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2 鸿门宴一等奖教案

鸿门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二)继续学习比较阅读法,增强学生读史的兴趣。

(三)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同一篇文章中不同用例的比较。

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个字词往往出现多次,其中有相同的用例,也有不同的用例,这是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的可贵感性材料。在讲授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将这些用例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加深理解,学会鉴别,从而使认识逐步深化,从片面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现择“为、之”举例如下:

要作比较的字词

《鸿门宴》中的用例

词义

词性

读音



君为我呼入 公为我献之



介词

w8i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w6i

何辞为

语气词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像是、如同

联系动词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制订,想出

动词

使子婴为相 客何为者

当、做、干



吾得兄事之 不如因善遇之 天下皆叛之

代人

代词

zh9

切而啖之 拔剑撞而破之

代物

为之奈何 此……曹无伤言之

代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去、往

动词

今日之事何如 欲诛有功之臣 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

限定关系

结构助词

一曰连词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交戟之卫士

修饰关系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

使主谓结

构词组化

非常也

除同一个字词不同用例的比较外,还可以对某些语言现象作综合性比较,在比较中区别其异同,摸清其结构规律和功能特点。如《鸿门宴》里同时出现“吾”、“我”两个第一人称的人称代词,谈话双方有用于对对方的尊称和对自己的谦称,它们的出现条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规律可循?这些都可以作比较,使各种语言现象条理化。这里仅将与说话的行为和所说出来的话有关的字词列表比较如下:

有关

字词

《鸿门宴》中的用例

词义

词性

读音

基本规律



项羽大怒曰:“且旦飨士卒……”

(下命

令)说

动词

yu5

1.“曰”后用冒号,后面跟直接引语作宾语。词义基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但较之更广泛、灵活。

2.“谓”字的独立性较差,往往要与“曰”、“言”连用;其词性有从动词向介词转化的趋势,一般皆可对译成现代汉语的“对”,引出听说话的一方(可省略)。

3.“说”当动词用时与现代汉语中的“说”,音、义均不相同。

4.作动词用的“言”,常与“曰”合用,独用时后面的宾语多间接引语。

5.“说、言”都可用作名词,指所说的话。

6.“语”用作动词读yù,用作名词读yǔ,如“小子无所畏,胆敢助妇语”、“语不惊人死不休”。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问道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诺”

回答



亚父……拔剑撞而破之,曰:

唉……”

骂道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告诉

动词

动词

w8I

shu@

谓沛公曰……

告诉(对)

出召项庄,谓曰……

告诉(对)

范增说项羽曰 鲰生说我曰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名词

shu#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此……曹无伤言之

说、



动词

y2n

言于项伯曰 因言曰



今者有小人之言 具以沛公

言报项王



名词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告诉、

相告

动词

y)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报告、转告

动词

b4o



良乃入,具告沛公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告诉

动词

g4o

(二)已知与未知的比较。

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对其中某些容易混淆的多音多义字或比较生僻的字词,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在哪几篇古文里见过面,在哪些词语里用过,有几个读音,哪个读音和什么意义、何种词性相配合。这样教,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学一点牵动一片,用已知启发未知,以新知巩固旧知。这样比较,在用例的多样性和概括的全面性方面要优于前一种比较方法。讲授者可带着学生,在已经学过的文章和常用词语的范围内纵横驰骋。举“将、参、见、属、安、于”例如下:

要比较的字词(附:《鸿门宴》用例)

已学过的古文或常用词语中的用例

词义

词性

读音

比较结果

将(所以遣将守关者)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无实义

助词

ji1ng

凡指领兵打仗的人或领兵打仗的行为读jiàng,不读jiāng。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与“扶”同义

动词

将功赎罪 将功补过

用、拿

介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白乘舟将欲行

将要

副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带兵的人

名词

ji4ng

陛下不善将兵,善将(将)

带兵、率领

动词

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加 参谋

动词

c1n

此处“参”通假作“骖”,音cān。

参差不齐

形容饲

c5n

与“叁”通

数词

sān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海参

名词

sh5n

见(私见张良、项伯入见沛公、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登高而招……而见者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看到

动词

ji4n

本文中的“见”词义可分别译为诏见、拜见、探望、看到等。都读jiàn。

高见 远见 愚见 浅见

见解

名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欲谒上,恐见禽



介词

是马也,……才美不外见图穷匕首见

显露、显现

动词

xi4n

属(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亲属 军属 家属

名词

sh)

本文用例读shuǔ,跟在第一、二人称的人称代词后构成复数形式。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请托

动词

zh(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接连、连续

副词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安在、卮酒安足辞)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如何

疑问代词

1n

所引本文中三个例句,—问 原因,—问地 点,—表反诘。

尔安敢轻吾射 安得广厦千万间

怎么、哪里

(三)与现代汉语作比较。

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长期演变中,有些字在音、形、义及语法功能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将这些字词在古汉语中的用例与现代汉语作纵的历史比较,不但有助于思考,还可以使初学者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古汉语中的某些特殊语言现象。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沛公北向坐”,“置之坐上”,“击沛公于坐”,这里的四个“坐”字同形。在现代汉语中,已分化为作动词的“坐”和作名词的“座”。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与“背”通假。同样,“早”可以写作“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邀”可以写作“要”(“张良出,要项伯”),“纳”可以写作“内”(“毋内诸侯”,“欲止不内”)。在现代汉语中,如果这样用就得算是别字。

这些用例,说明司马迁写《史记》,虽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整顿工作,即秦代“书同文”之后,但同音、近音字互相通假等现象仍较普遍,有些字当时还未分化。认识这一点很有好处,解释古文时,就能有意识地把字词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加以正确的考察和认识。

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应该仔细加以区别的字误认为是通假,造成“通假成灾”的现象。比如《鸿门宴》里两处用“召”字:“范增起,出召项庄”,“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处用“招”字:“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荀子《劝学》篇中也用过这个“招”字:“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可见,召、招二字,虽音近义通,区别却是很明显的:用嘴叫人用“召”,打手势叫人用“招”。这是在字形方面。

在词义方面,这种纵的历史比较也是十分必要的。

“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泛指崤山之东;“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在古代汉语中是专用名词,特指黄河,后来词义扩大,泛指河流;“河北”、“河南”,在这里指的是黄河之北,黄河之南。如把这里的“山东、河北、河南”和现代与之同名的三个省份等同起来,就未免张冠李戴了。

“请往谓项伯”,“请以剑舞”中的“请”,与现代汉语如“请去告诉他”之“请”,差别也很大。前者是“请允许我”的意思,“往谓项伯”,“以剑舞”的动作发出者,是说话者自己——“我”;而后者,“去告诉他”的动作发出者,却是听说话的一方——“你”。

“于是遂去”,“脱身独去”,“项伯复夜去”,“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欲呼张良与俱去”句中的“去”,在古代汉语中都应理解为离开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去”字,运动方向正相反。特别是当“去”反带宾语时最为明显,如:“逝将去女”、“去国怀乡”,是“离开你”、“离开国都”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如“去北京”,则是“到北京去”的意思。

语法功能方面,这种比较的作用更大。如: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范增数目项王”,“沛公欲王关中”,“沛公军霸上”,“项伯杀人,臣活之”。

名词用作副词,即当状语用:“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

再如“是”字在古汉语中大多用作指示代词,如:“当是时”,“张良是时从沛公”。在现代汉语里,“是”字当判断词(系词)用。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一句中,就有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完全不同。一是“所以”,古代汉语里用在因果复句里表原因,现代汉语里则表结果;一是“非常”,本句中与“他盗出入”组成并列结构作“备”的宾语,是实词,指“意外的变故”,而现代汉语中的“非常”一般是程度副词,用作状语。

(四)对有分歧的注解或不同的译文进行比较。

一般认为,对学生只讲一种为多数人公认的结论就行了,讲不同的见解容易使他们无所适从。其实,让他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善于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有什么不好呢?比如:

“为击破沛公军”一句中的“为”字,一注本曰:“为(wéi),将要。”另一注本认为是“为”字下省略“尔”字,即“为你们击破”之意。有一译本翻译成“给我去打垮沛公的军队”。可见该译本的译者认作“为”字下省略“我”字的。这三种不同的释义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介词“为”是读w6i,还是读w6i;二、省略的“为”的宾语是“尔”还是“我”;三、省略的全句的主语,即“击破”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我”还是“尔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有一个译本解为“项伯就连夜赶到沛公军中”。其实,只用一个“赶”字来对译“驰”字,是不很帖切的。因为“驰”字还告诉了我们项伯赶到沛公军中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马。

“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中,两个“置”字用法完全相同。因此,有的译本也同用一个“放”译之。其实,项羽与范增因心情不一样,“置”的动作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后一“置”字,如译为“丢”或“掷”,与范增紧接着“拔剑撞而破之”的行动以及大骂“竖子不足与谋”的狂怒状态,才更合情合理。

“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一般译成“我们这些人今后会做他们的俘虏的”。译文意思并无大错,但往往有人把“为之虏”与“做他们的俘虏”两式在结构关系上等同起来,即把“为”看作动词“做”;“虏”看作名词“俘虏”,作“为”的宾语;“之”看作“他们的”,作“虏”的定语,这无疑大错而特错了。因为古汉语中作人称代词用的“之”字,只能作宾语,不能作定语。说它与现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基本上相同”,是因为“之”有时还能代表非第三人称,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可分别译为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他们”等。“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里的“之”作定语,但它是指示代词而非物主代词。总之,在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之”不能作定语用,与“之”字相对等而可作定语用的是“其”字。如“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樊哙复其盾于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所有这些例句中的“其”字,都用作定语,都不能换成“之”字。否则,就不符合古汉语中“之”字的基本语法功能。据此,“为之虏”只能译成“被他们俘虏”。其结构关系应该分析成:“为”是介词,不是动词;“之”是“为”的宾语,不是“虏”的定语;“虏”是动词谓语,不是“为”的宾语。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中的“与之同命”,课本注为:“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我们认为:这个“之”不是指“项羽等”,而是指刘邦;“与之同命”不是“与项羽等拼命”,而是誓以生命保卫刘邦的安全,与刘邦同生共死。

上面从四个侧面举例说明了学词教学的比较方法。这种方法,把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了,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把发散、零星的字词教学系统化、条理化了。因此,它不仅是贯彻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手段,也是精讲多练的基本环节。叶圣陶等老前辈强调教学要“给学生以钥匙”,比较法的宗旨正在于此。在教学实践中,这四个侧面当然不是孤立的,往往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多侧面的综合比较。在同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面也不宜太大,要根据学生实际和知识积累的客观规律,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循序渐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安排。

1.参照注释阅读全文后,按下列问题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的语句。

(1)项羽决定进攻刘邦的原因是什么?(“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对此持取什么态度?(“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
《鸿门宴》教案(2) 鸿门宴一等奖教案

(2)刘邦是怎样得知这件事的?采取什么对策?项伯给他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良乃入,具告沛公。”“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刘邦来鸿门“谢罪”,项羽有哪些表示?范增企图在席间杀死刘邦,项羽又有怎样的表示?(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4)说说樊哙是怎样“闯帐”的,项羽又是怎样对待他的?(“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又“赐之彘肩”……)

2.班固《汉书·高帝纪》记鸿门宴一事,基本上摘抄《史记》。下面是该文最后一部分。读后再跟课文第5~7段做一比较,说说作者作了哪些删节,删节的理由是什么。

“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指随从人员),独骑,樊哙、勒疆、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使张良留谢羽,羽问:“沛公安在?”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间至军,故使臣献壁。”羽受之。又献玉斗范增,增怒,撞其斗起曰:“吾属今为沛公虏矣。”

3.朗读全文一遍。

提问学生:常用语“鸿沟”是什么意思?(古运河名,比喻事物的分界。)

教师指出:鸿沟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曾经是楚汉之争中的临时分界线。

(二)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读讲课文1、2两段。

第1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4ng)关中” ②“说(shu@)项羽”

③“好(h4o)美姬(j9)” ④“为(w6i)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6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2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许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2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1、2两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1、2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读讲课文3、4两段:

第3段:

1.指名讲述第3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玦”,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4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3、4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哙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五)读讲课文5、6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行”,大的事业、作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道芷阳间行。”(间,小路,音ji4n)

“沛公不胜桮杓”,(“不胜桮杓”,指酒醉,以“桮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在脱逃之前作了哪些部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六)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七)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小资料〗

译文:

沛公(刘邦)驻军在霸上,没能和项羽见面。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投降的秦王)子婴做本相,把(秦宫里的)珍宝全部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再用酒肉犒劳战士,替(我)去进攻并消灭沛公的军队!”当时,项羽有兵四十万,驻在新丰鸿门;沛公有兵十万,驻在霸上。范增劝项羽说:“沛公在山东的时候,贪图财物,喜欢美女。现在进了函谷关,财物一点不拿,妇女一个不宠爱,这(可见)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派人观察过他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有五彩颜色,这是帝王的云气。赶快打垮他不要失去(时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就连夜赶到沛公的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沛公的)事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刘邦)一起送死。”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沛公现在有了急难,我逃走是不合道义的,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入(沛公的营帐),原原本本地(把情况)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一惊,说:“这事怎么办呢?”张良说:“谁给大王出的这个(要当关中王的)主意?”刘邦说:“(那个)浅陋无知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让(其他)诸侯进来,秦国的疆土可以全部(由您)称王了’所以听了他的。”张良说:“估量您的士兵够用来抵挡项王吗?”沛公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说:“确实不如他。可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在秦朝时(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事情紧急,所以幸而(他)来告诉我。”沛公说:“他和你比起年岁来谁小谁大?”张良说:“他比我大。”沛公说:“你替我叫他进来,我得像对待哥哥那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来见沛公。沛公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约定将来子女结为婚姻,说:“我进关后,(对秦国的财物)连一丝一毫都不敢据为己有,官吏、百姓都登记入册,官库都封好,等待项羽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卫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日日夜夜盼望将军来,哪敢反对(他)呢!希望您详细地(向项王)说我是不敢背信弃义的。”项伯答应了,对沛公说:“明天不可不早点亲自来向项王道歉。”沛公说:“是。”于是项伯又连夜赶回去,到(楚军)军营中,把沛公的话完全汇报给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敢长驱直入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却去攻打他,不合道义。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接待他。”项王答应了。

沛公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赔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之北作战,我在黄河之南作战,可是我自己也没有料到能先攻入函谷关打垮了秦国,能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谗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王当天留沛公一起宴饮。项王、项伯朝东坐(在首席);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朝北坐,张良面朝西陪坐着。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三次举起佩戴的玉玦示意项王(下决心除掉刘邦),项王却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叫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肠软。你进去向前敬酒祝福,敬完酒,就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在座上刺倒沛公,杀了他。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项庄于是进去敬酒祝福,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宴饮,军中又没什么可供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舞了起来,项伯也拔剑舞起来,不时用身体像鸟用翅膀一样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刺杀(沛公)。

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怎么样?”张良说:“很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常在寻机刺杀沛公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冲向军门,交叉着长戟把守营门的卫士想要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仆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帐幕向西站着,怒瞪着眼睛看项王,头发竖立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似的)。项王按着剑挺起身子问:“(这个)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车右樊哙。”项王说:“好一位壮士!赏他一杯酒。”(侍从)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来,站着喝了。项王说:“赏他一条猪腿。”(侍从)就给他一条没煮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能再喝酒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畏避,一杯酒怎值得推辞?(从前)秦王有虎狼一样的狠心,杀人唯恐杀不尽,惩罚人唯恐用不尽酷刑,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楚怀王曾和诸位将军约定说:‘先打垮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封他为王,现在沛公先打垮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的东西都不敢动,关闭并封好宫室,撤军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关口,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加赏,反而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想杀掉有功的人,这是继续走秦王朝灭亡的旧路。我私下认为大王是不该采取这种做法的!”项王无话回答,说:“请坐。”樊哙跟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去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来。

沛公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回沛公。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向项王)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虑小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于是就离开(项羽军营)。(刘邦)走前,就叫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沛公)说:“我带来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杯,想献给亚父。正赶上他们生气,(我)不敢献上。你就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遵命。”这时,项王的军队驻扎在鸿门下,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距四十里。沛公丢下了随从的车马,独自脱身骑马,让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在后徒步急跑,从郦山下面,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了。(临行前)沛公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们到军营,你才可进去。”

沛公走后,(估计)抄小道已到军营,张良就进去向项王致歉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来告辞了,特派我献上一双玉璧,再拜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双,再拜敬献给范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独自离开这里,已经回到军营中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放在座席上。亚父接过了玉杯,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打了个粉碎,说:“唉!(这)小子真不值得跟他商量什么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啊!我们这些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沛公回到军营,立刻杀了曹无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53938.html

更多阅读

原创 公开课《落花生》教案 原创落花生名师教案

公开课《落花生》教案 永乐学校孟彩平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请两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哪个同学能够勇敢地站到讲台上将你的名字介绍给 后面的老师同学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代表着父母对你们的希望。二.揭示

20古诗《池上》教案 池上古诗

古诗《池上》教案标签: 教案  正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八上杜甫诗三首教案

《登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

《三峡》公开课教案 长江三峡 公开课

《三峡》教案教学目标:1、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2、 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3、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

《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设计说明《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

声明:《《鸿门宴》教案2 鸿门宴一等奖教案》为网友旧梦荧光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