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大学生五大安全教育知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复杂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但各种新的不平衡、不和谐的因素以及各类影响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一些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供大家参阅。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大学生五大安全教育知识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一、防盗窃

  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的行为。在南京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盗窃案件最多,占案件总数的90%以上。盗窃类型主要有外盗、内盗和内外勾结三种。案发场所主要在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处;被盗物品主要是学生的现金、银行卡、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案例:

  1、某高校大二学生王某和其老乡李某同住一舍。放假归来,同乡李某将准备买电脑的钱用生日作密码存入银行。王某窃取李某银行卡后,用李某的生日试出密码,分四次将卡内的钱取尽。保卫处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调查,协助公安部门破获此案。王某犯盗窃罪,被判管制一年。

  2、2004年寒假开学报到日,某高校学生宿舍楼内,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家乡的奇闻异事,畅叙寒假分别之情,直到深夜才入睡。凌晨3时左右,两个黑影窜至楼内,盗窃了八个宿舍(因门未锁)学生的手机、电脑、现金等财物,共计2万多元。案件被公安机关破获后查明,两名犯罪嫌疑人原是某大学学生,分别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常见手段:①、顺手牵羊。犯罪嫌疑人在宿舍和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寻找机会,趁学生不备盗窃得手,迅速离开。②、溜门入室。犯罪嫌疑人以找人、推销为名,趁宿舍无人入室行窃。③、窗外“钓鱼”。犯罪嫌疑人站在窗外用竹竿、铁钩等工具将室内物品钩走。④、翻窗入室。犯罪嫌疑人攀越门窗入室行窃。⑤、撬门扭锁。犯罪分子乘学生上课之际,用各种工具撬开门锁或撞门入室行窃。

  防范对策:①、平时要养成随手锁门关窗的习惯,贵重物品要放置带锁的抽屉、橱柜等安全保险的地方妥善保管。晚上睡觉不要把贵重物品和衣物放于窗前、写字台上。②、存折、银行卡密码不宜选用出生日期、学号等容易被破译的数字,不要与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共放,丢失后要立即挂失,随身不宜携带太多的现金。③、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留宿外来人员。④、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⑤、在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公共场所,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⑥、发现可疑人员时要提高警惕,加以询问;发现有人盗窃时,应见机行事,及时报警。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二、防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由于他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利用人们的善良心理和趋利心理,巧言令色,往往容易使受害者上当。

  案例:

  1、某高校大四学生张某,因毕业找工作,在网上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和家庭电话号码。一日,张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重庆市公安局的,请张某配合调查一个案件,要求他关闭手机二小时。张某也没多想就关机了。与此同时张某家长也接到电话,自称是张某的辅导员,说张某在学校出车祸,正在医院抢救,急需5万元,学校已垫付了3万元,还缺2万元,需要家长急筹2万元打到他提供的帐号上。由于张某关机,家长与他联系不上,相信该生已出事。家长救子心切,紧急筹款汇出,随后赶到学校,方知上当受骗。

  2、2007年5月某日,某高校学生宿舍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自称是某洗发液厂的业务员,因该产品刚上市,想在高校发展促销员,以每瓶低于市场50%的价格让利给学生。该宿舍同学认为有利可图,凑足3600元钱买了两箱。把货带进宿舍,开箱后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随即与对方进行联系,对方始终关机,方知上当受骗。

  常见手段:①、以调查、报名等形式收集学生、学生家庭的信息资料,然后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行骗。②、以打骚扰电话或假称配合公安民警破案等手段中断学生通讯,同时向家长谎称该生出车祸、病重住院,以急需用钱为由行骗。③、在车站、码头以求助为名主动与学生攀谈,骗取学生信任后伺机行骗。④、以借信用卡转账为名,伺机套取密码,后偷梁换柱用空卡替换,将钱取出。⑤、假冒大学生,以借钱为名,用假身份证、假姓名写借条行骗。⑥、冒充学生会干部或高年级学生到宿舍推销各类产品,许以各种优惠来骗取学生的钱财。

  防范对策:①、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及信用卡密码等轻易告诉他人或借给他人使用,防止被人利用。②、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性,特别不要轻易将钱物借给陌生人。③、慎对求职、应聘、培训等广告,谨防上当受骗。④、交友要谨慎,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⑤、发现可疑情形采取关闭手机等避险措施前,应及时告知父母、老师、保卫处或派出所。⑥、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⑦、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三、防抢劫、抢夺

  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将公、私财产据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抢夺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这两类犯罪行为都会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且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案件。

  案例:

  1、某高校9名同学,在某街道市民广场路边被四名犯罪嫌疑人以“我们一位兄弟被砍伤,怀疑是你们干的,去给伤者辨认”为由,带至某饭店二楼一包间内,用刀对学生进行威胁,将九人随身携带的现金、手机和银行卡抢走,并以出去接伤者为由而溜走。经统计,嫌疑人从现场带走现金5000余元,9部手机,并用银行卡取走6.8万元。此案被公安机关侦破。

  2、2007年3月某日21时许,某高校两位学生在公园游玩时被六、七名青年围住,抢走现金600元,苏果超市购物券50元,手机一部,总价值近2000元。后经公安机关全力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常见手段:①、夜间作案多。②、校内或周边偏僻地点作案多。③、对单个行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实施侵害。

  防范对策:①、夜间不要单独到昏暗偏僻的地方行走。②、当人身受到威胁的时候,可采取默认方式交出财物,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向有人或有亮光的地方跑,并大声呼救。③、与犯罪嫌疑人说笑斗口,巧妙麻痹作案人,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④、理直气壮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造成其心理恐慌,迫其自动放弃。⑤、在能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与犯罪嫌疑人对峙,使犯罪嫌疑人无法近身。⑥、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说话,引起周围人注意。⑦、注意观察,准确记住作案人的身高、体态、发型、衣着等特征,并尽可能留下记号及物证,记住逃跑方向后及时报警。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四、防性骚扰、性侵害

  性骚扰主要是指一方通过语言或形体的有关性内容的侵犯或暗示,给另一方造成心理上的反感、压抑和恐慌。性侵害主要是指在性方面造成的对受害人的伤害。由于两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不同,相对而言,性骚扰和性侵害的对象常以女性为多。

  案例:

  1、2006年10月某日19时许,某高校一女生,在学校操场锻炼后回宿舍的途中,被一个手持折叠式水果刀的男子强行将其拖至路边偏僻树林,威逼脱掉身上衣服并对其进行殴打,先后两次将其强奸。后经公安机关侦破,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

  2、2002年4月某日中午,某高校女生张某,在去学生会办公室途中,遭遇社会青年齐某尾随,当齐某确认办公室没有其他人后,马上用随身带的手绢蒙面,手持啤酒瓶闯入室内,将正在学习的张某按住,威胁她“把钱拿出来,别出声,出声整死你!”,张某慌忙将书包中仅有的十几元现金交给齐某,齐某遂生歹意,将张某摁倒在地,并解下张某的鞋带欲捆住张某,张某见状乘其不备,夺下啤酒瓶砸在齐某头部,并大声呼救。齐某受伤后慌忙逃跑。案发后,张某及时到学校保卫部门报案,并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和证据,数日后,齐某被抓获归案。

  常见手段:①、暴力型性侵害。犯罪分子使用暴力的手段,如携带凶器威胁、劫持女学生,或以暴力威胁和言语恐吓,从而达到对女学生实施强奸、轮奸或调戏、猥亵等目的。②、胁迫型性侵害。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职务之便,对有求于自己的受害人加以利诱或威胁,从而迫使受害人与其发生非暴力型的性行为。③、社会型性侵害。指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发生的性侵害,与受害人约会的大多是熟人、同学、同乡,甚至是男朋友。受害人身心受到伤害以后,往往出于各种考虑而不敢加以揭发。④、诱惑型性侵害。利用受害人追求享乐、贪图钱财的心理,诱惑受害人而使其受到的性侵害。⑤、滋扰型性侵害。一是在公共汽车、商店等公共场所故意触摸女性的胸部,摸捏其躯体和挤碰女性等;二是暴露生殖器等变态式性滋扰;三是向女性寻衅滋事,无理纠缠,用污言秽语进行挑逗,或者做出下流举动对女性进行调戏、侮辱。

  防范对策:①、消除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对一般异性的馈赠和邀请应婉言拒绝。②、对于不相识的异性,不要随便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③、发现有人对自己不怀好意、动手动脚或有越轨行为时,要严厉拒绝,大胆揭发其阴谋或罪行,及时报警。④、参加社交活动与男性单独交往时,要理智地有节制地把握好自己,尤其不能过量饮酒。⑤、把握时机,快、准、狠地打击犯罪嫌疑人要害部位,并乘机逃离险境。⑥、注意设法在犯罪嫌疑人身上留下印记或痕迹,以备追查、辨认案犯时作为证据。

  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五、防校园流氓滋扰

  流氓滋扰主要是指对校园秩序的破坏扰乱,对大学生无端挑衅、侵犯乃至伤害的行为。

  案例:

  1、2008年5月某日22时许,某高校学生张某等四人在离学校大门不远处被二名嫌疑人以无钱吃饭、抽烟,不给钱不准走为由,敲诈人民币200余元,二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处以行政拘留。

  2、2008年3月中旬,一男子事先躲藏在某高校图书馆女卫生间里,用镜子折射的办法偷窥女生隐私,被当场抓获,处以行政拘留。经审讯得知,该男子经常浏览色情网站,中毒较深。

  常见手段:①、校外的不法青年通过多种途径与少数大学生进行交往,发生矛盾或纠葛后,便入校寻衅滋事、伺机报复。②、在游泳池、电影院、舞厅等场所有意与大学生挑起矛盾,进而酿成冲突。③、有目的地到学生宿舍、教室等处寻找机会侮辱、骚扰、调戏女生。④、到校园内斗殴滋事,莫名其妙的恐吓和威胁,甚至敲诈勒索,伤害学生。

  防范对策:①、讲究策略和方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坚持以说理为主,不要轻易动手,避免纠缠,防止事态扩大,遭到伤害。②、注意留心观察、搜集、掌握证据(如手机拍照、录像、MP3录音等)。③、对公开侮辱、殴打自己同学的恶性事件,要敢于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积极地加以揭露和制止,并及时报警。④、在无法化解矛盾时及时告知学校、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求帮助和支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1512171/270716404.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冬季安全知识

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知识一.冬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人们都穿上了大衣、戴上了帽子和口罩,但可别遮住了自己的眼睛,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影响活动。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同学们交通安全防范不能放松。二.手脚冻僵了应该怎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测试题小学生版 小学生防溺水知识竞赛

防溺水 安全教育知识测试题(小学生版)班级姓名成绩预防溺水“五不一会”要求:一不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三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四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等区域戏水玩耍;五不到钱塘江不安全地带观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长治市安全教育平台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许孟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同学们: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伤于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但这些事故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

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稿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观后感

星期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观看讲座,让我了解了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避震、面对火灾怎么逃生自救等安全问题。虽然天灾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知识后,在灾难降临时我们就能有

急救知识讲座观后感 2015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观后感

   第一篇: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感2015  星期六上午7点50,我观看了湖南公共频道播放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感触很多。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知识教育对于我们非常重要。通过安全知识教育,能使我

声明:《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大学生五大安全教育知识》为网友神经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