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顿·古尔德-科普兰:比利小子组曲、牧区竞技组曲;格罗菲:大峡

莫顿·古尔德-科普兰:比利小子组曲、牧区竞技组曲;格罗菲:大峡谷组曲

Morton Gould - Copland:Billy the Kid Suite, Rodeo Suite; Grofe: GrandCanyon Suite

条码:090266166725

编号:09026 616672

演奏:

Morton Gould &His Orchestra 莫顿·古尔德和他的乐团

系列:LivingStereo

厂牌:RCA/BMG

日期:Recorded in 1957and 1960

曲目:

CD

Total Playing Time74:01

Aaron Copland(1900-1990) 阿隆·科普兰

01-08 Billy the KidSuite [20:05]

比利小子组曲

01 Introduction: TheOpen Prairie 引子:开阔的草原03:28

02 Street in aFrontier Town 在边城街03:11

03 Mexican Dance andFinale 墨西哥舞曲和终曲03:07

04 Prairie Night:Card Gam 草原之夜:纸牌游戏03:18

05 Gun Battle 枪战01:48

06 Celebration: AfterBilly's Capture 庆祝:在比利被捕之后02:11

07 Billy's Death 比利之死01:21

08 The Open Prairie(Reprise)开阔的草原(重奏)01:40

09-13 Rodeo Suite[21:09]

牧区竞技组曲

09 Buckaroo Holiday牛仔的假期07:49

10 Corral Nocturne营火夜曲03:50

11 Honky TonkInterlude 小酒馆插曲01:48

12 Saturday NightWaltz 星期六夜的圆舞曲04:23

13 Hoe-Down 锄下去03:26

Ferde Grofe(1892-1972) 菲尔德·格罗菲

14-18 Grand CanyonSuite [32:27]

大峡谷组曲

14 Sunrise 日出05:44

15 Painted Desert五光十色的沙漠05:35

16 On the Trail 在山径上07:41

17 Sunset 日落05:01

18 Cloudburst 大暴雨08:33

曲作赏析:

科普兰:《比利小子》组曲

  独幕芭蕾舞剧《比利小子》,又名《小伙子比利》(通俗牛仔芭蕾舞剧),是音乐会上演奏得最多的曲目,作于1938年。

  这是根据美国西南部的一个传说改编的。故事情节为:有个名叫比利的西部牧童,当年他12岁。在一处草原上,牧人骑马闲逛,几个墨西哥少女正跳“耶拉波”舞作乐。这时两个醉汉发生争吵,众人围观,比利随母亲夹杂其间。结果争吵者互相拔枪射击,比利的母亲在这场混战中被流弹击中身亡。比利毫不犹豫地还击,并持刀刺死了杀害他母亲的凶手,随即逃跑,从此被迫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亡命徒”。

  几年后,当他在一次星光下同朋友们聚会时,警察巡逻队逮捕了他。后来,比利杀死了看守,逃出了监狱,在沙漠上同女友短暂的相会。在沙漠中,比利疲惫交加,与女友正在睡觉时被警察发现。最后,他不得不俯首归案,终了一生。

  音乐上,科普兰大量引用民间歌曲的音调,引入爵士音乐的节奏,突出乡村的气息,完全是在勾画一幅幅的风俗画面。尤其是第二部分的音乐,你可以想象着把这段音乐用到任何一段表现美国西部风景的影片中去,快速、小步舞曲似的节奏,夹杂了连续的几首西部音乐主题,恰到好处地使用着打击乐器,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马蹄和牛群。第四部分,定音鼓和小号表现着激烈的枪战场面--这种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乐段让情节得到了丰富而直接的展现…… 所有这些恰恰是后来美国音乐剧以及电影的风格,简洁、直接而明快。

  这版CD演录的是这部舞剧的全曲,唱片里有火爆的音响,有大鼓山崩地裂的轰鸣,被评为“20世纪音乐最佳收藏”。另外,《企鹅唱片指南》推荐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录版也很不错,值得一听。

科普兰:《牧区竞技》组曲

  科普兰的芭蕾舞剧《牧区竞技》完成于1942年9月,为蒙特卡罗的俄罗斯舞剧团而作。此剧叙述一位牧牛人家的姑娘仰慕一位牛仔,为接近牛仔竟女扮男装,一举一动模仿男人,结果反遭牧场的牛仔和女人们讨厌。最后,这位姑娘恢复女孩模样,终于赢得了白马王子的爱情。作者根据原舞剧音乐选出其中的四首编成了现在的这个组曲,于1943年7月在纽约首演。

  “牧区竞技”是美国西南部草原牛仔们的竞技项目:每个星期六的下午,大家聚到一起,牛仔们驾烈马飞越障碍物,或者比赛投掷绳圈的技巧等,然后牛仔们与大家共享晚餐,跳舞作乐,享受美好的夜晚。作曲家在这里生动地展现了美国西部牧区生活的情景。

格罗菲:《大峡谷》组曲

  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长达三百五十公里,宽六至二十九公里,景色颇为壮丽,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这种富于诗情画意的景色,无疑刺激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为作曲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格罗菲曾多次赴大峡谷旅游。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决心以音乐来描述大峡谷变幻无穷的美。格罗菲的《大峡谷》组曲是一部绘画般的作品。作曲家在曲中适当揉合进了一些爵士乐的手法,既丰富了乐曲的内涵,又为乐曲带来了轻松活泼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增添了乐曲本身的“美国气质”。

  《大峡谷组曲》格罗菲曾多次赴大峡谷旅游,当时,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决心以音乐来表达大峡谷变幻无穷的美。经过多年酝酿后,格罗菲在1921年写出了第一乐章“日出”,但到这部组曲全部五个乐章最终完成时,已是十年后的1931年了。

  第一乐章:“日出”这是一幅沙漠上日出的风景画。朝霞在黑暗的夜幕上洒上了黎明的彩色斑点。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彩光四射的辉耀宣告了新的一天的来到。

  轻柔滚动着的定音鼓声象征着黎明的躁动;明亮的短笛送来了第一声鸟啼;破晓的光芒给大峡谷染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辉。英国管奏出该章的主题。

  这支深沉飘逸的旋律慢慢向其他各声部扩散,并交替重复、由弱渐强 ……最后,乐队全奏引出高潮:一轮红日跃然升腾于科罗拉多河的上空,给大地带来了一片光明;大峡谷迎来了自己光圆永玫的新的一天……

  乐曲以定音鼓上轻微的滚奏开始,这种朦胧的音响描绘出了黎明前的黑暗。接着,小提琴上持续音和单簧管上的上升音型的加入为音乐带来了生机——它唤来了短笛悦耳的鸟鸣般的音响。这是乐章主题动机的最初表露,经过长笛充实后,形成了由独奏英国管奏出的完整的日出主题。

  这个主题在长笛和英国管上不断重复的同时,其形貌也不断变化,暗示出在不同的光线下大峡谷所呈现出的种种色彩与英姿。而当这个主题最终发展为弦乐器优美抒情的咏唱时,仿佛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音乐顿时变得宽广明亮。

  结束部分是整个乐章的高潮,先前两个主题在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支撑下相继再现,展现出一副用明亮艳丽的色调描画出来的大峡谷的风景画——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大峡谷的岩壁和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显得璀璨耀眼,熠熠生辉。

  第二乐章:“五光十色的沙漠”沙漠是寂静神秘的,同时也是美丽迷人的。当太阳明亮的光线反射到雄伟的岩壁上时,五光十色的光芒倾泻于大峡谷附近的沙地上,好似在巨大的画布上浓重地涂满了大自然本身的种种混合颜料。以竖琴持续八度音程的拨奏和轻盈的弦乐形成的轻柔透明的织体,素描般地勾勒出一幅荒芜静谧的大峡谷的轮廓。柔和的中低音弦乐器奏出的一支类似波斯情调的旋律给大峡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仿佛看到一个探宝人进入了一片荒凉寂静却充满神秘感的宝地。然而,在这冷漠的荒谷之中却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时时弥漫着眩目的春光。一段悠扬的抒情主题表现了作曲家身临大峡谷时的丰富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并将全曲推向高潮……在低音乐器的不协和音程的神秘背景衬托下,木管乐于高音部以不协和音呼应着;弱了音的小号不时发出奇异的呼号;竖琴忽高忽低的音符此起彼伏……

  大峡谷呈现出一片光怪陆离的迷人色彩;那照射在嶙峋怪石和寂寂砂砾上的阳光反射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芒:大峡谷神秘莫测,大峡谷美不胜收…… 组曲的第二乐章表现的就是这种意境。

  第三乐章:“在山径上”。这是全曲最为著名的一章。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天真的小牧童,骑着毛驴,悠闲自得地走进大峡谷……诙谐的曲调、逼真的模仿,勾画出一幅妙趣横生的图画:一声“驴叫”揭开了这一章的序幕。伴随着幽默的曲调,小牧童登场了。在牧童骑驴行进的背景下,圆号用两个声部交叠奏出一支宽广迷人的旋律,它象征着大自然的宏大气势和作曲家被其陶醉后的旷达心境。接着,音乐色彩发生了变化,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诗一般的风景画:那涓涓的溪流、飞悬的瀑布、瑰丽的彩虹…… 忽然,钢片琴敲出一串串扑朔迷离的清脆音符:小牧童感到困乏,已酣然入梦 …… 八音盒叮咚作响:那是小牧童遨游梦幻仙境 ……牧童醒来,精神倍增,扬鞭登程,继续前行 ……

  第四乐章:“日落”。圆号奏出的空谷回声般的音响描绘出一幅大峡谷寂静黄昏的景象:落日的余辉给大峡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盛装;小提琴、钟琴奏出的烁烁发光的音符展示出大峡谷在夕阳照射下所呈现出的迷人色彩;从那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之上,不时传来几声鸟兽的鸣叫……夕阳西下,暮色渐浓。大峡谷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抹晚霞;那些梦幻般的迷离光彩渐渐融入了浓重的夜色之中:黑暗降临在大峡谷,掩去了它那万千奇观……

  第五乐章:“大暴雨”。暴风雨来临前的大峡谷显得格外宁静安详,第三乐章中那段宽广迷人的旋律再次响起…… 忽然,弦乐组出现了不安的音型,它们“前推后拥”,一句紧似一句:好像天空中突然飞来一片乌云,它奔腾翻卷,并迅速向四面蔓延 ……顷刻间盖满了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临。

  突然,响起一声由铜管乐发出的尖锐刺耳的短促叫声和钢琴在高音区明亮干脆的刮奏:豆大的雨点终于落进了大峡谷,砸在那燥热的岩石上被撞得粉身碎骨…… 这时,龙吟虎啸的山风由远及近,呼啸着冲进大峡谷,霎那间,大雨滂沱,一片迷茫 ……

  狂风挟着暴雨,犹如一头怪兽,摇头摆尾、喷云吐雾,向着大峡谷席卷而来…… 一声惊雷在头顶炸响,随后滚滚远去 ……终于,风住雨停,云开雾散,一道霞光射进了大峡谷。经过了暴风雨洗礼的大峡谷,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壮美妖娆 ……

作曲家略传:

阿隆·科普兰

AaronCopland19001114-1990122日)

  阿隆·科普兰(AaronCopland,1900-1990),美国作曲家。祖籍俄国,是第一位被国际社会认为有本土风味的美国作曲家。虽然此说与事实未必相符,但科普兰在挖掘和利用美国乡村民歌方面确实有着他人难以替代的贡献。他的不少作品都已位列美国音乐最著名的篇章,例如经常在各种盛大仪式上演奏的《平凡人的号角》。

  1930年代多次访问墨西哥,1936年根据墨西哥流行曲调创作管弦乐幻想曲《墨西哥沙龙》,十分成功。用这一风格写作的其他作品尚有著名的三部芭蕾舞剧《小伙子比利》、《牧区竞技》和《阿帕拉契亚之春》。晚年少创作,转而从事指挥。1990年去世之时,他已经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是美国民族风格的代表。

  科普兰的祖先为立陶宛犹太人,家族移居美国之时,将原来的姓氏“卡普兰”(Kaplan)改成“科普兰”(Copland)。科普兰1900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5岁时,他聆听了波兰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的一场音乐会后,决定以作曲为职业。1917年随鲁宾·戈尔德马克学音乐理论,1921年赴巴黎,为娜迪娅·布朗热门下第一个正式的美国学生。返美后,1923-1924年创作管风琴与乐队交响曲,在布朗热初访美国时演奏管风琴声部。1925年他获得古根海姆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发给一位作曲家。1930-1933年放弃爵士乐,在《钢琴变奏曲》和《短交响曲》(1933年)中采用比较严峻的勋伯格式的风格。同时出于对公众与当代作曲家之间的日益扩大的鸿沟的担忧,写作一些比较平易近人的大众化风格的音乐。日后声名日隆,曾于1945年以作品《AppalachianSpring》获得音乐类的普利策奖。科普兰曾在几所学校任教,1940-1965年担任位于坦格伍德的伯克希尔音乐中心作曲部主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经常担任欧美地区著名管弦乐团客座指挥。

  作品

  科普兰的老师是戈德马克,他的第一首作品是《管风琴交响曲》(第一交响曲,1924)。这首作品1925年首演后,科普兰被贬为不协和音的信徒,指挥家达姆罗什当时曾说:“才23岁就写出这种东西,再过五年会杀人。”波士顿的库谢维茨基却因此约他写作管弦乐,库谢维茨基还于1927年指挥他作的钢琴协奏曲的首演。在这两部作品中,科普兰用爵士乐的因素,清除他自认为“过于欧化”的味道。科普兰的成名之作是1936年他根据墨西哥流行曲调而创作的管弦乐幻想曲《墨西哥沙龙》。

  科普兰一共作有四部交响曲:第一号为《管风琴交响曲》,作于1924年;第二号为《短交响曲》作于1932-1933年;第三号作于1946年;另外还有《舞蹈交响曲》,作于1925年。

  四部交响曲中目前经常演奏的是《第三交响曲》(1944-1946)。科普兰的《钢琴协奏曲》,作于1926年,标题为《爵士乐协奏曲》,这首作品采用了爵士乐的语汇,是一首极具现代特色的协奏曲。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作于1947-1948年,为摇滚乐王班尼·古德曼(B.Goodman)而作。

  舞剧音乐

  科普兰的舞剧音乐都是和美国女舞蹈家玛莎·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1893-)合作的结果。这种合作始于1931年,科普兰的第一部舞剧音乐是根据《钢琴变奏曲》改编而成的《狄斯拉姆》。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作于1943-1944年,描述19世纪前半叶宾夕法尼亚州境内阿帕拉契亚山的春天,背景是一个新建的农家,人们正聚集而参加一位拓荒者的婚礼。《小伙子比利》是科普兰三大舞剧(其他两部为《阿帕拉契亚的春天》和《牧区竞技》)之一,这首作品受林肯·卡斯坦(L.Kirstein,1907-)之约而作,以曾被好莱坞拍成西部片的2l岁的暴徒比利为作品名称,作品中运用了大量西部民歌。

  科普兰的管弦乐《剧场音乐》属早期作品,作于1925年,呈献给库塞维茨基,1925年11月20日由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科普兰的管弦乐《声明》,受美国作曲家协会委托,为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队而作,作于1932-1935年。另一部管弦乐《林肯肖像》作于1942年。这一年美国参加二次大战,指挥家科斯特拉涅兹(Kostelanets,190l-)委托3位美国作曲家用音乐描写3位美国伟人肖像。其中汤姆逊(Thomson,1896-)颂扬纽约市长拉加迪亚作了《拉加迪亚市长圆舞曲》;克恩(Kern,1885-1945)作了《马克·吐温肖像管弦乐》;科普兰则作了这部《肯肖像》。

  歌剧

  科普兰的两幕歌剧《温柔乡》,作于1954年,该年4月1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这部歌剧描述了这样的故事:30年代中期,正在收获期间的某农家,两位流浪汉来找工作。农家的家长爷爷无意给他们提供工作,母亲听说流浪汉在附近欺负少女大为惊慌,只允许他们住宿一晚后就离去。但农家少女罗莉爱上了流浪汉马丁,马丁约罗莉私奔,罗莉一口承诺。深夜,马丁与同伴协商,同伴特普认为流浪生活不适合于罗莉,劝说马丁自己悄悄离去。罗莉发觉自己被遗弃,决心离家出走,母亲以温柔乡的价值给予劝阻。

  此曲的组曲共分三个部分:

  1、第二幕的前奏曲及接着的罗莉和马丁的爱情二重唱;

  2、第一幕开始时的罗莉的毕业舞会情景;

  3、结尾是母亲准许两位流浪者住一夜,平静的农家夜晚幽静的窃窃私语。

  科普兰的《丧歌》,为悼念斯特拉文斯基,为长笛、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第一号作于1971年,第二号作于1973年。钢琴三重奏《维捷布斯克》,实际是犹太主题的练习曲,作于1929年。钢琴奏鸣曲作于1939-1941年。此外,科普兰共收集、编曲两集《古老的美国歌曲》,第一集编于1950-1954年,第二集编于1952-1958年,分别都为5首。

  个人评价

  科普兰是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位具有美国本土风味的作曲家。音乐创作涵盖了他一生的各个阶段,时间达60年之久。作品风格展示出他一直不断创新、开拓的特征。从早期使用爵士乐素材为作品贴上“美国音乐”的标签,以具有现代音乐语言的和弦、和声进行、节奏、速度来体现音乐创作的求新及强调对古典音乐模式的突破。到开始在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做出极富实效的探索,最终以其卓越的成就和贡献而成为美国专业音乐发展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此外,作为教育家,他发明的音乐教育法开辟了音乐教育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作为音乐评论家,他为后世留下了极具学术价值的宝贵著作。作为指挥家,他诠释的柴科夫斯基等一批作曲家的作品,已被列为经典之作。科普兰—— 美国人民的骄傲。

  个人轶事

  有“美国音乐泰斗”之称的科普兰,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他五岁起学钢琴,十七岁随戈德马克学音乐理论,但对其严格的传统教学法颇为反感,兴趣偏重德彪西、斯克里亚宾、穆索尔斯基等作曲家。1920-1924年,他在巴黎师从娜迪娅·布朗热,醉心于花都令人振奋的文化氛围。其时贾吉列夫的俄国芭蕾舞团正在上演德彪西、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上述作曲家对科普兰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格罗戈》(1922-5年,1930年改写为《舞蹈交响曲》)都有明显的影响。布朗热以管风琴家身份首度访美时,委托他创作《管风琴交响曲》(1924年),科普兰由此确立其美国主要作曲家的地位。

  在巴黎期间,他耳闻目睹欧洲各国民族音乐风起云涌,立志发展美国本民族的风格。1926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等若干早期作品,采用爵士乐节奏和美国黑人布鲁斯歌曲的和声。但作曲家自认为“我的最佳创作之一”的《钢琴变奏曲》(1931年)却典型地反映了其早熟的现代抽象风格和简洁的表达方式。作品新鲜、独特的科普兰风味贯穿其全部创作,远比爵士乐更恰如其分地成为美国新兴经典音乐的标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益恶化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促使科普兰寻求更流行、更紧贴时代的风格。三部牛仔芭蕾《小伙子比利》(1938年)、《牛仔竞技会》(1942年)和获普利策奖的《阿巴拉契亚的春天》(1944年),体现了这种追求。这些作品赢得了广大的听众,并连同其谱写的电影配乐(为《女继承人》的配乐获1948年奥斯卡奖),成为无数好莱坞西部片背景音乐的样板。科普兰的大众风格还反映了左派政治立场或“共党倾向”——按麦卡锡委员会的说法。1953年,该委员会一度禁止其作品的留传,但音乐界却一致支持科普兰。虽然科普兰的创作风格包含大量美国民歌的成分,但他从不照抄照搬,而是嵌入自己独特的节奏,并且总是将民歌元素融于其与众不同的、广阔的音乐视野。第三交响曲(1944-1946年)的终曲乐章,是他自己谱写的著名民歌风格的圣歌《凡人号角》(1942年)扩展而成的一首幻想曲。

  科普兰从未放弃严肃的抽象音乐语汇,甚至还在两部管弦乐作品《内涵》(1962年)和《内省》(1967年)中,对十二音体系作过滞后的探索,不过,其时他对美国音乐已由塑造转为顺应。科普兰的灵感逐渐消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停止创作。受到广泛爱戴的科普兰,转而鼓励曾在坦格伍德音乐节和哈佛大学师从于他的年轻同道,甘愿被他们逐步取而代之。晚年热衷于指挥,但1983年终因患早老性痴呆症而退休。生平最后一场音乐会,他选择了《阿巴拉契亚的春天》,也许因为这部作品是对震颤派(Shaker,美国基督教新教一派别,因在宗教仪式中浑身颤动而得名)歌曲《简单的礼物》的变奏。其一生之音乐创作,当此日益错综复杂的时代而泽被万千听众,是为明证。

菲尔德·格罗菲

FerdeGrofe1892-1972

  菲尔德·格罗菲(FerdeGrofe,1892-1972),美国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中提琴,从母亲学钢琴、小提琴与和声。因家境贫寒,少时曾当过报童、司机和书籍装订工人。17岁入洛杉矶交响乐团任中提琴手。28岁起在惠特曼领导的爵士乐团里当钢琴演奏员并从事乐曲编配和指挥。1924年由于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配器而一举成名,后专业从事创作。在他的作品中,以描绘亚利桑那州北部自然风光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最为著名。《密西西比河组曲》、《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等也颇受音乐听众的欢迎。

  格罗菲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对美国现代音乐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创作风格上,他与另一位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文相近,他们二人同为美国现代杰出的民族作曲家。

  作品风格

  格罗菲的作品富于描写性,音响色彩清澈明朗,具有美国的民族风格。他把古典音乐和美国爵士音乐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音乐语言洗炼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国民族气质又具有欧洲音乐的传统特色。

  他独特的创作手法,是把古典音乐和美国爵士音乐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作品音乐语言洗练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国民族的气质又有欧洲音乐的传统风格。

  格罗菲1892年3月27日生于纽约。父亲是波士顿歌剧团的歌手,母亲曾在莱比锡学习过器乐演奏。格罗菲幼年时跟母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少年时代,他一边从事家庭劳动,一边学习作曲,还经常到咖啡馆里演奏钢琴。他十七岁时在洛杉矶交响乐团谋到一个中提琴手的职位,一直工作了十几年。在这期间,他继续学习作曲,并依旧到咖啡馆或舞厅演奏。1910年,格罗菲被聘请到怀特曼爵士乐队担任钢琴演奏员、作曲兼配器和乐队副指挥。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觉和他在交响乐团与爵士乐队的实践经验,努力创作出古典音乐与爵士音乐相结合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4年,他成功地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作了管弦乐配器。这一成功使他名声大震,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牢固地位。对于发展新的乐器效果的兴趣以及对于把爵士音乐融合于严肃音乐之中的设想,使格罗菲与保罗·怀特曼(P.Whiteman,1890-1967)走到了一起。当时(1920年),怀特曼正在组建他的"交响爵士乐团",格罗菲便成了乐团的乐曲改编者、钢琴演奏员,有时还客串担任副指挥或充当小提琴独奏乐师。格罗菲的第一首改编曲《窃窃私语》由怀特曼灌成唱片后,获得了成功,销售达一百五十万张。1924年,为格什文的《布鲁斯狂想曲》配器又使格罗菲声名大振。同年,格罗菲还写出了一部大型管弦乐曲《百老汇之夜》和一部音诗《密西西比》(后经改编,成为《密西西比》组曲)。1931年格罗菲完成了他最受欢迎的作品——《大峡谷》组曲,这部作品的问世使格罗菲从原乐曲改编者的地位一跃而成为成功的作曲家。

  1932年,格罗菲离开了怀特曼,独自从事自己的音乐事业 ——作曲改编和指挥.他的作品还有《钢铁》交响曲、《克努特·罗克尼》、《大都会》、《自由颂》、《马克·吐温》组曲、《车轮》组曲、《好莱坞》组曲等。1937年,格罗菲还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行了一次全部演出自己作品的音乐会,由他自己指挥;在1940年1941年纽约的音乐季中,他又一次指挥了自己的作品。

  音乐风格

  格罗菲的音乐风格以擅长绘画般的描写为主,这种手法听来好像是把门德尔松、德彪西的音乐奇妙地与瓦格纳纳的音乐融汇一体一般,给人以清新、热情、生动之感。异常鲜明的乐器色彩对比也是格罗菲惯用的手法之一,这使他的音乐显得层次分明、色彩绚丽,而爵士乐语汇的广泛使用又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明显的美国气质。

  1972年3月27日,格罗菲逝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终年80岁。

指挥家简介:

莫顿·古尔德

MortonGould1913-1996年)

  莫顿·古尔德(MortonGould,1913-1996年),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大部分作品借鉴了爵士乐、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元素,以美国生活为主题。他的作品类型多样,包括《牛仔狂想曲》(1942年)、《秋水传奇》(1947年)、《灵乐交响曲》(1976年)。1995年凭借管弦乐《弦乐工厂》(1994年)获普利策音乐奖。古尔德在家乡纽约学习音乐,20世纪30年代以作曲家、编曲家和收音机节目“今日音乐”编导身份为众人所瞩目。

  古尔德还创作了《爵士乐赞美诗与赋格》(1936年)、《拉丁美洲交响曲》(1941年)、《踢踏舞协奏曲》(1952年)、《美国民谣》(1976年)、《伯奇菲尔德画廊》(1981年)、《慢跑者与恐龙》(1993年),以及多部影视音乐。

逸闻轶事:

比利小子

Billy the Kid

  比利小子(Billy theKid),著名罪犯,真名为威廉·邦尼(WilliamBonney),1859年出生在美国大西部的枪手。他14岁成为孤儿,17岁就开始杀人,之后终其一生都是亡命之徒,谋杀了21个人,22岁时遭警察派特·加勒特(PatGarrett)击杀。但也有人认为他是除暴安良的西部英雄。

  早年生平

  比利小子在美国是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有人说他是位神枪手,是个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个不法之徒,谋杀了21个人。关于比利小子之死,有多个版本,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122年前比利小子死在派特·加勒特警长的枪下,如今,派特·加勒特警长的后人们重新打开了比利小子的案卷,他们要借助当代先进的DNA科技来解开萦绕在人们心中的疑团。

  Billy TheKid,他就埋葬在西部荒原的一个小庄园里。庄园用高高的黑栅栏围住,里面耸着一冢很平凡的墓。离Billy TheKid不远的一个小镇,只有一条小街,几片店铺大都是西部古典乡村格调的木屋,门口或吊着一铸旧钟,或停驻一辆褪了色的铜马车。店里出售的商品大都是关于BillyTheKid的纪念品。仿真皮靴、马爵、马鞭、带铁钉的腰带等等。小镇宁静得不能再宁静,只有偶尔闪过的车影和慕名而来旅游的少量旅客。如果你是位无心的过客,你不会想到竟然在这小镇深处的林荫里,躺着一位宁静的英雄。没错,很多当地人都把他称为英雄,但事实真相我们真的是无法考证了,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比利小子(Billy TheKid,1859年11月23日-1881年7月14日),又名亨利·麦卡蒂(Henry McCarty)、亨利·安特里姆(HenryAntrim)和威廉·H·邦尼(William. H.Bonney),出生于纽约市,因林肯郡战争而成名。美国著名枪手、西部传奇人物。据传他总共杀死了21个人,但较为大众接受的数字大约是四到九人之间。

  麦卡蒂(或邦尼,他在最恶名昭彰的时期经常使用这个名字)是一个蓝眼、约173至175公分、皮肤光滑、门牙突出的男性。据称他在多数时候是相当友善与优雅的。甚至有许多人用"如猫般轻盈"形容他。而他的优雅外观与他的狡猾、以及用枪天赋,也赋予了他"恶名昭彰的歹徒"与"深受爱戴的人民英雄"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

  林肯郡战争

  1877年,麦卡蒂(当时“威廉邦尼”已经相当广为人知)搬迁到了新墨西哥林肯郡(LincolnCounty)。他在一间起司工厂找到工作。透过他的雇主,麦卡蒂认识了弗兰克·安科(Frank Coe),乔治·安科(George Coe),以及亚伯·桑德斯(AbSaunders)三个表兄弟。在短暂的在别处工作后,麦卡蒂开始在三个表兄弟的农场中工作。1877年尾,麦卡蒂与安科被约翰·坦斯托尔(JohnTunstall)雇用成为牧场守卫。坦斯托尔是一个英国商人,同时也是银行家与牧场主人。坦斯托尔的搭档则是一个叫亚历山大·麦斯威恩(AlexanderMcSween)的著名律师。著名的林肯郡战争就是在林肯郡商人,劳伦斯·墨菲(Lawrence Murphy)、詹姆斯·多兰(JamesDolan)与坦斯托尔、麦斯威恩间因为商业竞争爆发。

  1878年2月18日,坦斯托尔在赶九匹马往林肯郡的路上被墨菲与多兰的手下杀死,杀手之中同时也有之前被派去袭击麦斯威恩领地的人。尽管墨菲与多兰的手下将杀死坦斯托尔的行为解释成“正当杀人”,证据却显示坦斯托尔在被击倒前曾经尝试避免冲突。而坦斯托尔的死,也激怒了麦卡蒂与他的同伴们。而麦斯威恩基则求助法律;他从地方法官的手中取得了拘捕令。之后,麦斯威恩基的手下组织了一个称作“管理者”(Regulator)的集团,并朝墨菲-多兰的商店逼近。杀死坦斯托尔的杀手尝试在对方的追捕下脱逃,但仍在3月6日被捕。在返回林肯郡的路上,管理者集团表示已经将杀手在3月9日处决,原因是因为犯人企图逃跑。除此之外,他们也怀疑并杀死了集团中的一个叛徒。而在3月9日当天,州长塞缪尔·阿克斯特尔(SamuelBeach Axtell)也抵达林肯郡调查这起暴力事件。州长在詹姆斯·多兰与其合伙人约翰·莱利(JohnRiley)的陪伴下,证实了麦斯威恩的手下对多兰确实具有敌意。至此,“管理者”从执法人员被变成了暴徒。值得一提的是,阿克斯特尔拒绝承认一个被称作“圣达菲之环”(SantaFe Ring)的贪腐集团的存在。据称这个集团由贪污政客组成,领头的则是一个名叫托马斯·本顿·卡特仑(Thomas BentonCatron)的美国律师。同时,卡特仑与墨菲-多兰集团之间的密切来往,也是该集团恶名昭彰的原因之一。

  之后,“管理者”集团私底下便计画著对警长威廉·J·布雷迪(William J.Brady)进行报复行为,因为警长曾在坦斯托尔被谋杀的那个下午逮捕了麦卡蒂与他的代理人弗雷德·韦特(FredWaite)。4月1日,麦卡蒂与一些“管理者”成员在林肯郡的大街上埋伏,并杀死了布雷迪与他的代理人,乔治·W·欣德曼(George W.Hindman)。麦卡蒂在试图取回先前被布雷迪没入的来福枪时被击中大腿。因为这起事件,许多之前支持麦斯威恩集团的人开始将争执的双方都视为“嗜血及邪恶”的集团。

  然而,“管理者”集团与麦斯威恩之间的关系始终扑朔迷离。麦卡蒂对坦斯托尔有著极高的忠诚度,但对麦斯威恩则没有。甚至有些人认为布雷迪死时,麦卡蒂与麦斯威恩跟本还不认识。根据当时的报纸报导,“管理者”集团否认与麦斯威恩之间有任何关系,并表示他们只是为了追查杀死坦斯托尔的凶手。

  4月4日,“管理者”集团试图逮捕一位与坦斯托尔之死有关的嫌犯,巴克肖特·罗伯茨(BuckshotRoberts)。罗伯茨在追补过程中胸部中弹,但仍然拒捕,并开枪杀死了“管理者”集团的首领,迪克·布鲁尔(DickBrewer)。在冲突中,另有四名“管理者”集团分子受伤。这场追补使得舆论更偏离了“管理者”集团,并认为罗伯茨是“令人敬仰的快速反击以对抗对方压倒性的优势”。

  结局

  当初,不少人想抓威廉·邦尼,但因他的枪法很准,出枪又快(传说比利小子从把枪到开枪只要0.3秒),总是抓不住他。后来,新墨西哥州的州长说:假如你自己投降,我就大赦,不处你罪。就派了人去谈判,比利小子答应带枪投诚。投降后,州长反悔,依然要判他的刑。

莫顿·古尔德-科普兰:比利小子组曲、牧区竞技组曲;格罗菲:大峡

  去谈判的警长觉得脸面无光,所以就有两种传说。一种是说警长觉得很对不起比利小子,让他逃走,当天把他从监狱带到法庭。那个法庭现在还保存著,监狱也在,监狱旁边是警长的办公室,再旁边是法院。法院是两层楼的木头房子,楼梯很窄。比利小子上了楼,说要去厕所,就像中国的茅厕,在较远的地方,两个警察押送他去。厕所里面藏著一把枪。回到法院后,比利小子走在前面,警察跟在后面,比利小子推倒了后面的两个警察,逃走,楼上的警察并不知晓内情,开枪射击,比利小子还击,打死了楼上的警察。底下的警察闻声而来,比利小子戴著镣铐,跳窗而走。警察们追赶上去,又被比利小子打死几个,成功逃走。

  此际,新上任警长派特·贾雷特全面通缉比利小子,到处张贴“悬赏”海报。7月14日,警长一枪打中比利小子的心脏,当场毙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4945.html

更多阅读

《体育颂》作者:法国,皮埃尔·德·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1-1937.9.2),法国人,出生于贵族家庭,就读于政治科学学院,喜欢修辞学、历史学和竞技运动,尤其对古希腊历史中的古奥运会史感兴趣。他说:“古希腊历史上,没有任何事物给我的触动比奥林匹克更强烈。奥林匹亚是座理想之

拒绝成为杰伊?古尔德的合伙人 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查尔斯?H?道很了解杰伊?古尔德,欣赏他那种由于不可动摇的独立性而产生的自信,就像当时的任何新闻界人士一样。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古尔德在股市中的地位主要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上的。他买进大量的股票以考验市场、观察公众的反应——他

加布瑞拉王尔德 黛安·克鲁格

百科名片 加布瑞拉·王尔德加布瑞拉·王尔德,(gabriella wilde)女,生于1989年4月8日,英国温彻斯特贝辛斯托克。星座:白羊座,身高:1.78m。好莱坞新星中文名:加布瑞拉·王尔德外文名:Gabriella Wilde出生日期:1989年4月8日职业:演员,模特代表作品:三

声明:《莫顿·古尔德-科普兰:比利小子组曲、牧区竞技组曲;格罗菲:大峡》为网友爷丶你与众不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