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输液的危害 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

  滥用输液,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供大家参考。

  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

  1.输液时稍有不慎,那些随液体进入到静脉的气泡,会给人的生命安全留下致命的祸根。

  2.经常输液会使人体内产生很强的抗药性,一旦出现吃药打针不能控制的大病,输液也很难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

  3.不论大病小病,习惯于依靠输液的方法治疗,会严重消弱孩子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甚至会使孩子的免疫系统因为丧失了必要的杀灭病毒的锻炼机会,而 失去抵抗病毒的能力,造成免疫系统的能力低下,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重大的隐患。

  4.通过输液直接进入静脉的药物,虽然能很快的抑制病毒,但其毒副作用也会通过静脉直接影响到血液,内脏乃至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输液的过敏反应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出去,这时身体自动地采取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将这些颗粒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药品,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

  输液的主要优点

  1、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2、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4、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6个月宝宝输液的危害 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
  输液的发展

  现代这样的静脉内治疗是起源于19世纪,19世纪是医学大发展的世纪。第一个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当时James Blundell在伦敦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1834年Blundell再次进行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接受输血的是一名因出血而生命垂危的产妇,由此, Blundell进一步认为出血造成的失血和低血容量有关。

  1831年苏格兰发生了霍乱流行,这也是静脉内治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在这次流行中,Thomas Latta实验性地给一个病人输入了盐水溶液,该患者当时"奄奄一息,任何东西也不会刺痛他,实际上,他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我恐怕还没准备好用具,他就会断了气"。但Latta的治疗成功了,病人最后康复并活了下来。盐水注射的成功使这种疗法在霍乱流行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成功率有限。以后又进行了更多的工人病人输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325471/144555335.html

更多阅读

女宝宝喜欢的玩具 玩具商机0—36个月宝宝喜欢的玩具

 玩具是宝宝生活中的“好伴侣”,也是帮助宝宝走入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婴幼儿通过看、摸、玩来认识事物,通过外界对感觉器官的刺激,促进感官活动功能的发育。幼儿玩耍玩具动手动脑的同时又加强了肌肉及语言功能的锻炼,让源制帮助爸

儿童助消化食谱 7个月宝宝助消化的食谱两则

7个月宝宝助消化的食谱两则第一种是小米淮山药粥备料: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适量.做法:1.将山药洗净后切碎同小米一起煮粥.在快熟之际再加入适量的白糖,空腹食用即可.这则粥有健脾止泄,消食导滞.治小儿脾素虚,消化不良,不思乳

治疗宝宝咳嗽的偏方 治疗6个月宝宝咳嗽的偏方

 治疗6个月宝宝咳嗽的偏方爱华阅读配图  1、如果宝宝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宝宝才肯喝。  2、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

声明:《6个月宝宝输液的危害 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为网友回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