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沪大战 老外的京沪德比大战

时隔一年,当北京国安再次来到那个曾经风起云涌的上海,发现浦东还是那个浦东,外滩还是那个外滩。只是曾经的“许文强”上海申花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叫“丁力”的上海上港。而据说丁力的原型是一个叫做杜月笙的家伙,在这个天气转暖的三月末,我的心底突然掩杀出一阵凉意。我愈发的觉得,那个“杜月笙”的名字叫做徐根宝。

这是我在魔都飞回帝都的飞机上突然想到的一段话,我尽量把他写的拗口,或者说是故意写的玄乎一点。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徐根宝的“抢逼围”又回来了,而这次他碰上了一直崇尚“小快灵”的北京国安,可谓是殊途同归,甚至我觉得,这两者的集合就是当今足坛所推崇的。而中国足球几乎多年来只学会的了一半,并且连这一半都没学好!

上世纪90年代徐根宝的“抢逼围”和金志扬的“小快灵”其实放到今天也不落伍,只需要赋予它新的涵义,再加上给予它新的认识和理解。上海上港对阵北京国安,赛后奚志康说:“徐指导要求我们打出的精神面貌我们做到了,今年不一样了。”其实,还不如说,十年磨一剑的“抢逼围”又回来了,它并没有随着“申花”的名字一起逝去。在经历了去年一年对于中超的了解,徐根宝显然认为他的老战术并不老,只需改良一下就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上海申花经历了几任教练和球员大量更迭之后,现在的球队早已没有了老上海队的烙印。徐根宝早在十年前就把“抢逼围”的战术移植到了另一支球队身上。反观北京国安队,尽管经历了多名外教,但是俱乐部的股权从未变更,也让他们的管理层直接的保留下了老北京队的风格,尽管从帕切科,斯塔诺到如今的曼萨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小快灵”,但是他们还基本上延续了坚持地面进攻,强调边路突破的战术打法。这些从灵魂上是与以前的球队一脉相承的。于是就诞生了这别样的“京沪大战”,也是两种风格时隔多年再一次的碰撞,尽管这样的碰撞从场面上并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比赛并没有我夸的这么意义,但这是现实存在的。

如果把这两种战术强行的放在一起,再完全的割裂开来。可以笼统的认为现在足坛所推崇的其实就是防守时“抢逼围”,进攻时“小快灵”,以前的巴萨,现在的拜仁,如是而已。欧洲教练,以穆里尼奥和瓜迪奥拉为首都十分强调和注重进攻时快速推进,地面进攻为主,中路渗透兼有边路配合的立体打法,而在丢球后第一时间在前场展开反抢,在后场及时保护的防守方式也是他们所推崇的。这些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战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我们却没有好好的去贯彻过,或者说没有好好的去延展和发扬。多年来,中国足球从“哈德”开始,先后“哈南”,“哈荷”,再“哈塞”,最后“哈西”,现在“哈法”。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向自己的传统“哈”一下呢?为什么我们就这么瞧不起自己呢?

事实证明,我们球员的特点没有传承。自郝海东,高峰之后,再没有快马,自宿茂臻,黎兵之后再没有海拔。其实我们教练的战术也没有传承。再也没有金志扬,徐根宝,迟尚斌,陈亦明,也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战术了。这些年我们还断送了什么?一度断送了联赛的职业化,一度断送了球迷对中国足球的信心,断送了成年球员的留洋路,断送了青少年的培养……

新京沪大战 老外的京沪德比大战

一场“新京沪大战”,其实我还想到了很多,但是越想越不敢再往下想。这挺可悲的!

这些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真该好好梳理,好好思考,好好反省,好好总结!

愿日后再不负人!且行且珍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7476.html

更多阅读

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独生子女费

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上述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缺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决不是,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客观上存在着区别于非独生子女的种种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

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 基本方针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 作者: 刘铁芳摘 要:教育方针乃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所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

声明:《新京沪大战 老外的京沪德比大战》为网友南岸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