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人民币未来发展的看法

说起秦腔,首先我对这门传统艺术从骨子里是痴迷而又充满感激的。痴迷是因为我是听着秦腔长大的,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秦腔味儿的环境中,怎能不爱上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感激是因为秦腔让我的童年与众不同,让我有机会登上舞台、登上电视,让戏迷朋友们认识了我,继而被三秦大地广大戏迷亲切地称为秦腔小神童。秦腔给予了我太多,对它自然是充满感激的。从我三岁第一次登上陕西电视台“秦之声”的舞台算起,接触秦腔已经有整整18年了。因此我对秦腔的感情不是一句话就能表达的,写这篇文章我也没有查阅任何书籍与资料,纯粹是我通过18年来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谈谈我对于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就目前而言,秦腔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到达了一个所谓的瓶颈期。对于很多80后、90后的陕西年轻一代来说,秦腔这种传统的戏曲文化是陌生的。以前没有电视、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娱乐方式比较单一,对西北农村老百姓来说听一听或者唱一唱老祖宗留下的秦腔就感觉特别舒坦,就觉得日子很幸福。而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新思想潮流、日韩文化还有欧美文化等等的到来,对传统戏曲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以前我经常参加的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作为秦腔对外展示的唯一电视媒体平台确实为秦腔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今天,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陕西本土的秦腔文化到底还有多少观众,到底还有多少人会去看“秦之声”,这都得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现阶段,我觉得想要发展秦腔,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吸引年轻的观众。生活中,喜欢秦腔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戏迷特别少,还不是一般的少,至少一个大学能有100个戏迷我觉得都算多了。试想30年之后,当我们这代人步入老年阶段,秦腔的未来在哪里,恐怕老祖宗传了上千年的艺术瑰宝要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孩子们问我们什么是秦腔,然后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已经失传了的民族艺术。

可是如何吸引年轻人来关注秦腔,并且慢慢喜欢上秦腔,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媒体工作者、戏曲团体、从业者以及年轻一代共同的努力。下面我分别从媒体工作者、戏曲团体、从业者以及年轻一代四个角度来谈谈我对如何振兴秦腔文化的一些个人看法。

作为媒体工作者,上个世纪90年代,“秦之声”栏目连续四年雄踞陕西电视台各类电视节目收视率榜榜首,“秦之声”演播大厅里就写有醒目的大字:“办没有收视率的节目就等于犯罪”。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秦之声”还是原来那个可以代表陕西秦腔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吗?至少现阶段,这么热爱秦腔的我已经好几年不怎么看“秦之声”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这节目确实没意思,没什么新意,没有吸引我眼球的地方,与河南的“梨园春”栏目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自从我2002年在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上演过一个小品《兄妹小戏迷》推出戏迷大叫板这个节目之后,天天大叫板,叫了快10年!观众都看腻了,直到今年才推出了新的节目文华奖比赛和秦声飞扬比赛,一个针对专业演员,一个针对广大戏迷朋友。随便问下身边的同学朋友,又有几个人知道有这么回事儿?文华奖的比赛看似专业,可评委对有些参赛选手的点评真的很不专业,比方评价有的演员化妆没画手,太黑,这是问题,但这不是专业的评价,普通观众也能看出来这表面的问题,能不能在演唱技巧还有表演上多做点评,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还有一位参赛选手,评委评价说花脸脸谱和其他的演员不相称,这明显是评委老师功课没有做到位,因为原版京剧脸谱确实和其他的不一样,演员尊重了原著,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对于比赛,评委老师们做好功课了吗?

如果我们还把秦腔的发扬光大寄托在“秦之声”栏目,我觉得栏目组领导应该想想办法改善目前的瓶颈了。比方说节目以学唱的形式,名家教大家学,每期邀请不同的表演艺术家和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嘉宾,例如大学教授、大学生、厨师、农民工兄弟等等,整个节目要充满欢乐,以一种互动的方式来推广秦腔艺术。再比方说把戏曲比赛做成类似于中国好声音的形式,加入某组后导师培训,也许更有看头。当然,我说的这两种形式前提是选手得经过海选,首先长相不说太出众至少得对得起观众,让人有看下去的想法。现在的“秦之声”是什么人都能上,有的确实太磕碜,服装也是自备,节目组也没有太多要求,当然不是打击戏迷朋友,我觉得海选应该做个特辑什么的,不是每个人的唱段都上电视,要是快乐男声每个赛区的每个人都播出这得出现多少奇葩,除非是唱的相当好。再或者,节目可以做成访谈的形式,每期邀请不同的名家分享他们艺术道路不为人知的心酸和快乐,中间可以现场表演拿手好戏,让观众朋友真正和喜欢的名家互动,了解台上台下的不同人生。当然,前几期可以邀请我们陕西的明星,比方戴春荣、苗圃、郭涛、冯远征、文章等等,让他们谈谈秦腔对于他们的影响,而且戴春荣还是梅花奖获得者,苗圃本来就是秦腔小明星,以此来当噱头,吸引年轻的观众朋友来关注秦腔,前提是宣传工作一定得做好,比方在各大视频网站、电视节目做宣传广告,让观众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我对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人民币未来发展的看法
作为各大戏曲艺术团体,我觉得各大院团的剧院发展就是很好的模式,比方现在的戏曲研究院和易俗社,让戏迷朋友们以低票价欣赏高水准的秦腔剧目,用最少的钱领略高标准的演出。对于秦腔的发展,我们既需要易俗社、三意社这种对传统戏曲文化坚守的艺术团体,比如《三滴血》、《火焰驹》这种原汁原味的秦腔才是老百姓爱听的地道秦腔;也需要戏曲研究院这种结合当代社会现实、与生活结合较为紧密的现代戏剧,比如现代戏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和《西京故事》,同时不丢传统剧目,注重舞台整体效果、音响效果等等的高雅戏剧。总而言之,对于很少接触戏曲文化的观众朋友需要欣赏戏曲研究院的现代戏剧,让他们可能爱上戏曲文化,而对于真正懂得欣赏秦腔理解这门艺术的戏迷朋友来说原汁原味的秦腔或许更有韵味。

作为戏曲从业者,我觉得首先要树立的观念就是秦腔不止是演员谋生的手段和饭碗,更重要的是扮演着向广大观众传递文化的角色。只要演员能把秦腔作为事业来看待,把老一辈艺术家的精髓都学到手,然后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秦腔的艺术水平就不会一代比一代差。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全巧民、肖玉玲、陈妙华、肖若兰、任哲中等等老一辈秦腔表演艺术家,他们对于秦腔的执着值得现在的每一位戏曲从业者学习。

最后,我要谈到的就是作为年轻观众本身,首先要树立的意识就是秦腔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没落了,于心何忍。很多年轻人谈到秦腔,第一反应就是听不进去。所以骨子里对秦腔就是排斥的态度,所以根本不会走进剧院或者上网看看秦腔,也就没有机会来了解秦腔。其实,当你真正坐在剧院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认真听听秦腔,我想大家一定会被秦腔感动到的,《周仁回府》那沧桑激昂的旋律会震撼你的内心,《三滴血》那柔美的音律会把你深深吸引,一直以来不是年轻人听不懂秦腔,而是没有给自己一个好好感受秦腔的机会。

我的师父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老师曾经说过:秦腔是有文化的人的艺术,是成年人的艺术,是经历了人生辛酸苦辣、经历人生沧桑沉淀下来的人的艺术。所以,只要媒体工作者、戏曲团体、戏曲从业者还有年轻一代我们共同努力,秦腔还是会有春天的,秦腔的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我们的民族文化还是有机会再次焕发生机的。

这就是我对于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各位有什么好的想法一起分享下呗!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没落在我们这一辈人的手里。拯救秦腔,每个陕西人都有责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23185.html

更多阅读

《包青天之碧血丹心》中我对庞太师的看法 包青天之碧血丹心40集

纵观全剧这是给我触动最大的地方:庞太师对庞福说了“开封府!”继而对天说了“庞昱啊,爹实在没办法。为了救你妹妹,为了救爹自己。爹只能是对不起你了。爹必须去求杀你的仇人,只有去求那包黑子,才能救我们全家!”听了这句话,给我触动很大,众所

谈谈我对“京八条”的理解 谈谈你对spring的理解

1.为什么要出京八条?我认为,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是有其背景的,北京楼市如此火爆,越演越烈,炒房已经让房地产市场走向了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一个产业,房子似乎不是拿来住的,而是用于炒来炒去的,背离了我们建房的初衷,到了必须降温的时候了,要让其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转) 直行信号怎么理解

第一次认识到信号这个概念是在小学自然课上的一个小实验:用两个杯子和一根很长的线远距离聊天。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我们几个最先做完的小伙伴得意的表情,像是吃到了最甜的糖果。后来我慢慢知道,其实信号充斥着我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电视,空

我对兴平发展的一些建议 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

我对兴平发展的一些建议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兴平人,我对兴平市各方面的发展都格外关注,在长期的关注中,我对兴平市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建议,这些想法建议可以分为城市地区和村镇地区。第一部分,城市地区一、城市道路1,拓宽改造

声明:《我对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人民币未来发展的看法》为网友鹿痴路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