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各地习俗有什么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然而在这个时节各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吧。欢迎大家参阅。

白露各地习俗之浙江温州等地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时节各地习俗有什么
白露各地习俗之福州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白露各地习俗之南京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各地习俗之太湖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24361/92728524.html

更多阅读

各地冬至有什么习俗

   各地冬至有什么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白露节气是一年气温下降的开始,那么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呢?小编从各个不同的地区开始扒起。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太湖地区:祭禹王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

白露习俗有什么

  白露过后,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谚语也说道:“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泞。”这是在告诉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人们常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南北方小年习俗有什么差别

 爱华阅读配图  南北方小年习俗是怎么样的?南北方小年习俗有什么差别?小年临近年关,一年的辛劳下来,只有在年关人们才得以休息并享受自己一年辛苦的成果。去看看南北方小年习俗都有些什么吧。  祭灶王:  南北方小年习俗

清明节各地习俗吃什么呢?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2008年清明节

声明:《白露时节各地习俗有什么》为网友血龙帝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