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

一次重要挑战,或许你有焦虑有恐惧,也有激动,以平常的心态参加七年级历史期中考,发挥自己的水平,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火的使用 ,增强了 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 B.嫘祖

C.蚩尤 D.仓颉

4.《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5.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畜牧业发达 B.原 始农耕文明出现

C.铁器开始使用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6.下列事件发生在商朝的是

A.涿鹿之战 B.实行分封制

C.盘庚迁都 D.实行禅让制

7.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 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

8.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 告:“马厩失火! ”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 了他 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9.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

A.加强专制统治 B.结束百家争鸣

C.消灭读书人 D.弘扬儒家文化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 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11.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12.下列言论,出自 右图之人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 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 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5.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朝统一时间是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④秦朝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 、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6.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C.天子 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17.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 桀 D.盘庚迁都到殷

18.“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下列文物出土于安阳殷墟的是

A.司母戊鼎 B.编钟

C.竹简 D.马王堆帛画

19.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0. 你知道我国的山西为什么 被称为“三晋之地”吗?

A.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 B. 人们的约定俗称

C.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

D.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填在答题卷上)

2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2、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3、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纣,建立商朝。

24、在城濮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25、战国时期,韩、赵、齐三家分晋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26、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7、上图1的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图2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

28、秦始皇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_____。秦朝还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29、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 时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楹联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公”“太守”是指哪个历史人物?(1分)上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主持修筑 了什么水利工程?(1分)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2分)

(3)该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1、“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 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1分)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1分)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2分)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道家创始人是谁?(1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 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1分)“孝公”指什么国家的哪位国君?(2分)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1分)

(2)材料 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2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D C A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A B C A A C C

二、判断题

21、A 22、A 23、B 24、B 25、B 26、A

三、填空题

27、粟 水稻

28、圆形方孔铜钱 小篆

29、春秋 牛耕

四、材料题

30、(1)人物:李冰。(1分)水利工程:都江堰。(1分)

(2)功能:防洪灌溉。(2分)

(3)影响: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2分)

31、(1)春秋时期。(1分)儒家。(1分)提出“仁”的学说;创办私学,提出许多新的教育主张。(2 分)

(2)老子。(1分)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1分)

32、(1)商鞅。(1分)秦国,秦孝公(2分)、法家(1分)

(2)嬴政。(1分)灭六国,完成统一。(1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44861/238067295.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历史期中小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卷

就要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了, 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你我不是一直都相信吗?!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五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五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题目一、认真读题,谨慎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3 六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要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要多做数学试卷来巩固基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六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六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题目一、 认真思考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1. 6045809090读作( ),“四舍

一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

对学过的语文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题目一、填空、1.晚上,爸爸在__________,妈妈在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2._

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要想学习好,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题目一、移山填海。(

声明:《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为网友速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