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心静自然凉

  【导语】炎炎夏日的到来,热得让人无所适从,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立夏后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中医:“夏气与心气相通”心脏保养为先

  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因此,中医认为,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西医:夏日烦躁与“心”有关心理情绪尤为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西医认为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立夏养“心”,中医重于心脏的保养,西医侧重心志调节。根据中西医的养“心”理论,小编总结出最适合立夏养“心”又养生的生活原则。

  立夏饮食原则:重在养心增酸减苦

  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夏季养生:心静自然凉

  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生活作息原则:早起晚睡加午休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容易睡眠不足,增加午休能补充精力。夏季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1311371/778508933.html

更多阅读

心静自然凉下一句对联 心静自然凉

很鲜明的,这句话在我耳边一直震撼了二十多年。记得那是高三时一个出奇闷热的夏夜,全室人在一番胡冲乱洗后,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三尺空间,进行着每晚不变的主题。或争或吵或辩论,或瞎侃或神聊,那气氛在夏夜里更显躁热,早已憋得慌的蚊子更是乘机

经期饮食牢记7宜5忌 夏季养生牢记“四宜七忌”

  夏季时节天气非常的炎热,女性朋友都喜欢穿上短袖或者没有袖子的衣服,当然为了不影响美观,会把腋下的腋毛剃掉,但是保健专家提醒,这样做是非常不科学的,会有损身体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养生需要注意的“4宜7忌”。  

夏季养生lcbdev 夏季养生指南

   天一热人就显得烦躁,所以,首先的就是让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乐观愉快,不可“以热为热”,让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的状态。不可急躁激动,导致心火内生,这就是常讲的“心静自然凉”。在盛夏还应尽量少讲话,不做剧烈的体力活动和紧

夏季养生:心静自然凉

  【导语】炎炎夏日的到来,热得让人无所适从,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立夏后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中医:“夏气与心气相通”心脏保养为先  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

夏季养生之生活起居 夏季养生,我爱生活

一、夜卧早起,起居有常 夏季,是身体内部的阳气向外不断宣泄的时候,白昼时间长,我们的身体要适应气候的变化,做到晚点睡,早点起。适当的进行一些锻炼,但不宜大汗淋漓,防止体质较弱的大量的损失体内的微量元素。  二、多喝水,少喝饮料

声明:《夏季养生:心静自然凉》为网友梦归所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