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末世救世主转轮圣王弥勒佛 转轮圣王的微博

转》末世救世主转轮圣王弥勒佛 2012-6-3 20:12阅读(0)赞

转载

分享(1)

评论

复制地址

举报

编辑

上一篇|下一篇:<<转>>民众解读农...
转》末世救世主转轮圣王弥勒佛 转轮圣王的微博



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编辑本段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轮圣王就是未来佛弥勒

转轮圣王就是传说中的救世主。反过来说,各个民族,各个宗教所盼望,所等待的救世主,他的名字音译东方为弥勒,西方为弥赛亚。东方对弥勒的音译也有译为“梅呾利耶”的,西方对弥赛亚的音译也有译为“密特拉”的。这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传播造成的。这个传说中的救世主,真实的身份就是转轮圣王。

佛教经书中有对转轮圣王的记载,但是在形成书面文字之前长达500年的口耳相传中,偏离了本来面目。而且对于不理解的弟子来讲,慢慢的加进去了人的观念,将转轮圣王常人化了。

虽然中国佛教中也渐渐形成了转轮圣王与弥勒佛合一的观点,但是在早期佛教经书中还是难以找到明确的论述。很多得道高僧在修到一定层次后知晓了这件事情,但同时也不执着于此。有些高人留下了这方面的观点,但是他们既不是从学术上获得的,也没有从学术上加以论述。所以,即便中国佛教中有转轮圣王就是弥勒的认识,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难以得到明确的依据。

我的观点说出后,会有一些所谓学者来拍砖。他们会引用,甚至引用大量佛教经书来反驳。

我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也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家自己把握,自己分辨吧。

U

众生醒来

新识同修



一,有关转轮圣王的佛教记载新理解

1,转轮圣王是天国世界的王,而不是人间的王

《宝女所问经》记载:佛言舍利弗。时维卫如来至真。有转轮王名曰福报清净。主千世界。帑藏珍宝不可称计福报清净。中宫之内夫人婇女八万四千。皆国中上真人玉女。王有千子悉皆力士威势难论。其王供养维卫大圣。三十六亿岁一切施安。

————————————————————

转轮圣王主千世界,三十六亿岁一切施安。这绝不是常人的君主,或高于君主的任何人所拥有的境界和威德荣耀。

在人的口耳相传中,将神人情化、人味化和常人化的事情太多了。人总是拿自己熟悉的事物去描述、比喻和理解不熟悉的事物。慢慢的就偏离了最初的原意。莲花生大士预言说末法时期孩子们玩的玩具象牛角一样,两头上翘,下面有轮,听到的人未必就知道那玩具叫滑板吧?何况天国世界的事情。

2,转轮圣王即便在天国世界(佛国世界)中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佛经记载转轮圣王曾经是燃灯佛——定光如来(见大宝积经卷九中,释迦牟尼佛向寂意菩萨说:“欲想了解当时转轮圣王勇郡,就是过去的定光如来。当时一千位太子,就是此贤劫中一千佛。从俱留孙佛开始,到楼至佛。《大宝积经卷九》欲知尔时勇郡转轮圣王乎。答曰不及也。佛言。则往过去定光如来是也。其时诸子。此贤劫中千佛兴者是也。从拘留孙为始作佛。至楼由竟千佛也。其法意太子。则今金刚力士名密迹是也。其法念太子者。今识其梵天是也。彼时圣王中宫夫人婇女。今诸来会者是也。彼世之时。王诸太子所劝。出家作沙门者。及所教化。皆此贤劫稍渐受决当次第成最正觉。

————————————————————

转轮圣王的一千位太子,就是此贤劫中一千佛。从俱留孙佛开始,到楼至佛。转轮圣王的1000位太子都是我们这劫中的1000位佛,那么转轮圣王有多尊贵?可想而知。

3,转轮圣王出世时(来到人间时)将有诸佛伴随出世

《大乘宝要义论》:“决定王经云。佛言。阿难。诸佛出世。彼优昙华。俱时而现。其华如金有净妙光。开敷异香遍由旬内。是华光明能破冥暗。能令念者即得清净。能息病苦。能作明照。能去恶香。能施妙香。彼香能息四界增损。其华亦非随转轮王遍处皆出。唯金轮王乃可应现。况复破戒诸有情类。唯佛出世是华俱出。

——————————

人类这个空间,如果有一位佛陀来到人间,都是人的极大福分,诸佛出世,那将是一个怎样壮观殊胜的场面?!

诸佛出世相伴转轮圣王,那转轮圣王又是何等的尊贵?!

4,转轮圣王来到人间后会成为全世界的(精神)领秀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作转轮王人中主 统四大洲而自在

《正法念处经》

彼转轮王。是一切人所应敬重。离嗔善业。得如是乐。

《佛说长阿含经》

尔时,东方诸小国王见大王至,以金钵盛银粟,银钵盛金粟,来诣王所,拜首白言:“善哉!大王,今此东方土地丰乐,多诸珍宝,人民炽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顺,惟愿圣王于此治政!我等当给使左右,承受所须。’当时,转轮王语小王言:‘止!止!诸贤,汝等则为供养我已,但当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无令国内有非法行,自不杀生,教人不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之人,此即名为我之所治。’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一切转轮王。偈曰。无害。释曰。若捉仗制伏他土尚无杀害。何况余王。伏天下已。一切众生住王国土。王悉教令受持十善法。是故诸王死定生天。”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

————————————————————

转轮圣王传出的法让世界人都来自愿学习和遵循。

5,转轮圣王传法后,将迎来新天新地

《佛说长阿含经》

“转轮圣王治此阎浮提时,其地平正,无有荆棘、坑坎、堆阜,亦无蚊虻、蜂蝎、蝇蚤、蚖蛇、恶虫,石沙、瓦砾自然沉没,金银宝玉现于地上,四时和调,不寒不热。其地柔濡,无有尘秽,如油涂地,洁净光泽,无有尘秽;转轮圣王治于世时,地亦如是。地出流泉,清净无竭,生柔濡草,冬夏常青,树木繁茂,华果炽盛。地生濡草,色如孔翠,香若婆师,濡如天衣。足蹈地时,地凹四寸,举足还复,无空缺处。自然粳米无有糠糩,众味具足。时有香树,华果茂盛,其果熟时,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气馥薰。复有衣树,华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衣。复有庄严树,华果茂盛,其果热时,皮壳自裂,出种种庄严具。复有鬘树,华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鬘。复有器树,华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器。复有果树,华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种种果。复有乐器树,华果茂盛,其果熟时,皮壳自裂,出众乐器。

“转轮圣王治于世时,阿耨达龙王于中夜后起大密云,弥满世界而降大雨,如构牛顷,雨八味水,润泽周普。地无停水,亦无泥淖,润泽沾洽,生长草木。犹如鬘师水洒华鬘,使华鲜泽,令不萎枯;时雨润泽,亦复如是。又时于中夜后,空中清明,净无云曀,海出凉风,清净调柔,触身生乐。圣王治时,此阎浮提五谷丰穰,人民炽盛,财宝丰饶,无所匮乏。”

------------------------------------------

不是因为世界变美好了,转轮圣王才来,而是因为转轮圣王来了,用他的真法教导众生,众生心灵升华,世界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出现了从未有的改变,婆娑世界将变成极乐世界。可以说转轮圣王才是救世主。

6,转轮圣王转生结缘

其实转轮圣王公开传法前,也早来到人间,多次转生结缘,为最后的传法做准备。不但多次转生,而且还多次分体转生。阿育王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阿育王经》

佛言。阿难。我于今者不无因笑。有因缘故如来应正遍知现此含笑。阿难汝见小儿以手捧沙置钵中不。阿难白佛。唯然已见。世尊又言。此儿者我入涅盘百年后。当生波吒利弗多城王名阿育。为四分转轮王信乐正法。当广供养舍利起八万四千塔饶益多人。

《杂阿含经》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佛无有因缘亦不发笑;我今笑者,其有因缘。阿难当知:于我灭度百年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统领一方,为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复广布我舍利,当造八万四千法王之塔,安乐无量众生。”

《付法藏因缘经》

佛告阿难。汝今见是二童子不。唯然已见。此童子者。我百年后。为转轮王四分之一。于华氏城正法治世。分我舍利处处流布。造作八万四千宝塔。

《阿育王传》

唯阿恕伽者相师记言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

诸臣乃以转轮王法种种庄严供养殡葬。

-------------------------------------

阿育王早年十分残暴,南传佛教中,阿育王被称作“暴恶阿育”,而且阿育王的出身很可能是低贱的“不可触种姓”,即“旃陀罗”。他是在看到战争的残酷和被高僧点化后,才回忆起前世,皈依佛法的。才成为了古印度历史上了不起的帝王。据说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佛塔是靠的他强悍的鬼神之力。

佛经中记载佛陀说阿育王是四分之一转轮圣王。后来人理解为是相当于四分之一转轮圣王,又编出铁轮王之说。实际上这种理解完全歪曲了佛陀的本意。四分之一转轮王是指阿育王为转轮圣王的四分之一,而非指相当于转轮王四分之一。阿育王为转轮圣王的四分之一,是转轮圣王在分体转世中与众生结缘,不带传法的色彩,不等同于转轮圣王的出世。

7,转轮圣王传的法度一切众生,不出家而修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善男子,如转轮王具足七宝,凡所行动,轮宝导前,余宝随后,巡四大洲,普能除灭一切众生身心浊秽,普能生长一切众生身心安乐。”

——————————————————

普能除灭一切众生身心浊秽,普能生长一切众生身心安乐。而且修行的人不出家,不离世俗。

世界因转轮圣王传出的法而改变。

8,释迦牟尼不是转轮王,也不可能成为转轮圣王

“吠陀本集”有预言:人中有两个伟大的觉者降世——佛陀和转轮圣王,前者出家成佛,后者在家成佛。

——————————————————————

传说释迦牟尼小时候,有高人说释迦出家就会成佛,不出家就会成为转轮王。这是一种附会之说。我前边已经论述过了,转轮圣王本身就是一位觉者,所传之法与释迦佛所传之法明显有别。

9,释迦佛没有转过f轮

曾经有弟子请求释迦佛转妙f轮。可是释迦佛却讲起了未来佛弥勒将转妙f轮。

转妙f轮和转轮圣王的宝轮,这个内涵有心人应该能够理解。

转轮圣王曾经是过燃灯佛,在佛教庙宇大殿中,燃灯佛和弥勒佛都打着转f轮的手印,而释迦佛则不是。这也暗示我们燃灯佛和弥勒佛都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将在末法末世时以弥勒佛的身份转妙f轮进行正法,使宇宙众生回归正道。

10,转轮圣王的弟子不真修可能会失去宝轮

佛教经书中还说转轮圣王也会失去宝轮。如果将有宝轮的人都看为转轮圣王,也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转轮圣王公开传法后,其弟子也会获得宝轮,获得宝轮而不真修,也许会失去宝轮。失去宝轮后一切化为乌有。

UID24

众生醒来

新识同修



二,转轮圣王就是未来佛弥勒

1,同一人发愿成就弥勒佛和转轮圣王

能够把转轮圣王和未来佛弥勒二者连系在一起的经典,是《贤愚经》(卷12).波婆离品 》和《中阿含经(卷13).王相应品.说本经》。元魏.慧觉等译的《贤愚经(卷12).波婆离品》有一段重要的经文说:于时,弥勒闻佛此语,从座而起,长跪白佛言:『愿作彼弥勒世尊!』佛告之曰:『如汝所言,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于时,会中有一比丘,名阿侍多,长跪白佛『我愿作彼转轮之王!』佛告之曰:『汝但长夜,贪乐生死,不规出耶?』引文中的「阿侍多」,又作阿逸多、阿氏多、阿侍多、 阿夷多、阿夷哆、或阿迭多等,皆梵文Ajita 的音译,义译为无胜、无能胜、或无三毒等。

《中阿含经(卷13)王相应品.说本经》记载:世尊告曰:『....人寿八万岁时,有王名螺,为转轮王....。』尔时尊者阿夷哆在众中坐。于是尊者阿夷哆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作王,号名曰螺,为转轮王....。』....于是世尊诃尊者阿夷哆曰:『汝愚痴人,应更一死而求再终。所以者何?谓汝作是念,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作王 ,号名曰螺,为转轮王....。』....佛告诸比丘:『 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尔时尊者弥勒即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可得成佛 ,名弥勒如来....

在古代的中国,弥勒与阿侍多(阿夷哆)却被看做是相同的一人。例如,隋.吉藏,《弥勒经游意》即说:阿逸多此云无能胜,故《净土经》云,莫能胜也。弥勒者,亦弥帝礼,或弥帝隶迦也。《婆修密经》,亦言《和修密经》云,阿罗弥勒也。皆云观慈氏。但相传,或云阿逸多是名,弥勒是姓;或云阿逸多是姓,弥勒是名。两释未详取舍也。

弥勒与阿逸多既然可以是同一个人,那么,前引两经当中,弥勒发愿成未来佛,释迦为之「授记(即预言可以成未来佛);另一方面,阿逸多发愿成未来的转轮圣王──胜伽(或螺),而释迦虽然斥责他,却也终于为他「授记」(预言他可以成为未来的转轮圣王)。这样一来,由于弥勒可以就是阿逸多,因此,未来佛也可以就是转轮圣王了。

UID243667 帖子15 精华0 积分37 经验37 点 威望0 点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11-7-20 最后登录2011-7-2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众生醒来

新识同修

帖子15 精华0 积分37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7-20 18:38 只看该作者

2,弥勒下生经中的弥勒净土就是转轮圣王正法治化的人间净土

弥勒净土有弥勒上生经兜率净土和弥勒下生经人间净土,佛教经书认为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会往生弥勒上生经所说的兜率净土,还会跟随弥勒出世共同转生,来到弥勒下生经的弥勒人间净土。这个弥勒的人间净土其实就是转轮圣王用正法治化的人间净土,而且是转轮圣王以转轮宝所开创。

晋译《弥勒下生经》对未来的「人间净土」有下面的三段描写:(1) 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翅头。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尔时城中有龙王,名曰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清和。是则翅头城中有罗剎鬼,名曰叶华,所行顺法,不违正教。每向人民寝寐之后,除去秽恶,诸不净者。常以香汁而洒其地,极为香洁。(2) 尔时阎浮地东西南北千万由旬,诸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四大海水各减一万。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浮地内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诸村落相近,□呜相接。是时弊华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余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于地。((3) 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瞋恚、愚痴不太殷懃。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如彼优单越人而无有异。是时阎浮地人民,大小皆同一向,无若干之差别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便还合。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车渠、马瑙、真珠、琥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时世人民,若年衰老,自然行诣山林树下,安乐淡泊,念佛取尽」。又如「其土安隐,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顺伏诸根。如子爱父,如母爱子。语言谦逊,皆由弥勒慈心训导,持不杀戒,不噉肉故」等等。

这个人间净土就是转轮圣王正法治世所成。晋译《下生经》中,也说到转轮王以「正法治化」,乃至「不以刀仗,自然靡伏」。而唐译《下生经》则说转轮圣王以「正法理群生」。

佛教经书中不仅称弥勒佛出世和转轮圣王同时,而且有诸多相同之处:称转轮圣王不出家传法度人,弥勒佛也是不离世俗度人,所传法为方便众生的“易行道”。转轮圣王以善法利益众生,救度众生,改变世界;未来佛弥勒也是用善法利益众生,救度众生,改变世界。转轮圣王以转轮宝改变世界、归正众生;弥勒佛将转妙f轮归正众生。

佛教中有一个非常矛盾和荒谬的观点。说释迦佛传法时人间困苦,所以修成佛困难,一人成佛都很不错了。说弥勒佛传法时生在转轮圣王时代,人间幸福快乐,人心变好,所以修起来容易,人人成佛也是易事。这就突出了转轮圣王的伟大。度人多少不在佛陀,而取决于转轮圣王了。如果将转轮圣王和弥勒分裂开来,可以说,救度众生的是转轮圣王而不是弥勒。如果将二者看作一人,这样就好理解了。

关于这个问题,持不同意见者很容易拿出大量想相反的佛教经书来反驳,因为我的观点只能从佛教经书和其他书籍的只言片语中寻其端倪。大德先贤们要么对此守口如瓶,要么留下的预言与经书没有任何衔接之处。所以我的宗旨就是不辩论、不争论。任凭个人凭自己的真心去体会、分辨。

UI

TOP

众生醒来

新识同修



3,其实未来佛弥勒不是佛教的专利,不是佛教的独有文化

佛教起源于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也有关于弥勒下世传法度人的预言:主毗湿奴一共要化身十次,最后一次是在世界末日的时侯,以本相显身,化身四臂弥勒,手持利剑,骑白马,引领众生进入圆满世界,而诸魔恶鬼坏人都会留在现世,被劫末的大火烧尽,然后梵天重新创世,一分时重新开始,由于进入圆满世界的都是善良的人,所以一分时的时侯诸恶不存.

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早在犹太教旧约中,就有末世之时,弥赛亚(基督)下世救人的预言。基督教认为耶稣就是基督,也预言基督将二次降临实施最后审判和救度。有趣的是,基督教圣经启示录预言救世主将骑白马,口吐利剑。还预言恶人将被扔进燃烧的大火中(硫磺湖)受惩罚。

有的基督教学者认为,末世所谓“基督二次降临”,这位末后再到的才是那真正的救世主基督(来1-2),他是和上帝同质同灵的圣灵,他的名字叫——弥赛亚,他是圣子升格长子的再造再临(来1-6)。圣灵弥赛亚才是真正折断人类“所负的重轭和肩头上的杖以及欺压他们的棍”的救世主(塞9-2、3、4、5),他是完成再造新天、新地、新人类和统一万邦、统一万教、统一世界的救世主基督。

其实,这东西方所说的救世主是同一位神。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有这样一个神给人无穷的希望,它在未来会许诺、保证给你一种幸福。这种信仰就是基督教圣经《旧约》当中弥赛亚的信仰。公元前1000年 左右开始盛行的弥勒信仰,实际上就是汇聚了当时文明世界所有善良美好的东西。弥勒的几种精神内涵:一是慈悲,所以弥勒也叫慈氏,是慈氏菩萨,这个取的是意译;二是光明;三是希望。所以弥勒信仰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整个文明世界的一个优秀文化凝聚体。



转载

分享(1)

评论

复制地址

举报

编辑

上一篇|下一篇:<<转>>民众解读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718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转 崔玉涛等其他医生微博整理咳嗽篇 崔玉涛小儿咳嗽

原文地址:[转]崔玉涛等其他医生微博整理(咳嗽篇)作者: 可乐泡泡今天又整理了一下咳嗽篇。给大家推荐几个很有名的医生的微博:@崔玉涛 @睦家药师冀连梅 @儿科专家夏凯莉@儿科专家夏凯莉 @和睦家王惠民:其实好的医生很多,不只这些,这些医生给

转载 闹奶的有效揪痧治疗转帖tyuio888的美文 痧皇后揪痧的微博

原文地址:闹奶的有效揪痧治疗(转帖tyuio888的美文)作者:几字弯这天,刚好我还有前院的二丫等在三大娘家里玩过家家,玩得正高兴,德嫂来了,只见她手捧着胸部,眉头紧锁着来了,前面她的婆婆拉着她,走进了三大娘的家门。“哎呀,她三大娘,快给咱德媳妇

王菲资料,王菲图片,王菲的微博地址 王菲微博图片

王菲资料王菲,中国著名女歌手、影视演员,其演唱的《红豆》《但愿人长久》等歌曲至今依然拥有广泛的传唱度。王菲独特的嗓音以及她创造的“菲式”唱法使其在整个亚洲地区和华人世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也是首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华人歌

有妖气国产吸血鬼漫画《JUSAKA摄血医师》推荐 森罗jusaka的微博

神秘的改造人,恐怖的吸血鬼,穿越生死轮回的转生……种种吸引人的设定你曾经是否只在日美动漫作品中才可以体验到?现在,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公布了!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上的最新国产原创连载大作,由wilhelmj绘制的少年战斗漫画《JUSAKA摄血

声明:《转》末世救世主转轮圣王弥勒佛 转轮圣王的微博》为网友天国也曾悲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