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礼仪习俗

要跟美国人接触,那就先了解美国人的礼仪习俗吧。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美国人的礼仪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美国人的礼仪习俗

一、交谈聊天

美国人从小就养成说话要有礼貌的习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即使与家中父母, 兄弟姐妹说话, 也都会使用”Hi” (你好), “Please””(请)及“I am sorry” (对不起)等客套话。有人打喷涕时, 美国人就会异口同声地对他说“Bless you” , 打喷涕的人也都会说“Thank you”致谢。在公共场所避免打嗝, 如果不小心打了嗝, 就得赶快说声“Execuse me”。陌生人在路上碰了面,也会面带微笑地打招呼说“How are you“。有的中国朋友初来乍到,在路上不敢跟人打招呼,板着脸视而不见,孰不知美国人会觉得这样非常不礼貌。

美国人聊天的时候不喜欢靠得太近,彼此保持一臂的距离。不要随便触摸别人。大多数美国人初次见面以握手表示友好,拥抱仅限于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亲吻更是仅限于亲戚和恋人之间。有时,如果一个美国人喜欢你,会给你一个熊抱。大多数美国人喜欢别人直呼他的名字(first name),即使在商务场合、上下级之间也如此。但是,在别人没有示意你直呼其名之前,保险的做法是称呼其为某某先生/女士。你也可以在被介绍给某人后知直呼其名。美国人的称谓习惯,反映出了美国社会较为休闲的文化风俗。在于对女士的称谓上,很多中国人一开始会感到困惑。Miss指未婚女性、Mrs.指已婚女性。Ms.则两者皆可,当你不知道一位女士已婚与否是,这是保险的称呼。

在美国,应该避免跟美国人谈敏感话题,比如政治、宗教、同性恋、种族、堕胎、批评美国政府和个人的爱国与否。本地人总是不喜欢外国人过多的批评自己的政府。到一个地方后,可以事先了解当地人的政治倾向,以免不得已涉及此类话题时得罪人。另外,美国人不喜欢讨论他们的薪酬和消费,特别是他们在高价商品上花了多少钱,问此类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

美国人的礼仪习俗

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与中国人大不相同。在国内,人们提倡“尊老”,言语中经常夹杂着“老先生”“老前辈”等词语,表示尊重。但是在美国,人们却不喜欢别人提起自己的年龄,尤其是女士。有一笑话,说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举行聚会,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女士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致辞中说:“某某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老”字在国内是尊称,却触痛了这位美国女士,她当场脸色骤变,十分尴尬,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了。

二、仪表衣着

美国人十分注重仪容整洁、看场合穿衣。如果你认为邋遢等于潇洒,那么你就out了。美国人的一天从早上洗澡洗头开始,洗头之后吹出蓬松发型、女士们还要化妆。美国人视整洁仪容为礼貌,美国各种个人卫生用品层出不穷,刮胡泡沫、免洗洗手液等,都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朋友们切莫把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带到美国来,随地吐痰、当众挖鼻孔等万万不可,免得贻笑大方。值得中国人特别注意的是,睡衣只能在家里穿,千万不能穿到街上去。

美国人平时衣着随意,在公共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体现休闲个性的风格。所以,在美国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因为从外貌上很难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穷富与否。一位穿着时髦笔挺西装的男士,看上去像个大老板,其实他很可能只是推销员。穿着牛仔裤运动鞋,看似普通工人,其实却可能是一位不修边幅的教授。前几年有美国外商来华,接待人员乍一看便以为西装笔挺的是老板,而忽视了一行人中的大胡子,把热情都倾注到了穿西装的人上。谁知稍后一介绍身份,才知道大胡子才是真正的老板,穿西装的只是打工仔,闹出大笑话。

美国人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社交活动,请注意请柬上有关服装的规定。例如在美国举办各种宴会,往往在请柬上注明是否“黑领结”。如果注明了“黑领结”,男士则一定要穿无尾礼服,系黑色领结,女士必须穿晚礼服。这时,男士的长条领带,女士的裤装都上不了台面。如果没有注明“黑领结”,而表示是“正式穿着”,那么西服就可以上场。如果写的是“白领”,表示要穿燕尾服,系白色领带。因此什么宴会穿什么样的衣服,是很有讲究的。试想,如果在一个不怎么正式的场合,每个人都是一身短打扮,唯独你一个人身着深黑笔挺的燕尾服;或者每一个都云鬟高挽,长裙及地,唯独你一人一袭T恤,这种巨大的不协调,令人尴尬。

三、用餐礼仪

美国人一般中午吃得简单,三明治、Pizza或沙拉就凑和一顿,而晚餐比较正式,尤其是到别人家做客。下面谈谈美国的餐桌礼仪。美国人吃饭用刀叉,而且用哪只手写字,就用哪只手举叉送食物到嘴里。比如说,右撇子应该先用右手拿刀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再把手换过来,同样用右手举叉送食物到嘴里;左撇子则相反。举叉的方向也有讲究,与欧洲人不同,美国人以叉子正面将食物送入口中。朋友们如果一时记不住,那么建议在用餐是注意观察其他人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即可。在餐桌上,大家轮流取食品。男客人应请他身旁的女客人先取,或者问她是否愿意让你代取一些,进餐时,不能越过他人面前取食物,如需要某种东西时,应在别人背后传递。

中国人喜欢饭后剔牙,但在美国餐桌上这样是不礼貌的。如果有东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应用餐巾将嘴遮住,最好等没有别人在场时再取出。如果是在餐馆用餐,则需要付小费,小费是不含税的账单金额的15%-20%。

美国人在家里请人吃饭时,特别重视宴会的气氛。餐桌上的刀叉、盘子及餐巾等都会排列得非常漂亮。中国家宴里,主人边炒菜边招呼客人,大家一边吃一边上菜,以保证菜的新鲜热辣。在美国,当客人抵达时, 女主人早已把菜饭全准备妥当了。此时, 女主人的主要任务便是要周旋在众宾客之间与大家寒喧话家常了, 如果这时还得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的话, 依照美国人的规矩这是很失礼的。所以, 应邀去美国人家里做客吃饭时, 最好能故意晚到十分钟左右, 如此可以多给女主人一点儿时间做准备工作。美国人不流行送厚礼, 但应邀去美国家庭吃饭做客时, 如能选购一份小礼物, 如一棵小植物盆景(有根的植物或花卉)带去给女主人,是非常受欢迎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41361/500231105.html

更多阅读

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人的一封牢骚信 太太万岁

娶了中国太太的美国人的一封牢骚信美国人戴维娶了一位中国妻子晓蕾,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两人过的也算合合美美。一日,晓蕾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子,是讲述中国女人千万不要嫁老外的。这个贴子很有趣儿,晓蕾就让老公戴维看了一遍。没想到戴维看

广州人的婚嫁习俗

广州人的婚嫁习俗   发布日期:2010-1-29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摘要:广州人的婚嫁习俗,既受中原古代传统婚俗的影响,又自有在长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粤式味道。旧时婚礼礼节多,图为新娘出轿,大襟姐助新郎迎接新娘。吹嘀哒迎亲大襟姐登场饮杯

感受美国人的生活理念 感受美国先进教育理念

暑假里应舅舅邀请,前往美国体验生活。从初来时的人生地不熟,到渐渐习惯他们的生活,我对于美国人的生活观念有了一个很大的认识。从肢体行为到思想精神,一切都与中国截然不同——满面春风皆朋友在美国,对于朋友的理解不同于中国。认识

匈奴人的生活习俗

匈奴人的生活习俗 侯丽娟  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他们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300年后,又在中原地区继

文化趣谈:古人吃饭饮食的礼仪习俗

古人吃饭饮食的礼仪习俗文/乐奀泱泱中华,文明古国5000年。在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系列的饮食礼仪。因为古人把饮食看作是礼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所以,饮食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那么,这些礼仪规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乐奀

声明:《美国人的礼仪习俗》为网友下个站口等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