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的牌坊 单县的古迹

鲁西南古城单县,因其历史上牌坊众多且美伦美奂而闻名遐迩。据单县志记载,从宋元佑年间至清末,单县建坊达百余座之多,至民国末年还存有34座。城内主要街道上凌空架起的一座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的石牌坊,不但使牌坊街、牌坊园子等街名、地名因此而约定俗成,而且给古老的单父城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严。在众多的牌坊之中,百狮坊、百寿坊以其宏伟的气势、巧妙的结构、严谨的图案、精致的透雕和优美的传说独占鳌头,蜚声海内外,堪称天下一绝。
单县的牌坊 单县的古迹
百狮坊,又称张家牌坊。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斗拱交错,戗角起跷,全部石建,通体雕刻。因其坊柱夹座上精雕百个姿态各异的大小石狮故又名“百狮坊”。百狮中有八个巨狮,每个巨狮身上、足上各有五个小狮攀援戏耍;夹座周围雕有松狮图,逼真的幼狮三三两两蹦跳雀跃,争戏绣球;立柱上透雕双龙:云水漫漫、蛟龙翻滚。站在牌坊前,似看到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百狮坊最主要部位正间额枋透雕数十朵碗口大小的缠枝牡丹,精致华贵,雍容大度,昂首怒放。牡丹不但横排有致,且纵列深入石壁盈尺,花繁叶茂,阳光照射,阴影极深。二百多年前能够雕出深及盈尺、间隙细密、花繁叶错的牡丹花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莫解其中奥妙。据石匠估算,一根牡丹额坊,一位能工巧匠需十几年方可雕成。对单县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单县牌坊是天下一绝。看过单县牌坊的人对狮雕、龙雕印象较深,殊不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里手最欣赏的还是牌坊上的几十朵透雕缠枝牡丹。专家结论,单县牌坊上的云龙、百狮等今人可以摹仿,技艺上甚至可以再提高一些。但透雕缠枝牡丹恐怕无人企及了。
牌坊其他部位均为平雕、浮雕或透雕的花纹图案、珍禽异兽,姿态优美,栩栩如生。
百寿坊,俗称朱家牌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朱叔琪妾孔氏建。因其前后坊心精雕百个不同形格的篆体“寿”字,故名“百寿坊”,其结构大体与百狮坊相同。唯底座左右面浮雕的圆形、方形鹤、蟠螭和图案,刀法简洁冼练、造型古朴典雅。后夹板上的32幅鸟禽花卉,布局严谨,构思新颖,雕刻精致,生动逼真,堪称绝唱。
百狮坊、百寿坊各有千秋。百狮坊雕刻百狮,百寿坊细琢百寿;百狮坊以透雕绝妙、鬼斧神功取胜,百寿坊以纹样图案配置严谨见长。二坊堪称石雕双璧和孪生姐妹。二百多年来,吸引了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来此观瞻,单县也因此名扬遐迩。1977年两坊均被列为山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看了牌坊,人们不禁要问,石件重达几百斤乃至几吨,200多年前既无吊车又无倒链等提重工具,这么重的巨石构件是怎样送到十几米高空去的呢?据代代相传,石匠先在地面雕好大体形状,然后用屯土的方法将巨石筑上去,牌坊多高土就堆多高。这种办法的来历,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石匠们雕好石件大体形状后,正为无法将它送到十几米的高空发愁,一位老者经过此地,驻足观望,有位石匠觉得这个老人怪异不凡,就问:“老人家,您有什么好办法将大石料运上去吗?”老者含笑答曰:“我已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哪有什么好办法?”说罢姗姗而去。这时,领班者若有所思,忽然悟道:“‘土埋半截’!对,可用堆土的办法将石料筑上去”。于是,运送石料的问题解决了。石料运上去,石匠们再在上面精细雕刻,为使石匠们聚精会神的工作,还用箔席把牌坊围起来,以防外界干扰。
百狮坊是单县富户张氏所修,耗资巨大,足用白银百多万两。据说,雕刻下来的每两碎石可值一两白银。百狮坊建成后,张府摆宴庆贺,单县县令及仕绅名流应请与贺,大家推杯换盏,酒兴渐浓,县令、张家、仕绅、名流纷纷向石匠的老领班敬酒。领班从未受此礼遇,深为感动,动情地说:“我几十年走南闯北,单县人待我不薄,十分感激。不瞒诸位,我是带病劳作,百狮坊的建造,我和徒弟们可是倾注了全力,我向大家保证,此坊绝对是天下第一!我的手艺能长存单县,死也暝目了!”可惜领班不幸言中,他年事已高,建牌坊时提着的劲一松,再加上多吃了几杯酒,回家不几天便与世长辞。巧匠已逝,精工难再,以后所刻的牌坊再也没有超过百狮坊的了。
200多年来,百狮坊、百寿坊经受了风雨雷电、中强级地震和人毁车撞等天灾人祸的严峻考验,仍岿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阅尽人间沧桑。传说这是因为张家在建造牌坊时,将祖传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悄悄置于某石件中,牌坊历劫不倒,乃镇坊宝物所佑。盗宝贼多次觊觎此宝,皆因坊高石重构件复杂而未能得逞。有无镇坊宝物尚待考证,至于保佑牌坊大难不倒,实是虚妄传说,据考证牌坊结构谨严、细密,是坚固耐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牌坊为仿木结构,每个石件都雕有榫眼,扣合紧密,有的还穿上铁杆、打上铁锔。各构件上下左右前后彼此牵连,浑然一体,坚不可摧。
关于百寿坊的建造,也有一段妇孺皆知的传闻:过去在苏鲁豫皖一带有句民谣:“金乡的马,沛县的牛,单县出些富户头”,而朱家是单县的首富,有土地20余万亩,祖上做过大名兵备道副使,朱叔琪凭其祖荫庇佑,乾隆年间为翰林院孔目,娶了曲阜阙里孔家姑娘。孔氏年轻貌美、心地善良、知书达理,两人虽年龄悬殊,但孔氏慕朱叔琪满腹经纶、道德高尚、一表人才,倒也其乐融融。两家做亲时,孔家族人为显示门第高贵,提出要朱家一步一个元宝摆到曲阜,朱家慷慨应允,用元宝摆了个双趟直至曲阜。孔氏嫁到朱家不到十年,朱叔琪便病逝了。孔氏请求单县知县“点主”,知县嫌朱叔琪平时清高不买帐,早就窝了一肚子火。现朱叔琪已死,正想出出气,遂哼着哈着,“点主”一事不予答复。孔氏无奈,只好回娘家求助。曲阜衍圣公原对姑母嫁单县颇为不悦,彼此来往不多,姑母登门求助,乃动了恻隐之心,答应去单县“点主”。随孔氏去的朱家族人问随行几人,衍圣公回答:“三人”。不一日衍圣公驾到单县,但见旗牌浩荡、金鼓喧天、刀枪耀眼,战马嘶鸣。原来衍圣公随行三人乃是三位总兵。所带数千人马浩浩荡荡齐集单县,从县城到城外十里铺都驻满了兵马,连井水都喝干了。朱家不但将城内饭馆全部包下,还从城外十里以内买馍买饭。单县县令毕恭毕敬参拜衍圣公,衍圣公令其出殡时在前面鸣锣开道丢纸钱。事后单县知县感慨地说:“土鳖子大了也咬人!”至今单县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县官敲锣——自找没趣”。殡罢丈夫,孔氏问衍圣公:“我死后你怎么办?”衍圣公回答:“只要姑母矢志守节、抚孤成立,当奏明皇上,建坊旌表。”孔氏乃谨守封建妇道,寡居几十年,抚子朱春成才。死后,朱家和孔家奏明朝廷,乾隆皇帝降旨建坊旌表,皇四子履郡王顒还亲自题诗并镌刻于牌坊额坊上:
(一)
布衣蔬食度生平,喜看庭芝渐次成
月冷黄错霜满地,穗帷遥出读书声
(二)
数十年来铁骨支,养生送死总无疵
冰操劲节光天地,千古常教奉母师
多年来,百狮坊和百寿坊还蒙着层层神秘面纱。二坊究竟是何方匠人所建?许多有心人和文物工作者多次查找,均无结果。据推测,在牌坊构件的某隐秘处应有建坊者落款。再者,牌坊内到底有没有镇坊之宝?是什么,在何处?这些,还都有待后人考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9448.html

更多阅读

童年的回忆 童年趣事

人说:喜欢怀旧意味着老了。可我小学一毕业就喜欢怀旧了,不论是曾经就读的学校,还是过去常去的店铺街区,我都喜欢站在那里,闭上眼睛,想象着她过去的样子…初中时第一次看到“物是人非”这个词,竟然鼻子发酸,掉下泪来。以前的我是比较伤感的,

单县的牌坊 单县的古迹

鲁西南古城单县,因其历史上牌坊众多且美伦美奂而闻名遐迩。据单县志记载,从宋元佑年间至清末,单县建坊达百余座之多,至民国末年还存有34座。城内主要街道上凌空架起的一座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的石牌坊,不但使牌坊街、牌坊园子等街名、地

西藏羊八井 拉萨到羊八井的班车

羊八井位于拉萨西北部,念青唐古拉山下的当雄县羌塘草原上,羌塘草原藏语为“北方的空地”,是一个海拔4300米的高寒地区,这里不仅有各种珍稀的动物、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冰川、碧绿如茵的草甸、还有众多的古迹名胜,是一个充满神奇与活力的

世界仅存的摩尼教光佛在福建泉州 福建泉州天气预报

前天上午,几个评委老师将赶回北京的航班,听我介绍说泉州有个世界仅存的摩尼教遗迹,着意让我带他们去探访。因为做过节目,所以我知道这里的学术价值,乐意带这些有文化品位的老师前往。中央电视台首席研究员张群力兴奋地说:很难相信,福建罗山

声明:《单县的牌坊 单县的古迹》为网友魔幻宄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