篇文章:

声明:《一篇渺无音信的投稿 适合新手投稿的杂志社》为网友此刻心情为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