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祝你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成功!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1分)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某遗址考古发现一枚针,针长82毫米,针身光滑,针尖圆锐,针眼窄小,经现代科技手段测定,此针不是木质,距今约二万年。据此推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此针可能为骨制 ②这些居民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③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④居民已有追求美的思想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石斧 耒耜

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

4.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5.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 ③北京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① 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6.在古史传说中,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开辟集市,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7.“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同你同归于尽!”这 句话中的“太阳”指

A.夏王桀 B. 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8.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更替的顺序是

A.夏周商 B.夏商周 C. 周夏商 D.商夏周

9.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2016年属于

A.公元20世纪20年代 B.公元20世纪初期

C.公元21世纪初期 D.公元19世纪20年代

10.西周统治者非常注重“礼仪教化”,你认为“礼仪教化”的作用是

①教化民众,稳固统治秩序 ②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③调节社会矛盾,解决和处理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歧 ④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只对统治阶级起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从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决定性的因素是

A.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B.统治者的个人能力

C.改革促进国家发展 D.战争确立霸业

12.关于早期中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是研究夏朝历史的重要依据

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C.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D.都江堰是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13.铁制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下列图片反映的铁制农具最有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 朝 C.西周 D.战国

14.成语故事为我们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信息。《吕氏春秋》中记载道:荆庄王立三年,成公贾入谏,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 鸣将骇人。请你猜猜这是哪个成语故事的由来?

A. 问鼎中原 B.笨鸟先飞 C. 惊弓之鸟 D.一鸣惊人

15.“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16.“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

A.金文 B.铭文 C.甲骨文 D.小篆

17. 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

18.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刻画符号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纸草文字

19.现在世界上还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仔细想一下,如果战国诸子中有人来到现代,他们谁会第一个指责霸权主义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20.《饮冰室合集》中记载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尧、舜 B.黄帝、炎帝 C.孔子 D.禹、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 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9分):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

(1)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

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1房屋的原始居民

叫什么?图2的房屋名称叫什么?(2分)

图1 图2

图1 图2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事例:

(2)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谁治水成功?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是什么?(2分)

(3)战国时期,主张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其自然”的是哪家学派的观点?在治理国家问题上,该学派提出什么观点?如果你违反了纪律,该学派会怎样处理你?(3分)

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一个事例。(1分)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 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学生应该怎么做?(1分)

22.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0分)

材料一: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 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2分)

(3)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1分)

(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小明和小芳产生了分歧(见图)。

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1分)

(5)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1分)

(6)这次变法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样重要的影响?(1分)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三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1分)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1分)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尧立七十年得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

——《 史记》

材料二:史书记载:禹利用自己“号令天下”的权威,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使启得以攻杀接替禹位的东夷首领益,并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部落。

材料三:(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

材料四:“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史记》

请回答:

(1) 材料一讲的是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什么制度?这种制 度对当今社会有无借鉴意义?请简要说说。(2分)

(2)材料一中的制度被材料二中的什么制度所代替,开始了“家天下”?(1分)

(3)材料三表明西周实 行什么制度?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1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D B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D B C C C A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1)半坡居民(1分) 干栏式房屋(1分)

(2)大禹(1分) 修建都江堰(1分)

(3)道家(1分) 无为而治(1分) 顺其自然,自我觉醒(1分)

(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符合题意的任一事例即可)(1分)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1)事件:商鞅变法。(1分)

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2分)

(2)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2分)

(3)“倾邻国而雄诸侯”。(1分)

(4)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杜会的发展。(达到任意一点即给分)(1分)

(5)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的死亡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分)

(6)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来坚实的基础。(1分)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1分,只要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23.(1)孔子(1分)

(2)儒家(1分)“仁”和“礼”(1分)

(3)首创私学(1分)

(4)有教无类(1分)

24.(1)禅让制。(1分)有。用人要发扬民主,重视贤人;做事要持之以恒,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言之有理即可)(1分)

(2)王位世袭制。(1分)

(3)分封制。(1分)目的:为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1分)

(4)推行县制。(1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25161/844257947.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春季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答案

如果你想变得聪慧,就将自己变成一尾鱼,遨游于书的海洋。祝你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春季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仅供参考。春季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5分,含卷面分5分)一、选择题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知识渊博,创造力多,分秒必争,只为成功,预祝: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成功的花由汗水浇灌,艰苦的掘流出甘甜的泉,祝你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成功!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马上就要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了,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一、快乐四选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声明:《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为网友心岛未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