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致富 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经历

创业不仅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还对新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经历,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经历,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经历一

邵阳七十老人开网店卖玉竹药材年销1.2亿

8月20日,隆回县七江镇石背村,年近七旬的刘克纯,正在自家小洋楼里,和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们一起,打包1000公斤准备销往马来西亚的玉竹饮片。

就是这名曾经连电脑拼音打字都不会的乡下土农民,如今却通过阿里巴巴、慧聪等知名网站,将隆回当地种植的中药材玉竹俏销到国内外,实现年销售额1.2亿元。

2003年,有着精明商业头脑的刘克纯发现玉竹销售效益可观,便在街上开了家玉竹收购店,收购鲜玉竹加工后再销售,生意很不错,但屡屡往返娄底、邵阳、长沙等地送货,很辛苦。一次,一位朋友对他说:“你可以把玉竹拿到网上卖呀!”一句玩笑话,点醒了刘克纯。

返乡创业致富 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经历

2006年,刘克纯把产品挂到网上后,没想到有很多人来联系,经过在电话中沟通,陆续有客户找上门来验货。当时,每销售一公斤玉竹,刘克纯就能赚4至5元。记得有一天,他在七江镇贺家冲、大虎坪、平南、枫木冲等村收购了14吨玉竹,一转手差价就赚了7000多元。

在网上赚钱,不会电脑寸步难行。可刚开始,刘克纯对电脑操作一窍不通。但他没有气馁,经常晚上跑到网吧,拜网吧老板或身边上网的人为师,专心学习。学电脑初期,妻子常常笑他,总是满键盘地找字母,半天才找到一个,像是捉蚂蚁。水滴石穿,刘克纯终于玩转了电脑,并在淘宝等网站注册了会员,开始正式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

渐渐地,刘克纯的网店生意越来越火,由于买家需要大量的货,单靠个人的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刘克纯一拍脑袋,干脆邀请了本村50余家农户一起成立了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统一回收+网上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思路运作,不断更新技术、引进品种、争创品牌。同时在七江镇石背村建立了隆回县首家玉竹科技合作基地,组织玉竹种植户按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无缝对接”,实现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双赢,带动了当地农民一起致富。

网络为媒,如今,已是隆回县七江镇玉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刘克纯,带领社员,实现了栽培技术、产品销售跨国“联姻”,合作社的玉竹产品,除远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外,还时常跨洋过海,出口美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等国。2014年,七江镇成品玉竹通过刘克纯的网站,售量突破1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种植户每亩获纯利6000多元。刘克纯富了,也圆了广大玉竹种植户的致富梦。

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经历二

用核桃壳种香菇成本低好赚钱

香菇大户帅胜杭

采了山核桃种香菇,割了水稻栽大球盖菇,废弃的桑枝、桃条、玉米芯、茭白叶收了来培育黑木耳、金针菇、秀珍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资源,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开始新循环。这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梦想,亦是一个发展新型农业的梦想,两个梦想借助科技力量变成生动的现实。

进入6月,帅胜杭的手机就“热”起来了,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大大小小的货车从上海、江苏、杭州市区开到他位于临安岛石镇山川村的种植基地前,等待收购今年的新品。

“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说的是每年白露节气,临安山农开始采摘山核桃的丰收场面。眼下刚进入夏季,这位山农却已经靠着山核桃迎来“满地金”。

这是怎么回事?

“山核桃的废弃物,最外层的蒲壳和做手拨核桃剩下的硬壳,晒干、粉碎后做成菌棒,用核桃壳种香菇,就是我的方法。”

帅胜杭说,家里有600多棵山核桃树,靠卖山核桃每年有10多万的收入。如今,利用山核桃壳种香菇,去年60亩地产值超过400万元。

杭州农科院的专家说,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食用菌的案例,还有水稻、桑枝、桃条、玉米芯、茭白叶等多个有意思的版本。今年,它们将“组团”代表杭州冲击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个变废为宝的梦想

核桃壳可以种香菇

临安岛石镇,约有核桃林8.5万亩,是杭州山核桃主产区之一。

这里的祖祖辈辈靠山吃饭,凭辛苦赚钱。

老帅说,如今的收获,源于当初的一个变废为宝的梦想。

“有一年,说好到我家帮忙摘山核桃的安徽工人不来了,一打听,说去种香菇去了。采山核桃收入不低,难道种香菇会有更好的收益?”帅胜杭很好奇,跑到安徽去取经。

地里转一转,心里就有了底。他发现,香菇的行情挺不错,临安的核桃每年就采一个多月,可以考虑发展副业。最重要的是,当看到培育香菇的基础材料时,老帅眼睛亮了。

“香菇培育除了专用的辅料外,还需要用到杂木屑,木屑要求密度高、不容易腐烂,这种特性跟核桃蒲壳不是很像吗?”

帅胜杭人勤快,心思细腻,他有了一个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核桃壳养香菇呢?

带着这个大胆的想法,他找到了杭州市农科院的专家。

“山核桃采收后的蒲壳管理,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临安核桃多产量大,农户常常将蒲壳随手倒在村口、路旁、墙角甚至河道里,蒲壳含有大量生物碱,很容易造成水污染,严重影响环境。”

周祖法,杭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从事食用菌科研工作20多年,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种植食用菌一直是他所在团队的主攻方向。

他说,山川村海拔500多米,周边群山环绕,早晚温差大,且蒲壳资源非常丰富,是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

菌棒剥壳

一个大胆的梦想

反季节栽种抢下市场

美梦成真,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农业科研开发,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等待。

香菇怕热,传统栽培模式采摘时间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5月。而临安山核桃采摘期每年11月结束,如果要利用核桃壳,就意味要反季节栽种。

用哪个品种的香菇,如何保证产量,核桃蒲壳和硬壳的填充比又是多少?

“我们开展了试验,研究各种比例的配方,并从几十个品种里挑出‘武香1号’和‘香菇18’,它们耐高温、产量稳定,经测试营养价值一点不少,这样的技术在杭州市尚属首次应用。”周祖法说。

这个大胆的梦想,经过几年的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佳配方。

去年,帅胜杭开辟了新基地,大规模投入生产。基地以采收夏菇鲜销为主,利用临安山区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抢下香菇淡季供应的市场。

“去年收购价最高10元/斤,请了70多人帮忙,光发工资就用了20多万元。核桃蒲壳不需要成本,硬壳也便宜,一亩地比传统方式降低了5千多元成本,长完香菇的菌棒也是极好的天然肥料。”

谈到未来,老帅说,还有更多的梦想。

“今年新基地启用,保守估计产值能有600万元。这里空气好、水好,冬菇味道鲜、有嚼劲,未来主打生态牌。我和老婆还在基地里种下了葡萄苗、樱桃苗,在水塘里撒了鱼苗,要创业,就要做得比别人好。”

如今,老帅已经给自家的香菇订制了新的包装盒,商标注册也在审批中了。今年,他还计划种植冬菇,保证全年都能提供优质的香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35761/222018863.html

更多阅读

返乡农民工创业事迹 返乡农民成功创业事迹

想要做成功的创业事业,多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成功创业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成功创业事迹一他养竹鼠“听”世界

农民工创业成功案例 返乡农民创业成功案例

在创业过程中,不是决定不做什么,而是做什么。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创业成功案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创业成功案例一爬行女养牛创业建年产4百万肉

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 返乡农民创业致富案例

创业就是为了找到成功的机遇,但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案例,学习他们的致富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创业致富案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创业致富案例一西双版纳种香蕉赚钱 年入千

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返乡农民就业创业事例

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这个创业时代里,很多人选择返乡做农民寻找创业的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就业创业事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

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 返乡农民创业典型案例

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这个创业时代里,很多人选择回乡寻找机遇。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农民创业典型案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返乡农民创业典型案

声明:《返乡创业致富 返乡农民创业致富经历》为网友揂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