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政发2012 56号-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 鄂政发2014 24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鄂政发〔2012〕56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2年6月27日


主 题 词: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


引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市、州(林区),2010年户籍人口2972万人,国土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48%和69%。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国家区域总体战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两圈一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为基础,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切入点,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完善政策支撑,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现状
  一、资源基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利于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发挥后发优势,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态资源丰富。
  鄂西圈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多种,约占全国的19%;有野生珍稀动物120多种,约占全国的32%;有林地面积约680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约5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41.3%。2010年底,圈域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其中,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此外,圈域具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据统计,圈域内可开发水能资源占全省90%以上,占全国可装机总容量的8.7%;有磷、铌、钽、稀土、重晶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石等众多矿产。
  (二)文化资源多样。
  圈域内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太极文化博大精深。2010年底,共有各类文化遗产1000余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1处。
  (三)旅游资源富集。
  鄂西圈山水灵秀,人文厚重,生态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较好,历史建筑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2011年,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9个,国家级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个,国家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6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之后,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为鄂西圈“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圈域内生产总值达到了6154.6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3.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43元,是2005年的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8元,是2005年的1.9倍。
  一是圈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十一五”后两年,圈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5.08%,高于前三年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2010年圈域生产总值较上年增加15.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9%,比2008年高出1.1个百分点。2008年,圈域生产总值增速首次超过全省,2010年比全省高出0.9个百分点。
  二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强劲。随着十堰武当山—太极湖景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恩施大峡谷—腾龙洞景区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鄂西圈旅游产业呈现出高位增长趋势。2010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2%。目前,全省新增的4个国家5A级景区全部在鄂西圈内,至此圈内共有5个国家5A级景区(全省共6个),“一江两山”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由我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成为我省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屈原故里端午节暨海峡屈原文化论坛、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世界传统武术节、诸葛亮文化节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节会活动成功举办,《夷水丽川》、《盛世峡江》、《洪湖赤卫队》、《山楂树之恋》等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鄂西圈文化与旅游加速融合,发展后势强劲。2010年圈域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
  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圈域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连接重点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鄂西圈交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279.93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19.4%,已经形成12万多公里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含空中航线、城市道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41公里;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达到890.35亿吨公里和332.53亿人公里。
  四是保障条件和政策措施不断加强。2009年,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省委省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鄂西圈办的强力推动下,鄂西圈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鄂西圈投资公司顺利组建,通过股权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搭建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投融资平台。《鄂西

生态文化旅游圈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办法》、《湖北省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建设与维护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已经出台。
  但是,鄂西圈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虽然鄂西圈聚集了全省大部分旅游资源,但鄂西圈旅游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不到40%,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行业分割、地区分割比较严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

有机联结,产业链较短。
  二是文化投入与产业发展不足。由于公共文化及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文化领域的改革滞后,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不够。2010年,鄂西圈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圈域

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比湖南、北京分别低2个和4个百分点,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是生态资源保护不够。山区、库区、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矿区资源开发有待规范,城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滑坡、泥石流、崩岸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

。同时,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现代化进程中,也出现建设性破坏生态的严重问题。
  四是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畅通、快捷、舒适的旅游通道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公众文化旅游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与旅游配套的宾馆饭店、应急救援、特殊气象服务等综合服务设施较

弱。
  五是科教实力较弱,高端人才缺乏。鄂西圈吸引外来人才的条件不佳,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均不到全省的20%,各类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省的30%,专利授权量约占全省的26%左右

。科教文卫专业带头人、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熟练职业技术工人较少,人口素质与国际化的市场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三、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鄂西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鄂西圈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战略环境和特殊的政策空间。未来5年,国家继续实施西部

大开发战略,建设五陵山区经济协作区,这既有利于恩施州及圈域五峰、长阳等16个比照县市继续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加快发展,更有利于鄂西圈与西部相邻省份的合作发展。《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发布与实施,也为圈域的产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

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关于支持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决定,关于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的意见,关于支持荆门市加快创建“中

国农谷”的意见,关于推动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意见等为鄂西圈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是作为全国低碳试点省份,湖北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鄂西圈的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是省委、省政府继续深入推进“两圈一带”战略,为鄂西圈特色发展和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五是交通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宜万铁路、汉宜高铁的修通,老河口至宜昌、麻城至竹

溪等高速公路骨架通道、神农架机场的建设,为鄂西圈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六是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外出旅游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增强,加之消费偏好的

变化,生态休闲游、养生旅居、可持续游等新游态成为时尚,这为鄂西圈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带来难得的机遇。
  鄂西圈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圈外地区快速发展削弱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向鄂西圈的流动,鄂西圈面临着被边缘化的严峻挑战。二是圈外地区整合资源发展旅游业步伐之

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给鄂西圈旅游业发展形成了强大压逼之势,鄂西圈面临着旅游市场空间被挤压的严峻挑战。三是繁重的建设任务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工业化与“两型”社会建设的

矛盾等,都对鄂西圈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旅游业为切入点

,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探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将鄂西圈打造成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

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促进鄂西圈经济

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

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基于保护之上的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通过产业优化发展等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
  (三)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依据资源禀赋对接国内外市场,以此确立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民族文艺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坚持全省“一盘棋”,圈域一体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改革体制、创新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鄂西圈资源整合、市场主体培育、筹资融资等发展难题,解决制约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十大旅游区,滚动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实施五个“1”工程,着力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圈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

统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和现代化的新路子。力争到2015年,圈域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圈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五个“1”工程:
  1台国家级文化精品大戏
  1个旅游交通骨干网络
  1个鄂西圈公众服务网络平台
  1条国家级风景大道
  1批包含十大旅游区及特色示范项目在内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核心景区与园区
  (二)具体目标。
  1.生态: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到2015年,圈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8%。
  2.文化: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壮大文化产业,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鄂西圈GDP比重达到5%。
  3.旅游: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旅游经济增长,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4亿人次,旅游年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鄂西圈GDP的12%,使之成为

鄂西圈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展望。
  到2020年,力争将鄂西圈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文化艺术观赏、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

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炎帝神农文化、楚巴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族民俗文化、山水文化、武当文化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圈,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

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鄂西地区经济更加发达,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居中西部同等城市前列,使鄂西圈成为生态

、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典范。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基本目标
  到2015年,建成保护华中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建成以长江、汉江、清江及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水系水体保护为重点,确保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为永续利用的生态水

源保护示范区;逐步建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生态型工业、生态型农业以及生态型城镇及乡村健康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努力建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水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重要旅游集镇污水处理率达80%。
  生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46%。
  生态产业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75%以上;绿色GDP综合指数达到0.15。
  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一)生态功能区划分。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差异性等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鄂西圈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域

、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和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等3大类。
  1.禁止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区、自然遗产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蓄滞洪区,在鄂西圈呈点状分散分布,基本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定面积的禁止区域。其中,自

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主要分布在恩施州、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等地,蓄滞洪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分布相对分散。
  2.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鄂西北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保康县和神农架林区),鄂西南武陵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利川市、咸丰县、来凤县、宣恩县、鹤峰

县、建始县、五峰县、长阳县)、鄂西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南水北调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
  3.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包括宜襄随农业生态功能区(谷城县、南漳县、宜城市、当阳市、远安县和随县),江汉水网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沙洋县、江陵县、监利县、枝江市),松滋丘岗平原农业与水土

保持生态功能区和荆北岗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当阳市、钟祥市、京山县)。
  (二)划分保护等级。
  鄂西圈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共分为3级,I级为禁止开发、Ⅱ级为生态型限制开发,Ⅲ级为农业型限制开发。

  (三)实施空间管制。
  1.禁止开发区。
  (1)污染控制。禁止新建、扩建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的项目;禁止设置排污口,拆除已设置的排污口,并采取措施确保后续处置达标;做好现有工矿企业特别是丹江口库区黄姜生产

企业、投饵网箱养鱼业等污染治理工作;禁止排污交通工具下水;禁止堆放和存储各种固体废物;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蓄洪区,构建立体监测网络。
  (2)生态保护。在核心地区内严禁任何与生态功能保护和生态优化无关的人类活动,在缓冲地区内严格限制与生态功能保护和优化无关的人类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发其他区域

。禁止垦植农作物、放养畜禽,严格控制水体网箱养殖;禁止砍伐森林、矿山开采等破坏山体植被的活动;慎重选择一些县市,逐步试行将绿色GDP指标和区域生态发展指标纳入当地政府工作

业绩指标的综合考核体系,试点实行生态补偿政策。
  2.生态型限制开发区。
  (1)污染控制。对各级各类规划和建设项目依法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禁止建设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项目严格遵循环境工程“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成项目严格实行达标排放;防治汉江流域、清江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农副渔业面源污染;控制三峡库区富营养化趋势;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围网养殖;

清理三峡库区沿岸建筑垃圾和白色垃圾,防止视觉污染和水污染;在库区构建立体监测系统。
  (2)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产业,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限期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建设用地性质的开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障少数民族人口合理聚居;划定一

定区域范围作为严控区,防止矿产过度开发活动破坏植被或水源保护地;在划定区域内禁止砍伐森林、开采矿产资源等破坏山体生态系统的活动;在划定的可开采区内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应

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矿产资源开采枯竭后立即复垦或恢复植被,并进行深度的地质处置;严格评估江河开发水电站等建设工程的生态影响,原则上禁止引水式、河床式水电站项

目建设,防止断流和生态隔断;已建水电站必须改造并确保释放生态流量的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严禁人类活动,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在严格保护生态功能及主要保护对象的前提下,

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3.农业型限制开发区。
  (1)污染控制。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污染源治理,实行达标排放;加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及“三废”治理措施,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和设备;限期治理不能稳定

达标的企业。建立以天然气为主,其他燃气为补充的燃气供应系统,提高燃气气化率,逐步实现城镇地区燃气化;加强对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管理,减轻油烟与生活废水污染。因地制宜,合理

利用能源,推进集中供热;全面清理、整顿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禁止污染水体的投肥养殖;严禁非法填湖,加强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主要入湖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推广

生态处理方法,降低氮磷入湖总量;严禁使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加大市政建设资金投入,在城镇地区分期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分散点源截污率、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率,改善水

环境质量;以源头管理与末端控制相结合,治理城市与农业面源污染;集中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场,提高垃圾回收处理率。加强农村废弃物分类回收利用与减量化垃圾处理推广工作。
  (2)生态保护。对于目前尚未开发但已列为城市发展用地的区域,科学规划并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引导基本农田、林地、园地、水系与城镇绿地成为一体,生态环境建设向物种多样

化、景观复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过程同步进行;促进原生态环境与现代文明结合的新农村发展;全面治理水土流失。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1.交通建设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规划项目选线、选址,避开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尽量远离文物保护单位、居民点等生态环境敏感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减少

取土数量,减少占地面积;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流失量;采取洒水等适当防护措施减少地表扬尘;施工区设置临时废气、废水、噪声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渣土等固体废物设置临时

存放场所,并采取防护措施。做好因交通建设所造成的环保影响的处置工作。
  2.交通设施营运期生态环境保护。
  设置生态通道,以免阻断物种自然流动;发布限排预警,综合治理汽车尾气;采取声屏障、绿化带等措施降噪吸尘;设置污水处理设施,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做好生态环境风险事故

应急预案,防止生态灾难,配套保障设施;提高交通线上和敏感节点设施的灾害应急、防护和处置能力。
  (二)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
  1.旅游开发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
  统筹规划旅游区建设布局,并注重生态细节设计;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原料加工场所实行封闭管理;采取低噪声作业方式,噪声强度大的工程施工尽可能集中在日间进行;合理确定车辆

进出路线,不得随意开挖临时道路;限制机动车鸣笛,严格控制运输车辆的路途洒漏,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临时设施处理污水,确保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定点集中收集,定

时运往垃圾场处理;建筑垃圾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堆放,并在工程完毕后彻底清理干净。
  2.旅游设施营运期生态环境保护。
  明确划定旅游区山体植被、水体保护范围,禁止在规划控制范围内从事破坏山体、植被和污染水体的活动;对于已形成的裸露山体剖面,应限期进行生态修复,尽可能采用植物覆盖地表

,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与视觉污染;在旅游区道路沿线设立一定宽度的与大地环境借景相结合的非连续绿化带,路面定时清扫和洒水,不得有尘土累积;对景区(点)范围内山体,实行封山育

林;大力植树造林,保护自然陆地生态系统,控制旅游区内局部敏感地段的建设开发活动,避免对自然植被产生扰动影响;旅游区建筑物要求其功能、结构、外形色彩与周边自然环境及主题

文化协调融合,在设计时应考虑建成后外观视觉效果以及人在建筑物内的视觉感受,保护水岸、山脊、天际线,从总体上维护旅游区生态完整协调和视觉舒适。
  旅游区划定的核心景区内不得新建任何工业设施;在核心景区应使用电能或天然气驱动的交通工具;对排放烟尘、SO2、COD、氨氮的重点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餐饮服务业必须安装油烟

净化、污水处理等设施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应有洁净的回收方式;开展水上活动应当符合环保要求;旅游区内娱乐项目的发声设备、设施周围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等措施,楼

堂馆所和商业机构未经批准不得使用音响设备,尤其是高音喇叭,不提倡鼓风机式的汽球彩虹在宾馆使用;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定时回收处理。倡导原生态的热水洗涤加消毒柜处理的餐具清

洗方式。
  (三)生态工程建设。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对三峡库区、清江流域和鄂西山地的5个市、州(林区)的27个县(市)的天然林和其他森林实行全面有效管护,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大力发展核桃、油桐、乌柏

等木本生物质能源林及木本食用油料林。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发展后续产业。积极探索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并逐步推广试点示范。
  2.退耕还林工程。
  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将原生态水域退耕还湿地。以长江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清江流域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脆弱的县(市

、区)为建设重点,通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在生产、生活条件及充足社会保障具备的基础上推进生态移民,大力发展后续产业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

、用能和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活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以各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后续产业,与退耕还林造林相结合,与农、林、牧、渔等特产规划相衔接,建设各具特色的中药材、

茶叶、柑橘、板栗、核桃、工业原料林、蚕桑、食用菌、禽畜、水产养殖等产业基地,着力实施退耕户现有产业改造、科技推广和技能培训等项目。
  3.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对鄂西圈特有珍稀濒危的生物资源,如金丝猴、水杉、珙桐、红豆杉、水青树、鹅掌楸、泥炭藓,以及优势生态产业资源,如板栗、核桃、猕猴桃等实施重点保护。
  以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全面提高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健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并杜绝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流失。建立健全野生动

物救护中心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体系,采取得力措施避免游客行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危害。
  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圈域内各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形成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

,重要保护对象为重点的保护类型比较齐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实施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先期完成鄂西圈北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包括丹江口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及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郧县水源涵养示范工程、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神农架林区生态移民示范工程、养殖小区有机废物资源化示范工程、鄂西圈北山区国家级生态

功能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工程、重要保护对象监测保护工程等。
  4.沙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以汉江流域(丹江口水库以下)和江汉平原为重点,对治沙工程涉及的老河口、监利、沙市、江陵、洪湖等平原及丘陵市(县、区),采取人工造林等方式治理沙化土地,使现有的沙化

土地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在建立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基础上,推进科学治沙,探索适应相持阶段特征的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新机制,并大力发展治沙

产业。结合本地实际,对涉及圈域岩溶地区如恩施、十堰、宜昌等市(州)的石漠化,采取综合措施,推进生态恢复及绿化工作。
  5.矿山综合治理工程。
  对鄂西圈磷、煤、铁、石灰石、石墨等矿产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妥善处理矿产采掘与生态环境及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确保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不危害生态环境。在各级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水资源保护区核心区或一级保护区及上述区域外围200米范围,以及生态廊道地带及其可视范围,严禁进行各类矿产采掘;对在上述区域内已有的采掘区限期关闭并修复生态

;对因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导致严重生态破坏或地质灾害的区域,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开发矿产资源;对原有生态系统完好,已形成良性循环的地区,限制开发矿产资源,使对生态的破坏减

少到最低限度;严格管制采掘项目,所有矿产采掘必须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并确保生态防护、污染控制与采掘工程同步,及时修复生态。
  6.流域治理工程。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围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实施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清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四湖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漳河水库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生态环境工程,促进生态的自我修复,努力恢复重要流域生态和经济利用等功能。
  (四)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1.节能减排的基本途径与重点。
  (1)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与技术进步节能减排。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政策、税收调节政策、投资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等方面的管理调节;加强行业规划和区域规划调控;大力推动节能“四

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动建立面向行业的技术节能应用支撑服务体系,增强市场主体节能技术创新活力。
  (2)加大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节能减排力度。
  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科学合理开发水电,适度控制火电,加快开发利川齐岳山、随州大洪山等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积极发展工业开发园区热电联产;努力推进钟祥

、松滋等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建材、冶金窑炉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开发石化等低能耗生产工艺,促进轻工行业生产方式优化,推动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和产业升级。
  在建筑、民用及商用领域,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建设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及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结合原生态特色民居打

造与现代文明提升,开展居民节能行动。
  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发展环保节能的运输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环保型车船,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节能型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设备、节水灌溉技术、缓控释肥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及垃圾有机化治理、“一池三改”

、秸秆有效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省柴节煤灶等。在恩施州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推行“以电代柴”,在江汉平原等沼气资源丰富地区加快推广“以沼代柴”,在谷城、房县、利川等县市加快

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充分发挥圈域内清洁能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服务行业,积极探索对企业实行分时电价制度,鼓励和引导旅游、餐饮、宾馆等企业充分利用弃水发电、低谷电节能经营。
  2.循环经济发展。
  (1)强化循环经济增长机制。
  确立循环经济理念,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将循环经济的科学指标评估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加强指标统计监督。强化重点耗能单位监督管理和能源审计,落实节能目标和任务。建立重大能

耗项目审批责任制,完善事后监督管理机制。与武汉城市圈共同建设全省“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场”,创新排污权管理模式。推动绿色电价机制、城市水业改革,用价格杠杆传递信号,促进资

源循环利用。树立新财富观念,建立全面的包含自然可持续发展指标——环境损害成本、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在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
  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推进集约型经济增长。积极引进能源节约型、高新技术型、绿色环保型项目。优化用能结构,积极引进洁净能源,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提高优质能源利用比例。突破性发展能源消耗低、增加值高、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鼓励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组建鄂西圈域循环经济研究机构。加强循环经济基础理论相关的技术研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

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2)突出重点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建设。
  完善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引进高起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四高”项目,围绕资源再生利用拓展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园区建立以新能源

、新材料利用与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完善宜昌开发区三峡磷化工产业区循环经济模式,引进关键企业和项目完善磷化工产业链,发挥磷矿资源优势,带动其他工业园区构建以补链为方向的化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完善随州环潭工业园生态工业模式,加快以回收废旧塑料、废旧塑料加工造粒、塑料拉丝、塑料制成品为主的白色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生态工业模式。
  加大荆州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实施印染节能环保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打造成为印染企业升级换代重要的承接平台。
  加大恩施州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加大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少数民族群众自主增收,提高圈域农业产

业竞争力。
  加大十堰汽车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老基地厂房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交通畅捷的新优势,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启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拓展与世界业界

巨头进行整车合作生产的空间,走体现区域性、注重科学性、富有创造性的新型工业化复兴再生之路。
  (五)生态家园建设。
  1.生态城市建设。
  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社会结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发展元素,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强调生产资源利用、生活消费和垃圾处理的减

少、再利用和循环,选择典型城市作为示范,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并建立生态城市指标控制体系,内容主要包括科技水平、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社会进步等。

围绕“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居民幸福感”目标,稳步推进城市化,大城市积极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绿道,中小城市更加注重城镇绿地和休闲设施的增加、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2.镇村环境整治。
  以交通主干道沿线乡镇、村庄和旅游乡镇、旅游村庄为重点,开展综合示范,带动一般乡镇村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引导、产业发展引导,以及道路沿线建筑立面规

划控制与技术指导服务等。“十二五”期间,重点依托“宜居村庄”示范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引导农房适度规模建设,自然合理布局,力避简单硬化。鼓

励植树、造景,废弃物分类回收与垃圾减量化处理,培植生态文化产业,改善农村地区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拓展产业空间。切实保护好镇村周边的山体、湿地等生态环境。
  第四章 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
  一、基本目标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提高文化软实力,壮大文化产业,丰富圈域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力争打造一台国际级文化精品大戏,到2015年末,圈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二、发展思路
  按照“整合—协同”的思路,做到“三整合三协同”,加快圈域文化资源保护、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三整合”即文化遗产保护上实现政府主导力量与社会参与积极性的整合,文化资

源建设开发上实现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政策资源与创意资源的整合。“三协同”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

用的协同,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协同。
  三、空间布局
  确立鄂西圈“一圈三系六线八中心”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以“一圈”为平台,以“六线”为网络渠道,发挥八个文化中心区的带动效应,实现对圈域文化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形成

点、线、片相结合的梯度推进与网状发展结构,逐步形成强势互动、协作紧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文化发展共同体。
  一圈:立足圈域丰富的历史文化、现代科技文化资源特色及分布优势,建设鄂西圈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与生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整体活态保护的国家试验示范圈。
  三系:结合经济建设进程与物质文明发展程度,重心放到基层,为人民大众服务,配套建设鄂西圈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三大体系。
  六线:根据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重点建设神农炎帝文化线、巴土(苗)民俗文化线、荆楚文化线、三国文化线、武当文化线和典型山水文化线等六大文化线。
  八中心:根据圈域8市、州(林区)不同的资源禀赋,确立差异化的文化发展定位,建设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八个大区域文化中心。
  襄阳建成三国智慧文化展示中心;
  荆州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楚文化展示和研究中心;
  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及世界非遗端午节等复合文化展示中心;
  十堰建成现代汽车文化和武当文化展示中心;
  荆门建成荆山楚水及体育文化中心;
  随州建成炎帝神农文化和古乐编钟文化中心;
  恩施建成湖北和华中土(家)苗民俗风情文化展示中心;
  神农架建成高山高端生态疗养和野人文化中心。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大文化遗产管理力度,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加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市级文保单位的资源品级,落实相应的文物保护责任。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

备案制,从制度和体制上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重点文物的维修和重要濒危文物的抢救性发掘、修复和保护。加强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大遗址保护荆

州片区项目(省部共建项目),将荆州片区打造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镇村的申报、遴选与保护。新建、扩建和改建一批市州和文化大县博物馆。加强

对文物市场的调控和监督管理,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建立鄂西圈文物市场健康发展机制。
  2.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请。配合鄂西圈文化旅游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制定鄂西

圈国家、省级和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利用市博物馆、县群艺(文化)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或展示研究中心。完善征集与保管制度,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

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抢救鄂西圈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圈域民间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落实相关工艺产业化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

明确有关保护责任主体,完善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资助计划,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

活动。加强圈域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对鄂西圈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的区域,实行有计划的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积极申请设立国家级清江流域土

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3.加大文化遗产保护载体建设。建立完善圈域以收藏、展示、教育、研究和修复功能为主,集交流、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现代博物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建设一

批数字博物馆,加强对鄂西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包括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的技术保护。以圈域丰富的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为基础,有序建设适当规模与趣味盎然的文化遗址公园。提升鄂西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水平,进一步规划打造圈域乡土民俗型和革命历史型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特色文化街区。在武

当山、荆州、襄阳、恩施等文化遗产集中城镇区,推进文化资源要素汇聚,强化特色建筑符号,充实展陈展示内容,配套与主题文化相契合的生态环境,打造城市文化记忆广场。
  4.加大对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开发。整合圈域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机构、武汉地区及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组建高层次的鄂西圈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鄂西圈文化高峰论坛,引导建立鄂西圈

的文化共识,打造鄂西圈精神家园,提升鄂西圈的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文化辐射、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力,加强鄂西圈土(家)苗民俗文化和江汉平原特色文化产品的创作展示

,重点宣传中国武当太极传奇等传统历史文化作品,打造鄂西圈特色民俗演出和地方文艺节会。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政府为主体,本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加强对农村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全面实现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力争实现“户户

通”。广播电视(含有线、无线)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国家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为基础,建立省、市、县、乡、村间高效资源传输通道,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

。配备流动电影放映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提高农村数字电影设备的更新、维修等售后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文化旅游整合开发。
  结合旅游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支持8市、州(林区)及核心景区发展景区公共文化场地和公用设施,充分挖掘地方戏曲、原生态歌舞等文艺市场价值,推出以民族风俗、

民族歌舞、乡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参与互动。结合鄂西圈十大旅游区策划规划,提炼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挖掘

文化内涵,集中打造形象,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节目,着力打造类似《洪湖赤卫队》、《山楂树之恋》的文化旅游精品。支持红色文化保护设施与教育基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旅

游内容,提升周边农家旅馆服务。鼓励和支持展现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巴土文化、炎帝神农文化、山水文化、土家族苗族文化等)以及提升核心旅游区知名度的影视剧

制作和宣传。鼓励地方结合文化特色和人力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按照市场机制有序建设知名连锁和国际水准的主题公园、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在交通服务区和旅游节点设置

适宜的公众文化服务点。鼓励独具鄂西圈特色的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经营等。利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基础平台,支持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及数字影剧院,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作用,展示鄂西圈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
  (四)文化产业发展与壮大。
  基于鄂西圈丰富的文化资源,针对圈域文化产业严重滞后问题,加大内联外引,以推进圈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培植文化经纪人队伍,推动鄂西圈文化产业发展

壮大。
  确立重点发展行业和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推进鄂西圈新闻出版、报纸期刊、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文化会展业、网络文化业、动漫游戏业、文化旅游

业等新兴复合型文化产业。打造鄂西圈广播影视、报业、演艺业和制造业产业集团;以圈域特色文化为基础,重点建设楚文化、三国文化、炎帝神农文化、古代音乐文化、土(家)苗民族民

俗文化、嫘祖信俗文化、女娲信俗文化、现代水电科技文化等优势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园区);发展文化制造业,重点打造宜昌钢琴产业基地、中国武当·太极传奇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

、襄阳米芾国际文化创意园、鄂西影视基地等。
  大力打造文化品牌。以省级、国家级重大文艺奖项为抓手,进一步整合圈域内文化资源,重点抓好影视剧、长篇小说、舞台剧、广播剧、歌曲、动漫等精品生产。依托圈域特色文化资源

,大力开展“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力争8市、州(林区)推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不低于8个。策划、办好圈域内的重大文化节会活动,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充分利用省级

、国家级宣传推介平台,加大圈域文化精品生产的宣传和营销。
  明确政府支持的重点环节。圈域地方政府和部门重点支持原创研发环节、原创作品的产业化环节、品牌塑造和推广环节、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环节、产品国际营销环节等。
  重点资助产业区域一体化或集群化发展项目、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后产品开发项目、延长产业链项目、“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产品项目、文化产业投资与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发展

项目等。重点扶持和资助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引导旅游地产相关投资者及社会力量优先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生产要素机制整合创

新和产业环境优化等基础性项目,包括:鄂西圈文化产业高级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人才培养项目,圈域特色文化资源整理和开发项目,圈域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项目,剧场建设、公共技术平

台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文化创意大赛、创业竞赛、中小型企业文化创意评奖等文化创意培育和开发项目。支持乡村文化复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旅游产业发展
  一、发展思路与基本目标
  以打造“一江两山”国际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以十大旅游区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大资源整合与营销策划,加快品牌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与文化、生态

融合发展,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整合,促进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及圈外联动发展。到2015年,实现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0%以

上,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50万人以上,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企业上市3—5家,力争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鄂西圈的支柱产业,把鄂西圈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聚集区。
  二、空间布局
  围绕“一江两山”的空间结构,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三大旅游主题板块和十大旅游区。
  (一)三大旅游主题板块。
  “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荆楚文化旅游板块;清江土(家)苗民族民俗生态旅游板块。
  (二)十大旅游区。
  1.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旅游区
  2.武当山——太极湖旅游区
  3.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旅游区
  4.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
  5.荆州古城旅游区
  6.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
  7.清江画廊旅游区
  8.明显陵——漳河旅游区
  9.恩施腾龙洞——大峡谷旅游区
  10.神农架旅游区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旅游目的地建设。
  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改善和提升鄂西圈对外旅游形象,增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1.启动十大旅游区项目。
  立足资源禀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精心策划,市场运作,整体开发,全面实施十大旅游区工程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以“一江两山”为核心的十大旅游区建设基本完成,使鄂西

圈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2.着力推介精品旅游线路。
  随着武广高铁、宜万铁路、汉宜高铁相继开通,以及神农架、武当山机场的规划建设,鄂西圈具备形成诸多条“短、快、精、专”旅游线路的条件,进一步优化连通鄂西圈景区的精品线

路,重点策划一批连通圈外景区的精品线路,特别是与武汉城市圈联游的精品线路和特色线路,着力开发一批周末特色旅游线路。
  3.积极开发专题旅游产品。
  立足现有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紧扣“生态游”、“低碳游”、“扶贫游”等新概念,积极开发主题鲜明、个性突出、市场需求旺的“参与式”及“体验式”的专题旅游产品。“十二

五”期间,重点建设十一类旅游专题产品。
  专栏:旅游专题产品
  ●康体养生专题旅游产品:武当山(武当武术)、大洪山、清江、神农架、洪湖悦兮半岛温泉。
  ●地质科普探险专题旅游产品:柴埠溪、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梭布亚石林、鹤峰燕子坡立谷、奥陶纪地质公园、远安冰川纪石林地质公园、神农架、大洪山地质公园、郧县青龙山

国家地质公园。
  ●湿地生态亲水观光专题旅游产品:洪湖湿地、石首天鹅洲湿地、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漳河湿地公园。
  ●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专题旅游产品:当阳、五峰、枝江、秭归、老河口、钟祥、鹤峰、洪湖。
  ●土家民俗风情专题旅游产品:摆手舞、鱼木寨、大水井、唐崖土司城遗址、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女儿会、武落钟离山。
  ●大型节庆专题旅游产品:荆州龙舟节、三峡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武当国际武术节、随州编钟音乐节、炎帝神农祭祖节、神农架高山杜鹃节、恩施国际摆手节、中国

(房县)诗经文化艺术节、竹山女娲文化节、中国钟祥长寿文化节。
  ●神龙汽车娱乐赛事专题旅游产品:襄阳市、十堰市。
  ●低碳专题旅游产品:丹江口水库(太极湖)、漳河航空旅游休闲、清江漂流等。
  ●扶贫专题旅游产品:三峡移民、南水北调移民、全国贫困县(市)。
  ●游船观光旅游产品:三峡平湖、城市江滩、城市夜游、湖泊休闲。
  ●大遗址荆州旅游产品:楚王陵(熊家冢车马坑)、八岭山遗址公园、纪南城遗址公园、龙湾遗址公园。
  4.旅游名城强县名镇(村)建设。
  结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明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原生态现代文明乡村等,加强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的建设,完善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区域旅游

目的地体系。
  名城:充分发挥城市的节点、集散功能,通过构造城市文化记忆建筑、充实展陈内容等形式,发掘城市历史底蕴,凸显鲜明地域特色,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保护方式与文化利用

途径的有效结合,形成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区域旅游中心、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重点建设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随州、恩施、利川、钟祥、丹江口、洪湖等旅游名城。
  强县:精心培育县域旅游品牌,把旅游助农、旅游扶贫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旅游产业升级,通过打造精品景区景点,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其它

特色旅游示范区或示范基地,举办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文化交流、体育赛事、会议等活动,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传统工艺品、土特产品,建设风格独特、反映当地文

化、具有游览价值的建筑和街区,高起点、高规格建设一批旅游强县。重点建设神农架林区及巴东、五峰、长阳、秭归、远安、夷陵、谷城、来凤等旅游强县(区)。
  名镇(村):完善旅游名镇(村),开发独有的旅游吸引物,建设娱乐休闲、土特产销售和特色美食功能区,保留优秀的传统建筑风格,保护好类似《山楂树之恋》外景地原生态与中国

传统文明,完善乡村旅游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依托骨干旅游产品的若干旅游名镇、若干旅游名村,推动圈域形成多层次、大旅游的新格局。重点建设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十堰武当山镇

、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远安茅坪场镇青龙村等示范镇(村)。
  5.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景区卫生示范工程”,到2015年圈内所有3A级以上风景区全部达到卫生示范景区标准,圈域内旅游强县、名镇、名村必须达到省级卫生县城、镇、村标准。加强对重要景区、

景点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周边医疗卫生资源,做好必要药品储备,对于距离较远的等级高、游客量较多的景区、景点可新建一批规范的医疗卫生室。
  (二)旅游营销体系建设。
  以“灵秀湖北、魅力鄂西”口号和标识为统领,塑造推广鄂西对外旅游形象,整合相关资源进行整体营销,提升鄂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积极开展旅游主题营销,办好宜昌三峡

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神农架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武当山国际传统武术节、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襄阳诸葛亮文化节、恩施摆手舞节、竹山女娲文化节等大型或民间

传统的节庆活动,联办协办文艺、体育赛事活动。二是建立健全立体式的旅游营销网络。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把旅游宣传纳入全省

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推广的活动之中;整合各种新闻媒介资源,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旅游宣传营销常态化;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依托主要客源地的大型旅游机构建

立旅游营销代理网络,健全市场营销渠道;建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重要媒体和航空公司、景区景点、度假区联动营销机制,成立旅游营销联盟,建立鄂西圈网员群。三是设立旅

游促销专项资金。建立“一卡通”、手机支付等联动营销与结算平台;开展“邮游”合作,申报发行鄂西圈文化旅游题材的邮票,加大对精品旅游景点的宣传;举行鄂西圈优秀旅游市场主体

、金牌导游、书画摄影及文学作品等评比竞赛活动。
  (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和完善主要城市、重要旅游区、旅游集散换乘中心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在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城市广场等游客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机场码头、交通主干道、

景区景点连接道路、旅游城镇、度假区、景区景点等处设置规范的“双语”(中、英)甚至“多语”旅游标识标牌。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制定颁布旅游厕所的卫生质量标准,鄂西圈各

类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公用厕所全部对游客和公众免费开放,建成管理规范、清洁卫生、方便游客的旅游厕所体系。在各景区、景点、旅游集散换乘中心等地,加快通道(路)、电(楼)梯、

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交流、哺乳室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建设具有宣传

、促销、咨询、预订、投诉、社区、博客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门户网站,完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建立和完善鄂西圈自助自驾旅游服务网络、旅游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完善旅游景区适宜的无

障碍设施。完善旅游统计制度,建立旅游统计体系,及时发布旅游者出游流向和目的地接待流量信息,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动。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并完善应急抢救、紧急医学救援

等安全求助体系和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鄂西圈直升机应急救援系统。
  (四)旅游要素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相关的产业,围绕六要素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确保与游客增加量和服务新需求相适应。
  1.旅游住宿。
  大力发展度假酒店,适度发展商务酒店、青年旅馆、乡村旅馆和汽车旅馆,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支持吃住及农事体验一体化服务的星级“农家乐”发展。突出本土文

化,吸收异域文化,鼓励发展各类名实相符的文化主题酒店。继续引进国内外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培育形成本土酒店管理品牌,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
  2.旅游餐饮。
  改善旅游餐饮卫生条件,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培育特色饮食文化,组织力量挖掘美食文化,研究具有鄂西圈特色的餐饮产品,适应旅游者对健康、环保的绿色追求。合理布局适应穆

斯林等少数民族群众习俗的饮食网点。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生态旅游路重要旅游节点的餐饮业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价廉物美、安全健康的餐饮。
  3.旅行社。
  推进旅行社改革、重组和业务创新,完善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批发零售体系。加快旅行服务业的信息化改造,推动旅行社开展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等,全面提升

旅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
  4.旅游交通。
  对旅游骨干交通要素进行配置与节点优化改造,逐步实现鄂西圈十大旅游区、地级市游客集散中心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零距离换乘”,促进旅游交通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城市公

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点,视情况开通观光巴士。完善旅游节点、旅游景区停车场,确保游客旅行便捷畅通。
  5.旅游购物。
  结合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参与性、收藏性、差异性的旅游工艺品,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提高艺术品位与工艺水平,打造旅游工艺品品牌。鼓励景

区周边居民发展具有特色与情趣的旅游手工艺品。
  6.旅游船。
  重点引导新建和改扩建适合长江、汉江、清江、高峡平湖、太极湖度假特点的豪华旅游船,发展新型环保观光游船、游艇和城市、湖泊观光船,形成以豪华度假游和普通观光游相结合,

大江大河旅游与湖泊休闲、支流观光、城市夜游相结合的游船旅游产品体系。
  第六章关联产业发展
  一、思路目标
  以调整结构、产业集聚、低碳发展为主线,将农业、工业、其它服务业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按照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原则,推动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企业和要素的集

聚,加大产业间的联动,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走出一条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圈域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第三产业在圈域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旅游、电力、汽车、化工、建材、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10个百亿元企业(集团)、3-4个千亿元产业。
  二、主要任务
  (一)生态农业。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适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

式,突出区域生态农业特色。建立有机食品、森林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鼓励旅游开发企业与当地居民合作,开发特色生态观光农业。
  (二)绿色工业。
  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生态工业模式,促进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健全绿色工业体系

。将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着力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加大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及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提高圈域内绿色工业所占比重,增强绿

色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低碳服务业。
鄂政发[2012]56号-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 鄂政发2014 24号
  进一步发挥服务业低碳、环保的优势,以培育低碳产业园为契机,以调整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为主线,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同时,将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功能整合到服务业中,加快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升低碳服务业文化意味与经济价值。
  三、发展重点
  (一)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发展规划、基础投入、综合服务、市场监管、形象宣传、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生态文化

作为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资源建设,优化生态、文化、旅游之间的配置,形成生态、文化、旅游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的格局。积极开发生态、人文和环保旅游商品,增强旅游公司实力,充分发

挥旅游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强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市、州(林区)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战略重组,做大做强。支

持宜昌和襄阳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增强对鄂西圈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贷产品,支持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三峡物流中心建设为

依托,加快“宜(昌)荆(州)荆(门)”和“襄(阳)十(堰)随(州)”两大物流圈建设,配套完善物流企业集中区域的基础设施,支持大型骨干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引进国内

外知名物流配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业务和冷链物流,尤其是为生态文化旅游服务配套的物流。
  3.优化升级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拓展传统商贸业的时空领域。加快汽车、建材

、服装、粮食、农特产品等专业市场的“物流网”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商品集散和辐射能力。
  4.努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的商贸会展、高端养老、文化创意、信息资讯等新型服务业。每年在鄂西圈八市、州(林区)轮流举办综合性的商贸会展活动,推进会展、旅游、休闲消费的一

体化发展,彰显文化内涵。面向老龄人口市场,发挥圈域优势,重点支持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具有不同生态文化旅游特色的颐养新村建设。
  (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壮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道地中草药产业,实现优质中药材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药与林、农、渔、养殖、菌等物种合理组合,把中草药和其他存在互惠互利的物种组合在一个

系统内,建立立体化结构,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八角莲、天花粉、药魔芋、黄连等中药材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建立武当山道医道药研发基地,

规范运用于医疗保健,形成旅游、保健、养生特色产业链。
  2.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依托东风汽车工业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鄂西圈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能等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产业。扶持清洁能

源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
  3.加快发展环保绿色产业。努力构建环保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设备制造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环保产业链。支持十堰发展汽车再制造业,支持荆门格林美公司发展废旧电池回收业务。加快

宜昌环保产业园、荆州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等建设。
  (三)积极探索生态工业模式。
  本着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通过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形成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再到全社会的物质能量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圈域绿色工

业。
  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鼓励企业与国际接轨,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促进圈域工业企业占领行业领域制高点。
  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关闭或改造污染重、能耗大的企业,建设具有高新技术、节能降污的新型企业,进行企业间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工业连接,把废物综合

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圈域特色生态工业园区。
  以循环经济理念主导规划建设,形成污水、固废、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系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与配置,逐步建立鄂西圈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并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按照建设“产业之谷、绿色之

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的思路,把荆门“中国农谷”打造成能体现“湖北样板、中国特色、三农特区、世界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业生态旅游区和农产品加工聚

集区。
  建立恩施州干鲜果生产基地,将巴东、神农架九冲生产、研究基地整合起来,成立圈域魔芋生产、加工基地,生产食用魔芋、可降解地膜、药胶囊、饭盒等环保产品;建立柑橘和草莓等

鲜果生产、保存、深加工基地;建立茶叶、核桃、食用菌、板栗、甜玉米、药材、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恩施、襄阳烟草生产、加工基地;推广超级优良品种,提高农

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入。
  开展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及其利用。保护圈域珍稀濒危资源物种,选育优良物种,并建立种子库。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

为鄂西圈珍稀濒危资源物种建立基因库,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保存多种基因及DNA序列,为分子杂交和克隆提供材料,繁育新物种以及多种性状和杂交优势物种。
  (五)促进圈域产业整合协调发展。
  1.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协调。
  生态与旅游的发展协调。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生态补偿、打造生态景观、建立生态标识等途径实现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貌,扩大观光旅

游,科学合理挖掘利用鄂西圈的多样化物种资源,实现生态的保护、修复、建设、利用与生态旅游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整合协调。在科学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发挥鄂西圈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

、土(家)苗民俗文化、武当文化等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品。在文化内容的建设上,通过打造一批反映本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精品节目,形成旅游吸引点;美

化城市绿色长廊,建设集中展示本地特色饮食和特色旅游商品街区,为特色旅游产品提供空间支撑。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鄂西圈文化保护的升级和文化产品的创制,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与协调发展。
  2.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协调。
  正确处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及与之不相冲突的其他产业。根据鄂西圈实际,建立更严格的环境污染能耗标准,治理对生态环

境与旅游资源有害的工业企业,禁止布局有关工业项目。按照鄂西圈主体功能区要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主要工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便于集中环保和经济性地促进生态产业循环。

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与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与汽车、纺织、化工等其他支柱产业协调发展。
  3.交通运输等有关产业的整合协调。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圈域内部、鄂西圈和武汉城市圈之间,湖北省和邻省之间的对接,形成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对旅游要素相关产业,如餐饮业、宾馆旅店业、商品批发

零售业、邮递业、娱乐业等,实行系统整合,协调匹配,联动发展。加快规划并示范建设“鄂西圈绿道工程”。
  第七章区域协调与特色发展
  一、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圈域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加大协调整合力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展区域合作范围,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战略支撑的区域发

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形成圈内各市、州(林区)特色发展,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与周边区域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圈域特色发展
  (一)襄阳市。
  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依托古隆中,着力围绕“诸葛武侯”构建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与荆州、咸宁等发展各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加强与四川成都诸葛武侯祠、河南南阳卧

龙岗等景点合作与开发,重点建设襄城区襄阳卧龙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和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旅游区。加强诸葛亮与黄月英爱情文化的提炼与利用,整合发展古隆中—黄家湾旅游区。在襄

阳市“双二百”(城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建设中,高度整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旅游。建设鄂西圈城市绿道示范项目。实施樊城区中国襄阳普陀堰生态园项目,加强生态产业

建设。大力构筑现代农业示范带,提高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着力打造汽车千亿元产业,加快纺织、食品、能源电力、冶金建材、电子电器、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通用航空等支柱产业发展。

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三国诸葛旅游文化展示娱乐中心,旅游业年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5%。
  专栏1襄阳古隆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以西15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刘备在此“三顾茅庐”,诸葛亮在此“隆中对”。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

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度造访,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隋唐始,古隆中就

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目前总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点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

、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观星台等。
  (二)荆州市。
  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壮腰工程”为契机,围绕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把荆州建成全省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的龙头,以古文化促旅游开发。重点建设荆州古城旅游区

和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旅游区。依托荆州博物馆、楚纪南城大遗址公园和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园)旅游功能,着力推进省部共建项目——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将

其打造成国家级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依托关帝庙,顺应关帝财神信俗,开发关帝文化,设计纪念关帝的系列旅游活动,吸引海外华人前来拜祭。依托古城墙、玄妙观、章华寺等古建筑

,统一风格,加快城区改造外迁,修复完善古城建筑。加快实施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天鹅洲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业基地建设。突

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轻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

年,旅游业收入突破15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9%。
  专栏2荆州古城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城墙为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代旧基重建,采用糯米石灰浆灌缝、砖城墙和土城墙互相依托而成。荆州古城东西长3.75公

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城墙高883米,城垛4567个,炮台26座,藏兵洞4座,有城门和城楼6座。城池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状若游龙,飞舞于湖光水色之上,绚

丽壮观,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热切向往,感受历史的旅游胜景。禹定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古城墙在时间上跨越数千年,其沧桑岁月背后隐显的文化、艺术、建筑、历史、军事、民风等内容

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是历史的巨大遗赠。荆州古城保存完好,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古代城垣

。荆州古城墙现已成为外环跑马,内环通车,城墙上行人的环城风景区,是感受三国文化、楚文化不可替代的人文景观。荆州古城景区主要景观有宾阳楼、藏兵洞、炮台、文字砖、朝宗楼、

城墙博物馆、公安门(水门)、仲宣楼遗址、曲城、南纪门、远安门、安澜门等。
  (三)宜昌市。
  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建设,重点建设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宜昌部分)及宜昌市城区旅游集散地与环境;加强与重庆、恩

施、神农架的旅游资源整合与联动,会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发展,打造高水平的实力较强的旅游市场主体。高度整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发展现代

柑桔、蔬菜、茶叶、木本油料等四个百亿元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高科技的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的化工产业等两个千亿元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宜昌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

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沿江工业园区、滨江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园、长阳巴土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设施,充分发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的文化旅游作用。到2015年,

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36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收入达到35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10%左右。
  专栏3宜昌三峡大坝
  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于1997年正式开始接待中外游人。以坛子岭为立足区,展开视角。坛子岭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

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

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

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游客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若是晴天,

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或许只有

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四)十堰市。
  大力推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建设鄂西圈文化旅游核心城市,重点依托武当山、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两处集自然风光、人文建筑为一体的景区,开发特质的武当之道和

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向世人展示华夏的奇迹;加大现代汽车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加快武当山—太极湖旅游区的建设实施,重点支持武当山古建筑群修复、修缮与保护,太极湖新区建设,以

及均州古镇续复建,支持竹溪十八里长峡、竹山桃花源、房县野人谷、郧西津古镇等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县)竹(山)城镇带建设。加强生态产业建设,做好丹江口库区生态

文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武当道茶”品牌。着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努力打造百万辆级汽车城。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到2015年,把十堰市建设成为经济要素富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道教文化和现代汽车文化展示中心,旅游业年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30%。
  专栏4十堰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

,与环绕其周围的群山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共建有33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现存近5万平方米。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

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道教

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当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道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庄严肃穆,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是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武术一大

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
  (五)荆门市。
  以打造“中国农谷”为契机,立足山水休闲游的特色,重点建设明显陵—漳河旅游区,完善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开发经典周末特色旅游产品。突出“休闲

养生”特色,打造京山山水生态休闲、钟祥历史文化休闲和荆门中心城区运动休闲三大板块,建设大洪山风景区、明显陵风景区、漳河风景区、中心城区运动休闲区、楚文化旅游休闲区和屈

家岭文化遗址风景区六大景区。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旅游环线景观带,开展汉江流域、杨竹流域、长湖、京山河、西荆河等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

、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格林美电子废弃物循环产业园及湖北立业农业物质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着力加快全国重点的化工循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中部地区重要的体育用

品和中部地区航空等五个基地建设。重点培育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旅游收入突破12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8%。
  专栏5荆门漳河
  漳河水库是拦截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沮漳河的东支——漳河及其支流建成的水库群,通过3段明槽串联成整体。水库承雨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水域104平方公里。她象

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上。漳河水库气候宜人,工程宏伟,水域宽阔,烟波浩瀚,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是闻名遐迩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人文景观与工程景观相映成趣,引

人入胜,美不胜收。
  漳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分七个游览区,16个景区,有水陆空游乐园、洪山古寺、观音岛、十大枢纽工程、陡石崖、伍峰寨、“祭公剑”、季家沟、乐天处、青蛙石、老龙

洞等数十个旅游景点。大坝、副坝如巨龙腾水,或盘绕山间,或横卧平川,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明槽涵闸似长虹吐霁,或飘逸柔软,或舒展奔放,绚丽多姿,风彩迷人。漳河的美在于山、

在于水,更在于山水和谐的统一。两岸青山,一河绿水,山俊秀,水柔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库中有130多个孤岛、半岛,或依山带水,或驮水而出,或苍松挺拔,或果香四溢,各具情态

,风格迥异。
  (六)随州市。
  打炎帝神农、佛教名山、古代乐府文化牌,依托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曾候乙墓等著名景点,重点建设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旅游区。加强与湖南等地合作开发炎帝神农文化及旅游产

业;加强与省博物馆、省社科院、武汉音乐学院合作开发,发展楚乐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大洪山旅游骨干道路建设。重点发展特种专用汽车生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建设、纺

织服装等产业,形成与武汉城市圈对接和配套的高技术转化基地。力争到2015年,随州旅游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相当于全市同期生产总值的12%。
  专栏6随州炎帝神农烈山、曾侯乙墓
  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烈山,座落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古神农洞位于九龙山腰。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

感农而生炎帝”于此。在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内,建有炎帝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炎帝神农牌坊等纪念性建筑物。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以“建筑返古、

环境还野”为特色,规划建成“世界烈山宗亲会馆”、“祭祀朝圣”、“圣遗迹游览”、“大同街市”、“炎帝故里经济技术开发”、“服务接待管理”六个区,兴建修复炎帝神农殿、烈山

大宗祠、圣贤殿、功德殿、神农庙、安登泉、百草园、观天坛、神农九井等景点。景观有姜河新潮、九岭晴岚、烟寺晚钟、山村夕照、古洞青雪、断岩缩雾、龙凤旗杆等,因材借景,秀丽非

凡。几千年来,每逢炎帝生辰祭日,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烈山敬奉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1978年发掘。出土随葬品达1万余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和金器、玉器、木器、漆器、竹简等。单乐器即有钟

、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曾侯乙成套编钟多达65件,并有2800多个铭文,是震惊中外的巨大发现,为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其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迹。湖北省围绕“听编钟神曲、看曾侯古墓”的思路,大力发展随州编钟文化及其产业,将曾侯乙墓址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七)恩施州。
  围绕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土(家)苗民族民俗风情核心区,主打清江民俗文化及酉水民族风情文化牌,重点建设腾龙洞—大峡谷旅游区和清江画廊旅游区(恩施部分),原生态摆手

舞文化景区,提高景区接待能力,配套完善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结合鄂西土(家)苗民俗风情旅游,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重点实施三峡库区和清江库区水污染

防治、主要江(河)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巴东县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加快发展水电、矿产、建材、烟草、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围绕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打造武陵山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力争成为运用后现代理念,跳过传统工业化阶段,一步到位朝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全州旅

游收入突破110亿元,相当于全州同期生产总值的18%,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专栏7恩施腾龙洞、大峡谷
  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利川市城区6公里,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景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于一

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腾龙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初步探明洞穴总长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

,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无毒气,无蛇蝎,无污染,洞内终年恒温14一18℃,空气流畅。洞外风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龙吞江

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雷,气势磅礴。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一,2006年由英国皇家洞穴研究会探险队、欧洲洞穴基金会

、中国地质大学等组成的28名专家对腾龙洞进行科学考察得出:腾龙洞容积量世界第一。腾龙洞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是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理想之地。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北接重庆天坑地缝、恩施梭布垭,南连利川腾龙洞,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大小峡谷沿线总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峡谷中的百里

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自然景区则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

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大峡谷五大奇观是: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暗河接飞瀑、地缝配天

坑。
  (八)神农架林区。
  充分利用神农架拥有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以湖北神旅集团公司为平台,加大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合作开发,加快神农架旅游区建设,提升旅游品位,由传统的大众旅游向高端的休闲养

生旅游转换;策划设计各种“主题”游、“概念”游,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丰富游客在神农架林区旅游的内容。力争到2015年,神农架林区成为全国极品休闲养生康

疗旅游胜地,年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旅游业成为林区核心产业,相当于林区同期生产总值的80%以上。
  专栏8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炎帝)曾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千峰陡峭,珍贵药草生长在高峰绝壁

之上,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采得药草,救活百姓,神农架因此而得名。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处海拔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山峰有6座,被誉为“华中屋

脊”。
  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

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神农架凭借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优越性,至今较好地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

物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素有科学迷宫之称,除举世闻名的“野人”之谜外,还有神奇的白化动物,吸引着科学考察人员和海内外游客。神农架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风景垭、板壁岩、大

九湖、神农顶、植物园、炎帝祭坛、千年古杉、香溪源、天门垭、燕子垭、植物标本馆、红坪画廊、古犀牛洞等。
  三、圈内圈外联动发展
  (一)圈际互动发展。
  根据资源与市场的合理分工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重点加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两圈产业分工协作与对接,推进优势互补,实行错位发展。
  借助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两圈之间的交通运输对接,确保湖北交通网络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立高级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吸引武汉城市圈的高端人才,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多层次的合作;增加鄂西圈人力资源到武汉城市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鄂西圈人力资源的素

质和能力。
  构建两圈信息资源共享、生态资源共生、文化资源共荣、旅游景点共建的两圈联动发展模式。实行武汉城市圈与鄂西圈门户网站的链接,推动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协作,加深彼此的了解,

促进两圈协调发展。
  (二)圈外联动发展。
  打通与陕西西安、湖南湘西、重庆、河南的旅游通道,加强鄂西圈与周边省市重点景区的合作,促进鄂西圈与少林寺、张家界等旅游市场的衔接,特别是加强武当山与嵩山的合作,将南

武当、北少林联姻,促进双赢。扩大与周边省市重点景区政府的合作,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共创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区际协调发展经验,实施外向型、国际化发

展战略。
  第八章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
  一、基本目标
  大力实施五个“1”工程中的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工程、鄂西圈公众服务网络工程和国家级风景大道工程,着力加快圈域交通、信息网络、生态景观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15

年,圈域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以鄂西圈大中城市为节点的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形成,覆盖圈域服务国内外游客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开通并正常运

行,环“一江两山”的国家级风景道全面建成。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基本目标。
  到2015年,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万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通畅、高效安全、连接鄂西圈主要旅游景区的骨架交通网络,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基本适应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主要任务。
  1.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以襄阳、宜昌等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相互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重点支持中心城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城际铁路沿线市县及主要机场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努力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重点支持与铁路货站、港口、物流园区等衔接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大力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实现货运“

无缝衔接”。
  2.公路建设。
  重点构建区域高速公路骨架和十大旅游区快捷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出口高速公路的布局,着力提升大中城市辐射能力,加快圈域旅游公路建设,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该区域骨架公

路的连接线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不断提升圈域重点旅游景区特别是十大旅游区的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沪蓉高速宜巴段、保康至宜昌、谷城至竹溪、奉节至恩施等高速公路,积

极推进神农架至保康、宜昌至张家界等高速公路的实施进程;改造提升十堰武当山沿堵河至神农架大九湖及连接重庆巫溪的生态旅游公路;将洪监高速公路由监利向西延伸,经石首天鹅洲到

江陵,接通沪渝高速与江南高速连接线(丫角至章田寺高速公路),形成武汉至宜昌沿江高速公路;由洪监高速接随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沿湖南段、江南高速公路;争取将与武汉城市

圈连接的洪湖长江大桥和赤壁长江大桥纳入国家规划。
  3.铁路建设。
  强化区域干线网,完善客运专线网,扩大路网覆盖面。建成开通汉宜铁路,开工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和集疏运系统、宜昌紫云铁路等项目,推动郑州至万州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6543.html

更多阅读

《奉贤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二 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

2、奉城镇。规划控制镇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上海市“一城九镇”的试点中心镇之一,被建设部命名的全国重点城镇之一,历史文化基础雄厚,依托国际深水港,工业和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进一步完善城

2012 36号2012年中秋节联谊会的特别通知 中秋联谊会通知

关于组织全体班团干部参加2012年中秋节联谊会的特别通知[2012]36号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夏去秋来自更替,花好月圆人团聚。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一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加深班干部之

国税发2012 39号 国税发2012 53号

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国税发〔2012〕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为了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十二五”时期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注册税务师行业“十二五”时期发

第56号教师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txt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作者:[美]雷夫•艾斯奎斯1国内外媒体和名家联合推荐与雷夫老师面对面,了解真实的美国基础教育,领略“全美最好老师”的教育精神和一线教育智慧。——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

声明:《鄂政发2012 56号-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 鄂政发2014 24号》为网友独揽帅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