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静下来了,《美国往事》最后一笑的解读 前尘往事都一笑而过

年纪越来越大,琐事越来越多。原来每两三年便可以找出两三月的空闲静下来反思,近几年却找不到了。并非找不这时间,而是找不到那心态。每每想到一些蛛丝马迹,还未来得及深思,却因琐事打扰就随风去了。于是变得愈发浮躁,连个比较平静的讲道理的电影,也看不进了。

到英国正好一个月,终于在今天找到了些状态,把心静了下来。这于我也算是个契机,日子虽不舒惬,却也不饥不寒,倒适合做个入关深思的静修。于是今天重看了美国往事,又观了一部阿修罗。二者主题相去甚远,却多少都对我的游乐场理论有些补足。至于这理论,还需仔细想想,先随口说说这美国往事吧。

美国往事是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第三次看,着重看镜头和剪切,不是专业人士,却也看得出几次时空镜头切换经典至极,绝对应该仔细拉片学习。而个人之所以对这些90前电影不太感冒就是因为习惯了现今好莱坞的比较凌厉的镜头,对于比较温和的镜头不太感冒。如果这片子放到现在来拍(当然演员就不要换了,这套班子我十分满意),调色,灯光,爆炸,特效都按现今水平来做,就绝对的变成了我的菜。对于故事,剪切,表演,只有膜拜的冲动,仅此。

莱导把故事讲得很明白了,这里不重述了。相信对于故事有疑问的影友都纠结在一个问题上,那就是面条的最后一笑,这个就只能见仁见智了,网上流传的几种说法都说的通。个人偏向幻想说,也就是整个故事都是他抽鸦片的幻觉,分为抽鸦片前的回忆和抽鸦片后的幻想,打乱了揉碎了出现在他的幻觉之中。也就是说,他由于自己的失误,害死了其他的好朋友,无法面对自己,在抽大麻的幻想中把自己幻想成了无错的一方,所有的错误归咎到面目全非的max身上。而整个幻境是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中进行的,而他刚进入幻觉的时候,是以回忆开始,于是出现了脸上那毫无芥蒂的笑。

至于我为什么偏向这种解读,原因如下:

35年前和35年后,观众很好奇的是究竟max是怎么从政的,究竟deborah是怎么和max搞到一起的。可是导演并没有明说,只是借deborah的嘴说max对外宣称的谎话:移民,经商,结婚,生子,丧妻,参政。而之后大家明明知道,门外deborah的二十左右的儿子david是max的,所以,在20多年前deborah已经和max搞到一起了。那么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是一点线索没有,我们一起来找,首先,大家记得joepesci演的monali吗。这个可是解读的关键人物,片中他一共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就因为经营的理念问题导致面条和max的第一次不和,而max和monali的理念是很近的,想把买卖做大,而面条却不想,他只是不想有人在他们头上而已。所以二人第一次矛盾产生,面条质问:如果他让你除掉我你会吗?我是不会。max没有直接回答,最后妥协表示尊重面条。可是接下来营救公会小代表的事件一出场,max就说我们老板要他,他们老板是谁呢?没有错,当他们完成这个事件,坐电梯下楼,也就是max和面条第二次矛盾之后,monali出场了,他在电梯处按了上楼,并对二人远去的背影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虽然之后再没出场,但是导演给我们的信息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这次事件的老板,就是monali,也就是说,虽然max表面妥协,可是却并没有按照面条要求去做,而是依旧和monali合作,对面条隐瞒。那第二次矛盾还是以max妥协告终,可是这次的妥协是否与第一次一样,只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必须是,因为二人矛盾时,已经有人建议max甩掉面条,max本来态度挺坚决要做大的,可是一分钟不到就一个180大转弯下来给max妥协,再加上那个monali意味深长的一眼,去度假马上就是一个自杀计划出炉,这必定有诈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和上次一样,max打算暗地里搞一票,不过这次更狠,就是要甩掉面条等几个胸无大志的兄弟。接下来的事情好猜了,就是诈死,做大,从政等等。

说了这么半天估计大家疯了,我不是觉得这都是 幻想吗,怎么说的跟真事似的,别急,难听的马上就来了。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做的梦,并不是没有逻辑的,而是大部分符合逻辑,而只有小部分由于不够缜密有漏洞。如果以上的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有逻辑漏洞吗,有!而且不少。

1.肥莫为什么活着?如果以上都是真的,那么肥莫,这个人必死。他认识max,知道老底,和其他人都是从小的发小,具备报仇揭发的动机。最重要的,他是deborah他哥,你假死之后要搞deborah,还让他哥一个你把他兄弟都干死,就留他一个的幸存者活生生的站一边还不发现?那max就不是能做出以上其他事情的那种霸道老大了。

2.carol为什么活着?又一个骗不过去的主,死心塌地的爱着他,为了他愿意坐牢,他死了carol干脆如出家了一般。作为一个名流,在媒体十分发达的当时,max肯定以bailey的身份公开露脸,就算面条身在远方不会收到消息,carol和他在一个城市也看不到?就算carol出家不理世间琐事,max心狠到把自己兄弟都算死,会留下carol这个活口(max和面条吵架时曾经表示过随时甩掉carol,这也是导演留下的线索。)

3.面条救下肥莫为什么不带走?他们几个倒了,后方有人追杀,肥莫既没能力又没靠山,你拿了100万走(他当时是这么以为的),还不带着肥莫,连绑都不松,肥莫想跑都跑不了。那接下来应该发生什么?仇家人死了,必定揪住肥莫要人,就算肥莫没杀人,也脱不了干系吧,如今就剩肥莫一条线索,肥莫必会遭受毒打拷问,就算对方弱智白痴,幡然悔悟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没有杀肥莫,竟然一点伤残没留下,还让他在本地安安稳稳经营自己的餐厅35年等到面条回来。我靠,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这是国产编剧附体的节奏啊。

4.面条为什么活着。。。整个团队,面条才是游离于外的一个,另两个都是max的跟班一样,麦面吵架的时候,感觉另两人更偏向max一些,而面条出狱和最后报警前的酒吧戏,都是max和另两人在一起喝酒,面条独自对着小妞。所以,如果max要搞的话,也是搞死面条,留下两个听话的小弟啊。难道宋江和王伦抢老大,回手先把自己家智多星和黑旋风砍了,然后让王伦逃跑,知道在哪页不抓,过了n多年再忏悔,让王伦过来亲手结果了自己的狗命?不说了,国产编剧再度附体了。。。除非是max爱上了面条(真有这个可能,回头再说)

5.deborah怎么会和max搞到一起?(这个不一定是漏洞,但是容易被人误认为漏洞,算是疑点吧。)deborah心中唯一care的人是面条(她亲口说的),max把面条骗的团团转,毁其一生,deborah就算因为强奸事件痛恨面条,也不至于就和max搞到一起吧,那样执着且独立的一个女人。可是有个细节大家不要忘了,在面条和deborah吃饭的时候,面条说deborah和max很像,所以互相憎恨,deborah立刻翻脸,甚至于威胁离席。这么强烈的反应,莫不是二者真有什么?(纯猜测)如果真有什么,那么这种反应就为后面两人在一起提供了支持,如果没有,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两人是另外一种关系-情敌。

6.追杀面条的人是谁?追杀的戏其实是在面条抽大麻之后,所以如果是幻觉,那就不存在这么一群人了。所以这个分析仅限于对以上为真实发生的分析。他们的表现不是警察(调戏大胸),没有警服,证件,所以应该是黑帮,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关键人物monali,他在麦面二人离开之后上楼,必定会知晓那个狗头军师的发展大计,以他和max的性格不会放过这个大好良机,所以max算死兄弟的行动必有他的参与,也就是他会派人打扫余孽。


漏洞这么多,如果是真实发生也就实在站不住脚了,所以以上都是幻想。我知道就一个反证就说这一切都是幻想,大家是不会满意的,我会给出一些说明。不过既然是幻想,我没法证明其成立性,我只能从逻辑上说明其可能和合理性。注意,以下皆基于大烟前真实,大烟后幻想的基础上分析。

0.导演有说这是幻想的可能吗?有,在xx了deborah之后那场戏,大家表示他有好一段时间一直在大烟馆,兄弟去找他,他都不认识,只一直念着deborah,也就是说,他受到剧烈打击的时候,会通过这种方式排解,打击越大,他陷入的越深,一抽上大烟,连人都不认识。上次xx了别人,伤了心上人,失去一个重要的人,尚且如此,所以这次一下兄弟全灭,这大烟一抽上,幻想自己的一辈子还不是顺理成章?导演是给出了信息的。

1.为什么面条要这么幻想?面条到大烟管是什么状态?自己好心报警,结果最好的三个兄弟被自己害死了,自责,心痛,所以人心理的保护意识会产生作用,把自己的责任合理的推脱出去,如何推脱?找替罪羊,谁?除了max还能做第二人选吗?max本来就有些疯癫,也是队伍里除了自己说话算数的老大。只有他来负责了。而面条在幻想中把自己置于高大上的位置,他好心,被反算,自责一生,却到头原谅了对方。千万注意,从那开始,这个世界上他对不起的人,都一下子变成坏人了,做的事情都和之前有区别了。

2.为什么不是肥莫?其实肥莫是有一定资格的,他熟悉大家,他掌管钥匙,他妹妹被面条xx了(很有可能他不知道,大家都记得强奸后的那场戏,肥莫拿着剪子站在面条身后,大家一言不发看着面条,黑色电影看多了会觉得马上肥莫就会一下插在面条脖子上,哈哈,说多了)。可是肥莫是无害的,本来就没有什么能力,还是心上人的哥哥,所以面条幻想救下了他,他也顺利的活了35年。可是在面条把钥匙给肥莫的时候,还是眼神质疑了一下。

3.deborah。面条在xx了deborah之后有深深的自责,在自己变身高大上之后,deborah就一个180的大转弯,所以要35年后,否则这弯转不过来。以前deborah是“去吧你妈在喊你了”“我只喝水”“我在乎你,可是你离我太远,所以我要追求自己的顶峰”这样的强势独立女神范,经常用反问噎的面条说不出话,连被问起“法语和谁学的”都要以“你以为是教我表演的老干爹(sugardaddy意指现在的干爹,hollywood好超前啊)吗?”这种回答应对。35年后呢,双方态度对调,面条变成了强势一方,先是“我现在喝酒了”然后“你结婚了吗?”“no”“一个人住吗”“no”在之后就干脆因为被问到max和自己的事情崩溃了,这还不够,还安排了她和max的儿子,名字叫david,以面条的名字命名。这。。。果然屌丝逆袭的节奏啊。当初deborah要去hollywood,那一餐也就是最后一餐告别晚宴,面条眼见将来无望再见,两人必将形同陌路,所以干脆霸王硬上弓给自己来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到最后无法面对,只好让对方做出嫁给陷害自己的仇敌这种事才能抵消,还加上了认罪的以自己名字命名孩子的戏码。这样才能抵消自己犯下的罪,奠定自己幻境中的高大上基调。

*.max。这个人物我觉得是本片灵魂,对于情节的推动走向,以及人物的凝聚力完全超越面条。最重要的是,在每次,注意是每次(面条和deborah单独约会那次除外),面条与女性在一起的时候,max都在他身边,而且多次出现对max的面部特写,max的眼睛都是直盯着面条,那种眼神,你仔细体会,我个人感觉max对面条不是简单的兄弟之情(关于这个观点我不论述,大家可以当它成立往下看,会有感觉,如果只是简单兄弟感情有些地方有点过)。

1.面条的破处,两人共用一女,max谦让面条先。
2.面条和deborah打啵,他偷看,并在门口不停催促
3.当面条说选择deborah不去抢劫,他有些恼羞成怒
4.和面条掉进水里(我靠,那段太像小恋人调情了)
5.五人在一起定规矩,他在说话时候总是盯着面条
6.面条入狱他送行的眼神,幽怨啊
7.面条出狱他独自(注意是独自)去接面条
8.面条和deborah重逢,他再一次盯着面条,不断催促
9.和面条第一次意见不合,那眼神,好吧,我依你。。。
10.抢劫钻石时,面条在carol身上时,他那长达4s的眼神特写,幽怨啊
11.carol认小丁丁的时候,说max和面条的丁丁很像,两人说经常在一起混(hanging out)所以下面比较像
12.carol要求3p(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13.面条消失后回归,他当着carol的面表示,我不在乎carol,如果你需要,我分分钟让她滚蛋。表忠心啊。。。
14.医院意见不合,像小两口吵架,面条转身就走,他马上追下楼道歉
15.沙滩上,当面条说他疯了,他就发飙了。
16.最后一晚舞会上,max的眼神一直没离开过面条。

这些有些可以用兄弟情深解释,有些可以用max设计解释,但有些。。。大家可以看每场他们俩在一起的戏,max总是有意无意的瞟向面条。

所以关于max的表现有两种解释,他作为一个大哥哥(攻),十分照顾面条这个小弟弟(受),无时无刻不谦让,自己用的女人全是小弟弟用过的(妓女,carol,幻想中的deborah也勉强算吧。)有意见分歧也让着小弟弟,但是由于性格问题,他还是背着小弟弟做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事情,最后由于小弟弟的一厢情愿的好心报警,导致他和另外两名酱油归西。从始至终,如果幻想的事情没有发生的话,那max对面条简直是仁至义尽无微不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死了。。。),简直高大上到没边了。所以面条把他害死了,那自责指数也是直接爆棚,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max身上,把他变成坏人,自己才是受害者。角色互换了一下。

这也能说明为什么最后面条没有杀人,是要保持自己的高大上形象。以及为什么max又跟面条出来还那么诡异的死去,面条自己不能动手却必须让max死去才能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告诉自己max的死是他自己害的,与自己无关。

综上,最后一笑,是面条开始幻想,是想到了以前的开心时光,在虚幻中给自己一个可以忘却伤痛的空间。

以上言论如需转载请注明乌鸦原创,如有质疑欢迎积极讨论,不接受无理由批评和谩骂,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4984.html

更多阅读

戴锦华:《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合格的B级片

澎湃新闻 许荻晔 2015-01-24 10:45“《一步之遥》是不是烂片”的全网大讨论仍轰轰烈烈,“《智取威虎山》是不是好电影”又开始成为新的话题。有粉丝心心念念“这一次,终于有机会看到最好的徐克”,也有冷眼者“看到众人盛赞《智取威虎山

《男人帮》最后一集经典台词 男人帮每集最后台词

我曾经也那么的在乎过一个人,跟老天发誓要一辈子爱他、疼他、理解他、支持他,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这些都忘了,我们总是会渐渐地忘掉自己的承诺,更在乎新的感觉,新的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可是这种感觉是没底的,如果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

都德和他的《小东西》 最后一课 都德

这两天快过年了,日子还是挺忙的,空闲的时间都用来补看各种各样的动漫,考研期间拉下的。顺便还把《零之使魔》补完了。结果书就耽误了一些,用了好几天时间才读完了一本薄薄的《小东西》,读完后心有感触,随便写下几句。我始终是不喜欢都德的

欧美经典:《美国往事》主题曲Deborah'sTheme

1984年上映的《 Once Upon a Time inAmerica(美国往事)》是意大利名导瑟吉欧.莱昂的“美国三部曲(另两部是《西部往事》《革命往事》)”之一。担任此片配乐的是瑟吉欧.莱昂的老搭档,著名电影配乐大师EnnioMorricone(埃尼奥·莫里康内)。《

声明:《终于静下来了,《美国往事》最后一笑的解读 前尘往事都一笑而过》为网友旧事甚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