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未能实现他光复汉业的理想,却也有效阻止曹操等人背叛汉王朝的步伐,相应地推迟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诸侯割据;同时,成就了诸葛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享有的重要地位。诸葛亮本系山东人氏,淡泊名利,自刘备、关羽、张飞等兄弟三顾茅庐之后,成为刘备麾下最得力的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干将。不但对军事谋略颇有研究,而且还对教育问题十分重视。恰恰由于他的不懈努力,才铸就了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的基础。特别是他在《诫子书》中对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精辟论述,影响了近两千年来诸葛家后代和广大有志青年,更值得我们今天把它作为中国家教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进行研究。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①,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挥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注①:接,交也——《说文》。以后又延伸为迎接、接见、接物、连续等意思。这句话的“接”为接触的意思。如古汉语中的“兵刃既接”、“车错毂兮短兵接”。“接世”即接触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②学习诸葛亮《诫子书》的启示

这是诸葛亮54岁时将出兵伐魏,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信。这封只有86个字的短信,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我国古代的文臣武将经常在外,用书信、诗歌教育孩子就成了主要的家教方法。诸葛亮同时给他哥哥诸葛谨写了一封信,说“我的儿子瞻,今年已八岁,聪慧可爱,我嫌他太早熟,恐怕将来难以成大器。”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缺点非常了解,他的教育也很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这封家教书信包含了丰富的家教思想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诸葛亮“德、志、学”的家教观值得研究。诸葛亮所提“德、志、学”的观点发展至今,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所谓“德、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只是时代不同了,每个观点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德”当然指的是德育,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的是身心完美,形体的美与心灵的美,而这又与德、智、体三项密切相关,我们经常强调还是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每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加强这几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每项内容都是极为重要的。
诸葛亮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提出“德、志、学”的观点确实难能可贵,特别是他提出的既重视德育教育又重视智育的进步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教育子女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诸葛亮的观点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后汉书》上就有“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宋代大教育家朱熹也说:“百学须先立志”。一个人要融入社会,干事创业,就必须有一定的道德修养,踏实做事的能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健康的身体。
家教要特别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我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教育家,都首先注重学生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德不成才。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要经常性地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思想道德上的不良倾向。
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都知道“锄禾”的道理。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以后,骄横无比,每时每刻都在做霸主的美梦,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精心治理朝政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淡泊名利才能志向坚定。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唯有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家教要注意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让孩子们记住“学须静,才须学”这六个字,而且要懂得“静”就是专注一念,心不旁骛,就是全神贯注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以作为家教格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对他儿子的要求,更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在这里诸葛亮用“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诸葛亮汲取了老子清静无为思想的积极因素,把看似对立的“淡泊”与“明志”,“宁静”与“致远”统一起来,由“淡泊”达到“明志”,由“宁静”达到“致远”,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创造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哲理格言,使许多后人受到启发与教益。比如南宋江瑞友在家训《戒子》中专门对淡泊二字作了解说,告诫子孙要以淡泊的心态做人。他说:“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乐。”

博主:此文原载王天纲著《家庭教育漫谈》,文心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第一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0/18191.html

更多阅读

《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巴黎圣母院人物介绍

《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从克洛德和伽西莫多来谈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本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原则:圆形对照。以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为圆心,以克洛德、伽西莫多、弗比斯、甘果瓦

声明:《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为网友是君魂归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