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

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

其实当代社会很多家长,特别是70后的家长教育孩子不从实际出发,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补偿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发展,那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到底有怎样的误区?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希望对您有帮助。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分析

1、家长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

一般是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特别严,或者家里特别穷,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后就走入另一个极端。

2、家长补偿陪伴孩子时间不足

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

3、家长补偿孩子的不幸遭遇

这些家长或者已经离婚,或者孩子身有残疾,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歉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溺爱孩子。

有的成年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惩罚后,焦虑、悲伤、恐惧的情绪会深深印在脑海中。为人父母后,一旦发现自己在拒绝孩子,或孩子的表现类似自己的经历时就会不寒而栗,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

类似心理补偿的行为还有: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而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或者因为小时贫困,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

有的父母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于是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或获得某个学位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

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怀有“补偿心理”的父母往往 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强迫性格或患上强迫症,导致 成年后做事情犹豫不决,个别孩子还会变得极具控制欲,不利于以后与他人的正常相处和交往。

几乎这类家长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可事实上,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最好”的东西,包括“最好”的成才 环境。道理很简单,任何“不好”的环境包括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都不能说完全无益。“让孩子得带最好的”往往会害了孩子,专家们称之为“甜毒品”-----表面上香甜可口,实际上它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一

孩子应该放在首位。殊不知,越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正确的做法是,孩子总是在不断成长的,除了婴幼儿时期以外,并不需要家长太多关注。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二

对孩子应该完全讲民主。正确做法是,你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而不是“希望”。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明白,“因为我是你的父(母)亲,我有责任为你做主。”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三

家务活父母做就行。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完全应该为家庭尽义务。调查表明,目前家长要求孩子做家务的只有10%,而仅仅是上一代,这个比例还是90%。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四

应当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

正确的做法是,生活本身就包括种种挫折,要让孩子体验成功,也要让他经受挫折的考验。最理想的结果是,对孩子的希望不必样样满足,总体上只要能满足他们全部要求的25%左右就行了。样样满足孩子,实际上就是告诉他们优裕生活可以不劳而获!

寻求心理补偿,虽然并不一定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过度补偿的行为却可能产生问题,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请千万慎重!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伤害了孩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07161/456125718.html

更多阅读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儿童教育集团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只要你针对他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推荐常见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2、精力过剩的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 教育孩子要避开这10大误区

  1不要对孩子许下无法履行的承诺  父母不要轻易对孩子许下无法履行的承诺,一旦诺言许下,则一定要做到坚守不变。无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远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间最基本的信任也会因此受影响。  2不要让

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 孩子特长教育请别走进误区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

声明:《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 70后家长教育孩子误区》为网友慕雨遙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